《中医扬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医扬名-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畅书评勉强的伸出胳膊,让廉鸿鸣把脉。

廉鸿鸣大约听了三分钟,才是松开畅书评的胳膊,轻声问道:“什么时候感觉有异状的?”

畅书评听到廉鸿鸣的问题,眼中隐晦的闪过一丝失望之色,轻声道:“大约三个月前,刚开始有些疲惫,眼睛有些发黄,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没有在意。”

刚才王志把完脉就看出畅书评生病的时间和状态,因此廉鸿鸣这样问,让畅书评下意识的有了比较,认为廉鸿鸣甚至不如王志,因此眼中才有了一丝隐晦的失望之色。

不过廉鸿鸣却是在沉思畅书评的病情,并没有在意,微微思索了一下对边上的费明说道:“把畅先生的病历拿过来我看看。”

费明来的时候就随身携带者畅书评的病历,以防廉鸿鸣需要,闻言急忙递了过去。

廉鸿鸣接过病历,仔细的翻看了一遍,思索了一下道:“畅先生这病是急黄之症,是热毒侵袭,血脉运行不畅,湿热淤积造成的,如今病情已经托的太久,有些麻烦,老汉开一副方子,畅先生先试试看。”

畅书评开始听了廉鸿鸣前面的话,和王志刚才所说的诊断结果一致,脸上有了喜色,不过听到廉鸿鸣后面底气不足的话语,瞬间又有些失望,再次看了王志一眼,王志刚才说话的时候话音虽轻,但是却是很自信,让畅书评不免有些犹豫。

第九章 重用赤芍退急黄

 第九章重用赤芍退急黄

畅书评再一次看了王志一眼,这廉鸿鸣可就有些诧异了,要说第一次是无意识的,这第二次可就蹊跷了,因此廉鸿鸣轻轻一笑,看向王志道:“这位小伙是?”

“啊,这位是王志,算是我的忘年之交,也是个中医大夫,刚才您老来之前刚刚给我诊断完毕,正准备开方子呢。”畅书评见廉鸿鸣问向王志,就知道自己刚才不经意的动作引起了廉鸿鸣的注意,急忙解释道。

“畅先生您这不是胡闹嘛,这治病岂可儿戏,这么年轻的中医大夫能有什么可信。”这廉鸿鸣还没说话,费明可不干了,急忙对畅书评抱怨道,要不是畅书评说王志是他的忘年交,这费明估计就要赶人了。

“小费啊,话可不能这么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先,你怎么能以貌取人呢。”廉鸿鸣倒是没有生气,很是平和的说道:“不知道小伙子是怎么个看法?”

“我的诊断和您老一样,也认为是急黄之症。”王志轻笑道。

“哦!,那可曾拟好药方?”廉鸿鸣也是有些惊讶,他看的出王志没有说谎,而且从畅书评刚才的表现来看,王志的诊断应该和他一样,甚至还有什么举动赢得了畅书评的信赖,要不然畅书评也不会一直隐晦的看完王志了。

“是有一方,要是廉老不介意还请指正。”王志笑道。

“那不妨写出来看看。”廉鸿鸣笑道:“小费啊,给小伙子拿纸和笔。”

费明虽然心中很不高兴,但是廉老说的他也不好违逆,只好给王志拿来了纸笔。

王志也不客气,接过纸笔,直接写下一方,交给了廉鸿鸣。

廉鸿鸣接过药方,看到王志的字就是一阵赞许,脸上带着笑容,微微颔首,接着看了下去。

王志所用的方子是三味汤药的组合,分别是小柴胡汤,菌陈蒿汤和郁金汤。

这三种汤剂倒是开的中规中矩,如今畅书评的病症从治疗上讲就应该活血,化瘀,利湿,清热解毒。

小柴胡汤是清热解毒的,针对畅书评体内的热毒,菌陈蒿汤是清热利湿的,针对畅书评体内的湿热,郁金汤则可以活血止痛,疏肝利胆,也算是对症,和廉鸿鸣自己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可是这王志方子的最后一味药却是让廉鸿鸣有些诧异,倒不是这一味药开的不对,而是这剂量太过大了些。

王志方子的最后一味药是赤芍,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也不是不可以用,只是王志这剂量是足足900克,超过一斤半的剂量。

“小伙子,你这最后一味药是不是剂量大了些。”看完药方,廉鸿鸣轻声向王志问道。

“不大,我觉的还保守了些。”王志轻声说道。

就在廉鸿鸣和王志对话的时候,边上的费明也是轻轻的探过头去看了一眼王志所开的药方,眼睛瞬间睁得圆大,900克,这哪里是大了些,简直是太大了。

费明虽然不是中医大夫,但是也知道这赤芍为何物,这小子到底有没有医学常识啊,如此大剂量的用赤芍,难道就不怕患者多脏器出血或者弥漫性血管凝血。

在费明的记忆中,这中药一般15克30克就已经很多了,大多数药方所有的药加起来都超不过900克,这一味药就这么大剂量,莫不是这畅书评和这小伙有仇。

如今畅书评的病在西医中就是重症肝炎,氨基转氨酶正常值是0~40。此时的畅书评已经到了2100了,整整超出了50倍。

人体之中,氨基转氨酶是分解食物的一种催化剂,由肝脏产生并且存储在肝脏,胆囊和小肠里。

如今畅书评血液里的氨基转氨酶和胆红素严重超标,说明肝脏细胞严重受损,氨基转氨酶和胆汁才直接进入了血液。因为胆红素是黄色的,所以血液中胆红素超标就会出现小便发黄等症状,也就是王志所说的急黄。

这种情况要是继续拖延下去就会出现肝性脑病或者肝坏死,对于这种情况,目前的西医疗法就是使用大剂量的激素进行冲击治疗,但是这种疗法很可能会引发股骨头坏死或者伤害其他脏器,如今畅书评的身份特殊,费明不敢贸然进行治疗,因此才去请了中医协会的廉鸿鸣过来。

赤芍是中医的肝病要药,早有医家就说过赤芍“味苦能泄,带酸入肝,专泻肝火”。王志之所以用如此大剂量的赤芍,是和现在畅书评的病情有关,畅书评此症属于急黄,猝然发病,命在顷刻,用西医的话来说谷氨酸氨基转氨酶已经超过了正常值的50倍,说明肝细胞坏死的速非常快,要是按照常规剂量用药,这绝对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就是说治疗的速没有病变的速快,即便用药也无济于事。

“还是让畅先生自己拿主意,我个人不赞成这么大剂量用这个药。”

听到王志的话,廉鸿鸣倒是没有生气,也没有辩驳,而是将药方交给畅书评道:“药方我基本上认同,不过最后一味药的剂量有些太大,你自己决定。”

“那您的意思是用多少剂量?”畅书评不懂中医,自然不知道这剂量的多少,而是问廉鸿鸣道。

“要是我用的话最多200克。”廉鸿鸣思索了一下说道:“要不这样,折中一下,就用400克,要是有什么意外还可以及时控制。”

廉鸿鸣前面的话是对畅书评说的,后面的话却是跟王志商量,且不论王志最后一味药的剂量,单是王志能够诊断出畅书评的病症,而且开出这样的方子,廉鸿鸣就已经把王志放在了和自己对等的位置上了。

“400克有些少了,效果不明显,要是用900克我有把握一剂见效。”王志淡淡的说道。

“王老弟,真的能一剂见效?”听到王志的话,畅书评激动的问道,这病可是折磨的他够呛了,要不是他自身身子硬朗,现在绝对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九成把握。”王志肯定的说道。

“好,那就用900克。”畅书评牙关一咬下了决定。

“老畅,你要不再考虑考虑,或者和嫂子商量一下。”诸葛然建议道,王志三人进病房的时候,畅书评的妻子岳兰刚好出去给畅书评买午饭去了。

“不用了,我相信王老弟。”畅书评说道,畅书评说这话的时候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与其说他是相信王志,还不如说是被病痛折磨的难熬。

“既然畅先生已经决定了,那么小费你就照方抓药去。”廉鸿鸣从畅书评手中接过药方,在王志的名字旁边又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知道没有他签字,费明是不会抓药的。

王志站在边上,看到廉鸿鸣竟然也签上了字,心中也是一凛,对廉鸿鸣说道:“谢谢廉老抬爱了。”

廉鸿鸣摆了摆手,笑道:“既然你小伙子有信心,我老汉就舍命陪君子,今个也开开眼界。”

因为出于对王志药方的好奇,特别是刚才有争议的最后一味药,病房里面的人倒是没有离开,都在等待着看结果。

大约三十分钟后熬好的药就端了过来,王志接过药,闻了一下,试了试温,道:“药非常苦,畅老师您就忍着点,最好一口气喝完。”

“王老弟放心,这点苦我还是吃的了的。”畅书评被王志勉强的扶着坐了起来,端过药,头一仰闭着气直接就喝了下去。

看到畅书评喝完了了药,王志看了看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多,笑了笑对众人说道:“让畅老师休息一会,大家出去吃个饭,也到饭点了。”

此时畅书评喝了药,众人的心都在嗓子眼提着呢,谁还有心情吃饭啊,听到王志的话,众医生压根就当没听见,都等着看效果呢。

看到大家没动,廉鸿鸣出声了:“都出去,畅先生吃了药需要休息吸收药力,中药又不是神药,效果没这么明显,等吃完饭回来小费给做个化验看看结果。”

廉老德高望重,他这发话了,众医生可是不方便继续留在这里了,都是有些不情愿的走了。

看到众人都走了,廉鸿鸣笑着向王志邀请道:“小伙子不知道有没有兴趣陪我老汉一起吃饭啊。”

“廉老邀请可是让人喜不自胜,我怎么会拒绝呢。”王志笑了笑,和林雪研诸葛然三人陪着廉鸿鸣一起出了病房。

廉老邀请王志吃饭的地方是省人民医院的饭堂,费明特意给安排了个小单间,加上费明五个人坐在一桌。

在医院吃饭,倒是没有酒,费明给几人拿了一些饮料和茶水,大家边吃边聊。

廉老对王志的医术很是好奇,这么年轻就有如此医术,不知道是谁的弟子,一开始就询问了王志。

不过王志这身医术可是来的神秘,自然是胡乱的推脱了一番,廉鸿鸣见王志不愿多说,也不追问,他知道中医界有些老古董可是有些怪癖的,有的就不喜欢自己的弟子随意泄露师承,因此和王志聊了一些别的话题。

两人都是医术精湛,学识渊博,这一聊竟然一发不可收拾,一时间竟然忘了时间,大约过了五十分钟左右,却是有一名医生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一进门就气喘吁吁的说道:“费院长,畅先生他,畅先生他。。。”

看到医生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费明顿时急了,还以为畅书评出事了,急忙喝问道:“畅先生到底怎么了。”

这医生被费明一声呵斥,竟然气顺了不少,面带喜色的说道:“畅先生看上去开始恢复了,气色好了不少。”

第十章 收服包青痕?

 第十章收服包青痕?

(今天七点才回到家,急忙码了一更,在车上耽误了近乎三十个小时,几乎没睡好,今个就一更了,各位见谅。  )

王志和廉鸿鸣在边上聊天,听到医生的话也是站起身来道:“走,去看看。”

话说几人之中除了王志很是自信,没有丝毫担心之外,其他几人都是一直忧心着畅书评的情况,闻言都是走了出去。

等到王志几人来的病房的时候,畅书评正靠着床头吃饭呢,看到王志几人进来,急忙笑着招呼。

畅书评此时的脸色虽然还是有些发黄,但是明显精神了不少,整个人也轻松了。

“怎么感觉如何?”王志笑呵呵的走上前问道。

“好多了,感觉好像孙猴子刚从五行山下面解脱了一样,整个人无比的轻松。”畅书评伸手阻止了妻子继续喂来的饭菜,示意自己吃饱了,笑着向王志说道。

“嗯,来我再看看。”王志拉过畅书评的手腕,再次摸了摸脉,笑道:“恢复的不错,下面将赤芍的剂量减到500克再服三剂应该就可以出院了。”

“真的。”畅书评满脸惊喜的道,虽然说这一剂药下去他已经感觉到好了很多,但是对于王志所说的三剂药出院还是有些不信。

“呵呵,您要是喜欢也可以不出院啊。”王志玩笑道。

这时廉鸿鸣也在边上不断的看着畅书评的气色,眼中满是震撼之色,他刚才对王志的药方报的希望并不大,认为即便是有效果也不会这么好,这么明显,不曾想竟然真的如此的快速,怪不得王志刚才敢保证一剂见效,这何止是见效那么简单,可是已经把病治好了一大半了。

看着王志年轻的脸庞,自信的神情,廉鸿鸣的心中忍不住畅长叹一声:“中医后继有人了。”

为了让人放心,王志在畅书评的病房中又呆了一个下午,才是告辞离开了。

在下午的时候,畅书评的化验单下来又是让众人一阵惊呼,原来2100的氨基转氨酶竟然奇迹般的降到了80个单位,虽然还是有些超标,但是比起喝药之前超出50倍的情况,明显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看着王志拉着林雪研离开人民医院的大楼,不少知道此事的医生都是纷纷感叹不已,人民医院一个多月没有治愈的病症,竟然被这个年轻人一剂药就治愈了大半,这种本事,这种医术,放眼全国也没有几人能够做得到,王志这次可是亲自用中药给众多的医生演绎了一次传奇,这一次的治疗必然会成为北海人民医院的一段佳话。

王志和林雪研走出人民医院的时候不过才晚上六点半左右,但是北海的天却是已经完全黑了,两人来的时候是坐着诸葛然的车来的,下午诸葛然有事早早离开了,因此回去的时候两人拦了一辆出租,这正准备上车,王志就感觉到有一丝不对,转身朝医院门口的一处树林中喊道:“出来,别躲躲藏藏的,好歹也是个外家高手了。”

随着王志的话落,一个人从树林中走了出来,正是早上早早开溜的包青痕。

“我知道你也是个高手,既然你也是练家子,就应该知道断人财路是江湖大忌,如今就不要怪包某心狠了。”包青痕走到王志十米多远站定,仅仅的盯着王志说道。

“哈,哈哈哈。”听到包青痕竟然和自己谈起了江湖,王志就是一阵好笑。

说起这“江湖”,最早的称呼是庄子,庄子谈“江湖”是与“庙堂”对应的概念,含有“隐居”、“退处”的意思。到了宋代才开始有了江湖的说法,那个时候是泛指一些流民,街头卖艺,四处流浪耍把式的,算是一种平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