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军队的构成已经不向以前那样简单,军队不仅需要大量的一线作战人员,同时还需要大量受到科学教育的技术兵种充当主力,可以说现在的军队构成已经不能单凭着枪法好会飞刀这样单纯的体力兵种作为优秀士兵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技术兵种成为了制约部队扩军建设的主要问题。
  而这些技术兵种兵源的来源主要是那些至少接受过初中文化教育的学生,这一条要求便让各部队望兵兴叹,能接受小学四年半外加年初中两年半的七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只有中国西南的四个省份能批量的出现,只有这里出来的学生才能大量的满足军队对技术兵源的需求。
  因此对于段国学和他的军队来说,只要能再给他们几年的时间,他们会有着更多的技术士兵加入到军队当中,也会有着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工厂研究所当中,现在中国缺的就是时间。
  没有太多的理会在越南日本鬼子闹出来的动静,这鬼子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是搅混了二战的布局和这趟子的潭水,虽然日本失去了中国这片粮食、矿藏的主要殖民来源地,日本这几年过的是很苦,当然,这苦是普通日本百姓而不是那些王公贵族和商贾财团,他们仍旧吃好喝好,仍旧胡吃海喝的生活着。
  日本这两年日子过的真不咋的,因此从两年前起,日本在原本战时配给的情况下再次缩减了对民众的配给,更多的粮食被优先分配给了军队里的士兵,日本民众过着更加困苦的生活。
  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早在1895年以全国国运做赌注赌赢了日清战争之后,日本全国陷入到了更加疯狂的境地当中,全国从天皇到乞丐,所有人都陷入到了疯狂当中去,所有的人都被战争巨大的收益所蒙蔽了双眼,日本已经疯狂,没有人会在这种狂热的环境下仍旧用着正常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它们只是在考虑如何榨取国民和殖民地人民最后一点的利用价值。
  四月底,日本占领了东南亚大部分的土地,动作直快让德国盟友瞠目结舌,在战后,有人对日军快速的攻占东南亚做出了评价,这样的高速度一是日本在失去中国这块最大的殖民地后所压抑造成的精神疯狂是最主要的原因。
  日军步兵的疯狂势头让英法荷兰美国等国在此驻防的部队措手不及又缺乏足够的信心,面对防御阵地,日军虽然缺乏炮火的支援和掩护,但是却不乏人弹进攻,面对抱着炸药包冲向防御阵地的日军敢死队,讲究民主和人权还有白人性命珍贵的联军士兵纷纷失去战斗意志,特别是在泰国一带的英军,更是成建制的向日军投降,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笑话。而这次的胜利在打击了其他联军抵抗意志的同时更助长了日军疯狂的攻击势头,日军更有指挥官仅仅带着不到一个小队的士兵长途奔袭,穿过茫茫原始森林攻击英军后方,这使得英军更是首尾难顾。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当地人对殖民自己的统治者更迭并不表现出太多的抗拒,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于自己换个东家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这种表现特别是那些当地土著的王公贵族们,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管它是什么人统治这里,只要自己的土著王继续当着,无外乎就是换个缴纳供粮的对象罢了。
  六月底,当日军东南亚战区总司令山下奉文向日本大本营发电:“一切已尽在我手。”
  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时候了
  “尽在我手?这只是暂时的。”看到破译出来的日军电码,黄林笑了起来,虽然日本现在是风头正盛,可是眼明的人都已经看出来日本的潜力已用尽,现在的风光已经代表着一个高峰点正要开始的滑落。
  不过这份情报虽然没有太多的军事价值,但是却体现出中国情报机关的密码破译机构已经掌握住的日本无线电密码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了,而且由于掌握时间已久,破译的准确度是越来越高,大量的情报通过日本无线电的传输成为了中国监听监测部门的案头资料。
  能有这样的成效一是破译机构的高智商人员越来越多,二十多年来的基础教育虽然还不能满足全国建设的需要,但是从上千万受到教育的人中挑选出几百个数学、逻辑分析精英还是很容易的。这些人在百色郊外的一个类似军队疗养院的地方居住,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大量的数字和异性的文字逐一分解、组合。
  第二个是破译部门装备了最新式的大功率高速度的计算机进行配合工作,装备了新计算机的破译部门效率是越来越高,而且现在破译的对象已经不仅限于日军的密码,而且对苏联、美国、英国等国的无线电密码也逐渐进行当中。
  “跳吧,现在这只是暂时的,事情需要一件件的处理,总指挥还希望着你们能将这里的上层建筑给破坏殆尽才能更好的统治这片土地。”
  黄林轻轻地将文件放下,拿起另外的一份文件,这是中国军队在苏联远东战区的作战报告,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准备对锡霍特山脉进行收复行动,这片土地上是苏联在远东人口聚集的汇集地,这里有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几座大型城市,全部居住人口超过一百万,之前一直不对这几座城市进行攻击的原因是这里重兵把守,而且装备也非常不错,如果发动强攻势必会带来巨大地伤亡,所以只是派出大量的部队在边境进行防御。
  而现在不同了,去年年末与苏联在补给战的交火使得这里失去了和后方联系的铁路大动脉,粮食武器弹药运送不过来,这里的人又打不出去,这使得这几座城市的人陷入到人心惶惶地地步。
  由于缺乏粮食,这几座城市早就已经进入到了战时配给状态,为的就是能多坚守一阵子,不过这缺粮的情况即将好转,因为夏粮的收割即将到来,多少人看着城外那即将成熟的麦子让人已饥饿很久的胃囊不断的抽动,咽喉不断的咽下口水。
  段国学和黄林选择这个时间攻击一是打击苏联人刚刚建立起的希望,这人如果刚刚看到希望是便被硬生生的在自己面前被打破是一件很残酷地事情,这能很大程度打击苏联人的抵抗信心。而且苏联人已经被饿了这么久了,这软脚虾总比硬螃蟹好捏吧……
  段国学交给作战中心地任务就是拿下这几座饥饿已久地城市。将这片土地真真切切地拿回到中国人地手中。
  为此。黄林准备了第一、第七、第九三个集团军作战部队。还有超过四十万地戍卫二线地面部队。更有战斗机、轰炸机等近千架战斗机、坦克装甲车还有载重卡车几千辆进行辅助作战。可以说这一次地战斗中国方面可是下了重注血本。
  为了准备这样大规模战斗。几个集团军刚刚进行完补给站地战斗。不仅缺乏着弹药和作战物资。而且还由于长期地作战使得战士们需要时间进行休整。同时也需要重新进行补给。各种装备要从遥远地南方运送过来是需要时间地。而现在。是时候了。
  ……………………
  “开战了!!”
  命令通过无线电加密传送到远在东北地第二战区东部战线指挥官唐毕强地手中。看着手中地命令。唐毕强兴奋地跳了起来。这期待已久地战斗让所有听到唐毕强兴奋地呼喊声地所有指挥官们也同样兴奋着。
  “都别傻站着,该干活了!”
  唐毕强兴奋地挥舞着双手,将这些高级指挥官驱赶到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
  早就已经预置好地各种作战方案还有作战指令被一个个的传达下去,一支支经过休整的部队开始被一辆辆车辆运送到预定的作战位置,一支支部队开始分发弹药。
  一列列火车运送过来的武器弹药被从弹药库中取出,飞机场上的飞机开始挂载各种弹药。坦克装甲车在经过精心的检修后再次装填满燃油和弹药,士兵们剃着干净的光头戴上头盔,吃过出征前传统的饺子大宴后携带着自己的武器弹药跟随着长官来到一个个攻击区域,等待着战斗的来临。
  黎明前的半个小时,一门门火炮开始向苏联境内的防御工事开火,一枚枚重磅炮弹飞向苏军修筑的防御阵地。因为这些阵地早在1930年日军攻占中国东北后便开始为防御日军而修建,防御体系非常的完善。很多防御阵地是半埋式的钢筋滚凝土结构建筑,厚厚的顶部让人一看便知道可以防御大口径的重炮甚至是航空炸弹的摧袭。而且各个防御点由坑洞相互连接,可以随时进行支援及兵力调配,里面甚至有着医疗救治站和粮食弹药仓库,这样的防御工事很难用常规手段拿下。
  不过你有乌龟壳我也有金刚钻,320毫米的要塞破坏炮在这里得到了用武之地。在收复东北的战斗中没有派上太多用处的超重口径破坏炮这一次是过足了瘾。这种重炮由于口径、后坐力过大,因此只能采用列车炮的形式进行攻击,只生产了少量的地面拖弋式,毕竟这玩意太重,一般的道路根本不能支持住这样的庞然大物的通过。
  每一发炮弹重达四百多公斤,弹头是用钨钢特制的外层是黄铜被甲,炮弹利用自重和高速度穿透建筑外墙后采用延时引信引爆炮弹内装填的一百公斤高爆炸药。这种专门用来清除混凝土掩体的重炮一发威的效果果然不同,一个个高强度掩体被一发发的重炮给撕碎,一百公斤的塑化高爆炸药弄出来的动静比160毫米重炮弄出来的要大很多,而且由于是穿入到掩体内部爆炸,爆炸产生的能力将混凝土碎块、土块还有苏联军人的尸身给掀到空中,散落到数百米外的土地上。
  炮击完后,俯冲轰炸机和GJ…3型攻击机准时飞抵阵地上空,它们将精确轰炸摧毁炮击时没有摧毁的苏军掩体和阵地。而地面部队的攻击也随之开始。一辆辆坦克和装甲车快速开过刚才火炮覆盖的地表,这里原本被埋下了大量的地雷,只是这些地雷在刚才炮击中被引爆失去了作用,只留下一个个的弹坑证明着它们增经的存在。
  “班长,打进去吗?”一个战士托着枪在一个被摧毁的坑道口上警戒着,这个坑道口在刚才的炮击中被一发流弹给破坏,露出一个黑黑的洞口。
  “当然,要不我们来做什么,准备手榴弹,小武向连长汇报一下,通报我们的行踪。”
  两枚式手榴弹被拉开顶部的发火弦,一个战士熟练的向坑道内的两个方向投掷进去,两声闷闷的爆炸声后,一股烟尘从洞口了出来。
  “乖乖,两枚手榴弹弄出来的动静只出来这么点烟尘,看来里面够大的……”班副等待着烟尘略小后就跳进去,不过在他跳进去之前他凭借着自己的经验预判断出里面的大小。
  “再大也再我们的射程之内!”班长王福营将手中自动步枪的保险给打开。
  冲进坑道后班里的战士迅速的分成两个小组向坑道的两边搜索,由于坑道内的供电系统肯定受到了破坏,坑道里的能见度很差,战士们只能小心的向前摸索前进,而向另一头搜索的班副带队很快便走到被炮火毁坏堵塞的死路而原路返回,在进来的洞口处与另外的一个班汇合后向另外一个方向追赶王福营带领的小队。
  “营长,我们连里的战士有一部分进入到了苏军的防御坑道体系里面,请协调其他部队不要进行毒气和破坏式攻击。”在外面一辆被炮火摧毁的苏军卡车旁,连长向营长汇报着作战情况。
  “明白,我会协调周边的部队注意。你们那里现在有什么进展没有?”步话机里传来营长的声音,这作战通讯步话机已经下发至连级,而在三个主战集团军中甚至已经配备至班排之中,通讯的快速便捷使得作战部队的协调协同能力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进展不大,但是还在预定的计划时间内,我们会尽快清理完这里残存的敌人。”连长在汇报时几发从对面打出来的流弹打在倾倒的卡车车梁上,叮叮当当的撞击声让连长身边的几个新兵缩了一下脖子。
  “好的,注意安全!”
  将步话机扔回给通讯员,连长探头观察了一下仍旧依据着残存的工事进行抵抗的苏军阵地。
  “连长,我们还要在这待多久!!”不远处的机枪手重新转移着阵地,这苏联人的机枪阵地修建的太好了,自己很难在一个阵地上进行长时间的火力压制。
  “不会太久了!”
  一声混杂在群枪群炮里的巨响,苏军一个一直喷吐子弹的机枪哑火了,火力排中装备的15毫米大口径反器材枪发射出的钨芯穿甲弹将苏联机枪连枪带人的给摧毁,坑道内的苏军只能重新更换机枪和射手,这点时间给战士们缓解了不小的压力。
  第二百四十八章 战场通讯
  在一个略高的山包上,一辆反炮弹轨迹雷达车正把自己的密集天线平板指向着苏联的阵地上空,收集着一个个从对面发射出的炮弹飞行轨迹,在将这些轨迹经过数据传输到旁边的数据计算指挥车中,用卡车上的柜式计算机计算出这些炮弹的发射地点诸元。
  “方位三三五,距离二十一千米,距离误差正负五百米,计算目标发射次数三次,目标疑似苏军大口径重炮。”卡车车厢里的几名专业军士将一个新探测计算出来的目标通报给身边的通讯员。
  “顺风耳呼叫碎甲车,顺风耳呼叫碎甲车,目标方位三三五,距离二十一千米,距离误差正负五百米。”通讯员接到纸条后立即按照纸条上抄写出来的数据报给重炮团。
  “碎甲车收到。”炮团通讯员将接收到的数据给抄录在纸条上立即转告给炮团的发射指挥官。
  几公里外,这里每八百米外间距着四门320毫米的要塞破坏炮,这些可拖弋式的重炮现在被巨大而又加长的支架给支持在地面上,专门挖出来的一米高的三角坑仅支持着重炮,而且也在每次炮击时将后座力通过粗壮的钢铁支架传输到地面上去。
  “320破坏炮装填,射手调整炮身身位,160炮配合射击!”炮团通讯员迅速将炮击目标数据转给各火炮单位,各火炮单位在接到炮击数据后立即计算出本炮炮击诸元,迅速调整火炮自身姿态并装弹待发。
  六名士兵双手奋力将炮弹从专用的炮弹箱中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