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滑膛炮可以发射三种分装式炮弹;TH2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TH3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TH4式尾翼稳定榴弹。穿甲弹最大直射有效射程为两千米,初速每秒一千八百五十米,穿甲弹的穿甲厚度为一千米标准距离时四百毫米;破甲弹初速为每秒九百米,最大直射距离为四千米,破甲厚度为一千米标准距离时五百毫米;榴弹初速为每秒八百五十米,最大有效射程九千八百米。
  东北虎式坦克的弹药装置采用弹箱分装,将弹药放置在炮塔后部可以极大的降低坦克被击中弹药后殉爆给车内成员所带来的伤害。在多次的实弹测试中,这种配置方式证明了它的出现是非常有效的,炮塔后部弹药殉爆的气流被导向槽给分流出去,增强了车体内成员在战场上的存活性。
  只是由于火炮的口径增加,随之增加的炮弹体积也略微的降低了一些车辆所携带的炮弹数;东北虎坦克携有四十八发炮弹,按照目前世界列强所配置的坦克单位特别是苏联重型坦克的比例其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十二发、尾翼稳定榴弹二十二发和尾翼稳定破甲弹十四发。分装式炮弹和T33式坦克一样采用燃药筒。
  这第三个原因就是新型火炮所采用的新式弹药所需要的独立研究时间和测试以及定型重新研制生产线和检测设备的时间。滑膛弹不仅炮弹所需要承受住的高温高压要比线膛弹要大很多,同时也在出膛后保证精度上面有着和线膛弹不一样的气动力要求。
  线膛弹的飞行稳定性是依靠火炮线膛赋予的旋转力来稳定其自身的弹道轨迹,而滑膛炮的炮弹则需要自身那平衡尾翼所来提供,在这方面上,段国学没有足够的数据和资料提供给专项研究人员,因此滑膛炮及炮弹研究组的研究员们只能凭借着段国学给出的概念性要求摸着石头过河去探索。
  不过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目前这种火炮不仅在生产上、还有寿命、射程以及威力、精度上都达到了比目前任何一款坦克主战火炮要强很多倍的效果。
  在研究新型火炮的同时,一同被作为专项课题研究的还有新型的火控系统。
  车长指挥塔前面有一具双目昼夜合一的观瞄镜,在指挥塔外装有红外探照灯,车长观瞄镜两旁各有一具潜望镜,指挥塔舱盖上有两个朝向左后和右后方向观察的观察镜。炮长舱盖上有一个潜渡时装潜渡筒的通气孔和两个观察潜望镜,舱盖左前位置有一具昼夜合一的周视瞄准镜。除了早期和T33式同样的合像式光学测距仪以及炮手观瞄操作系统外,炮口上前方靠右边是炮手用激光瞄准器和红外线夜视装置,这两个设备已经被一体化了。虽然这些装备仅仅只能说是第一代自动火控系统,但是在现在的这个时空中,在这个世界列强们科技发展的时代,装备上这样无论白天和夜晚都将使东北虎式主战坦克成为敌人的梦魇。
  最后一个大因素就是坦克的心脏——发动机。
  东北虎式主战坦克的发动机在输出功率上并没有增加多少,仅仅是由原先HQ…V12130B型升级为V12120A型。这种发动机在体积上比原有的发动机要小巧一些,结构变化不大,但是小巧的一个原因是更好的生产技术使得设件更合理,用料更节省。同时单个功率能比原发动机更节省百分之十。
  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改进措施就是发动机可以燃用柴油、媒油和目前世界通用标号的汽油以及上述燃油的混合物,燃油供给量因燃料品种不同有差异,通过转动转轮、调节供油杆进行控制混合比例,这个设计可以使得发动机能选择更多的油料,这也是在今后对外作战时,如果一旦油料取自于敌方后可尽量使用对方的油料,从而提高油料的利用率和减少己方对后勤油料的补给需求。
  不仅如此,东北虎在设计之初便还被赋予了潜渡设备,进气管分四节,按直径大小依次套装在一起,平时装在炮塔后部盖上不仅保护不受攻击也可以防止车体入水,还有一个新研究出来安装上的导航仪确保潜渡时不迷失航向。
  同时由于东北虎式主战坦克的前身是T33式,两种战车上有一定数量的配件是可通用换装的,这样设计与生产要求极大的减轻了后勤单位的补给运量和零配件的储备量。
  这样一件完美的攻防利器在四年定型生产后目前就只换装了驻守在广西的近卫师和兰州、金华、长春三个近卫师团,而随着产量的增加和提速,更多的东北虎式坦克按计划将要在今年年底才开始大批量换装。
  而这次在中苏战场上动用这种无上大凶器就是要在实战中检测这种武器的最好机会。
  只见冲在最前面的数辆坦克一边吸引着山脚苏军的注意力,一边不断的向苏军阵地开火,让所有苏军官兵吃惊的是,就这样行进中开火的准头这种新式坦克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准确度,每一炮均能准确的落在苏军火力目标上,即便是略有偏差也能做到仅仅是微偏,这让苏军官兵感到无比的惊恐。按目前的坦克技术,行进中开火更多的只是凭炮手人品好坏来判断准头……要知道,在现在这个时空中,除了中国已经成熟的在坦克上使用上火炮垂直稳定仪之外,也就只有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装备了这种行走时瞄准开炮的重要装备。至于德国,也才刚刚吃透T33式的图纸从中转化出这样的设备装备在虎式坦克上。
  当然,能有着这样的准头第一是东北虎式坦克那行动负重设备优异的性能使得战车行驶过程中比前辈T33式更加平稳,同时炮身上的双向稳定器更比前辈所使用的稳定器帮助火炮指向更精确,车辆上新一代的光学瞄准器材以及激光瞄准具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观瞄作用;当然,近卫师高素质士兵长期的训练也才能发挥的出这些高新设备应有的战斗力出来。
  “前车,向前方和两侧发射烟雾弹。”
  在坦克连连长的命令下,车长将前车的烟雾弹射向天空中,仅仅零点几秒钟,作为行驶在最前面的先导排雷车前方和两侧便被白色的烟雾所笼罩,烟幕弹所笼罩的范围有些广,而且又迟迟不肯散去,这让一直处于精心瞄准几辆坦克的苏军炮手一下子懵了。你们中国坦克也太卑鄙,太无耻了吧,你打得到我,我打不到你,好不容易等你到了我火炮直射威力的距离,你们又这么卑鄙的用烟雾弹遮挡住自己的身形,你们还让不让人活了!总是你能打我,我却不能打你,还有没有天理和规矩了!!嘿嘿,当年你们打我们中国时为什么又这样洋洋自得呢?这就是报应!
  就当苏军炮手正为失去目标而抓胸挠肺之时,从中国战车队后面跟进车辆的火炮又开火了,呜呜飞翔的炮弹和轰隆隆的爆炸声虽然还没有触动苏军最后的底线,但是却也给本已有些慌乱的苏军添堵不少。
  慌乱之下苏军炮手只能按照之前所瞄准的区域概念性的向那些烟雾中开火射击,以求能撞大运的命中目标来个彩头。但是当炮击的硝烟散去之后,并面那五辆坦克一个不少的仍旧向前行进着,而且炮口一对准了下一个火力点。
  “咚!”的巨响声,一百二十五毫米尾翼稳定破甲弹在五十二倍身管下得到了每秒九百米的初速,短短的距离瞬间即至,榴弹所无法击穿的掩体在破甲弹的威力下被撞开防护掩体,在掩体内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而更让苏军感到难受的是,从更远处,中国人的重炮和那些一百二十二毫米冰雹火箭炮开始发威,威力巨大而又密集的火力覆盖让山脚和道路两侧陷入一片火海,这次炮击的动静要比第一次107毫米火箭弹要大的多,覆盖的区域和所针对的战壕以及防御工事也多的多。而且在趁着这样的炮击给苏军产生骚扰之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坦克涌向前方……
  与此同时突然在苏军防线后方响起爆豆般的枪声和爆炸声,当第二波次的攻击开始,这是从后方用直升机调运过去的近百辆战场突击车。这些突击车借助着直升机的低空优势躲过了苏军的视线投放到了苏军防线的后方,这些疯狂的山老鼠们正在后方阵地上四下到处乱窜,见人就撞、见车就炸、见炮调头就跑,丝毫没有一点章 法,如果说唯一的一点规律就是它们绝对是苏军阵地和防线上的一个超级大祸害……
  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一道关
  “疯了!中国人疯了!如果不是他们疯了,那就是我疯了。”瓦连京看着逐渐崩溃的战线,口中不断喃喃自语着。
  短短的三个小时,到目前为止仅仅三个小时,鲍里斯精心构筑起来的防线便已经濒临崩溃,在中国军队的坦克、装甲车、战场突击车还有协同步兵以及机降步兵和直升机的来回穿插打击下,原本在瓦连京口中固若金汤的防线现在已经成了漏斗。而在这些漏斗越来越大的缝隙中来回窜的正是那些中国士兵和各种战车,其中最让人可气的是那跑的飞快的山老鼠,
  这些疯狂的山老鼠们的驾驶员绝对是最好的越野车辆驾驶员,他们轻松灵巧的驾驶着山老鼠到处乱窜。车里的两位乘客握着三十八毫米榴弹机枪,只要看到不是自己人就嗵嗵的来两发,而且绝对不恋战,打两发后便借着速度在你身边快速溜走,只留下一屁股的尾烟和远去的那嚣张背影,让你想报仇都找不到人。
  而如果说这些到处乱窜的山老鼠们挑起了众人心中怒火的话,那么那些东北虎式主战坦克就可以成为苏军泄愤的出气筒,只是很多炮手在射击后发现,这些皮糙肉厚的坦克根本就不怕你们的炮击。每一次带着希望的炮击之后,中国人的坦克总是能带着被炮火熏黑后的痕迹出现在你面前。
  苏军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反攻击机降在山头上的那些中国士兵,期盼着至少能多击毙一些中国士兵,也好告慰一下即将失败的自己。可是中国士兵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自上而下的地形优势就是让苏军需要面对和正视的一道天然屏障,原本曾经用于想居高临下给予中国人重创的愿望被掉了个实现了,只是掉个之后被重创的是自己。
  还有那天空中不断悬停、扫射的直升机,它们没完没了的在你的头上飞来飞去,不是用着机炮扫射失去掩体掩护的苏军士兵,就是用着密集的火箭弹轰炸着阵地上的一切有价值目标。
  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特别是在这样只能干挨打却很难还手的境地下,没有多少人能有着比超人还粗大的神经,越来越多心理承受不住这样干挨打局面的苏军开始慌乱。慌乱就会引起混乱,而混乱就会加速崩溃。
  “投降吧,战士们已经尽力了,我也尽力了……”鲍里斯用着最后的力气吐出了自己心中现在最想说出的话,他的话语让指挥部里的所有人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来,只有瓦连京在听到之后原本沮丧和慌乱的眼睛又恢复了一丝生机。
  “将军,我们还有机会,按照中国人的速度,我们至少还可以抵挡两个小时!”一名参谋有些不甘心的劝阻着鲍里斯,他心有不甘,其实这里的所有人除了瓦连京之外心里都有强烈的不甘心;因为在这里除了瓦连京之外的所有人,他们都是这个奇迹防线的见证人。他们用着自己挥动的一锹一销,用着身体一根木头一个火炮零件的将这条奇迹防线给修建好,每个人都在这片冰雪覆盖的冻土上流下过汗水和血水,如果让他们战死在这片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他们会义无反顾的去挥舞着手枪组织士兵发动反冲锋,但是让他们就这样举手投降……他们很难接受……
  “不要再浪费士兵们的生命了。我相信士兵们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想法,但是现在的战局……这不是在战斗,这只能是屠杀。”挥挥手,鲍里斯示意着诸人不要再继续顽固的进行着浪费生命的抵抗,就在这三个小时里,鲍里斯就像老了三十岁一样,暮气沉沉用着最为缓慢的步伐走进了自己在指挥部旁的小休息室里。
  不久,当指挥部下达投降命令之后不久,那间简陋而又阴冷的小屋里传来一声枪响……
  鲍里斯最后的命令虽然让仍旧在战斗的苏军士兵感到不解,但出于对和自己一起肩挑手抗各种物资,在挖出战壕坐在铁锹上和自己一同吃冰雪就面包的老长官,防线上的苏军官兵绝大多数还是接受了命令。
  在看到逐渐伸出的白旗之后,中国军队的官兵也逐渐停止了进攻,开始接受对方的投降并接管阵地,只是对于那些狂热的死战份子,架设在他们面前的火炮成就了他们想当英雄的愿望。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十三点时,在这条曾经被誉为奇迹防线上的抵抗已经全部结束,中国首轮攻击部队顺利的拿下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交通咽喉;随后的工作便得简单起来,在投降的苏军的注视下,在上午战斗中被炮击损坏的那节路面被二十多辆推土机、挖掘机给迅速填平,再铺洒上路基所需要的碎石和砂石,一条简易的公路便重新显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而在这条简易公路上,大量的坦克和其他各型车辆迅速的通过山口防御阵地,向着苏联腹地快速奔去。一辆辆的坦克,一辆辆的装甲车,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各型卡车和辅助车辆通过,站在这样钢铁洪流身边的瓦连京终于第一次真心诚意的感谢自己能来到这个地方。虽然如果自己在之前调离哈萨克斯坦躲开这场战祸,但是他知道能躲过这一次却还不知道能否躲过下一次,不是没一次都有这么好运的,不是每一次都有人愿意出来顶缸的,而这一次,鲍里斯做了牺牲品,他的牺牲不仅保全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同时也保住了自己未来的生命,和中国这样强大的军队作战,九死一生来形容凶险都不为过!
  不过让奇迹防线上投降苏军官兵有些意外的是,中国人不仅没有为难这些俘虏,同时还很人道的对伤员提供了一定的救治和配发少量药品,并允许派出一部分俘虏搬运出防线上未损毁的粮食继续做自己的口粮,甚至可以保留一些作为苏联人生活品的定量烈酒。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在苏军俘虏中,那些从一开始便跟随鲍里斯奋战在防线上挥汗撒血参与防线建设的苏军老兵受到的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