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张含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很张含韵-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件,也就形成了由北京辐射到全国各地的效果。所以,歌手们也会自然地聚集到这个文化中心来。这是第三。
  内地偶像歌手,从张含韵开始
  做唱片有几个出发点。从音乐出发,那么领军的人物都是创作型的歌手。他们都很成功,因为他们是自己在做音乐,会有很多自己的想像空间,他们有技术能力自己来完成歌曲的创作,不需要找制作人。再有是以艺人为出发点,这个就是所谓的偶像歌手的生存点。歌坛从来都需要偶像,从我这些年的经验来看,从艺人为出发点,内地流行歌坛做得成功的例子不算多。而港台几乎担负了几十年来所有为内地制造偶像的任务。
  而无论从这两点的哪一个点出发,都无所谓对错好坏高低上下,比如香港四大天王里面就有三个偶像歌手。偶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是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二是给人一种向着美好方面进行的引导。举个简单的例子,公益活动上,偶像型歌手总能带来更大的号召力。
  从偶像来定义的话,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偶像?偶像是不能从单一的层面来看待的,不是说这个人长得帅就可以了,他要有性格、感情,这些赋予的内容实际上是在体现“人”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地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偶像出现过。我觉得张含韵会是那个“第一人”。
  第一眼看见张含韵的人都会说她可爱,这是她最根本的特点。我们业内的人都知道,一个歌手,最重要的是具有非常凸显的风格。所有的艺人都是这样的,你看刘德华到今天大众的评价还是帅,黎明就是漂亮,郭富城就是舞跳得棒,这都是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包括日本的很多偶像,你看到他第一眼是什么就是什么,第一眼看到的这个人的突出的风格是很宝贵的也很重要的。
  我在当评委的时候就说过了,不是我选择了张含韵,而是市场选择了张含韵。她这样的风格对大众来讲,看到了就会被吸引,这就是市场的选择。
  现在,我们从网上的那些数字就可以说明问题。在百度,在华人女歌手里她占第几位?在百度的排行榜上她占第几位?这些就是大众的选择!
  不要小看大众,大众的眼光和我们是一模一样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一定要抓住大众的看法,这是根本。就像今天所有的人都说她可爱,但是我们背道而驰地做她的个性,那我们一定会死定了。大家都看准了她的可爱,那我们就做一个可爱的张含韵,把她本身就有的东西升华、完善,交还给大众,就可以了。
  她就是一个大宝藏
  她就是一个大宝藏,超额完成了我们要求的东西我觉得张含韵与生俱来就是做这个行业的人。她非常非常的有天分,比如她对媒体的感觉,她对歌曲的把握度。我觉得她唱歌在技术层面上还不够,但是我的制作人在棚里面第一次听到她的歌声后是欣喜若狂的。张含韵第一次进棚录完以后,他们就打电话给我,说她很聪明。有的人天生是木讷的,你告诉他我需要这样那样的东西,他达不到。但是张含韵就做得很好,要什么就给什么。她现在自己还没有完全成熟,她还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表现,这就需要很有经验的人来指导她、告诉她,而她能精准地达到要求就是很成功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配合度。张含韵还是一个16岁的孩子,她还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她就像一间仓库,我打开来自己拿需要的东西,因为我有经验,我知道拿什么东西出来组合是会让观众更认同她的。但是,我们发现她超额完成了我们要求的东西,她简直就是个大宝藏了。
  我看到的张含韵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的反应非常快,在跟她的谈话中,我发现她是想得比较周到、想得比较长远的。她会考虑到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她有自己的要求。相比我16岁的时候,我还没有这么多要求,我也不敢想。我一直在反思的是,如果我在16岁的时候,面对这么大的诱惑,面对这样大的环境,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来参加这样一场比赛,比赛结束后日常的生活、学习整个都变了,现在要面对的工作、面对的人,需要自己转换不同的角色……我肯定做不到像她这样游刃有余。这是我一直在研究她的地方,她真不是个一般的女孩。
  几亿里挑一
  几亿里挑一,“张含韵现象”将在业界留名
  张含韵现在是一个一夜成名的女孩子,她的成功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个人不是简单地靠自我完善和自我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人永远是要作选择的。按道理说,人在不断的努力当中都会得到成功,只是你的方向要选对。在你每一次站到十字路口的时候,重要的是你看到自身拥有什么,然后再去选择适合你的路。比如你是一个老师,一直以来却不喜欢这个工作,其实你本身就是做老师最好的材料,你自己却看不到,非要去选择唱歌,那你已经选错了,你拼了命努力也无法成功。
  做歌手这行,是需要才华的。有的人在这个行业里,也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条件差,但就是缺一点点灵气,而这点恰恰是他不能成功的原因,因为这一点点灵气不是靠后天努力得出来的。
  张含韵的前途是无量的,她表现出这样的特质:第一,她非常喜欢这个行业;第二,她非常努力地去配合——她目前还是一个原材料,是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璞玉,就已常常让我们惊喜了;第三,她有灵性;第四,加上团队的努力,我们会把她打磨成最完美的珍珠。我很难估计她能达到什么样的成绩,但是我能说的是:至少在中国唱片史上可能会留下所谓“张含韵现象”的说法,或者是“超级女声现象”,因为有史以来没有过这样的比赛,这是打破选拔常规的做法。所以,我会觉得这是一个现象,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艺人。
  我的感性得到证明
  我需要以含蓄的方式期待充满韵律的美好吗?
  张漫(资深音乐节目主持人。2004年、2005年“超级女声”比赛的评委。)
  “超级女声”比赛,提供了一个台阶很低却有真实感的舞台,很容易跨上去,也很容易走下来。2004年的“超级女声”里,我满怀喜悦地看着张含韵跨上一个又一个的台阶。
  那天,就在长沙,就在“超级女声”如火如荼地进行到总决赛的直播现场的时候,我那可爱的精英同仁汪涵亲切地说:“漫漫老师,场外的观众想问一个问题:从海选到现在,你一直选择张含韵,身为一名资深的音乐节目主持人,你是不是太过于感性了?”
  我喜欢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回答的:“我身边坐着三位内地港台都极为资深的音乐人。宋柯老师说,一个15岁的漂亮女生唱什么都是好听的。这不感性吗?李小麟老师说,一个15岁的可爱女生唱错了什么都是可以原谅的。这不感性吗??李宗盛老师说,我们这个行业有时候是凭直觉的。这不感性吗???为什么会问我?张含韵有她自己的独特优势,我一直告诉她,你不是唱得最好的,可是你可以呈现得最好。她有潜质成为一个优秀的艺人,我真的很喜欢她。我们的节目不就是在选择可爱、聪明、有挖掘潜力的'超级女声‘吗?……”
  感谢台下那阵疯狂的掌声。
  感谢金焱老师当场签下张含韵以证明我的“感性”。
  感谢那么多歌迷,在张含韵还没有出专辑的情况下,就已经让她的名字点击率跃升到网上女明星的前三位,这也再次证明了我的“感性”。
  感谢“蒙牛”选择张含韵,使她成功担纲了广告代言人的角色,再一次证明了我的“感性”。
  还有再次!!!
  虽然我承认,那瞬间,我有些咄咄逼人之嫌,可我从来没有后悔,那是我的坦率,我的认真。
  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张含韵就会被她的可爱打动,她就是那么直接地把她那个年纪的小女生特有的热情又带着点羞怯的态度表现了出来。我们没有办法拒绝她的甜美和楚楚动人的魅力,没有办法拒绝这个把可爱发挥到极致的小女生。宋柯老师、金焱老师他们是理性地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去选择,但又何尝不是因为无法忽视张含韵感性的魅力呢?
  她是天生的艺人胚子
  2005年的“超级女声”又在火热地进行中,经常会有人在碰到我以后很自然地问:“你们家张含韵还好?”我说:“不错!”
  其实,除了在发布会和电视节目上偶有相遇,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联系。我说“不错”是相信她的公司是成熟的,并且相信她自己有能力把握住年少得志的轻狂,有能力客观地看清自己的长短。这一点,在那一轮轮的直播PK现场中,张含韵已经很好地表现给我看了,所以我才会很笃定地说“不错”。
  含韵没有惊人的嗓音,没有诱人的身材,甚或在她的脸上你说不出来到底是眼睛还是嘴巴更好看,可她站在舞台上就是有那么一股子魅惑丛生的可爱,这种感性的认知是很能打动人的。含韵的气质没有粉饰她的音准,我听到了从容的1 2 3(音符)在清楚地流淌并且越来越有方向。她的嗓音很有特点,是那种有点沙沙的小女生的声音。她懂得如何用轻巧甜蜜闪开宽门大嗓;她懂得如何用生动的表演挡驾凌厉的唱将;她懂得如何退后一步站在其他选手的后排,却无时无刻不让评委和观众注意到她的青春期许和眼睛里的美丽光芒,这让大家不忍心看见她离开舞台。
  说实话,我是讶异于她的圆滑的,这是一份没有准备完整、略带青涩的游刃有余,几乎没有痕迹。她就是这样一个天生的艺人胚子,她可以去唱歌,可以做平面模特,可以拍戏,可以做流行设计师。她让我们看到她就会有一丝喜悦,一丝怜爱,一丝甜美,一丝一丝的对于青春的揪心向往和对自己的鼓励……面对这样的女孩子,你要我怎么去放弃?
  永远以我的感性期待着含韵
  以后的各式大赛中,一定会涌出若干个“超级女生”,她们或者唱创俱佳,或者声线明朗,亦或形态意识逼人。无论怎样,只要具备这样那样的“异于常人”的技能,并由此给大众带来喜悦,你就可以考虑以此为生且完全有可能获得成功。
  我鼓励所有年轻的心为理想而努力,这是一份生存的荣誉!
  含韵是偶像,她已经在创造童话。她唱歌,但是她可以是一个与唱歌技巧无关的人,因为我们不那么在乎她表现的好坏;如果她演戏,她也可以完全是一个与演技和电影无关的人,因为我们不关心角色的悲欢离合,我们只需要她在那里,我们就会开始神游天外、开始享受愉悦、开始想起往事、开始在回忆中寻找美丽。
  在未来的日子里,含韵的可爱气质将会在市场的运作中得到无限延伸,她将成长为一个有特别状态的优秀艺人。当然,她需要用功,因为要面对成长转型的压力。她仍然需要不断修炼四两拨千斤的大法,她需要我们的提醒和鼓励。我仍然愿意做她的“漫漫老师”,我永远会以我的感性期待着含韵尽展出她的可爱、她的美好。
  内地娱乐圈的门槛比香港更高
  经理人告诉你娱乐圈的入行要求
  李小麟
  (天中娱乐集团总裁,曾做过周润发、谭咏麟、刘德华等艺人的经纪人,有“金牌经纪人”的称号。)
  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合作过的艺人有很多,2004年我签下了在“超级女声”比赛中获奖的季军张含韵。她几乎是我经营过的歌手里面,年龄最小的一个。
  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的比赛更加激烈地进行着,据说,这与张含韵的成绩以及表现有一定的关系。我看到今年很多选手都在很努力地表现自己,我要对她们以及所有想要踏入娱乐圈的人说:娱乐圈的门槛其实很高。
  中国人对娱乐圈是有不同的看法和声音的,有的人认为娱乐圈是纯精神方面的,有的人认为娱乐圈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有的人认为娱乐圈就是很商业化的。在我看来,娱乐圈就是一个社会中的行业,它给所有大众提供需要,它生产不同的产品,有电视剧、电影、歌曲等等。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内地娱乐圈与香港娱乐圈之间的差别。
  我最早是在香港做艺人的经纪人,然后到内地发展的。感觉上香港的娱乐圈规矩开得比较早,很早就把英国以及世界各国关于这个行业的法则、主张移植过来了,它的结构比较完善,渠道通畅,在经营、管理、发行等方面发展得相对比较好。内地的娱乐圈需要整理完善的地方相对来说仍然比较多,从整个娱乐圈出发,还有很多的法则需要设定和规范。
  内地和香港娱乐圈最突出的分别就是:内地的市场大,是以普通话为主;香港的市场小,是以一种方言为主。看上去似乎内地唱片业应该更好做,但是香港的媒体联合得比较集中,因此具有很强势的影响力。内地娱乐圈最大的问题是媒体的口味和观众的口味有一点差距,明显的表现就是很多东西是在民间流行很久了才反馈到媒体上来,针对市场的触角真正的反应是很慢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内地,一个人要有足够强有力的特质与感召力,才能够真正地让媒体自发地整合在一起。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内地做一个艺人,对艺人本身素质的要求,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在香港要求的还要多,还要高。
  我们如何看待娱乐圈的偶像歌手
  市场上什么类型的艺人都需要,需要宋祖英,需要孙悦,也需要林依轮。每个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同时也都在经受市场的考验和冲击。
  内地的市场比较缺少偶像歌手,因为中国人的感觉是歌手一定要唱得好,演员一定要戏演得好。事实上,在我看到的所有文化发达的国家里,比如说日本、韩国、美国等,都是偶像和实力并存的。偏偏我们中国就定了一个单一的标准,只重实力。一个歌手,唱不好我们就认为他不配做歌手,所有的评判只有唱得好不好这样一个标准。假如是当作一个考试来看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