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焚清-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套军服,赵巧儿特意叮嘱冯国璋从旅顺带到běi jīng。
  洋鬼子汉纳根瞪着一双蓝眼睛,望着周宪章的军服,嚎啕大哭:“我的弟兄们就是穿着这样的军装,死在黄金山上的!上帝啊,让他们进天堂吧!”
  “放屁!”纳哈五泪流满面:“老子的弟兄绝不进你们洋鬼子的天堂,佛祖会要他们去西天极乐世界!”
  章军老兄弟们哭做一团,他们的痛哭,不仅仅是为周宪章,也不仅仅是为那些死去的弟兄,更是为了他们自己,今天过后,他们就要各奔东西,从此天涯海角,不知何rì才能聚首。
  翁同龢擦了擦眼泪,对李鸿章说道:“李中堂,周宪章是天津武备学堂的学生,瓮某恭喜李中堂,为我大清国培养出这么好的学生!”
  李鸿章摇头长叹:“瓮大人,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骂我吗?”
  翁同龢话里有话,他是在讽刺李鸿章,当初他差点杀了周宪章。
  翁同龢低声说道:“李中堂,周宪章已经故去了,一切也都过去了。只是,现今皇上决心重用康有为、梁启超,实施维新变法,李中堂,你可要看清楚了,一错不能再错啊!”
  康有为数次上书皇帝,陈说变法维新,皇帝终于被他说动了心,决心重用康有为,实施变法。但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大臣们则是坚决反对重用康有为,因为,康有为那一套“孔子改制论”,明明就是借孔老夫子,行西方mín zhǔ之道,尤其是康有为提出的君民平等说,在守旧大臣们看来,就是无父无君犯上作乱。
  翁同龢坚决站在皇帝一方,支持维新变法。但是,反对维新变法的势力强大。翁同龢这是在提醒李鸿章,别站错了队,和那些守旧的满清贵族站在了一起。
  李鸿章点点头:“瓮大人放心,下官心里有数。不过,下官现在是赋闲之身,这变法大事,恐怕皇上也不会问我了。”
  “李中堂心里有数就好。”翁同龢点点头,不再言语。
  赵巧儿将周宪章的血衣,轻轻放进棺木中,放声大哭!
  这些天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个个都哭得昏天黑地,只有赵巧儿一滴眼泪也没掉。
  而今天,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柳英淑把赵巧儿搀扶开来,那哈五和罗鸣芳亲自cāo持斧钺,将棺木钉死。
  章军弟兄们围在棺木前,正要抬棺,忽听门外有人大喊:“且慢,在下远道而来,尚未祭拜,请各位缓一缓,容在下祭拜完毕,再出殡也不迟。”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昂首走进了灵堂。
  那年青人一袭长衫,容貌清瘦,身材高挑,戴着一副眼镜,一副书生模样,从满大堂的官员们中间走过,却是不亢不卑,颇有些气度。见到翁同龢和李鸿章两位朝廷重臣,也不理睬,径直走到了周宪章的灵柩前。
  户部侍郎那桐一声怒喝:“何方狂人,见了瓮大人,李大人,你不下拜!十分无礼!”
  那桐是那晋的哥哥,和那晋的迂腐不同,那桐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和荣禄、刚毅这些满洲大臣说得上话,和翁同龢、李鸿章这些汉人重臣,也有些交情。这次他是代表户部来给周宪章出殡的。
  那年青人一声冷笑:“古人云,死者为大!这灵堂之上,周宪章最大,其他人,都是来给周宪章送行的,大家都是平起平坐。况且,我是来祭拜周宪章的,又不是来侍奉权贵的!干吗要给这两位下拜。”
  那桐怒道:“这灵堂都摆了七天,七天里你不来,这眼看就要出殡了,你跑来拦着,我看你不是来祭拜的,是来捣乱的!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
  那年青人却是一声冷笑:“你们凭什么轰我出去,我错过了头七,你们这些大清国的官员负有重大责任,我没有追究你们,你们倒好,反要来轰我走!”
  那桐气得哭笑不得,指着年青人说道:“我看他是个疯子,也罢,既然是个疯子,官也就不追究你了,你赶快出去,别耽误了出殡。”
  年青人冷笑:“这位大人别忙着赶我走,且听听我说的在不在理,如果我说的不在理,你们赶我走也不迟。”
  “你……”
  翁同龢摆摆手:“那桐,且听听他都说些什么。”
  那桐只得怏怏闭嘴。
  年青人说道:“我乃绍兴廪生徐锡麟。自幼熟读圣贤书,最敬重的是英雄。听说周将军遇难,我当天就从浙江绍兴出发,一路上就怕误了给周将军送行,两千多里地,在下紧赶慢赶,走了五天,今天早上才赶到běi jīng,没有一丝耽搁,就来到了府上。各位大人应该知道,眼下西方各国交通兴旺,马路、铁路四通八达,千里路程,乘坐火车一rì可还,可在我大清国,千里之地,竟然化了我五天时间。各位,你们都是朝廷重臣,这兴建铁路、发展交通,是你们份内的事!可是,我大清国直到现在,一寸铁路都没有!请问,我徐锡麟错过了头七,这难道不是你们尸位素餐造成的吗?这个责任,你们不该负吗?”


 第063章 疯子

      013…11…24
  府门外的胡同里,自发前来为周宪章送行的老百姓,先是被这一场变故惊得目瞪口呆,接着,个个饶有趣味地看起了热闹,朝廷命官打群架,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戏,人群中笑语阵阵,原悲哀的气氛一扫而光,胡同里一派喜气洋洋;如同上演了一台大戏。
  正打得不可开交,忽听灵堂门口一声娇喝:“护国和硕格格到!都住手!”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敏绣身着一身白衣白裙,迈动大步,气冲冲走上了灵堂,她的身后,跟着皇帝赐封的玉琼格格樱桃,却是黑衣黑裙。两位格格光彩照人,众人急忙停止了打斗。
  众人停止打斗,不仅仅是二位格格长得漂亮,主要还是因为,打斗的双方,都不能不给这两位格格面子。
  敏绣是太后的侄女,皇帝的妹妹,樱桃的格格名号是皇帝御赐的,在场的官员们岂敢在这二位面前胡来。而敏绣和樱桃有恩于章军,章军弟兄们也不敢违逆她们的意思。
  只有徐锡麟不知好歹,还在高呼口号:“打倒皇权,建立共和……哎呀……”
  那哈五一个耳光扇在徐锡麟的脸上:“格格来了,你他妈的给老子住嘴!”
  这一次,徐锡麟真的住嘴了。
  这倒不是因为那哈五的一个耳光,而是因为,他看见了敏绣和樱桃。
  两位格格都是容貌俊秀,这一身打扮,如同白娘子与小青一般,惊艳无比,晃得徐锡麟眼睛发花,目瞪口呆,呆呆地望着敏绣和樱桃,成了个木头人。
  敏绣回到běi jīng后,马上就和袁克定定了婚。这场婚姻,她自己根做不了主,就是她的父亲也做不了主,能做主的,只有太后老佛爷!太后老佛爷说是征求她的意见,说白了,就是通知她一声而已。
  敏绣与袁克定正式结婚的时间,则是定在来年正月。
  从此,作为待出阁的格格,敏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呆在醇王府中,成了个大家闺秀。现在,樱桃也成了格格,她是个孤儿,也没个家,就住在敏绣的府上,和敏绣姐妹相称。
  麻野义男跟着两位格格来到běi jīng,他来是战俘。按照清rì两国的停战协议,大清国应该把麻野义男交还给rìzhèng fǔ。不过,麻野义男请求敏绣,把他留在中国,经过这场战争,他再也不想回rì了。
  于是,敏绣聘请麻野义男为醇王府西学顾问,在醇王府中教导天、地理、化学、物理、军事等等西学知识。
  rì的近代化进程,比大清国晚,但比大清国迅速、彻底。早在三十年前,rì就派遣大批留学生前往西方各国学习,他们不仅带回了西方的科学知识,也完成了rì的教育体系改革。包括麻野义男在内的rì新式军人,大多经过了小学和中学乃至大学教育,接受了西方的数理化知识,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国年青人,读的还是四书五经,对于数理化一窍不通。
  敏绣聘请麻野义男为西学顾问,与维新派的想法不谋而合——向战胜自己的敌人学习!这是甲午战争给中国人上的第一课!
  在战争之前,大清国的留学生,主要是派往欧美国家,而且,规模很小。
  甲午战争之后,大清国败给了rì,国内有识之士猛然意识到,与其舍近求远向欧美学习,不如直接向rì学习。因为rì有着与大清国相似的历史化背景,和大清国一样遭受西洋列强的欺辱,rì撅起的经验,应该比西洋各国的近代化经验,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
  从1895年开始,大清国开始大规模向rì派遣留学生。仅仅1895年一年,派往rì的留学生人数,就超过以往大清国派出留学的人数总和。
  总之,麻野义男留在了醇王府中,向敏绣、樱桃等人悉心传授所学知识,后来,敏绣又把麻野义男推荐给朝廷,在中国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任教。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敏绣和樱桃来到忠勇伯府,和这里的官员们一样,是来给周宪章送行的。
  两人来到胡同口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来送行的百姓把胡同堵得水泄不通。敏绣不好意思惊扰百姓,没有公开格格身份,只得陪着小心,在人群里慢慢往里面挤,挤着挤着,就觉得现场气氛不对。
  胡同里原是一派肃穆庄严,可前面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笑语连天,那里面好像不是灵堂,而是戏台。
  两位格格心头疑惑,急忙分开众人,挤进了忠勇伯府,来到灵堂上,却见灵堂上乱作一团,身着朝服的官员们与身着军服的章军军官们打成一团,把个好好的灵堂搅得一团糟。
  敏绣来就是个火爆格格,见到这个场面,更是气得剑眉倒竖。周宪章为国尽忠,这些人却在灵堂上大打出手,这对死者是大不敬,
  灵堂上,不少官员鼻青脸肿,官服撕裂,实在是太不成体统!
  赵巧儿见到敏绣,心头稍安,慌忙走上前来,冲着敏绣下拜:“妾身见过两位格格。”
  敏绣拉住了赵巧儿的手:“你就别拜了,赶紧歇着。”
  说完,走到那哈五面前,指着他身旁的徐锡麟,说道:“这是个疯子,你拉着个疯子干什么。赶紧把他赶出去,别耽误了出殡!”
  “不是,格格,他们要抓他。”那哈五慌忙说道。
  “谁要抓他?”敏绣喝道:“谁吃饱了撑的要抓一个疯子,只有疯子才抓疯子!”
  那哈五还是不肯放手:“格格……”
  樱桃急忙给那哈五使眼sè:“格格说他是疯子,他就是疯子!”
  徐锡麟大急:“我不是疯子……”
  “疯子当然不承认自己是疯子!”敏绣喝道:“把他轰出去!”
  罗鸣芳这才会意,急忙一招手,章军兄弟们一拥而上,把徐锡麟架了起来,往外就走。
  那桐慌忙拦住去路:“且慢,此人出言不逊,明明就是个革命党人!”
  敏绣斥道:“那桐!这是周宪章的葬礼!周宪章为国尽忠,到死都不得安宁!你还要在这里胡搅蛮缠吗!”
  那桐急忙冲着翁同龢和李鸿章叫道:“瓮大人,李大人,这人刚才说的话,你们可都听见了!”
  翁同龢和李鸿章对视一眼,却没有说话。
  这两个老家伙当了几十年的官,两人都知道,关键时刻,是不能轻易表态的。
  “他说什么了!”敏绣喝问。
  “他说……”那桐话到嘴边,却不敢复述徐锡麟的话,在大清国,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要是说出了口,传到太后和皇上的耳朵里,就会走样,明明是复述别人的话,可人家会说,那就是那桐亲口说的。
  “他说的话大逆不道!”那桐叫道。
  “敢当着大清国这么多朝廷命官的人说大逆不道的话,更加证明,此人就是个疯子。试问,真正的革命党人,会自动送上门来吗!他们见到大清国的官员,躲都来不及!”敏绣喝道。
  徐锡麟大为不服:“革命党人视死如归!”
  樱桃在一旁笑道:“看看,这个当真是疯了,到这个时候还不知死活。”
  那桐还是不服,翁同龢这才开口:“李中堂,周宪章的葬礼,是隆重庄严之事,让这个疯子搅合得不成体统,下官以为,还是赶紧言归正传,把葬礼办了,要不然,皇上那里,咱们不好交待。”
  李鸿章点点头:“瓮大人说的是,赶紧把这个疯子赶走!”
  两个老臣都看明白了,敏绣这是要放徐锡麟,两人干脆顺水推舟。
  这些rì子,敏绣在家中,整rì听麻野义男讲授西学,她对西方政治学尤其感兴趣。通过麻野义男的讲授,敏绣意识到,西方的火车、轮船、大炮、机械固然应该学习,但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是建立在一套先进的政治体制上的,没有政治体制做保障,技术进步根就是无从谈起。
  不知不觉中,敏绣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西方的mín zhǔ共和思想,当然,敏绣的思想并不成体系,她对mín zhǔ共和思想,甚至有些害怕,因为,这种思想与她所依附的皇权,是格格不入的。
  今天,见到徐锡麟,敏绣明明知道他是个要推翻皇权的革命党人,她原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救徐锡麟。然而,当她看到章军兄弟们拼死捍卫徐锡麟,敏绣的立场,就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章军兄弟们一边。
  这些兄弟,是和她一起在战场上拼杀过来的人!
  周宪章死了,这些兄弟就是她的兄弟!
  既然两位朝廷重臣都认定徐锡麟是个疯子,其他官员们自然也懒得追究,在大清国官场中,大家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得罪了两位重臣,也不是什么好事。
  大家让开了一条路。
  那哈五、罗鸣芳、吴佩孚等人架起徐锡麟,出了府门,徐锡麟一路上还在大叫:“我不是疯子,我是革命党!我不是疯子……”
  胡同里,看热闹的老百姓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第064章 汪洋中的一条船

      013…11…25
  众兄弟把徐锡麟扔到胡同外面,姚喜压低声音喝道:“徐锡麟你个蠢猪,敏绣格格救了你!”
  “格格?救我?”徐锡麟脑子昏沉沉的,想起敏绣格格俊俏的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