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焚清-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宪章正写着,忽听门外脚步声吵杂,抬头一看,只见团营军官齐集门口,情绪焦躁。
  “你们这是怎么了?难道有人不服从整编?”周宪章问道。章军是个大杂烩,什么人都有,整编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如果有人借机闹事,倒也在周宪章的预料之中。
  “师长,”罗鸣芳说道:“整编倒也顺利,只是部队缺枪。”
  章军一万多人,只有四千多条枪。各团当中,只有张勋的第三团、那哈五的第二团武器算是充足,他们平分了卫汝贵毅军两千多条枪,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枪。吴佩孚的第一团本是主力团,全团两千多人,只有三百条枪,朴永烈的第四团是朝鲜人组成的,全团上下只有八十条枪。最惨的是冯国璋的师直属营,竟然一条枪都没有。
  武器装备捉衿见肘,各单位长官就乱打主意。
  冯国璋的直属营是盛军改编的,他们原本是有枪,他们的枪先是被那哈五缴了,后来,那哈五又按照周宪章的命令,分出一千条枪给了张勋。冯国璋心中不服,找到张勋要枪,张勋原本就对冯国璋心存不满,岂能把到手的枪拱手让给他,两人争吵不休,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吴佩孚眼见那哈五从盛军那里搞了一千多条枪,极为眼红,求那哈五分五百条枪过来,那哈五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又仗着皇叔的身份,严词拒绝,把个吴佩孚气得七窍生烟。
  朴永烈倒也知书达理,他没有去找那哈五、张勋要枪,而是列出一张军需单,上书步枪一千五支、子弹一万发,野炮八门、炮弹五百发,带着一伙人冲到军需部长钱有贵那里,要求军需部按照所书数量,足额供给,否则,就要砸了军需部的招牌!
  为部队提供枪械装备,是军需部的天职,可怜钱有贵一个做小买卖出身的,刚刚当上军需官,满以为捞着个肥缺,猛不丁接到这张大单,顿时吓得面如土sè,这家伙倒卖点草药皮毛还行,要让他搞步枪大炮,他连魂头都摸不到!
  众人吵闹不休,都跑到周宪章这里来评理诉苦。
  屋子里乱哄哄的,众人各说各的理,争的脸红脖子粗,周宪章干脆闭上眼睛,靠在椅子里,来了个充耳不闻,不一会,竟然打起了呼噜。
  周宪章一打起呼噜,姚喜就紧张起来。周宪章昏睡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清醒过来,看似康复,其实身体状况很不稳定,这要是又睡着了,天晓得什么时候醒得过来。
  姚喜大喝一声:“都他妈的闭嘴!闭嘴!你,那哈五你个狗rì的给老子闭嘴!”
  那哈五正在和张勋对骂,忽听姚喜一声爆喝,大怒:“狗rì的姚喜,老子是清室宗亲,老子是皇叔,你狗rì的敢这样跟老子说话!”
  姚喜早就不是那个动不动就尿裤子的姚喜了,打了几场恶仗,给周宪章当了副官,脾气见长:“老子不认皇叔,老子就认大哥,就认师长!那哈五,在别人面前你随便当你的皇叔,在大哥师长面前,你狗rì的就是那哈五!”
  那哈五犹自不服气:“姚喜你他妈的狐假虎威!老子当然认大哥!你凭什么在老子面前吆五喝六!”
  “老子是大哥的副官!见官大半级!”姚喜毫不客气。
  “你……”那哈五还要争辩,却见周宪章闭着眼睛打鼾,众人全都凝神定气,毕恭毕敬地站立在周宪章面前。
  显然,在这帮兄弟眼里,一个皇叔比不上周宪章的副官。
  那哈五再也不敢聒噪。
  众人安静了下来。
  姚喜急忙小心翼翼地凑到周宪章身边,轻声喊道:“大哥,大哥。”
  周宪章的鼾声戛然而止,眼睛却没有睁开。
  周宪章并没有睡着,他的大脑正在快速运转。
  枪械问题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然而,他猛然意识到,还有一个问题,比枪械更为严重,它直接关系到章军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兄弟们的前途。
  章军严重缺乏武器的直接原因,是人数太多。如果章军不是一万人,而是四千人,人人手里都有枪,还挣个屁。
  而人数太多,队伍庞大,这犯了朝廷的大忌!


 第138章 朝廷大忌

      章军不是朝廷的正规军!甚至连杂牌军都不算!
  朝廷的正规军只有绿营和八旗,。
  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尽管他们的战斗力远远高于绿营八旗,但朝廷始终不给予他们正规军的名份,他们只是“勇”,而不是“兵”!朝廷对于这种由地方长官招募的军队,素有防范。因为,这种军队据有私家军队的xìng质,而且,多是汉人统军。当初,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天京,朝廷不仅不给予表彰,反而到处找碴,严加申斥,直到曾国藩裁撤湘军,朝廷才算是放过了曾家兄弟一马。
  而现在的章军,与当初的湘军,也面临着相同的尴尬局面。
  如今,rì本人大敌当前,朝廷当然希望周宪章率章军据守朝鲜,抵抗rì军的进攻,也就是说,希望章军存在。但同时,朝廷绝不原意看到章军坐大!
  那晋颁旨的时候,宣布了皇上的赏赐——白银五千两,将官每人赏一百两,兵丁每人赏三十两,这笔钱只够八百人分。
  这就是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朝廷认可的章军编制,是八百人上下。
  按照旨意,周宪章作为义州总兵,可以募兵练勇,扩充部署。但是,扩充是有限度的,如果章军扩充到两千人上下,朝廷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大着胆子扩充到三千人,朝廷虽然内心不满,但也可以忍受。
  可现在的章军,还没有开始募兵,就已经达到了一万一千人,这个数量大大超出了朝廷的预料,虽然还没有达到当初湘军的规模,但足以让朝廷坐立不安。
  这支一万多人的部队是由一个剪了辫子的汉人统帅的!如果章军留在朝鲜与rì本人作战,倒也罢了,如果章军踏上大清国的国土,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怎么看都有些“反清复明”的意思。
  本来,接受朝廷敕封后,周宪章可以向朝廷要枪要粮,队伍缺少武器,周宪章只要向朝廷上一个奏折,列出所缺枪支弹药,朝廷酌情予以供给。
  可是,周宪章意识到,他不能向朝廷开口了!
  他甚至不能向朝廷透露章军的真实兵力和武器装备。
  章军虽然严重缺乏武器,但总归有四千条枪和五门大炮,在朝廷眼里,就凭这四千条枪和五门大炮,章军就已经是一支足以撼动朝廷的武装力量。如果朝廷知道周宪章的兵力高达一万一千人,那么,等待章军的,将不是表彰,而是勒令遣散!
  如果周宪章逆来顺受,朝廷或许能给周宪章一个闲职,让他当一辈子富家翁。而跟着他的兄弟们,朝廷绝对会像拔刺一般,一根根剔除掉。
  李鸿章明明知道北洋水师虚弱无力,也不敢向朝廷开口要钱购置军舰枪炮,眼睁睁看着海军军费挪用到颐和园,一句话也不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现在,如果周宪章向朝廷开口要钱要枪,朝廷的第一反应就是,章军拥兵自重!
  满清权贵们早就扬言——宁肯亡于洋人,也不能亡于乱党!
  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清国败给rì本人,不过是割地赔款,皇上还是皇上,太后还是太后,王公贵族还是王公贵族!而要是乱党造了反,满清朝廷就不存在了!太后做不成太后,皇帝做不成皇帝,王爷也做不成王爷!
  周宪章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周宪章不想拥兵自重,更不想与朝廷为敌。如果可能的话,他宁可裁撤部众,以明心迹!
  但是,章军孤悬于朝鲜义州,面临强大的rì军第一军,那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现代化军队,兵力高达2万,随时可能进攻义州。以章军现有的兵力装备,就算装备齐全,也很难顶住rì军第一军的进攻。
  章军的前身章字营虽然屡经战阵,但是,它所经历的战斗,大部分都是中小规模的遭遇战,最大规模的战斗发生在成欢,那也不过是rì军的一个混成旅团,而且,还有聂士成武毅军配合作战。中小规模作战,有时候可以投机取巧。
  如今,章军面临rì军第一军,那将是大兵团作战。
  大兵团作战,靠的是实力!投机取巧是不行的。
  周宪章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率军退回鸭绿江西岸,躲过rì军的锋芒;第二,全军装备齐全,尚可与rì军一战。
  第一条路走不通!朝廷封他为义州总兵,这个封赏的潜台词就是,章军必须呆在朝廷!一兵一卒也不能过江!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朝廷派出钦差过江犒赏章军,但却没有解除鸭绿江上的禁江令,鸭绿江上,一条船都没有!
  满清王公大臣们要章军给朝廷挣面子,又要让章军在朝鲜自生自灭!甚至,希望rì本人剪除掉这支剪了辫子的汉人军队!
  第二条路更走不通,朝廷怎么会出钱出枪来武装一支它不信任的军队!
  屋里安静了下来,周宪章睁开了眼睛。
  姚喜长长舒了一口气:“大哥,您没睡着呀?”
  所有人都凝视着他,周宪章醒来了,大家心里有了主心骨。
  有了主心骨的人是不需要争吵的。
  周宪章揉了揉太阳穴,说道:“姚喜,我准备奏请朝廷封你为正六品千总。”
  “谢大哥提拔!”姚喜乐得嘴都合不拢,正六品千总,比县太爷还大,回去娶几房姨太太,是大有希望的。
  “另外,我准备奏请朝廷封那哈五为从四品护军参领,比你高三级。”
  “跟着大哥您,就是不当官都行!”姚喜叫道。
  “可你已经是官了!”周宪章打了个哈欠,说道:“当官就要有当官的样子,见了比你大的官,虽然咱们不兴磕头,可你怎么着也该行个军礼,尤其是那哈五,人家还是皇叔呢!你小子一口一个‘你狗rì的’,成何体统!朝廷的面子何在,皇上的面子何在!”
  姚喜大叫:“他狗rì的当初和我一样尿裤子……”却见周宪章面sè不善,急忙闭嘴。
  “还不快给皇叔敬礼!”周宪章皱着眉头喝道。
  姚喜斜了一眼那哈五,只得冲着那哈五立正敬礼。那哈五倒也谦虚:“免礼免礼,这都是咱大哥的提携,我说姚喜,咱们都是水里火里过来的老兄弟了,你狗rì的以后对老子还是客气一点,老子也不会登鼻子上脸。”
  “好说好说。”姚喜说道。
  周宪章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刚才我突然想到,章军军务繁重,我这个师长难以事必躬亲,罗副师长兼任炮队队长,也极为繁忙,而且,炮队以后还要扩编,五门炮太少了,以后要扩大到一百门甚至三百门!罗副师长在炮队上要多费心。至于参谋长汉纳根先生,要负责咱们一万多人的训练,更加难以分身。所以,我觉得,还需要增加一名副师长,替我和罗副师长分担一些工作。那哈五团长久经战阵,智勇双全,jīng力充沛,又是天潢贵胄,德高望重,我个人以为,纳哈五完全堪当副师长一职,兼任第二团团长。大家以为如何?”
  姚喜立马叫道:“大哥说的话,自然是对的,兄弟们没有意见!”
  “哪里哪里?”周宪章摆手:“还是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扬mín zhǔ,这个,大家如果有更好的人选,也可提出来。”
  冯国璋笑道:“大哥的提议最好,我看那团长完全当得起副师长!兄弟们真的没有意见!”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张勋动了动嘴唇,却没敢发出声音。副师长兼团长,这可是张勋梦寐以求的好差事,张勋心痒,见众人的意见一边倒,不敢造次。
  章军这帮兄弟,大多是出身微贱,要么是农民,要么是行伍,搞不懂官场,罗鸣芳和吴佩孚是秀才出身,读过几天书,不过,罗鸣芳有些呆气,吴佩孚虽然jīng明,可毕竟以前没当过官,搞不懂官场里的名堂。周宪章说要提拔那哈五为副师长,大家自然举手赞同,谁也没多想。
  只有冯国璋猜到了周宪章的用意。
  周宪章这是在效法曾国藩。


 第139章 旗人的优势

      当初,曾国藩出山创立湘军,朝廷百般掣肘,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还经常挑刺,动不动就严加申斥,搞得曾国藩心灰意冷。后来,曾国藩经人提醒,从绿营里拉了一个旗人将领进入他的湘军,担任高级军官,如此一来,朝廷的态度大变,对湘军信任有加,湘军这才得以发展壮大。
  周宪章把那哈五提拔到副师长的位置上,就是要用那哈五旗人兼皇叔的身份,打消朝廷对章军的戒备心态。
  冯国璋冲着周宪章发出会心一笑,周宪章还以一笑,两人心有灵犀。
  那哈五当上了章军副师长,章军向朝廷做出了一个姿态,这支军队不是纯粹的汉人军队,它的主要将领是旗人!
  朝廷多少会对章军有所放心。以后向朝廷要钱要粮要枪,朝廷就算不给,也不会起疑心。
  有了这个前提,周宪章才能大着胆子,把章军的实际兵力状况告诉朝廷。
  周宪章说道:“至于武器装备,请大家各回营地,稍安勿躁,我马上去面见钦差大臣,一则,把封赏各位的奏章交给钦差,二则,请钦差大人向皇上转述我章军面临的困难,请求朝廷拨付枪械和军费。”
  忙活了一天,已经到了三更天,众人各回营地安歇。
  周宪章带着姚喜和那哈五出了县衙,赶往钦差大臣袁世凯的住处。
  朝廷派来了两个钦差,那晋为正,袁世凯为副。然而,周宪章总觉得,真正的钦差大臣不是那晋,而是袁世凯!
  颁旨的时候,袁世凯的话并不多,貌似是附和那晋,不过,袁世凯的言谈举止里,处处透着弦外之音。
  周宪章早就听说过,袁世凯城府极深,而且是一个朝鲜通。袁世凯在朝鲜干了十二年,清rì战争爆发之前,袁世凯身为大清国驻朝鲜总理大臣,牢牢掌控着朝鲜的权力,其实就是朝鲜的“太上皇”。袁世凯极有能力,且八面玲珑,在朝鲜,有恨他的人,也有爱他的人,不管是恨还是爱,朝鲜人都怕他。
  至于那晋,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个迂夫子,道学讲得头头是道,要说治国平天下,十个那晋也比不上一个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