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马喜剧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马喜剧之王-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可就不高兴了。”
    “是啊,大嫂你就收下,这也是阿武的一番心意。”赵雅芷也在一旁劝道。



第九十二章 舆论战
    花了两千多万港币,买了几栋房子,安抚住了两家人,许贯武感觉这钱花的很值。
    前世的时候,因为自己工资不高,根本没来及买房,也没有机会将父母接进城里来住,这让许贯武心里一直很内疚。
    如今,机缘巧合,总算让他化解了一份心结。
    还有一件开心的事,就是程龙在医院观察了一个星期之后,终于确认无碍可以出院了。
    程龙平安出院,令许贯武也松了一口气。
    这些天,他一直担心这位未来的功夫巨星会因此折戟沉沙呢。
    程龙出院之后,立刻就投入到了《笑拳怪招》的拍摄当中。
    《笑拳怪招》这部电影之前是由程龙兼任导演,他之前做过动作指导、动作导演,因此对导演也有一点精通。
    许贯武让他兼任导演一方面是不想限制程龙的表演天才,另一方面也确实是许氏兄弟公司人才缺乏,根本没有多余的电影导演给程龙拍戏。
    在程龙住院的那一段期间,还是大老板许贯文临时救场,跳拍没有程龙的那部分情节。
    除了程龙平安出院的好消息之外,巨星公司对邵氏的挖角行动,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经过持续不断地银弹攻势,巨星公司从邵氏挖出近百名员工,涵盖灯光、摄影、服装、道具、冲印、配音、宣传、发行等各个行当,将许氏兄弟公司的班底基本建立了起来。
    被巨星公司挖走一百多名训练有素的员工,无疑是从邵氏身上咬下大块肉一般。
    痛入骨髓的邵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除了在自己公司的杂志上痛骂,还联络了一班文人在报纸媒体上连日声讨。
    邵爵士在香港经营几十年,人脉广博,不仅拥有香港最大的影业公司,同时还入股全港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台,牢牢控制了媒体的喉舌。自然而然也笼络了大批的文人骚客替他们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邵氏旗下两本杂志《南国电影》和《香港影画》、马惜如、马惜珍兄弟的《东方日报》、胡文虎的《星岛日报》等等全都在头版抨击巨星公司的挖角行动。
    就连金庸金大侠也在自己旗下的《明报》上发表评论,说巨星公司趁经济危机用银弹攻势强势挖人,是小人行径不是君子所为。
    一时间,许氏兄弟公司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其中骂人骂得最狠的当属倪眶,他连连在报纸上刊登文章,痛批巨星公司挖角卑鄙无耻,大损阴德,将来生儿子没有小**。呼吁全港市民一齐出来,抵制这家无良的公司,不去看他们的戏。
    许贯武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倪眶会这么激动,整个人好像打了鸡血一般,在报纸媒体上蹿下跳,一天要写十几篇文章痛骂巨星公司,搞得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许贯武挖了他祖坟呢。
    “大哥,我们必须要反击啊,否则我们继续沉默,人们还以为我们真的做错了呢。”许贯武找到大哥许贯文道。
    许贯文这几天也被报纸上的文章搞得神经衰弱,“怎么反驳?现在香港所有的畅销报纸都倒向邵氏那边,我们就算出钱也没有报纸愿意刊登文章。我看就先这么耗着,等过几天风波静了就没事了。”
    许贯武见大哥不同意自己的计划,只好先暗中派人联络几家媒体,一旦情况继续恶化也好有反击的力量。
    事件的转化并没有像许贯文期待的那样,几天过后报纸媒体上批评的声音,不只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多了。
    更有无良的小报借此大做文章,随意编写许氏兄弟公司的黑料,频繁爆许氏兄弟公司的内幕。
    诸如许氏兄弟人人好色,招聘职员都选年轻漂亮的,以满足兄弟几人的**;许氏兄弟强迫公司女艺员陪南洋片商吃饭,还提供儿童不宜的服务;许氏兄弟公司与黑社会有关,兄弟四人都是某社团的堂主等等……
    极尽胡说八道,香艳暴力之能事,却又大大满足了民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竟然日销量也突破万份。
    而邵氏兄弟公司也拿着合同说话,将一干跳槽到许氏兄弟旗下的员工全部告上法院。
    一次将上百人告上法院,这在香港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事情,顿时又让媒体多了报道的热点。
    邵氏兄弟公司请了十人律师团打官司,又花钱请人在报纸媒体上造势,誓将许氏兄弟公司斗垮斗臭为止。
    许贯文收到法院传票之后,登时着急上火,一气之下噗通就摔倒在地上,把许贯武、许贯英、许贯杰三人乱成一团。
    幸亏梁淑仪小姐在场,立刻打电话叫救护车,把许贯文送进了医院。
    坐在救护车上,守在许贯文身旁,看着面色惨白的许贯文,许贯武就忍不住一阵害怕。
    “大哥你感觉怎么样?”许贯英关心的问道。
    “好痛,全身都痛,痛死我了。”许贯文咬着牙呻吟道。
    “大夫,我大哥这是病,怎么痛的这么厉害?”许贯杰也忍不住问道。
    “看病症像是痛风,不过还需要严格检查。”救护车上的医生一边给许贯文注射止痛针一边说道。
    “痛风是什么病,严不严重?”许贯武担心的问道。
    “痛风不算大病,但痛起来却要人命,不过打了这支止痛针应该能缓解一下。”那医生说道。
    见打了止痛针的许贯文脸色好了许多,呼吸也平稳下来,许贯武点了点头,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到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证明许贯文是尿酸过高引发痛风症状,需要留在医院治疗。
    许贯武自然不会吝惜医药费,特地选了特别看护病房,让许贯文得到最佳治疗。
    “大哥,公司那边的事你不要担心,我和三弟、四弟会搞定。”许贯武对躺在病床上的大哥许贯文道。
    “二弟,做事千万不要冲动,有什么事情要多和阿sam、阿英他们商量,不要一意孤行。”许贯文叮嘱道。
    “放心大哥,有什么事我都会打电话通知你的。”许贯武点点头道。
    离开医院之后,许贯武谋划向邵氏反击。
    许贯武早先也派人联系几家报馆,想刊登反驳的文章。
    但这些报馆要么没胆量同邵氏唱反调,要么就趁机要高价,本来几千块就能租下的版面,愣是要价要到两三万块,把竹杠敲得哐哐直响。
    许贯武自然也不愿意当冤大头,他想了一夜之后,决定收购报馆,建立自己的报刊。



第九十三章 免费报纸
    1974年因为去年的股灾和今年年初的石油危机,使得香港经济陷入衰退。
    无数人宣布破产,工厂停工,民众失业,物价上涨,百业凋零。
    香港的报馆也因此缺少广告收入,关张倒闭了一大批,到现在只有二十多家报馆还在勉强支撑着营业。
    其中《东方日报》、《星岛日报》与《明报》销量最高,都有超过十万份的销量。
    当时因为石油加价,物价上扬的影响,报纸由每份2毛钱上涨到3毛钱。
    许贯武要收购的这家报纸名叫《天天日报》,它由香港二天堂药厂韦氏家族于60年代创办,是香港第一份彩色印刷报纸,自然引人注目,日销量突破十万份,跻身香港最畅销报纸行列。
    但彩色印刷成本高昂,靠广告收入根本难以为继,再加上去年的股灾与今年年初的石油危机,使得《天天日报》大幅亏损。
    韦氏家族根本所在二天堂药厂又陷入经济困难,因此急于将《天天日报》脱手套现。
    许贯武得知此消息之后,立刻安排人与韦氏家族协商,终于以两百万的价格成功购入《天天日报》。
    但此时的《天天日报》因为受到《东方日报》、《星岛日报》、《明报》等报纸的夹击,销量早已今不如昔下挫到五万的销量。
    以《天天日报》如此之少的销量,许贯武根本无法与邵氏抗衡,这场舆论战尚未打响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怎么才能让报纸的销量激增呢?”许贯武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绝世好桥段,那就是——
    “免费?!没搞错?!如果免费发行,那岂不是赚不到钱?”《天天日报》的总编辑郑世安瞪大了眼睛惊讶的道。
    当时香港根本没有免费报纸的概念,最早发行的免费报纸,也要到八十年代才会出现。
    “报纸虽然免费,但广告却不免费,我们可以靠出售广告版面赚钱。”许贯武笑着解释道。
    在前世,免费报纸几乎成了主流,上面多数都刊登大量的房地产广告与招聘信息,满足了基层群众的需要。
    许贯武有一位大学同学就做这种免费报纸,据他说每一期的广告收入都有四五十万,而印刷成本才不过几万块钱而已。
    当然许贯武想要发行的《天天日报》也不会全部都是广告和招聘信息,其中有一半版面是读者喜闻乐见的娱乐新闻,另外一半版面则全部刊登招聘信息商业广告等等。
    许贯武将自己所知道关于免费报纸的版面设计与发行策略与郑世安进行了探讨。郑世安身为职业媒体人,再听了许贯武的解说之后,也对这种新奇的免费报纸产生了兴趣。
    “许先生,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大量招聘人手,在全港九设立据点,用来收集招聘信息,派发我们的报纸。”郑世安给出自己的建议道。
    许贯武点点头,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前世那些免费报纸也是在城中繁华地段设立据点,用来登记招聘信息派送报纸。
    “郑主编,招聘人手的事情我就全权交给你了。”许贯武说道,“《天天日报》的发行网络必须尽快建立起来,我要在一周之内向邵氏宣战。”
    “老板,邵氏是影业巨无霸,那些报纸杂质又都给他面子,这场仗不好打啊。”郑世安擦了擦汗道。
    “不好打不代表不能打,邵氏现在巅峰已过,现在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许贯武冷声道。
    “但我们缺少名家供稿,敌不过围在邵氏身边的那群文人啊。”郑世安皱着眉头道。
    他虽然是资深媒体人,但也不敢与金庸、倪眶这些名家相提并论。
    “没人供稿就自己写,我看第一版就写邵氏是如何苛待员工的。”许贯武见郑世安左右推蹚,不禁有些不悦的道。
    “我会安排几个从邵氏出来的人接受你们的采访,我想读者也很想看看邵爵士是如何吝啬孤寒的。”许贯武点点头道。
    郑世安见老板生气了,也就不敢再推三阻四,连忙笑着答应了下来。
    “这份报纸要成为我们许氏兄弟公司的发声筒,反击邵氏兄弟公司的前沿阵地,你千万不要令我失望。”许贯武冷声道。
    “那是当然,我一定竭尽所能。”郑世安大声表态道。
    “如果你能够打赢这场舆论战,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你。日后每期《天天日报》的收益中都有你的百分之五。”许贯武打了一棒子之后,又马上给了一颗甜枣儿。
    “真的?!那我一定努力!”郑世安连忙兴奋地说道。
    《天天日报》最畅销时,一期报纸可以赚上万块。5%的收益就有好几百块,一个月下来就是上万块,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大的一笔钱。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郑世安被许贯武许诺的花红所激励,立刻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干劲儿,短短三天他就招聘了近百人的团队。
    这近百人的团队被他拆开,分布在香港本岛与九龙区各大繁华所在,专门负责登记招聘信息,招揽潜在的广告客户。
    而发行派送工作,郑世安则低薪聘请了好多兼职学生、老年人,让他们在各大路口繁华闹市区向行人发送。
    《天天日报》休刊三天之后,第一期报纸就免费发行,开创了香港免费报纸的先河,而当天的派送量也十分的喜人,总共派出超过二十万份报纸。
    几乎与《东方日报》、《星岛日报》两家报纸合起来的销量相当。
    而《天天日报》以全新的版面示人,多图少文,帅哥美女占尽版面,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副刊部分则以大数量高密度的招聘信息满足当前失业人群的需要。
    因此首批刊登的十万份《天天日报》,半天之内就派送完毕,令主编郑世安惊喜交加又连忙下令加印十万份。
    首期《天天日报》一炮而红,令香港出版业为之震惊。
    报纸从诞生之日就已经收费,长期下来,人们脑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势。
    但《天天日报》的横空出世,却给香港媒体人带来新的思路。
    不过《天天日报》尽管第一期就派出二十万份,但因为第一期的广告很多都是半买半送,所以许贯武并没有赚到多少广告费。
    并且还因为郑世安扩充的队伍太过庞大,连人工几乎都赚不回来。
    不过许贯武却对《天天日报》非常满意,因为它狠狠抽了邵氏一记耳光,打响了舆论反击战的第一枪。



第九十四章 炸弹威胁
    休刊之后的第一期《天天日报》,郑世安就用全部版面刊登了《邵爵士细说从头》一文,
    文中绘声绘色的描写邵艺夫爵士何等吝啬孤寒,引人发笑。
    如邵艺夫爵士在跑马地养有宝马,每逢马季跑马之时,邵爵士赌马只出十元钱。某日见有一人出手豪阔出五百元赌马,定睛一看却是公司剧务。回去之后,邵爵士立刻开始整顿公司财务。
    还有一次导演岳枫拍戏,拉编剧许国做临时导演。拍完戏之后,制片部主任邹文淮按规矩,开一千块导演费给许国作为酬劳。
    邵老板知道后吩咐会计部与许国交涉,让他自己“打折扣”只收800元钱。许国觉得自己人格受辱,干脆将八百块钱支票撕个粉碎,“邵老板多两百块不会富到哪里,我许国缺两百块也不回穷到哪里。”
    还有一次武侠片拍外景,雇用不少龙虎武师。邵爵士生怕底下人报花账,特地派一名女工作人员,拎了一大袋钢镚儿过去。每个武师都要签字画押才能领钱,被武师认为有损人格宣布罢演。
    ……
    这些事迹都是郑世安从邵氏片场叛逃的员工那里采集到的,经过他和报馆编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