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猎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缘猎手-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虽然想到这一点了,但我不清楚敌人会玩什么花样,实在无法提醒队友,只能叫他们格外的注意了。

李刚显然和我是同一心思的,但李刚也是猜不透敌人还会有什么花样,因为对这里的地形不熟悉,李刚也无法判断。

我们只能从自身着手,不断地猜测着敌人的下一步动向,以我的感觉而言,敌人对我们这一队似乎是“特别的照顾”,而我们的困难,也相应的加大了。

随着韩涛和高俊杰顺利地探完雷,冲出雷区,身后小队的队友们按着他们的脚印,像是跳舞一般,准确地踩着前一个人所留下的脚印,顺利地突出了雷区。

如此的顺利,倒真是让我大感意外,我不由地朝李刚望去,李刚也显然是同一心思,心下疑惑,但没有表现出来。

我走到李刚的身边,长吸了一口气道:“雷区是安全的渡过,但后面,是不是还有什么我们猜不到的危险?”

我已经习惯和李刚商量了,有些事情,两个的总是比一个人好,集思广益,对我们是没有坏处的。

李刚也猜不透,他点了点头道:“雷区没有危险,不代表下面的行进路线也没有危险,所以,我们还得要注意啊!”

这一点,我是同意的,我很快召集的所有队员。

残月初生,清冷的月光照着大地,给阴影丛丛的山区,带来神秘的色彩。

小队人员围坐成一个小圈,由我在给他们讲话。

“同志们,我们现在突过了雷区,我们距最后一个控制点只有不到五公里的路了,但前面的路,我们不是很熟悉,在最后这个关头上,敌人,一定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麻烦。目前,我们还不清楚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我希望同志们做好应变的准备,防范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意外情况。”

“还有,我们还是采用老方法,在敌人围堵我们时,要分方向突破,不要让敌人把我们全军覆没,听清楚了没有?”

=文=“明白!”队友们低低了回了一声。

=人=“好,出发,向着我们的胜利,出发!!”

=书=小队迅速前进,比之在雷区的蜗牛似的速度,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屋=十几分钟就走过了一公里,但四下里还是异常的平静,似乎我和李刚的猜测有错?

前面的严冬突然停了下来,整个小队也都停了下来,由于我断后,不清楚前面是怎么了,于是急忙上前看清楚。

严冬看到我,没有多说话,只是把红外线望远镜递给了我。

第九十四章 一片沼泽

前面似乎很是平滑,野草和丛林也并不多,就算是有人影,也一眼可以望得很远,不怕敌人的埋伏。只是,这里竟然是一片沼泽。

这一片沼泽不大,但沼泽的危险可是路人皆知的。他的危险不是在表面的,而是在内部里。你不会清楚沼泽下有什么,你也不会清楚沼泽哪里是安全的,这一切,只能由我们自己去探了。

这一片沼泽横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的困难重重了。刚刚渡过雷区,这回又遇上沼泽,敌人的手段果然毒辣无比,一环套着一环,不由得我们不闯,如果我们要想绕行,还不知道要绕得多远,如果我们走得快了,必然会陷入这片沼泽中,能保命就不错了,更不要谈什么取得胜利了,显然敌人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圈套,让我们钻,而我们为了胜利,也不能不钻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沼泽这边不会有敌人留守的,也就是说这里是相当安全的,如果我们顺利地过了这片沼泽的话,取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这片沼泽,还是有必要闯一闯了。

这时,我又把队友们集合起来,大家一起做着商量。

经过半天的讨论,我们最终决定,每个人都用安全绳连起来,而我在前面探路,如果谁要是陷下去了,队友们就把他拉回来。

目前来讲,这个方法应该是最安全可行的了。

事不宜迟,我们马上行动,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我叫每个队员都去准备树枝了,树枝不一定越粗最好,主要是实用,一切以实用为上。

我也折了个树枝,拿在手上,试了试,感觉还不错,把背包里早已准备的碳化纤维绳分别系在各个人的腰上,以免到时倒队。

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喝了一声:“出发!”

队友们轰然应是,我想此时的壮烈激情倒真有些像上战场的感觉。

在以前,我们一直是训练,虽然把每一回的演习训练当做真的战场,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没有体会到战场上的冷血和激情。两种特别的感情相互交融着的,刺激着战士们的热血。无论此次通过沼泽的难度有多大,我们都要把它当成一场真正的战争,在这里,就是有那种非常特别的感觉。

认准了方向,一步一步走向了沼泽。

这片沼泽并不是很大,方圆三公里左右,但是不是非常凶险,我们也不清楚,一切,只有试过以后才能知道。

走着走着,我突然想起了红军。

红军当年被国民党所围堵,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过沼泽,其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是我们新时代的军人所不能体会的,但是那种精神,大无畏的精神则是我们必须学习的。那时候的红军,缺衣少食,饿死、冻死的人不在少数,但他们最终坚持了下来,冲破了敌人的层层阻碍,为中国红军留下了一丝火种,而这一丝火种为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是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原型。

相对比而言,我们现在所处的困难,对于他们来讲只是小儿科一般。时间可能是少了点儿,但我们的精神还是充沛的,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坚心,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目前只是比赛的开始,在以后的赛程中,相信还有更困难在等着我们,如果这一关都过不去,怎么佩当一名合格的中国军人?

命可以不要,但中国军人的尊严不能不要,这一场竞赛,我们,必须要胜出。这不仅仅是给我自己下达的目标,也是给我们小队下达的目标。

深一脚,浅一脚,动作不再优美,速度不像猎豹了,反而像一只在学走路的企鹅了,东倒西歪的。

走到平路上还好说,如果走到软泥里了,每一脚,每一步走的都是那么费劲,似乎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把整只脚拔了出来。

队友们也是如此,整队的人都用绳子串在一起,如果其中一个倒了,有可能会连累两个人一起倒下,行进的速度更是慢了。

弯月如钩,照耀九洲,冷月光辉撒满大地,清冷的感觉沁人肺腑,疲累似乎也已消失,望着胜利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前。

又一次地被战友从沼泽拉了出来,都不知道自己被淹了多少回了,反正身上的泥水证明过我被淹过,而从沼泽走过,除了留下了浅浅的涟漪,什么也没有留下。

“妈的,这片烂泥地,真让人窝火!”高俊杰骂道。

我也苦笑了一下,陷进软泥里是件好玩的事儿么?有几回都差点出不出来了,要不是战友费劲力气把我拉了上来,我想这一辈子也休想看到明媚的阳光了。

回着看着队友们,看着大家一身泥水,脸都被泥巴盖住,想分清楚谁是谁,都很困难。

“战友们,”我吼了一嗓子:“再加把劲儿,很快就要冲出去了,我们绝不能给中国军人丢脸。”我还在为大家鼓着劲儿,让他们不能松懈。

沼泽依旧是要死不活的样子,但无论是谁上去,它都会狠狠地咬你一口,真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

这沼泽可不同雷区,雷区的雷是实验雷,虽然其中的化学物质会给人带来伤害,但这东西不是致命的,尽可以大胆放心。可沼泽就不同了,它属于自然天生,可不归人类所管,它想吞谁就吞谁,绝不认为你是外国人,它就对你好一点儿,就管这个国家的总统来,它也照吞不误。

我感叹一声:“同样是死物,同样是没有灵性的东西,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感叹归感叹,这沼泽还得过,还必须得征服了它,要征服它,只有一条路,就是我们完好无损地通过这里。

哎,走神了,一脚又陷入软泥中。怎么这探路的树枝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呢?人的体重果然和手力无关哪,就算是手力再大,他也不能和体重相比,就算是你能单手托起一个人来,但这是探路,软泥中越往下探用的力也越大,而且树枝较尖,有时不用太大的力气就能插入软泥中,而脚踩上去也可能是仅仅下陷一下。

用力地把脚拔了出来,没想到用力过猛,这软泥却没以前那么大的吸力,身子一晃,不由的想用另一只脚来平衡一下身体,却没想到另一只脚也陷住了,再想伸脚支住身体,已经来不及了,整个身体向后倒了下去。

“扑通”一声,我仰天摔倒,水花四溅,臭水和着污泥砸在我的脸上、身上,一股恶心的腥味、臭味、烂草味的水,几乎冲进我的嘴巴,就算是如此,我也恶心的想吐。

看我如同孩童学步般的摔倒,几个战友都忍俊不禁,都笑出声来。

我爬了起来,甩了甩头,抹了把脸,狠声地道:“这地方,真不是人呆的!”

看着几个捂着肚子笑的战友,我气愤地一挥手:“别笑了,要笑也得找个时候,快点儿走,否则胜利就会从我们手中溜走。”

不知道是我的表情的原因,还是因为我过于狼狈了,原本十分严肃的动作此时作出来却显得那样的滑稽,他们更放开了声音,大笑起来。

我也无奈地苦笑着,随即就变成了大笑,一群人就在这里狂笑一通,笑尽的疲惫,笑满了精神……

就在圆月西沉,天际即将放亮的同时,经过千难万苦,跋山涉水的我们,在经历了四天三夜的重重险关,终于到达了最终的控制点。

在控制点中,我们按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格式,拟制一份英文侦察报告和标绘一份敌情要图,用英语通过电台向“司令部”报告。这个任务的完成,比要求的时间提前了几个小时。

在这一项里,我们的表现受到国际裁判团高度评价,并被定为“样板课目”。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中国军人在国际上的形象。

这几天中,我们合作无间,用我们的顽强和机智多次多敌人的手指缝中溜走,并且成功地穿越了“死亡地带”。最终,中国参加爱尔纳突击竞赛的小队,在这一项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第二名则是爱沙尼亚的特种部队,因为他们较为熟悉地形和人员,而第二名则是美国的海豹特种部队,他们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也有他们成名的理由。

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我们感觉收获颇丰,因为外国军队的战斗精神、训练和思维方式都很特别,也很新颖,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同时也由于竞赛的“惨无人道”,3个西方国家的代表队中途退出了比赛。而我们中国特种兵仍在前进……

第九十五章 连环射击

注定是不平静的比赛,比赛组织方只给我们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要让我们进行下一项目的比赛——“手枪对运动目标射击”。

原本这项通常是在晚上进行的,但为了考验参赛队员们的耐力和各个方面,所以在他们完成上一个项目后,休息一会儿,马上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比赛。

因为这项比赛的要求的范围不是很大,所以在后方的高台上,一些国家的领队和使馆的武官都在拿着望远镜观赏这一次的射击比赛。

这次“手枪对运动目标射击”要求的非常严格。目标一共有10个,而且只有打中一个目标下一个目标才会出现。

我们每人都发了一把德国HK公司出产的USP TACTICAL制式手枪,虽然HK公司为满足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需要“进攻型”手枪而开发的MK23SO在精确度和可靠性上受到好评,但尺寸和重量都显得过大,如果不是双手握持也不容易控制。因为HK公司又开发出USPTACTICAL(通称:战术型USP),这是一把完全满足军方标准,但重量更轻的“进攻型”手枪。可调整的准星照门、延长的带有消声器螺纹接口的枪管以及比赛型扳机,更是受到美国军方和北约国的器重,成为北约国的标制式武器之一。

这把USP手枪弹夹容量为12发子弹,而我们所面对的目标只有10个,也就是说充许我们有两次的失误机会,再多一次,就没有这次的机会了。

这次由于是对特种部队的反映、枪法的考验,所以并没有加入太多,太难的元素,一切都只是快,快得让人反映不及,快得节奏让人把握不住。

我相信我的队友们,能入中国特种部队的,哪个不是杰出的神枪手?不把出一手好枪法,还敢在特种部队丢人吗?何况,这次中国派出的全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人都有不俗的身手,难度再高,我们也不会空手而归的。

在全部队员检查完手枪之后,确认没有问题后,裁判下令后,射击开始。

首先出战的是李刚。

李刚的稳键冷静、足智多谋,早在我脑海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平时我们在一起训练时,也没有发现他的闪光之处,这次的比赛,让李刚的锋芒毕露,看来,这也是我军之福啊。

李刚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一个人走向比赛场地。

其余的队员,并没有观看李刚的表演,而是一个个端坐地上,闭目养神。

轻风顽皮地抚弄树枝,树枝则随的风的节奏,一起一伏,节奏感十足,刷刷的树叶响动声,就像一个精灵在演奏着乐章。

但这一切,李刚完完全全不知道,他的心神早已和手中的枪连在一起,枪就是他,他就是枪,此时的李刚,变成了一个枪神。

在稀疏在树林中走着,李刚随时观察着四下的动静。

看台上,所有的武官和领队都屏住呼吸,举着望远镜,观看李刚的表演。

一步,两步,三步……

四下里还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刷”的一声,一个巴掌大小的靶子,在二十余米处出现。

举枪,射击,李刚的动作一气呵成。

这边的枪声刚刚落下,那边又出现一个靶子,枪响靶倒……

李刚的动作真是迅速,20米至50米处的目标瞬间全被消灭,裁判吃惊的看着李刚,手中的秒表定格在19秒。

李刚微笑着走到评委的面前,退出弹夹,递给了裁判愣了一下,马上检查起来了,十个靶子,用了十发子弹,弹夹里还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