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双龙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双龙传-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綎更郁闷了,刚才自己主动想进的时候怎么也进不去,现在再进去就不好看了,可是如果不进去也不是个味儿。他想发怒一刀斩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但是这件事情说出去自己的老脸可是挂不住了。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还好自己起得比较早,周围并没有人看见刚才的事情,必须的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刘綎一转身:“走错了”然后赶紧走掉了。

这个时候霍方义被刚才的动静吵醒了,他走出帐外,不过并没有看到刘綎,他问叶答:“什么事情?”

叶答笑着说:“没事”

刘綎回去之后,越想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他最后决定,如果叶答将此事说出去,那就想个法子杀了他!不过刘綎可以放心了,因为叶答也会想到这一点,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打算和任何人说。

刘綎的到来其实也带来了军委主席宋应昌的继续进攻命令,这也代表着万历皇帝的想法。既然如此作为一员将领李如松也没有必要去违背上司,于是刘綎为先锋、他自己亲率大部队为后应,渡过了汉江,向南方杀去。

从汉城到釜山,中间要经过竹山、忠州、乌岭、尚州、金山、大邱等城市。日军退出汉城之后没有依靠汉江天险建立防御线,这就注定他们在从乌岭至汉城这广大范围内不能驻守日军,因为地形上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像忠州城在之前的战役中已经遭到毁灭,根本就不能再用来防御,实际上日军阻拦明朝联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就在乌岭。乌岭此地与惠阴岭一样也是两边高山谷、中间低水田的一线天地形。当然明军出发的时候是不知道这里埋伏着日军的。

“霍方义,你不是说和谈了吗,怎么又打仗了”

“我想起来了,刘綎来之后却是又打了几仗,但都不是什么大仗,因此很容易就记错了。”

刘綎的前锋川军到达乌岭之外,没敢再前进,按照经验,这么险要的地形确实适合作埋伏,坚决不能硬闯!等着大部队到达之后再从长计议。

李如松的大部队很快就和刘綎军会和,刘綎说了他的想法,李如松点了点头:“这里确实比较险隘”他征求了一下自己队伍中朝鲜将领的意见。

朝鲜将军李镒从自己手下找到了两个当地人,这两个当地人对乌岭的地形异常的熟悉,他们说通过乌岭除了正常的这条大道外,还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可以避开乌岭一线天的地势,从半山腰穿过。李如松当即下令派遣查大受和李宁各领一队人马从小路穿过,日军不埋伏则就罢了,如果埋伏,等到上了乌岭给他来一个突袭,让倭寇不得好死!

查大受和李宁悄悄地从半山腰度过,可怪的是居然没有碰到日军的埋伏,主要原因是日军埋伏的地点和他们抄的小路并不交叉,不过查大受还是发现了隐蔽在半山腰的蠢蠢欲动的日军。

“开炮!”李如松一声令下,大将军炮开始向着查大受示意的方向肆意的轰炸,日军还没有等到敌军进入圈套,突然遭受到如此猛烈的火炮攻击,根本抵挡不住,开始在山上四处逃窜。正在这个时候查大受和李宁又从原路杀回与倭寇战在了一起,李如松和刘綎也举着大刀冲了上来,倭寇根本毫无还手之力,没过多久就被李如松的军队一网打尽。

本来日军在这里设的埋伏人数就不多,他们真以为明军会遵守和谈条例。

缴平了乌岭,大军继续向南进攻,很快就到了大邱城外。大邱城是朝鲜南方的重镇,此城一旦失手,釜山就直接面临战火的袭击,釜山在朝鲜最南面,釜山玩完,日军就没有地方落脚了。

因此日军在大邱城安排了3000人的部队驻守,但是这三千人在刘綎部队的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本来这川兵就是以一敌百的料,面对人数比自己少的守军,更是越战越猛。本来李如松告诉刘綎等他来了再进攻,但是刘綎似乎从来就不是有耐心的人,等到李如松的大部队抵达,刘綎已经将大邱外守军全部歼灭,同时也将大邱攻陷。

霍方义和叶答并没能欣赏到这些川兵的战斗场景,但是他们能想象到其军队有多威武!看来当时明朝派李如松来本身并不明智,因为刘綎的部队更适合朝鲜战场,不过霍方义和叶答后来知道这一次援朝刘綎所带来的部队并不是其全部的精锐,这只川兵队伍只是刘綎所向无敌的车军队伍中的其中一部分,车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第二次抗倭援朝中立有赫赫战功!

强过大邱之后,明朝联军突然发现日军居然在朝鲜半岛的东南部筑起了不下20座的防御站,这些防御站全部用石头砌成,达三人之高,前方还挖有深深地垒沟,这如果强攻起来肯定占不了便宜。

这些防御站围绕着釜山为中心成为一个半圆,将朝鲜半岛南面全部围住,一直延伸到海上,形成了一条互相接应的防御战线,能看出来日军对于釜山这座城市的重视程度。

而且据叶答所知,日本海军还占据着巨济,加德等近海诸岛,成为岸上战线的后备。

***求收藏,秋红票,真心感谢***

079 【东瀛谈和】全

“这样子一旦强攻,我军伤亡必然惨重!”叶答参加过朝鲜海军,深深知晓日本海军力量的强横(尽管他在李舜臣舰队的时候不断取得胜利,但是据听说李舜臣最近一次攻打釜山,损失异常惨重,结果也没能将釜山拿下。)。

经过碧蹄馆的败仗,李如松现在冷静了很多,尽管刘綎一直要求强攻,但是他听了叶答的建议后还是决定暂时休兵。并且为了以防日军反击将军队一分为五,分别守在日军防御战线的外围,其中刘綎领川兵居中、他自己帅大军殿后。这样明朝联军就与日军形成了半弧形的对持状态。

倭寇侵朝总司令宇喜多秀家此时在釜山气急败坏的给李如松写了一封信,骂他为何不信守诺言,为何要再一次发动战争。李如松回信道:“尔等不是说要退回釜山吗,怎么沿途还设埋伏,还占据着大邱等城市,而且上一次谈判中说的归还朝鲜的两位王子和俘虏大臣尔等也没兑现,既然尔等不遵守协议,那就怪不得我天朝军队了!”

“你的这种行为会给自己引来灾祸的!”

“无所谓了,吾皇陛下说了,尔等倭寇必须全体撤出朝鲜,不然的话那就战场上见!”

日方没了回应,等了许久宇喜多才派出自己的使臣来面见李如松,那意思就是谈判重新展开,重新商谈协议内容,而且这一次邀请大明使臣远渡东洋,亲自和丰臣秀吉谈判。李如松当即同意,本来他就不想打了,只要日军肯停火,那就和谈呗。

“让我陪两位钦差去吧!”叶答自告奋勇,因为他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会说日语!

“恩,这倒是个好主意,如果能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双方谈起来也比较顺畅。”因此李如松同意了叶答的提议,本来霍方义也想去,但是考虑到人数不宜过多,就断了这个心。这样赴日谈判组就达成了,两位朝廷钦差:谢用梓和徐一贯(也就是上一次谈判时冒充的两位。),加上叶答。沈惟敬因为也懂一些日语,因此留在了釜山做两军之间的信使。因为叶答会讲日语,这一次三人组的组长就是叶答了,不让他当也不行啊,毕竟他可以听得懂日方说什么,他如果故意隐瞒谁也不知道,李如松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也惊讶于这个会讲日语的年轻人,有时候他看叶答和霍方义站一块儿,真是觉得这是两个有真龙气息年轻人,他们铁定会在未来掀起不小的风浪。

李如松只有一句嘱咐:“勿折我天威!”

叶答三人组在告别了李如松和霍方义之后,踏上了前往东瀛的快船,这艘快船的主人名字叫藤堂高虎!

真是冤家路窄啊!叶答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就是对阵藤堂高虎,不过还好当时自己没露面,藤堂高虎根本没见过他。说来巧也不巧,藤堂高虎本身就是负责运输粮草物资,这运输船只都归他管,当然运送天朝贵宾的活他就得亲自上了。

不过这一次他只负责交通,负责陪同的还是秀吉最信任的手下小西行长。叶答也是头一次近距离观察这小西行长。这个小西在日本人里面也算是一个帅哥,个子和叶答差不多,超浓的眉毛,超浓的八字胡须,鼻梁骨较高,年龄大约刚刚不到四十岁,小辫子直直的绑在头顶,似乎这也是日本人标致的发型。

叶答成了这一次的和谈组长,小西自然是找叶答多进行沟通,本来语言上就没什么障碍,说起话来也得心应手。

“大人可曾去过日本?”

叶答摇了摇头:“很久之后就想到日本去看看了。”

小西以为叶答将很早之前错说成了很久之后,也没当回事,他哪里知道,叶答是故意说的很久之后,因为他的这个想法却是是很久之后才有的,穿越嘛,时间就颠倒了。

“大人的日语很流利啊,从哪里学的呢?”

“哦,老师教的呗。”

小西点了点头:“看来大人的老师必定也是多才之人。”

“他呀”叶答想起了自己的日语老师,一个戴着眼镜的瘦巴巴的日本人:“他是日本人。”

“是日本人”这四个字说的小西心里非常自豪,感情你这日语原来是我们的人教的,看来还是我国的人厉害啊!

叶答看着小西的嘴角微微上翘了许多,他问道:“小西君,你笑什么?”

“没什么”

叶答知道小西行长此人对丰臣秀吉非常的忠心,他试探着问道:“小西君,你对德川家族有什么看法?”

小西似乎对于叶答的非常吃惊,他想不到叶答居然也知道德川家族,不过既然他的老师是日本人,倒也不太奇怪。不过小西长了一个心眼,他并没有说实话:“哦,德川家族是一个大家族,不过现在都是太阁的手下,没人敢反叛太阁殿下的。”

叶答冷笑道:“假如太阁死了呢?”

小西勃然大怒道:“怎能这样说太阁殿下,不管你是不是天朝官员都不可以!”

“好好,不过我奉劝你一句,德川家康野心勃勃,需早除之!”

“…”小西沉默了,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居然对日本的局势异常的了解,叶答说的没错,德川家康确实是野心勃勃,但是那四大元老级别的人物就算是太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且德川现在也只是表面上归顺,谁知道他暗地里想什么。

“对了,还有一个建议,据我所知德川家康这一次并没有派兵参加朝鲜战争,他是在借机休养生息,等着反攻啊!”

“…”

叶答为什么要告诉小西这些,他就是要看一看自己对于历史的发展究竟能够影响到何种程度,看看日本的历史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这两句话发生改变。

“多谢,我会回去禀告太阁殿下的。”小西已经被叶答说动,不过叶答说的问题小西也曾想到,只是战事紧促,后来慢慢的忘记了,倒是叶答给自己提了个醒啊。

两个人一同站在船头,望着夕阳西下的晚霞散发着温暖的余光,船下波浪起伏的海水正在吞吐着,将他们的船向着东方送去。

战国时代的日本、我叶答来了,大名们,将军们,你们究竟会长成什么样子呢,应该不会像游戏里描写的那么帅吧!

藤堂高虎这一次挑选的是他队伍中最好的一艘运输船,一是为了保证速度,二也是为了保证自己和三位“钦差”的安全。

据藤堂说,丰臣秀吉现在就在日本的名护屋城里。这名护屋是秀吉为了此次侵朝战争而修建的,它的位置靠着日本海,直接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一来可以直接对此次侵朝行动做全面的调动和指挥,二来也可以对国内那些蠢蠢欲动的大名形成有效的监视,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谢用梓和徐一贯大约都是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他们毕竟是军委主席宋应昌直接下属,这一次居然要听一个小个子年轻人的,他们有些不服气,但是也没办法,谁让叶答会讲日语呢。

本来藤堂往来于日本海也有段日子了,从来没出过差错,可是这一次在海上居然遭遇了飓风的袭击。猛烈地飓风将海浪掀起了五丈多高,所有人都躲在船舱内,惊心动魄的听着噼里啪啦的雨点打在头顶的甲板上。水手们都冒着雨将帆降下来,固定住,没了帆这船就没法前进了。

船在海浪的无情推拉下来回摇晃着,叶答站在船舱内只感觉天晕地转,光想稳住身形就很难很难了。就这样大约过了半个晚上的时间飓风才慢慢地消退,叶答瘫软在地上,好强的力量啊,这人在天灾面前果然是毫无办法,叶答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穿越之前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原来的那个世界究竟怎么样了。

飓风一过,藤堂高虎带着水手们赶紧开始修补船体,还好船体比较坚固,漏水的地方并不多。

叶答从船舱内走到甲板上,风暴过后的阳光格外的灿烂啊。

“怎么样?”

“哦,大体无恙,如果飓风强度再大一点,这一次我们就全完了。”藤堂高虎心有余悸地说到。

叶答又想起了元朝忽必烈时征伐东瀛所遭遇的三次飓风,据说那三次飓风无一例外的将元朝军队全部湮没在海里,也不知是风力太强还是元朝的船只太弱。日本人都将那三次飓风称为“神风”,因为那“神风”让东亚的历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若是历史上没有那三次“神风”,真不知道日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肯定早就是中国的附属岛屿了!

现在的海上风平浪静,船只继续往东航行,大约又走了五日,终于叶答可以看见延绵的海岸线了。当然海岸线之外也停留着许多大型的船只和战舰,这应该是九鬼加隆留下来守护日本岛的基本海军舰队。

在这之前小西行长已经将战报送到了名护屋,只不过这战报里写的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这也是一般的将领所惯用的伎俩就是:报喜不报忧。战报里写的很简单,那就是说通过这一次的战争,大明皇帝终于肯承认日本天皇的地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轻视日本军队),今后愿意和天皇平起平坐,永结友邦。这一次特意派遣钦差过来就是商谈结成友邦的细节,主要就是解除海禁等方面的内容。

***求收藏,秋红票,真心感谢***

080 【千月幸子】壹

解除海禁不仅是丰臣秀吉一直以来所希望的,也是大部分日本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