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春-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单赤霞自从知道郑若彤成了德妃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有了觉悟,郑家,要么往后退,要么往前走。

可是,随着乖官日渐锋芒毕露,德妃娘娘的名头在官场上也越来越响,郑家已经不能退了,只能往前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单赤霞未必会说,但道理他懂,依照德妃受宠爱的程度,日后一个皇贵妃是跑不掉的,古往今来,有多少皇贵妃和皇贵妃家人是得善终的?即便当时得了一个善终,以后终究是要清算的。

单赤霞是武人,未必知道多少皇贵妃的事儿,他所知道的,无非就是那些民间俗讲故事里头的,自然是没好下场,至于想当皇后,那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像是慈圣皇太后,要不是因为当初冯保觉得她好控制,未必就能上赶着给她上尊号。

但是,赤霞老爷就牢牢记住一点,权势一时无两的,基本会被清算,即便是嘉靖朝那位三孤冠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整个明代除陆炳外无人兼得)的陆炳陆指挥使,死后未免也要遭到清算,被削秩,夺其家产。

陆炳死了也不过就二十年刚出头,赤霞老爷是记得清清楚楚的,陆家,最后是怎么一个境况。

以乖官如今的架势,赤霞老爷不觉得自家少爷能跑得出这个定论,那么一来,要么,日后若彤生下皇子,做太子,做皇帝,乖官就是亲舅舅,这一代皇帝二十二岁,加上下一代皇帝,照拂郑家五十年,也差不多了,至于太远的,赤霞老爷也想不着,但是,如果若彤没生下皇子,或者生下皇子了日后没做太子,郑家能保多少年平安,可真说不准。

所以,单赤霞很明白,郑家,只能往前头走,没有退路,在往前走的路上,自然有各式各样阻拦的人,自然就要杀人。

杀人这一条路,只要犹豫了,下场就是死,既然如此,就让大头做一把刀罢!一把绝世的刀,一把只有乖官能握的刀。

看着儿子,赤霞老爷眼中满是怜爱,“你可明白了?”

大头咧嘴一笑,“爹,你放心,少爷都说过了,俺以后肯定是震古烁今的武学大宗师,就像是横推八百年无双无对的张三丰祖师爷爷差不多……”他犹豫了一下,少年特有的热血,还是让他把下面的话说了出来,“少爷说,以后俺比爹你还厉害,这个可不是俺说的,是少爷说的。”

单赤霞忍不住就笑,心中泛起父子情深,伸手拍了拍他头上那顶六瓣六棱鎏紫金的头盔,嘭嘭直响,故意板下脸来,“臭小子,别忘记了,你跟乖官的剑法都是跟我学的,想胜过你爹我?再练二十年,再来说这话罢!出去。”

单思南吐了吐舌头,转身就跑出帐篷。

而这时候的乖官,正在土蛮汗的金帐王庭快活,他难得如此闲,蒙古人又好糊弄,你跟他动一动拳头,打败他,他就认为你是英雄好汉,要对你敬仰三分,不像是江南士绅,那真是一个个猴精猴精的,随口一句话都弯弯绕三分,所以大明市井有一句话,坏就坏在读书人,后世红朝太祖也说,知识越多越反动。

乖官的剑法,如今正处在一个很特别的阶段,他跟那些剑庐老奉供比较起来,自然要显得稚嫩,人家都是上战场杀人无算的,但是他自从杀了前田庆次以后,陆陆续续又杀了几个,胆气就壮了起来,胆气一壮,剑法都要格外精妙三分。

人,确实是适应性最强的动物,当初他想一想武备将军副千户那被砍得红的白的一片的脑壳,都要想吐,如今一拔刀血溅五步,把人家砍得肠子内脏什么的流了一地,他也能行若无事了。

看乖官杀人前后的转变,再想想那位杀人超过六百的赤霞老爷,那神经得粗到什么地步,天底下又有什么人不可杀。

土蛮汗妒忌他整天躲在帐篷里头跟自己女儿在一起,他自己不好意思拉下脸来去问,就让布延去责问,为何躲在帐中,乖官振振有词,布延哥哥,难道你要我出去,告诉那些爱马克头人们,我是明廷的国舅大都督?

这话顿时就说得孛儿只斤·布延哑口无言,圣湖公主体恤这位自小就疼爱自己的哥哥,便要嗔怪一下,她如今被国舅爷开发出来,姿容身段愈发完美,让乖官爱不释手,果然张爱玲说的有道理,这阴道走多了,爱情就出来了,两人倒是如胶似漆,须臾也不得分的。

不过圣湖公主的所谓体恤,也不过就是娇嗔一下,假假掐自己男人一把,重了还舍不得,布延瞧了,也只好苦笑了,俗话说,有了情郎忘了娘,何况自己这个哥哥呢!

总之,这时候的大漠上,暂时性处于一种微妙又极容易崩溃的平衡中,双方都有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战争。

从蒙古人的史书来说,土蛮汗无疑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政治和经济的许多改革,无疑是对当时蒙古的极大改变,譬如说,学大明那般征收赋税,而不是以前那样向各部落摊派,又譬如说,他还筑城,要是别人来攻打他的金帐王庭,那就需要攻城,难度顿时就要加大无数倍,当然了,漠南三娘子也筑城,称归化城,这也是宝宝哈屯为何妒忌三娘子的一个原因。

而且,他对玩弄联姻的手段也颇高明,他的弟弟威正达尔罕台吉就是娶的海西女直哈达部落的酋长王台之女,并且,兀良哈三卫,也就是大明说的朵颜三卫,表面上恭顺于大明,但是实际上,一直在向土蛮汗纳贡称臣,这也是大明军队深入漠北后朵颜三卫为何趁机占便宜的缘故,一来蒙古人有这样的传统习俗,二来,谁也不愿意自己头上有一个主子压着,有这种良机,自然翻身咬一口才划算。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海西女直几乎都在向土蛮汗效忠,海西女直这时候还比建州女直要强大,之前的哈达酋长王台,执政手腕颇为不凡,施行'远者招徕,近者攻取'的手段,大明嘉靖末年的时候,哈达部已经很是鼎盛,四周诸部落'尽皆服之',他就开始自称'哈达汗',是海西女直的霸主。

不管自称什么汗,这个时候,还是要向土蛮臣服的,故此土蛮揭竿一呼,手下各大万户、部落云集,虽然未必真的就甘心受到土蛮的统治,这时候却也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前来。

前些天,乖官还瞧见了海西女直的头人蒙格布罗,是哈达汗王台的儿子,王台去年的时候死了,这个时代,一个颇厉害的头领死了,往往会引起一个部落的崩溃,故此王台死后,还引起了女直诸部的好一阵厮杀,去年李成梁大军出动,就是对当时打得一团糟的女直诸部进行调停,不听话的,直接灭之。

蒙格布罗这厮还是奴儿哈赤的亲戚,当然,女直诸部多有联姻,即便是亲戚,人脑子打出狗脑子,那也是稀松平常的。

他乔装打扮起来躲在圣湖公主身边,冷眼旁观,对呼啸而来的各大爱马克头人们更是私下调查,那些亲大明的,那些凶残成性的,那些动不动寇边的,心里头都要有一本帐在,若不然,即便是杀光了草原上的人,终究还是要有旁人来占据草原,故此,需要扶植亲大明的头人们,这,才是长远之策。

不得不说,沉湎于爱情的女人是无脑子的,圣湖公主这种行为,放在蒙古人来看,叫做什么,就不需多说了,不过,那些又和乖官何干,大明好,才是真的好。

就在这些时日,京师又往大漠深处派出了好几支宣旨的天使队伍,只是,依然音讯全无,这种局面,作为慈圣皇太后,那还有什么能不知道的么,更是气得瑟瑟发抖,忍不住就痛骂乖官,“这能折腾的猴小子,好胆……等他进了京,哀家一定要叫他好看。”

前文说过,《西游记》在大明朝是禁书,虽然有李卓吾这样的大名士给西游记写过批,但西游记依然是禁书,李太后叫乖官为能折腾的猴小子,可想而知,是多么地恨乖官了。

“李进,让你去办的事儿,怎么到现在也无音讯?”李太后不得不把手段放在京师乖官的那些扶桑女人身上了,总要剥一剥对方的脸面,才能消散自己胸中一颗抑郁之气。

“太后,这事儿也不好办呐!”李进有些抱屈,自家姐姐说的容易,哪儿那么好办。

用后世的话说,乖官那些女人算外宾,归鸿胪寺管,接下来,撺掇闲汉泼皮捣乱,这治安问题,归顺天府管,对方还有侍卫,一打起来,说不准,五城兵马司也能插一手,这种事情,闹大了,肯定就会三司会审,那么,都察院、大理寺、刑部,缺一不可,你一个方面没打点到,这事儿根本办不来,譬如说,顺天府尹根本不是皇太后的人,人家是两榜进士,读书人,讲风骨,你皇太后说让我办什么事儿?我就得办什么事儿?简直是笑话。

他甚至内心有些腹诽,姐姐喎!你还以为,这是张居正张阁老在世的时候呢?说甚话都好使。

这李进忠心是有的,但是真论脑子,未必好用,真好用的脑子?他能割掉小鸡鸡送进宫里头来伺候姐姐?要不是慈圣皇太后罩着他,凭他肚子里头那点货色,哪里轮得到他掌管御马监。不过,忠心的人也是有脾气的,俗话说,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子,这皇太后老是把弟弟一阵呵斥,加上武清侯爷李刚因为儿子被阉割,老是在他跟前抱怨,抱怨多了,谁都受不了,更何况,当初的武清侯世子,如今的死太监李启明,就在他御马监中。

种种积压在一起,李进自然也是有压力的,这时候再被皇太后一说,忍不住就把心里头寻思的话脱口说出,“太后,这已经不是张居正张阁老在世的时候了,皇上也大了……”

这话中有话,虽然只是表达了两个意思,却是把李太后的隐私揭得是血淋淋一丝不挂。

慈圣皇太后被自家弟弟一说,脸上顿时开了染坊一般,先是大红起来,随即大红色变得涨紫,发黑,所谓红得发紫,就是这个道理,充血过头后再一变,血色尽褪,刚才还黑着的脸膛,顿时又成一片惨白,连嘴唇上的血色都褪得干干净净,那一张脸,简直不似人类。

颤抖着嘴皮子,李太后颤颤巍巍伸指指着李进,“你……你……你……”一口气说了好几个你,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气得浑身力气都流逝掉了,连动弹都没力气动弹,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打脸打的更重的么?何况打了她脸的,还是她亲弟弟。

李进到底是忠心的,看自家家姐这番模样,赶紧从旁边茶瓯中倒了一杯凉茶,扶着她慢慢喝了,又不停地给她抚背,这才把这口气儿给顺了,刚顺过气来,李太后有力气了,一握柔荑,甩手就给李进一个大嘴巴子,“混账,你是要气死我不成?”

脸上剧痛,随即就肿了起来,李进抚着脸颊,忍不住就落了泪,你们一个个委屈得跟什么似的,当年为了李家,我连小鸡鸡都割掉了,谁还能比我委屈?太监,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

一时间,姐弟两人,就僵持在了那儿。

第375章 草窝里也有金凤凰

李太后到底有没有和张居正有一腿,这个谁也说不好,但是,李太后住在乾清宫,一直等到儿子大婚才搬出乾清宫,这在当时的大明朝来说,已经足够给人诟病了,要知道,当初乖官在天津结识楚云诺等一干秀才的时候,那些人可是连申时行申阁老跟老婆行房的事儿都拿来开玩笑的,太后虽然身份尊贵,可真论分量的话,在天下士子心中肯定是不低当朝阁老的。

咱们连阁老的小阁老往哪里去捅都能说道说道,何况太后隐私乎?

这是大明朝,百花争艳的大明朝,三位杨阁老联袂嫖妓留下一段佳话的大明朝,大太监刘瑾为了'京师一个小叔子扬言寡嫂不给哥哥守孝三年就不许带走嫁妆'而大怒,勒令民间寡妇改嫁的大明朝,女子偷人被丈夫发现结果打官司还能分到家产、事后和奸夫还美满幸福的大明朝(这个像不像花旗国?),后人读史,总说'明清',清和明比较起来,就是一截盲肠,继承的,更只是大明的宿便,俗称,粑粑。

当年颜山农痛骂了张居正,天下皆知,张阁老权倾朝野,不也拿颜山农没法子么!市井间传播一点李太后偷人的隐私故事,又有甚稀奇的。何况李太后把皇帝紧紧攥在手心里头,这也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文化,就像是海瑞,被人攻讦最多的,就是他年纪一大把还跟老娘睡在一间屋子里头,明人倒没给海瑞上演什么家庭不伦的伦理剧,只是讽刺他,年纪一大把了,还被一个老娘们控制在手上,这一条甚至被那些御史言官们言之凿凿写在弹劾的奏章里头,堂而皇之送到内阁。

甚至真实历史上,奴儿哈赤起兵,写七大恨,其中一恨是什么呢?说我奴儿哈赤的女人嫁给别人了,因为只有你们明朝女人才动不动追求自己的幸福,俺们女直的女人能生孩子就成,这事儿,铁定是你们明朝挑唆的。

清楚了当时这些时尚潮流,再来看李进所说的那句话,固然两人是亲生姐弟,李太后能不大怒么!你以为我愿意那么干?还不是为了李家。

堡垒总是在内部被攻克的,这句话真是一丝儿也不假,李进李公公这时候,满脑子门的委屈,却是真不想给太后实心办事了,反正万岁那也是自家亲外甥不是,还能亏了自己?一时间,这御马监掌印太监只是噙着泪,手捂着脸颊,就那么看着李太后。

作为太后,哪怕她错了,自然是需要别人架梯子给她下的,结果李进不吭声,她就愈发生气,气得脑仁儿抽疼,这时候,她慈宁宫的管事太监独孤行在小心翼翼就从不远处凑了过来,低声说道:“太后,奴婢……奴婢心里头倒是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你说。”李氏的声音还透着气恼。

这位独孤公公在心中整理了一下词汇,就说道:“奴婢这些年,也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蒙太后的恩典,别人总要高看奴婢几眼,给奴婢几分薄面……”先是一番话拍了李氏的马屁,让李氏脸色和缓了,这才说到正题,“奴婢和第七代西宁侯爷关系不错,西宁侯爷有个毛病,喜欢乔装改扮去逛窑子……”

“说重点。”李太后看他口沫横飞有跑题的迹象,沉了脸下来,独孤公公被太后一呵斥,顿时圆圆的脸上堆笑,“当初西宁侯弄大了一个窑子里头姑娘的肚子,就是不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