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战旗-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允侨眯倥硕家ú母鞘烂�

“嗯,很好,很好……”何应钦笑容可掬的对周围的人点头赞道,从他的脸上,根本就看不出来,他是刚刚受了一肚子日本叛徒代表的气,临时赶来西北的。

华北虽然已经开战,但双方的进攻的规模都不大,这有国民政府不想过早开战,一心避战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日军进攻兵力不足,后续部队还在集结中的因故。

华东已经是剑拔弩张,可双方都还没有撕破脸皮。

南京政府还不知道的是,日本内阁已经通过提前全面侵华的议题。相对于国民政府对自身实力不足的考虑,何应钦亲自到华北,与日本外务省谈判。

可想而知,此时的日本谈判代表是多么的蛮狠,不断一口咬定,华北的自治,还要求国民政府作出更大的让步。

受了一肚子气的何应钦,到西北,本来就对红军没有丝毫好感,更何况是给曾一阳晋升中将授衔。

其中最惊讶的就是曾一阳了,他没想过,自己还能够获得如此大的重视。或者说南京政府会如此重视红军出兵。虽然红军已经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但其中的关节,或许就是华北需要牵制一部分的日军,总数不能少,方便华东战场上**更大的优势,从而逼迫日军放弃从华北,沿着平汉线,直接进攻武汉的军事行动。

无疑,或许河北后,进攻河南,整个华北根本就无险可守。

装备了机械兵团的日军,配备了平汉铁路后,更是如虎添翼,一旦日军的这种军事意图被实现。

那么,南京政府将失去华中,从而西南和华东将被日军隔绝。一百多万的南京政府军,将被赶到武夷山区,这对整个中国抗战来说,也是一步死棋。到时候,失去了所有的战略空间的国民政府,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成为日本统治下的傀儡政府。

蒋介石当然不允许这样的变数生,这次让何应钦大张旗鼓的来西北给曾一阳晋升,更是表达了一个态度,至少在华北,华东战区的大战役结束前,他蒋某人不会对红军动坏脑经。

有了这层保证后,红军也算是送了口气。

“曾一阳将军,战功卓著,素有抗日名将之风,为表彰其长城抗战的果断指挥,战果颇丰,特颁三等宝鼎勋章一枚……”何应钦从身边的侍从手上的托管中,拿起厚实的一条大绶,中间的那颗勋章显得有些突兀,和孤寂。

曾一阳盯着勋章看了一看,觉得这时候国民党做的勋章还是很不错的,有点像是珐琅彩的样子。

反正白送的,不要白不要,曾一阳就由着何应钦给他带上了勋章,虽然是三等,也够那些**军官羡慕的了。

不过,在何应钦靠近曾一阳,正在给他戴勋章的时候,曾一阳还了一句牢骚:“都过去三四年了,今儿才被记起来,不容易啊可送给不当吃,不当穿的牌子,也没见委员长给点实惠的。”

何应钦顿时老脸一红,好在就他凑的近一点,听清了曾一阳的话。

其他人都是只看到曾一阳嘟嘟哝哝的,像是不太满意。反正猜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想打,曾一阳还想着顺杆子往上爬,得了勋章,还要奖金。

曾一阳靠近何应钦最近,他能够清晰的听到对方听到了他的话后,厚重的呼吸声,但是几下之后,就变得平缓了起来。不由感叹,连何应钦都如此了得,蒋介石却能够死死的压着何应钦,其人更是不简单。

想起,东北军还想着和蒋介石讨价还价,别说蒋介石了,去个何应钦就能将张学良摆平了。

相比之下,张学良的前半生太顺利,一出生就是锦衣玉食,成年后,就成了奉军几十万大军,东北数省的世子,不像蒋介石、何应钦等人,早年都是苦出身,隐忍不够,而锋芒毕露。

随后,何应钦面不改色的给曾一阳赠送了一把佩刀,事前曾一阳还挺不待见的,以为不过是一把普通的刀。

没想到,蒋介石这次可是真的下了苦功夫,这把军刀还是从龙泉去专门打造的,老蒋就是等着这么一天,可以拉拢曾一阳的一天。不过刀是留下了,心意却早就扔到了门外。

当着何应钦的面,曾一阳接受了军委的任命,命令四十军在7月3o日之前集结完毕,开赴华北战场。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七章战区总参

7

第七章战区总参

第一战区总参谋长的任命书出现的时候,曾一阳才知道,为什么蒋介石会如此大方了。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参谋长,要说中将也不见得就能镇得住人。

当然第一战区也不是铁板一块,反而是一个国内军阀混战的小缩影。

有代表中央应战派的卫立煌、汤恩伯;有举棋不定的刘峙;这些都是中央军底子,其实不归一战区管。

东北军的近二十万机动部队和地方部队,这些都是背水一战,保守争议的军队,他们是最没有退路的人。

还有晋绥军的傅作义部,主要是防御河北通绥远、山西的平绥线,张学良这个一战区总司令也管不上。

老西北军的宋哲元、韩复榘、石友三等人也是各自为战,他们的主要心思都在保存实力上,但是威胁到他们地盘的时候,说不定会打上一场。

最后,加上刚被划入第一战区的四十军曾一阳部,这河北前线也够乱的。

曾一阳苦笑,看样子,除了自己的四十军之外,其他的部队他都没有机会指挥一把。反而临阵退缩的可能倒是大了一些。最有可能的倒是东北军,这支部队规模在河北最大,士气最低的大军,运气好的话还能用上一用。

军令如山,刻不容缓。

曾一阳接到了军令之后,直接命令四十军军部参谋部的所有人员到太原集合,第一时间准备赶赴河北,而带部队行军,就交给了陈光。

曾一阳也跟着何应钦的飞机去了太原,日军的察哈尔派遣军已经组建,不日将有可能威胁山西,而山西的防御更不容乐观。

当天离别时,曾一阳将一支钢笔送给了彭老总,算是他的新婚礼物。彭老总也不在意,毕竟白银笔套也算不得稀罕物,钢笔还是一支旧的,看样子用了不少年,倒是钢笔的笔头是铂金的,但彭老总可看不出其中的道道来。

彭老总自己不怎么用笔,毕竟他并不喜欢舞文弄墨的。

不用多想,这笔肯定不是送给自己的。因为彭老总的新婚妻子,可是北师大的高材生,送一支钢笔,对于文化人来说,比随份子更显得高雅,给面子。

彭老总揣着钢笔回家后,见妻子刚回来,将兜里的钢笔往桌上一放,跟妻子说道:“喏,这是一个小朋友送给我们的新婚礼物,看他一脸坏笑就知道,这礼物不是送给我这个粗人的。”

言下之意,就是给妻子的。浦安修一见笔,也没看出来什么出奇的地方,不过自结婚以来,丈夫也没送过自己礼物,也满心欢喜。

心说,送礼的人很有心,知道彭老总的性格,自然不会跟妻子玩小资情调送礼物什么的。

“你的那些老战友,我都见过了,没见那个兜里有钱,怎么就有人破费了呢?”浦安修不解的拿起钢笔,这样的一支钢笔,做工有些粗糙,但是材质很好,应该值十几个大洋。

而彭老总一个月的津贴也不过这么多钱,加上要吃饭,交给食堂一份,就剩下的不多了。

“哈哈……,这回你可想错了,他可是有钱人,不过这次,哎……可惜啊”彭老总有些懊悔,应该在曾一阳接到出兵的命令之前,就提上自己的要求。

凭借他对曾一阳的了解,说不定曾一阳脸皮薄,就答应了下来。

五军团组建的一个12o师,才九千多人,和其他两个八路军的主力师相比,人数才抵得上人家的三分之二,武器装备也差一些。眼看就要去山西了,厚此薄彼可不是他的性格,他要是开口,从曾一阳哪里要来三千人,加上装备,第三个铁拳,重要时候,就能独挡一面了。

比起两个团的家当,彭老总觉得自己亏大了。

但曾一阳也接到了赶赴前线抗日的军令,彭总即便再想扩充12o师的实力,他也抹不开这个嘴了。

浦安修心不在焉的拔出钢笔,看到鼻尖的材质有些不一样,拿出一张纸来有些,均匀的墨水,如行云流水般的从显现在纸上。

“咦——,这笔好像有点不一样。”浦安修是北平学运的干部,自从去年被组织安排到了西北军政大学学习后,通过组织出面介绍,才最后和彭总走到了一起。

从上中学起,她就用过不少钢笔,这支笔的区别在于比较重,随后,她眼看出来这支笔的不同,钢笔拿上去很重,根本就不像是白银的。鼻尖部分和一些组件好像是铂金的,那么这支笔的价格就不会是十几个大洋,而是上千个大洋了。

“我们家欠人家一份大人情了。”浦安修有些无奈的看着彭老总,有些为难的说道。他们家根本没有值钱的物件,这个人情看来是还不上了。

“笔筒上还有一行小字,看样子是俄语,你去拿放大镜过来。”这笔要是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却是怎么也不能收的,君子不夺人所爱,是大多数读书人少年起就接受的教育,浦安修就着放大镜低声独到:“祝贺少年曾一阳被莫斯科大学附属文科中学入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922年9月2o日。”

不过浦安修是用俄文读的,彭总没听懂。

“曾一阳?列宁?”浦安修的头有些晕,而且越来越晕。

“这笔我们不能收……”

“怎么了,不过一支钢笔,有什么大不了的。”彭总细细打量了一会儿,也没看出这笔有什么不一样,也许值得上几十个大洋,但也不至于连支笔他都不敢要了吧

“不就要了曾一阳这小子的一支钢笔嘛想当年,他一口气从我三军团带走了一百多干部,我这是利息,根本就没回本。”见浦安修小心谨慎的样子,彭总宽慰道。其实这份人情,曾一阳早就还了,而且有富余。

“这不一样……”浦安修无力道。

“怎么不一样……刚才我好像听到你说了列宁……”彭总不由的羡慕道:“曾一阳这小子运气好,尿床的年纪,就见到了俄国**的伟大领袖——列宁。我老彭那时候还在旧军阀部队里,当大头兵。”

说着,彭总摇头有些唏嘘,一晃就近二十年过去了,当年自己还是一个小伙子。

“我听说曾一阳才不过二十出头,1922年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怎么可能在苏联上中学呢?”曾一阳的经历,在西北大学的女生中根本就不是秘密,但只是从他军校生涯起。四年的军校生涯,之前的就是一片空白。

彭总想了想,才说道:“我听老毛说过,曾一阳这小子从小是个神童,他父亲曾让也是个了不得才子,二十多岁的教授,全国也数不出几个来。当年受组织委派是国内第一个去苏联的时候,当时曾一阳还没有上学,到苏联的第二年,六、七岁的时候,在莫斯科大学的附属文科中学上中学,后来升入莫斯科大学的。本来他和你一样都是江浙人,本来说好今天晚上来我们家吃饭的,可是有军令,耽误不得。”

彭总想到此处,还真有点怀疑,曾一阳这家伙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晋绥军中有一个神童——陈长捷,两岁启蒙,够妖孽了,而与曾一阳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曾让凭借自学,三四年时间,就学了四五门外语,够妖孽了吧曾一阳四岁,就学了两门,简直就是过目不忘。彭总想到这里,心里有些凉,一点都不像人啊

不过,彭总从妻子的只言片语中,脑子里灵光一闪。

列宁?曾一阳?

曾一阳?列宁?

“这支笔不会是列宁送给曾一阳的吧”彭总脑子有些不好使了,这样的物品一般都是被当成宝贝一样的留着,怎么可能就送人了呢?

浦安修给了个你才知道的眼神,两人顿时也为难了,送回去,曾一阳必然面子上不好看。但留着,心里又烧的慌。怎么办?

两人琢磨到天黑,也没有想出办法。半夜,彭总躺在床上呼噜震天,突然睁眼,大喝一声,我这就送回去,说完趴到炕上又睡着了。

第二天,彭总也为难了,连去八路军总指挥部都没什么心情,筹措了良久,反而是心情沉重的去了中央驻地。

上报中央,让中央出面将钢笔还给曾一阳。

这么一说,中央的几个领导都笑了,尤其是朱老总笑呵呵的对彭总说:“老彭,曾一阳是怕你没情调,怠慢了新婚妻子,所以给了你这份大礼,留着吧家里没有一件压箱底的宝贝这怎么行,不过这礼可真够重的,你要好好珍惜。”

见彭总不明白的样子,朱老总笑着解释道:“老彭,你是苦出身,当旧军阀团长的时候,也没见你阔过,可安修同志可是知识分子,总会有点个人爱好,你是不知道,有些知识分子即便穷的吃不上饭,身边也会留一样值钱的东西。比方说金表,饰什么的……”

彭总终于明白了,这不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吗?我一个**军人,要这些东西干什么,我是为了穷人得解放而参加**的。曾一阳这小子不是祸害我吗?

家里有这么一件值钱的物品,放哪里都不放心,关键是这件物品的纪念价值,要远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

不过,他没有反驳,只是心中有些明悟,很多事情不是他能搞明白的。

当天晚上回家后,浦安修见彭总没有将钢笔交上去,眼神中反而有些欢喜。彭总怎么会看不出来,这种情绪上的变动。一个优秀的将军,本来就是一个心理学家,对手的心里,自己的心里把握透彻后,才能隐藏自己的短处,现对手的疏漏,从而克敌制胜。

就像没有一个穷人喜欢吃糠咽菜,见到好东西,谁都有喜欢的权力。

但这次事件,给彭总一点启事,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甚至连一个屋檐下的妻子,都不能用他的世界观来要求对方。

由一支钢笔,从而上报中央,这也是奇闻了。

彭总渐渐地,也放开了心结,投入到了出兵的准备工作中去。都说大军未行,粮草先行。此次,是为了防御山西,阎锡山的热情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很高的。

参照西北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签署了《晋绥军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两份纲领几乎用词都一致,就让人明白,阎锡山的底气有多么不足了。

早年日本留学的经历,让阎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