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战旗-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月旬,南京城破,日军正式宣告淞沪战场胜利。

在这一天里,南京城内的巷战也正是打响了。大量的部队开始撤离,渡江进入江苏和安徽等地。

淞沪抗战后半段,从上海到南京的oo公里防线上,那些永久工事并没有让日军驻步不前,但还算有序的撤退,至少被打散的部队还是不多见。

但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损失了5万军队,这让很多人都愁云惨淡,在武汉,以汪精卫等人为代表的国民党元老,对蒋介石的抗战开始不满起来。连带着刚刚成为武汉卫戍司令的张学良,也是被这些遗老遗少们有一句每一句的奚落着,尴尬不堪。

没有军队,也没有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这些人,也只能牢骚而已。底气不足的喊几句要求和谈的口号而已。

作为蒋介石来说,他早就明白,南京是守不住的,但是一定要守的道理。都,如果一枪不放,就放弃,会让抗战的热情,顿时跌落谷底的。

除了伤亡和部队的损失,让他有些恼怒之外,其他的都在他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就像蒋介石等国民政府的军界要员,都是曾经留学东洋,对日本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就日本的经济状况,不像美国和英国,底子是很薄弱的。军费主要支出以海军为主,6军即便是全国动员令后,两年内,也只能组建一支一百五十万左右的6军。

而苏日两国的微妙关系,让日军只能在东北驻扎大军,关东军的规模至少是在四十万——五十万之间。本土的防御,也需要五十万的部队,最后进入国战场的军队,就不会过6o万人。

但华北和淞沪两个战场就拖住了这么多的日军,整个战局已经再向国有利的方向展。

而且,从请报上看,日军接连两场大战之后,兵力上的损失已经不下十万人。

日军渡江后,并没有急着追击**队,反而在安徽等地建立的工事。显然是准备北上,而山西的战场也渐渐的进入尾声,华北方面军南下已经成为既定事实。

新组建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看着手的部队番号,苦笑连连,将统计数据递给白崇禧:“健生,第五战区好大的编制啊央军、桂系、粤系、Zg的4o军、东北军、川军、还有地方军,宋哲元,韩复榘,这怎么可能指挥的动呢?”

第五战区就是杂牌军,从山西退下来的那些川军更不要说了,枪里连子弹都没有了,这仗怎么打?

“我可是挺羡慕你的,第五战区编制很大,实际能够指挥的部队也将近有一半人,烧高香都找不出的好事,落到你身上了。”自从当上了参谋总长,但是这日子算是空闲了下来。蒋介石在战略上听陈诚的,前方的部队由那些死忠于他的将领带领,自然没有他这个总参谋长什么事。

加上前段日子,程潜当总参谋长的时候,那位湘军的老将,比国防部的门房都要空闲。

耐不住寂寞的程潜,自然要找点事做,被蒋介石一脚踢到一战区,当了战区总司令,但这个司令长官,只能指挥司令部里的人,底下的军队,没有一支听他老人家的。

相比之下,李宗仁还有一支从广西来的子弟兵,就是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还能派上些用处。

桂系在8年损失太大,十年时间都没有缓过来,要不然也能像阎锡山那样,用晋绥军作为战区的底子,组建部队防御了。

李宗仁听着就不乐意了,佯装生气道:“健生,你是消遣我来的,还是来给我出谋划策的?”

“德公,你听我说。你这战区里战斗力最强的是那支部队?”白崇禧笑眯眯的问道。

“要论战斗力,就集团军一个层次,也就是顾祝同的二十四集团军,但真要真枪真刀在战场上比比,不见得比廖磊的二十一集团军强多少。”李宗仁担忧的说道,二十四集团军他指挥不动,这已经是事实了。

说白了,李宗仁手下的七个集团军,有两个,不是听他这个战区司令的,而是听军令部的。

“您别急啊听我慢慢跟你说,宋哲元跟老蒋不对付,主要是军需上一直得不到补充,而宋哲元一气之下,说了些,做了些,不理智的事。也在原9军上下失去了威信,事实上,三十三集团军已经被张自忠控制了,他这个副司令已经拥有司令的权力了,我估计军令部提升张为司令的命令很快就要下来。”

白崇禧的话让李宗仁乐了:“他可是一战区的,即便暂时归五战区指挥,也是借调过来的。”

“德公,你先别忙着下结论,再听我说。4o军你不陌生吧”白崇禧神秘道。

李宗仁一推身前的案,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请白崇禧回来商量战事,为什么总是扯一战区的人:“健生,你不会就觉得我五战区兵多,将寡,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怎的?”

不过,李宗仁回过头来,想了想,点头赞许道:“不过你说的那个4o军,却是不错,关键时,能顶一个集团军用。可我们跟他们,那是一道鸿沟,当年清共,你我都做了,想要撇干净想都不要想。”

“您只要在徐州,虚席以待,宴请一次曾一阳,他来了,就说明这事好办。如果不来,这五战区最强的一个军,您也指挥不动了。”白崇禧一推手的部队番号,李宗仁低头一看,就写了十几个字。

‘拉拢川军,联合西北军旧部,重用4o军。’

副官——

到——

“你马上将这份电报出去,记住一定要等到回电,我在司令部等着你。”李宗仁用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一行小字,交给了他的副官,一再嘱咐:“记住,电报的级别是绝密。”

等副官走出了战区司令部,李宗仁意犹未尽的对白崇禧询问道:“你还没有说第三集团军,韩复榘的十万人,这是山东的地主,装备上也不差,又是家乡作战,不应该不重视。”

白崇禧不屑的一笑,弹了弹烟灰:“韩复榘也是一个小人,投蒋之后,又反蒋,他以为事情做得隐秘,就没人知道了?加上他在山东搞什么清查,都查到戴笠的头上去了,能好的了吗?又跟石友三等人来往过密,一直有不臣之心,前几年还通电逼老蒋下台,蒋介石能够容忍他这么多年,还不都是gcd闹的,这回韩复榘要是率领部队死战到底,他或许还能有一地自保,不然……”

白崇禧摇头叹息着,民国的政治舞台就是这样,反对这个,反对那个。今天是同盟,明天成敌人。但这些都是有根基的政治大佬玩的游戏,那里是像韩复榘这些毫无根基的人玩得起来的?

当年,桂系也差点因为玩的过火,差点被玩死。

李宗仁,白崇禧两人都是逃到香港躲了一年多才回来的。另外一个桂系的大佬,黄绍竑干脆,就投靠了蒋介石。

试想,一个韩复榘也想在扑腾起来,他凭什么资本?

白崇禧临走的时候,对李宗仁低声说道:“第三炮兵旅已经归顾祝同指挥了。”

这就是讯号,一个重炮旅被抽调,那么韩复榘的第三集团军还有多少战斗力,都是很难说了。更关键的是,对于士气上的打击,更是致命的。

韩复榘即便不想退兵,也不得不退兵了。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六十章大不了进山

第六十章大不了进山

曾一阳笔直的站在山坡上,下坡地下的汽车纵队,排成一溜长,浩浩荡荡的行进着。

忽然山坡上一面黄色小旗升起,这是训练模仿日军飞机空袭的信号,汽车纵队马上就分出了六辆汽车,停在路边,拉开裹得严严实实的丈青色油布,每辆车上就有几个战士在忙碌着,不一会儿的功夫,六个移动的防空机枪阵地就出现在了车队之。

然后车队继续开始分散隐蔽,看到这里,曾一阳满意的点点头:“老陈,你看摩步团的战士训练的如何?”

“陈光看了一眼山坡另一边,十几辆坦克正在浩浩荡荡的在荒地上行驶,也看不出些门道来。”机械化作战需要的知识积累,让陈光这个从战场上打出来的将军有些懵。

不是他不想学,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记住装备的那些复杂数据,就让他一个头两个大,再说了连曾一阳的这个组建这支部队的起人,对很多作战上的问题有疑问。

苏联的机械化作战,是单纯的坦克加大炮。

可问题是,苏联的坦克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坦克的行军度,跟大炮的行军度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铁路上运输的时候,看不出来这其的差别,但真正要投放到战场上,却是一个赛龟爬,一个是狡兔。

苏联大部分的型坦克的度,都能达到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但大炮脱离了铁路后,用载重汽车,只能以每小时十五公里的度前进。一方面,苏联很多大炮比坦克都重,榴弹炮口径大,动不动就十几、二十吨,卡车拉着都吃力。

虽说大炮的射程有o公里,加农炮甚至有o公里左右的射程,但只要两者协同作战突袭的距离过6o公里,大炮就只能在看着坦克扬起的尘土,在其背后哀叹的份。

再说德军,闪电战还没有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曾一阳知道。

飞机重炮没有,曾一阳也就认了,这东西本来就是奢侈品,协同作战,连日军那点家底都非要折腾光,也不见得搞出点名堂来。

所以,曾一阳搞的这个摩步团,注定是要以伪装来弥补装备体系上的缺陷,以短距离突袭为作战目标,就是弥补铁路不足引起的作战矛盾。

加上油料补充上,也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能够富裕到用运输机来空投油料等物资,所以,作战的半径也要仔细计算好。

要是一场进攻之后,这些装备开回不来了,这不是机械化作战,而是装备了机械化武器的敢死队。

4o军还没有富到,随随便便就将上百辆汽车送到日本人面前,炸着完,得瑟的没边没捞的。

“军长,在小规模对日作战,也就是旅团一级作战,突然出现这么多的汽车,和坦克,日军自然会怀疑。但要是规模大一些,日军要想真的凭借他们那些宪兵,现这支部队的存在,却是不可能。即便是现,我们的突击部队,也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来。”陈光大手一挥,接着说:“那时候,就是真刀真枪的干一场。再说了,军长,我总觉得你组建这支摩步团,是为了突袭日军整个战线的薄弱环节。”

“哦。”曾一阳心一动,看来陈光也是有想法的。

毕竟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老将,不用点,就能看出其的关键。

曾一阳转身进了一间训练场的观察哨,警卫都派出去了,所里就成了整个训练场最好的观察点。

“老陈你看,我们现在的位置对我们来说很有利,左翼有八路军的晋南分区,还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几万大军。斜靠王屋山和太行山。向东,可以威胁到平汉线,但日军想要南下平汉线,兵力上不足是一个原因,加上日军打下南京和浦口之后,自然要打通津浦线,这一样一来,留给我们军的战斗空间将是周围三个战区最大的。”曾一阳留意了历史,历史上的抗战打了八年,但实际上呢?

在4年,国战区的作战就应该结束,还不都是几个战区没有协同作战的想法,导致很多战场都是孤军作战。最后,美国人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扔了原子弹,才让在国的百万日军,心不甘,情不愿的投降。

机会现在落在了他的头上,4o军,位置好的出奇,正好在冀、鲁、豫、晋,四个省的交界处。

这四个省汇聚了北方**队至少七层的部队,所有的抗日武装加起来不下于一百五十万人。

当然,这些武装在很大程度上,参差不齐,战斗力也有高有底。

但至少,大部分作战部队都是非常仇人日军,有着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加上抗战才刚刚开始,蒋介石还没有重视gcd领导的几支部队,因为央军自从淞沪抗战之后,就一直在逃,从东往西逃。这使得蒋介石的注意力,一直盯在长江防线的溃兵上,反而对华北战事忽略了很多。

“军长,我自然认为你才高志雄,但是您别忘了,你不过是一个靠边站的战区司令,而且还是副的,能够调动的部队,加上被您强行绑到一条船上的47军,总共也就两个军。那些动不动就一级上将,二级上将的国民党高官,能听你的吗?”陈光看了一眼,见曾一阳没有怒,接着说:“再说了,都说势倒,架子不倒。就算是程潜,一战区的司令,这不,能指挥的人加上战区的参谋和杂役,总共也就几百号人,但看看人家那架势,那气派。还不得说,当官的都是几辈子传下来的……”

曾一阳听着这话酸溜溜的,不对味,一撇嘴,转头问:“老陈,我怎么听你这话里话外的,对程潜,程长官有意见啊”

陈光佯装生气的大声说:“意见?我能有什么意见?”

“不对,我记得你说起其他国民党军官,还是能够克制内心的想法,为什么到了程潜这里,就怨声载道的呢?”曾一阳不解问。

“军长,你别忘了,我是湖南人。程潜是湖南的军阀,你说,我俩得仇大不大吧”陈光生着闷气,坐在了一边装作不搭理的样子。

“不对吧当年你在湖南接受**思想的时候,程潜早就不在湖南了,要说他在北洋时期,担任湖南军事厅长的时候,你有十岁大吗?你跟他的仇说不上啊”曾一阳也不明白陈光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不过有一点可以断定的是,陈光不希望让曾一阳和第五战区过多的接触。

至少,对付李宗仁等人要防一手。

曾一阳见陈光不依不饶的样子,忽然心头一亮,找到了原因,难道不会是他想,曾一阳呵呵一乐:“你这些话,怎么不跟罗政委去说?”

陈光一愣,原来曾一阳也现了他的心里想法,但是跟政委说,他还真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政委我说不过他。”

“老陈,你的想法也很好,这个时候保存实力,展实力确实很重要。但你想过没有,即便我们党委会通过了建立根据地的事,央会答应吗?而且我们的根据地在哪里,山东还是韩复榘的,河南更复杂,很多地方的武装暴动虽然起来了,我们也可以派人去联系,但真要建立了武装政权,蒋介石都要被惊动了。”曾一阳难得当了回政委的角色。

曾一阳想了想,才对陈光说道:“其实4o军这个时候进入山东,是个好时机,但无法避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