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努尔哈赤-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三岔堡到孤山堡一带所有的房屋尽行焚毁。
  把一堵墙、碱场二城拆毁。
  由于努尔哈赤采取这种拆毁、焚烧的政策,从清河城到抚顺关一带,明朝军队再无存身之地。然后,收取各地窖中谷物,全部运回都城赫图阿拉。凡是田中青苗,都纵马牧放,造成五六十里之内,不见人烟。
  清河城一战,是后金与明朝两军攻守战中第一次激战。
  尽管努尔哈赤出动了八旗劲旅,仍然损失相当惨重;明朝军队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使努尔哈赤及其部下众贝勒、大臣们极为震惊,特别是在八旗士卒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河守城有法,官兵抗战志坚,竟没有一兵一卒投降。连后金的一般八旗士卒也由衷地称赞。
  且说努尔哈赤攻占抚顺、清河二城以后,全辽东震动,京师也惊吓异常。这时明廷的征兵尽管缓慢,但也初具规模了。为了鼓舞士气,征伐后金,万历皇帝不惜以二十万金,犒赏官兵。为了配合出征之师,又提高赏格,明廷大行悬赏捉拿活动。万历皇帝诏告天下说:若能有生擒努尔哈赤或斩头来献的,赏给白银万两,晋升为都指挥。
  对于努尔哈赤的亲子、亲孙等,所谓八十个总管,有能擒、斩的,赏给白银二千两,并晋升为指挥。
  对于努尔哈赤伯、叔、弟、侄等所谓十二亲属,有能擒、斩的,赏给白银一千两,并晋升为指挥同知。
  对于其中军、前锋、书记、大汉女婿等,所谓领兵十二个大头目,有能擒斩的,赏给白银七百两,并晋升为指挥佥事。
  对于努尔哈赤的亲信,中外用事的人,所谓八十名小头目,有能擒斩的,赏给白银六百两,并晋升为正千户。以上各官都世袭不替。
  凡是降附后金的明朝官员,李永芳、佟养性等,若能绑架献出努尔哈赤或作为内应的,免去死罪,并酌情升赏。
  在赏格提高以后,原叶赫部锦台石长于得尔格台,于这年的十月份,纠合百余人,趁着夜色,偷袭了后金的一个村寨,共杀死男女七十多人。
  前来边关上报,受到颁赏黄金,白银二千两,彩缎二十匹。
  一天,沈阳经略府总兵官向杨镐报告说:“长白四大侠已到,是否让他们进来?”
  这时,杨镐正与几个姨太太打牌,说道:“这事儿,你自己安排着办吧!你到库里领取四百两白银,交给他们,让他们务必用心,将那事办好。”
  这长白四大侠,武功超群,闻名辽东。老大擎天手——吴华人,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此人年幼习武,年轻时就遍访名师,钻习武艺,练就一手“朱砂神掌”,功力惊人,威震关内外。一次因事发怒,单手劈墙,竟将砖墙劈坍一截,房屋受震欲坠。在这紧急情况下,他忙用手托住大梁。从此,江湖上称他为“擎天手”。平日,他行快仗义,扶危济困,在辽东一带听到他的大名,都敬仰万分。
  老二神弹手胡大义,比吴华人小一些,年约三十多岁,长得浓眉大眼,膀阔腰圆。由于他省力过人,从小学得一身武功,善用铁弹子袭击飞鸟等,故人们称他“神弹手”。
  一天,胡大义与几个朋友在河边散步,只见芦苇丛中一群野鸭子在游来游去。一个朋友手指野鸭子向胡大义说:“请神弹手表演一下你的工夫。”
  胡大义听了,也不搭话,随手从口袋里摸出铁弹子一枚,向野鸭子投去。只见水中的野鸭子扑喇喇一声飞走了。有一只歪着头儿,浮在水面。那朋友走去拾来一看,脑袋被打碎了。
  这些铁弹子全是他自己铸造,用黄泥制成模子,将熔化了的铁水倒进模子里,便成一个个弹子。天上的飞鸟,他每投必中。
  老三铁腿——武治中,年龄三十岁刚出头,五短身材,性格憨厚,从小跟他父亲学武艺,七岁就学会了形意连环拳,十一岁时就能将五十斤重的石锁,一脚踢出一丈开外。
  一次,屯里来了一个恶叫化,对老百姓强讨恶要,经常手端一个一百多斤重的石臼,坐在别人的门口,不给钱就耍赖不走,并将石臼放在门坎上,不让走。
  一天,恶叫化讨到武治中家里来了。他听说武治中也会武艺,便将石臼故意放在桌子上。并对武治中说:“只要能将石臼搬走,俺就不找你麻烦了。”
  听了恶叫化的话,武治中也不作声,他用脚朝那石臼踢去。只见他轻轻巧巧,像踢毽子一样,石臼从恶叫化的头顶飞了过去,跌落在门外的空地上。自此,“铁腿”之名传开了。
  老四倒肘王——耿有何,不到三十岁,长得高挑个儿,干瘦如猴,却一身武艺。从小学会少林拳,以后又学会了三十六手“倒肘”。
  耿有何的倒肘打得出神入化。每手倒肘,都有其独特之处,招式和技击各不相同。倒肘主要运用于出其不意以制胜。近攻时,发挥的作用最大,对打时,常露破绽诱敌靠近,或故弄玄虚,进行突袭。
  由于倒肘发劲比拳掌力重,很容易使对手不伤则残。又因“倒肘三十六手”专攻人体穴位,因此,非遵守武德的人不传,门派观念森严。
  一次,镇上逢会,耿有何也去会上看看。他正在观看会上的热闹情景,突然间,见人群慌乱,四散奔逃。原来会上跑来一条发狂的黄牛,逢人便牴,一连牴伤了十几人,无人制服。
  耿有何一看,见那黄牛狂奔乱窜。遂排开众人,一步上前,冷不防对准红了眼的黄牛,一倒肘,那黄牛一个趔趄倒在地上。然后,他用脚踩住牛头,用绳子将牛鼻子吊牢,交给黄牛的主人说:“好好看住,免得再伤人。”
  自此以后,耿有何被喊作“倒肘王”了。
  这长白四大侠闻名辽东辽西,享誉关内关外。杨镐到任以后,曾让总兵官去长白山下“三顾茅庐”,四次求见,终于出山。做了经略府的棍棒师爷。前次,去赫图阿拉想刺杀努尔哈赤的黑脸大汉,是经略府杨镐的保镖黄思琅——由于他武功高强,拳法精熟,又擅长腾跃纵跳的轻功,故外号“黄鼠狼”。
  “黄鼠狼”上次是奉杨镐之命,初探赫图阿拉,结果未能得手,碰上费格拉哈,小腿中了一剑,差点送了性命。他跳出城墙,幸亏他表兄伍胡里接应,才逃了出来。
  这伍胡里是沈阳人氏,从小在建州长大,跟着他姑父亚东在抚顺做生意。他与表弟黄思琅在关内闯荡几年,学了些武功,后来被沈阳府的总兵官看中,请到府中做了师爷。
  杨镐到任以后,他留下黄思琅当贴身保镖,派伍胡里以卖杂货的“货郎”为掩护,到赫图阿拉附近落脚,一方面刺探努尔哈赤的军事行动,一方面伺机刺杀。
  长白四快来到经略府后,杨镐已多次接见,让他们伺机行动,争取早日把努尔哈赤刺死。
  不久前,伍胡里送来消息:努尔哈赤准备去喇嘛庙烧香。杨镐遂吩咐总兵官,让“四快”行动。经过周密策划,让擎天手——吴华人扮作喇嘛;神弹手——胡大义,铁腿——武治中二人扮作补锅碗、修刀剪的;倒肘王——耿有何充当要饭叫花子。
  四大侠从总兵官那里接过银子,各自去准备,分头上路往赫图阿拉去,这且不提。
  一天,努尔哈赤正听范文程讲唐太宗李世民“三面宝镜”的故事,侍卫进来报告说:“喇嘛寺的大喇嘛干禄打儿罕囊素前来拜见陛下。”
  努尔哈赤听了,忙说道:“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大喇嘛进来了。这大喇嘛是西藏人,先到蒙古传教,以后又到辽阳,努尔哈赤迎请至赫图阿拉,让他担任新落成的喇嘛寺里住主持。
  大喇嘛对努尔哈赤说道:“承蒙陛下关心,喇嘛寺已落成,各项设备都已齐备,想请陛下到寺里巡视,以光寺荣,不知陛下可有闲暇?”
  努尔哈赤听了,非常高兴,说道:“喇嘛寺落成以后,朕因忙于军务,一直未去敬香,大喇嘛既已前来邀请,朕改日就去。”
  大喇嘛见努尔哈赤欣然接受邀请,自然高兴,遂向努尔哈赤告辞,回寺里去了。
  一日早上,努尔哈赤用过早饭,带着费格拉哈,还有几个侍卫,一起往新的喇嘛寺走去。
  这喇嘛寺于万历四十三年四月,在努尔哈赤的授意下,在赫图阿拉城东高地上,经过三年时间建成。
  努尔哈赤一行人,出了赫图阿拉城南门,往东一拐,不到一里路远,便是喇嘛寺。
  平时,戎马控偬的努尔哈赤,没有时间到郊外来,今日算是偷闲了。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田里的麦苗青青,路两旁的树木仍是葱绿欲滴。那苍劲挺拔的杉树,直冲云宵。高龄松柏,依然是青春活力。
  看着郊野的景色,努尔哈赤心请更加舒畅。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喇嘛寺。
  来到寺门前,大家不由得肃然起敬,那庄严的山门,以古铜为色,上面一块横匾,上写“喇嘛寺”三个大字。三字看去,笔划浑圆,不露锋芒,尽用銮金。两旁围墙,涂以杏黄颜色。
  这时候,大喇嘛干禄打几罕囊素带着几个小喇嘛,迎候在寺门前。大喇嘛向努尔哈赤施礼后,即引着他往寺里走去,暂且不提。
  再说“长白四侠”经过化妆以后,分头行动,各自往赫图阿拉行进。由于前次的刺杀行动,沿路的警戒大大加强,白天有时不准走,只能在夜间出发。这样一来,途中耽搁的时间太长。
  那伍胡里以货郎作掩护,整日在赫图阿拉城内外居民中间串卖。努尔哈赤去喇嘛寺烧香的消息,是伍胡里从几个小喇嘛叙话中听来的。
  这一日,伍胡里正在喇嘛寺外林子里纳凉,突然看见一行往寺里走来,他立即将货郎担儿往林里一放,自己躲在大树后面瞧着。等那群人来到近来,才知道是努尔哈赤到寺里去。他一时急得满身冒汗,心里想:这机会多好啊!就那么几个人跟着,真是千载难逢!
  转而一想,自己去干吧!但是又觉得一人势单力孤,弄不好会打草惊蛇,妨碍“四侠”的行动,打乱杨经略的部署。于是,他左思右想,没有好办法。
  中午了,努尔哈赤一行人才回赫图阿拉城。伍胡里在林子里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走过去,他才担起货郎担子,无精打采地回到住处。直到第三天夜里,“四侠”才陆续来到,但是,机会已错过了,只得另想办法吧!
  一天,伍胡里兴冲冲地回来了。他见只有擎天手一人回来,便将消息告诉了这位大侠:后金为了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鉴于内地兵,尤其是东部兵马路途遥远,往返太疲劳,决定在界几造城驻守。这样,可以随时向明朝境内放牧,扰害其耕种和收获,又减少兵马往返的麻烦,是两全其美的举措。据可靠消息说,最近,努尔哈赤准备亲自去界凡选择城址。
  二人小声商议了一会儿,各自休息。次日天还未亮,擎天手——吴华人这位“喇嘛”,就上路了。根据伍胡里提供的地理情况,他随身带了一些干粮,就去山上潜伏下来。
  再说努尔哈赤已决定在界凡重造新城。他打算亲自去选择城址。
  去界几前,皇太极来劝说道:“那里山道狭隘,悬崖又多;离明朝边境太近,一旦有什么不测,臣儿等鞭长莫及,请父王三思。”
  努尔哈赤听了,笑着说道:“别以为你父王老了,朕还可以挥刀跃马,在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领,如探囊取物哩!造界几城,是百年大计。俗话说:建千秋伟业,立万代根基。朕能不去吗?……”
  努尔哈赤与费格拉哈,以及二十名随从,骑上他的白龙马,一同往界几方向驰去。
  再说努尔哈赤与费格拉哈等,一行人沿着崎岖的山路奔驰着。费格拉哈见前面的路更狭窄,不由得喊了一声:“老爷,前面的路狭,请留点儿神!”
  努尔哈赤曾向他吩咐过:“出了城门,就喊‘老爷’,不准再喊‘陛下’了。”这是为了混淆视听。
  费格拉哈说罢之后,也拍马紧紧跟了上去。
  努尔哈赤仍然驱马走在前面,他们绕过一个山弯,那路边的山林深处突然传来一声狼曝。那声音冗长、尖厉,尤其在这寂静的山林里,显得格外恐怖。
  他们继续驱马奔驰着。
  忽然山上传来一声巨响,一块巨石从山坡上向他们滚来,并且带着“轰轰”的声音。
  费格拉哈一见,大惊失色,慌忙叫道:“老爷!小心啊!”
  这时,努尔哈赤对山上一看,觉得要退已来不及了;要进,也太危险。只得喊道:“快,下马!”
  他们都一齐跳下马来。努尔哈赤在慌乱中竟然被马镫一绊,跌在路边。
  且说那巨石带着风声,“轰轰隆隆”地径直向努尔哈赤的头上砸来,他不由得惊慌失措起来。正在此刻,费格拉哈纵身一跳,来到努尔哈赤面前,往下一蹲,伸出双手,运足内功,把他抱在怀里,大喝一声,跳有一丈多远。
  就在努尔哈赤他俩刚离开地面的一刹那之间,那巨石砸下来了,正撞在白马身上。只听白马惨叫一声,随着轰隆隆的响声,一起滚下山崖。那轰隆隆巨响与白马的惨叫声,混在一块,在山谷中回响。
  努尔哈赤惊魂未定,费格拉哈拍了拍身上的灰沙,关切地说道:“老爷受惊了!”
  费格拉哈对山坡上一看,他发现峭石之间有个人影一闪,忍不住高声喝道:“有种的出来!不要暗中伤人嘛!”
  话音未落,只听见一声大笑,从山坡上跳下一个身穿玄色紧身衣裤,身材高大的汉子。
  费格拉哈问道:“朋友,是哪路英雄?请报上名字来。”
  那大汉说道:“在下区区小辈,不值得一提。”
  他说着,把脸转向努尔哈赤,遂问道:“如果不是俺认错的话,这位大概就是努尔哈赤大王罢?”
  努尔哈赤听了,便说道:“你既然知道是朕,为什么不下拜?”
  那大汉嘿嘿冷笑道:“你又不是俺的大王,凭啥叫俺下拜?”
  努尔哈赤听了,非常生气,大声喝道:“又是明朝派来的刺客!今天,朕跟你拼了!”努尔哈赤一边说着,一边迅速拔出腰中佩剑,上前使一个“仙人指路”,向大汉刺去。
  大汉见剑随人到,不慌不忙,轻轻往旁一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