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时珍评传-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时珍52 岁。居所馆。编《濒湖集简方》。撰写《本草纲目》初稿。
海瑞以右佥都御使巡抚应天,整饬吏治,刚直不阿,贪官、恶霸不敢作
恶。
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东北边关,国威始振。
公元1570 年庚午明隆庆四年
李时珍53 岁。继续撰写《本草纲目》初稿。
文学家李攀龙(1514—)卒。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程人。与王
世贞、李梦阳、何景明号称明代中叶“四大家”。
公元1571 年辛未明隆庆五年
李时珍54 岁。长子李建中任光山(今河南省)县教论。李时珍取道麻城,
横越大别山,入河南与之相见。
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名其住所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实行互市。
自此大同、宣府以西平静无事。
戚继光编成《练兵实纪》:加强边军训练。
文学家归有光(1506—)卒。有光字照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著《震
川文集》。
潘季驯第二次主持治河,坚持“束水攻沙”主张,提倡“四防”、“二
守”的护堤制度。
公元1572 年壬申明隆庆六年
李时珍55 岁。著成《奇经八脉考》。中秋日,友人吴哲写《题奇经八脉
考》,赞云:“读濒湖李君《八脉考》,原委精详,经络贯彻,顿觉蒙开塞
决,胸次豁然。”
是年十二月庚申日,李时珍同兄果珍为父母合墓葬立碑。碑石犹存。
五月,穆宗(1537—)卒。神宗朱翊钧继位。
政治家张居正任首辅,力行系统的改革措施,上《帝鉴图说》。
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今属安徽)已行人痘接种法,17 世纪末传人
俄国、土耳其,再传入西欧。是年,尼德兰革命爆发,是为欧洲第一次资产
阶级革命。
公元1573 年癸酉明神宗万历元年
李时珍56 岁。编撰《本草纲目》已进入完成初稿阶段。先后查阅了前人
的药物学著作800 多种。
张居正设立章奏考成法,整顿吏治。明神宗万历年间,中国封建社会在
政治改革家张屠正治理下,有一度好转,但为时不久。统治集团更加腐朽,
土地高度集中,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不断出现农民起义、市民暴动,边境亦
无宁日。
公元1574 年甲戌明万历二年
李时珍57 岁。居所馆,反复修改《本草纲目》初稿。
王世贞任湖广按察使。
文学家钟惺生(卒于1625)。惺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县)
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与谭元春同创“竟陵派”,反对诗文复
古,提倡改良文学。著《隐秀轩集》。
文学家冯梦龙(卒于1646)生于江苏长洲。后来编辑《喻世明言》、《警
世通育》、《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不少小说反映了明清之际早
期市民的思想情趣。
公元1575 年乙亥明万历三年
李时珍58 岁。居所馆。长子李建中任四川蓬溪知县,阶文林郎(正七
品官)。后按封建制度规定,经儿子建中申请,朝廷敕封李时珍为文林郎、
四川蓬溪知县。
是年,湖广、江西、河南、京师等地连续发生地震,黄河决口。浙东海
潮涌高数丈,人畜漂没。公元1576 年丙子明万历四年
李时珍59 岁。居所馆。此时,李时珍已有四子:建中、建元、建木、
建方;四孙:树宗、树声、树勋、树本。
复修《大明会典》。
是年,耶苏会在广东澳门设立教区,从此天主教在中国开始活动。
公元1577 年丁丑明万历五年
李时珍60 岁。居苍所馆,作《本草纲目》的定稿工作。刻印脉学专著《奇
经八脉考》,请其老师写序。他的老师顾日岩写了《奇经八脉考·引》称许
此书。序中写道:“濒湖世儒,兼以医鸣,一门父子兄弟,富有著述。”
张居正居父丧,但仍“夺情”任职,主持朝政,引起保守人物的攻击。
公元1578 年戊寅明万历六年
李时珍61 岁。《本草纲目》编撰完成。编写过程中“三易其稿”,历时
27 年。《本草纲目》卷一序例未段写道:“始于嘉靖壬子,终于万历戊寅,
稿凡三易。分为52 卷,列为16 部,部各分类,类凡60,以类为纲,以药为
目。”书中共收药物1892 种(据刘衡如校点本统计实为1897 种),其中李
时珍所增药物为374 种。附药图1109 幅,为次子李建元绘;附方1096 方。
它是中国医药史上的空前巨著,集16 世纪前医药学之大成,为发扬中国文化
作出光辉贡献。这一药学巨著,实际上是李时珍一家三代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金陵版《本草纲目》上载有辑书姓氏:“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蕲州李时
珍辑。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黄州府儒学生员男李建元校正。应天府儒
学生员黄申、高第同阅。太医院医士男李建方、蕲州懦学生员男李建木重订。
生员孙李树宗、李材声、李树勋次卷。荆府引礼生孙李树本楷书。”又《本
草纲目》附图卷上有:“阶文林郎、蓬溪知县李建中辑,府学生男李建元图,
州学生孙李树宗校。”其中还包括他弟子庞宪等的功劳。《湖广通志》说:
“弟子庞鹿门尝助成《本草纲目》。”
是年,神宗下诏清丈天下田亩,限三年完成。全国户数为10621466 户,
人口为60692856 口。岁入银355 万两,岁出银380 万两。
潘季驯第三次总理治河工程。
公元1579 年己卯明万历七年
李时珍62 岁。到黄州、武昌等地联系《本草纲目》刻印之事,没有结果。
只身赴南京寻求书坊,接洽刻书事宜。此后数年,常为刻书事劳神。
神宗下诏毁天下书院,共毁64 所。
学者何心隐(1517—)遇害。心隐原姓梁,名汝元,号夫山,江西永丰
人。著《原学原讲》大讲办书院讲学之益,以“妖道”罪被捕致死。
是年,潘季驯主持的巨大治河工程完工,筑堤300 余里,费银56 万余两。
使上下千里一片汪洋的重灾区,得以恢复生产,出现多年未有的兴旺景象。
公元1580 年庚辰明万历八年
李时珍63 岁。留居南京,联系刻书事;并继续作药物调查工作。九月初,
曾去江苏太仓弇山园访问学术界著名领袖王世贞,请他为《本草纲目》写序。
王世贞曾任湖广按察使,时已罢官居家;延李时珍留居数日,相谈甚洽;欣
然同意为书写序,并写诗戏赠李时珍。
是年,全国田亩清丈完毕,总计田7013976 顷,比弘治(1488—1505)
年间增加300 万顷。“于是豪猾不得其隐,里甲免赔累,而小民无虚粮。”
意大利耶苏会教士罗明坚以重贿入居广东肇庆,建教堂传教,是耶苏会
士大批来华之始,在此之前,葡萄牙人将烟草、望远镜等物,首次传入中国。
刊刻《十三经注疏》。
文学家凌濛初(卒于1644)生于浙江吴兴。后模仿“三言”,编成“二
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其中有些短篇小说反映了
市民思想。
公元1581 年辛已明万历九年
李时珍64 岁。可能仍留南京。
是年,张居正全面推行“一条鞭法”,按实际丈量田亩,履亩征银,积
极推行货币地租制,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著名的耶苏会传教士利玛窦(意大利人)在广州穿僧衣,扮和尚,传天
主教,后入南京、北京与上层知识分子结识,传播西学。
公元1582 年壬年明万历十年
李时珍65 岁。南京书坊无人愿意刻印《本草纲目》。李时珍约于此年前
后失望而归。从此晚年居家,继续以医术为人民造福,间与师友往来,饮酒
赋诗自娱。
六月,著名政治家张居正(1525—)卒。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
陵人。死后谥文忠公。著有《张文忠公全集》。 1573 年居首输(即首相)
以来,掌权十年,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限制豪强
势力,清丈全国田亩,实行一条鞭法,提倡“厚农以资商”、”厚商以资农”。
社会稳定,国势日强。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00—)约卒于是年。学者王畿(1498—)卒。
王畿字汝中,号龙畿,浙江绍兴人,传王阳明心学,影响很大。著有《困知
记》。
公元1583 年癸未明万历十一年
李时珍66 岁。居所馆。对《本草纲目》再作个别修改。
张居正死后,忌恨者纷纷攻击之。是年,追夺其官爵。
女真贵族努尔哈赤起兵犯辽东。以后统一建州诸部,成为威胁明朗的强
大势力。公元1584 年甲申明万历十二年
李时珍67 岁。居所馆。世态炎凉,刻书渺茫,心情沉重。
封建顽固势力对改革家张居正实行残酷报复,抄设张居正家产;封锁门
户,眷属饿死十余人;长子张敬修被拷打、自杀死。潘季驯等竭力疏救,始
准酌留田宅养其老母。凡与居正亲近的大臣,多受攻击。榜示居正“罪行”
于天下。
神宗提倡儒学,以王守仁从祀孔庙。
是年,利玛窦在端州绘《坤舆万国全图》、《山海舆地图》成,是新型
世界地图首次传入中国。
公元1585 年乙酉明万历十三年
李时珍68 岁。长子建中升任云南永昌府通判(正六品官),不肯就。乞
归家省亲,未果。
起用海瑞为南京右佥都御使。后改南京吏部侍郎。
神宗下诏毁天下私立书院。
农田水利专家徐贞明受命督治京东水田。贞明著有《潞水客谈》,主张
大兴西北水利,以增产粮食,改变依靠东南漕粮状况。
地理学家徐霞客(卒于1640)生于江苏江阴。后周游岭南各地,考察江
山形势,写成《徐霞客游记》,颇有文学、地理学价值。
公元1586 年丙戌明万历十四年
李时珍69 岁。居所馆。晚年多玩诗词自娱,写有《所馆诗话》,已
佚。
是年,李时珍的家乡爆发农民起义。首领梅堂被官兵所俘,刘汝国继续
领导斗争。 徐贞明督治水田,不及一年,已垦田39000 余亩,还准备疏浚
河道,以利灌溉。受到勋戚、宦官反对,京畿水田作罢。
公元1587 年丁亥明万历十五年
李时珍70 岁。为纪念70 寿辰,自纪《所馆诗集》(失传)。长子建
中从四川蓬溪回家,全家团聚。建中无子,后来收其弟建木之子树初为嗣子。
树初年方2 岁。后万历四十六年乡试中举人,明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升
山西按察副使。黄河决口于开封。江南大水。江北大旱,民食草木。抗倭名
将、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卒。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海
瑞(1514—)卒。南京罢市为之送葬。瑞号刚峰,有《海刚峰集》。
利玛窦到南京,改穿中国儒服,以接近士大夫,不反对中国的祖先崇拜。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生于江西奉新。
公元1588 年戊子明万历十六年
李时珍71 岁。居所馆。
农民领袖刘汝国称顺天安民王,领导数万农民军,转战于黄州、宿松、
太湖等地。
起用潘季驯第四次总督河道工程。神宗下诏修江南水利。
学者罗汝芳(1515—)卒。汝芳字帷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文学家
汤显祖之师。著《近溪子文集》。
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清太祖)兼并建州女真族五部,形成统一的强大
势力,为明末主要威胁。
公元1589 年己丑明万历十七年
李时珍72 岁。可能再次去南京联系刻印《本草纲目》事,同时再次会晤
王世贞,将已写好的《进<本草纲日>表》给他看。王世贞在给《本草纲目》
写序时,引用了其中不少词句。
农民领袖刘汝国兵败被俘,死于安庆。
云南永昌卫兵变。
湖广、江西、浙江大旱。潞王侵夺湖广民田4 万余顷。
耶苏会传教士利玛窦到北京。公元1590 年庚寅明万历十八年
李时珍73 岁。完稿12 年的《本草纲目》,终于在金陵藏书家胡应龙支
持下开始刻版。是年春上元日,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序,称赞《本草纲
目》:“博而不繁,详而有要。”“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
篆,臣民之重宝。”李时珍多年来的抑郁心情为之一扫。后来,此书传于欧
洲,陆续译成多种外国文字,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
书。
思想家李贽的重要著作《焚书》刻印于湖北麻城。
文坛领袖王世贞(1526—)卒。世贞字元美,号风洲,又号弇州山人。
江苏太仓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诗文均有名。著有《彝州山人四部
稿》、《画苑》等。
公元1591 年辛卯明万历十九年
李时珍74 岁。
日本“白关”(丞相)丰臣秀吉,起水陆兵15 万准备入侵朝鲜和中国,
致书朝鲜王李说:“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
长江中下游大水,房屋田地多受害。
汤显祖指斥奸臣误国,被谪广东徐闻。
公元1592 年王辰明万历二十年
李时珍75 岁。病卧所馆。
日本人将军丰臣秀吉领军13 万入侵朝鲜,陷王京。“旦暮且渡鸭绿江。”
朝鲜求援。明朝命海防御倭总兵官李如松等领大兵援朝抗倭。
全国手工业、商业发达地区,声势浩大,长达40 年的市民暴动,从此开
始,突出地反映了新的生产关系同封建制度的矛盾。
公元1593 年癸已明万历二十一年
李时珍76 岁。一代科学巨人病卒于家。临终前未见到刻印的《本草纲
目》。嘱次子建元来年将《本草纲目》进奉于朝。他去世后三年,1596 年(万
历二十四年)十一月,建元将书进献给神宗。在《进<本草纲目>疏》中写
道:“臣故父李时珍,原任楚府奉祠,奉敕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生
平笃学,刻意纂修。曾著本草一部,甫及刻成,忽值数尽。撰有《遗表》,
令臣代献。”《疏》中全文引人李时珍《遗表》。疏上,神宗批道:“书留
览。礼部知道。”科学巨人李时珍同妻吴氏合墓葬于蕲州东门外雨湖南岸土
耳地。
李时珍临终有四子:建中、建元、建方(太医院医士)、建木(过继与
李果珍为嗣子,乐善好施,有美誉),有五孙:树宗、树声、树勋、树木、
树初(本建木之子,过继与建中为嗣子)。后人将李时珍、建中、建木、树
初祀于乡贤祠,建有“四贤坊”。
文学家、书画家徐渭(1521—)卒。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浙江绍兴
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