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诗宋词鉴赏集-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

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

南北东西路。

【注解】:

1。金谷:地名,在河南洛阳县西。谷中有水。古代风景名胜地。

2。王孙:贵之子孙。也是草名。

3。萋萋:草盛貌。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草的杰作。通篇虽不着一草子,而草色处处可见。上片荒园无主,下片写长亭日暮,芳草凄凄,离歌一曲,行人远去,不胜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词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意境更美。为历代读者称诵,开宋词咏物之风的杰作。

林逋

(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谥〃和靖先生〃。善行书,工诗词,风格淡远、婉丽。他的诗多反映其隐居生活及恬淡的心境。能以疏淡之笔墨,勾划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有《和靖集》,存词三首。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解】:

1。一曲新词酒一杯:白居易《长安道》:“艳歌新曲酒一杯。”这里化用其意,边酒边听曲,作自我排遣。

2。香径:散发着落花香味的小路。

【赏析】:

这首词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上片天气、亭台、夕阳,依稀去年光景;下片花燕归,更是触目伤情,抑郁难解,只有徘徊香径而已。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流利;思致缠绵,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词人善于以工丽的词语描写景物,情文并茂,音律谐婉,创造了情致缠绵,凄婉隽丽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晏殊

(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宋仁宗朝,官至宰相。当时名臣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王安石等都出于他的门下。谥元献。他是一个在政治上志满意得的文人。其诗属〃西昆体〃,词风则承袭五代,受冯延巳的影响很深。《宋史》本传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人。词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词多写上层大夫的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内容多风月离愁之类,擅长小令,语言婉丽、音调和谐。著有《珠玉词》。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解】:

1。一向:即一晌,一会儿。

2。等闲:平常。

3。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赏析】:

这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也是词人《珠玉词》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的也非一事。悲年华之有限,感受事物之无常,在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下片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长水阔知何处?

【注解】:

1。槛:栏杆。

2。飞去:一作“来去”。

3。斜光:残月的清光。

4。凋碧树:使得树木绿叶枯落。

5。尺素:书信。

【赏析】:

这是首写离愁别恨的名作。上片写庭院及室内景物。下片写词人登楼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写秋意但不凄苦,抒离情愁而不哀,写富贵之家但又不言“金玉锦绣”,临秋而望远,极目天涯,境界极为辽阔,较南唐的离愁别恨之作都有新意。词中还隐约含蓄地表示有难言之意,给读者留出想象的余地。王国维曾用下片的第一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长恨离亭,

滴泪春山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笼明,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注解】:

1。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2。淡:冷淡清冷。

3。胧:朦朦胧胧。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短短的四十四字,写出人生一种深沉的感慨:悲迟暮、伤别离。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春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这首词意境优美,笔法轻巧空灵,柔丽而富诗意,且蕴含着一种凄婉的情绪。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

银屏昨夜微寒。

【注解】:

1。金风:秋风。

2。绿酒:美酒。

3。紫薇朱槿:两种花卉,花色艳丽。

4。阑干:同栏杆。

【赏析】:

这首词写秋来情怀。金风梧桐,小窗人醉,斜阳残花,双燕欲归,都有着淡淡的秋感。这首小词通过对秋景的着意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人的清寂之思。如微风之拂轻尘,晓荷之扇幽香。全词于平易之境,抒闲适之情。清新雅洁,饶有韵致。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氵蒙''氵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

垆香静逐游丝轻。

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解】:

1。红稀:花儿稀少。红,指花。

2。阴阴见:暗暗显露。

3。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4。炉香:谓炉中香烟静静升腾,屋内细微蛛丝,被追逐轻轻飘转。游丝,蜘蛛待吐的丝。

【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晚春景象,表现春愁之作。暮春傍晚,酒醒梦回,只见斜阳深院而不见伊人。怅惘之情,通过景物描写隐约地表露出来。全词除“一场愁梦酒醒时”句外,都是写景。委婉细致,景中寓情,达到不露痕迹的程度。这首词温柔细腻,缠绵含蓄,很少用直写的方法。这种“闲雅有情思”的词风,表现男女相思往往若隐若现,曲折往复,清隽婉约,不一语道破。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

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

无限思量。

【注解】:

目断: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

【赏析】:

这首小令,抒写登楼怀远,极有情致。上片描绘红树金菊,秋色如画。下片写水远天长,情思无限。“鸿雁”隐露渴盼信息,“无限思量”申叙眷念之殷切,均含而不露。开头写景,着意点染色彩。全词和婉雅丽,极有情味。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注解】:

1。凄切:凄凉急促。

2。都门:指汴京。 

3。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4。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5。楚天:泛指江南一带。楚国在南方,故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6。经年:年复一年。

7。便:同“纵”。

8。风情:风流情意。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是柳永的代表作。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时悲痛欲绝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只身漂泊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以后“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就成了婉约词的象【更多全本小说百度搜索:炫书】征。

柳永

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排行第七,也称柳七。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进士。官止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博学多才,被称为〃才子词人〃。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能自制新曲,音律谐婉。他的词,铺叙展衍,不事雕饰。在宋词的发展中,有开疆拓土之功。他的词通俗浅近,旖旎近情。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乐章词》传世。

*昼夜乐*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

变作别离情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

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拼,

悔不当初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

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

也攒眉千度。

【注解】:

1。洞房:深邃的住室。后多用以指妇女所居的闺阁。

2。只合:只应该。

3。阑珊:将残、将尽之意。

4。恁地难拼:这样地难过。难拼,指难以和离愁相拼。

【赏析】:

这是一首回忆从前欢聚和别后相思的词。上片写当年的欢聚与别情。下片写刻骨的相思与内心的悔恨。所相思之人,不仅风流端正,更兼密意柔情,惹人相思。词中惜春、惜别,感情真挚,反映了封建时代沦为社会下层妇女的遭遇与苦恼。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楼头'左“遇”去掉辶右“页”'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

【注解】:

1。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2。凄紧:寒气逼人。

3。关河:关口和航道。

4。是处:处处,到处。

5。苒苒:渐渐,慢慢。

6。渺邈:渺茫、遥远。

7。淹留:久留。

8。'左“遇”去掉辶右“页”'(yong2)望:举头凝望。

9。恁:如此。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登临所见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是柳永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上片写登临所见到的残秋景色,主要写景。下片写登临所感,抒游子思乡之情,情景交融。词中通过层层铺叙,写尽了他乡游子的羁旅哀愁。感情真挚强烈而又转折跌宕,顿挫有致。全词充溢着浓重的感伤情调。全词景为情设,情自景出,层次分明,首尾呼应。

*定风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

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

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左“郭”左半部右“单”',

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

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

只与蛮笺象管,

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解】:

1。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2。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3。腻云'左“郭”左半部右“单”'(duo3):头发散乱。'左“郭”左半部右“单”';下垂貌。

4。鸡窗:书斋的代称。

5。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6。镇:总日,整天。

【赏析】:

这是一首闺中念远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

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

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上“艹”下“频”'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

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

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

立尽斜阳。

【注解】:

1。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悲凉,秋日凄凉的情怀。

2。星霜:岁月。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

3。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处。

【赏析】:

这首词写思乡情怀。此首风格与《八声甘州》相近,为柳词名篇。词中抒写了对远方故人的怀念。上片以景为主,景中有情。诗人面对凄凉的秋景,凭栏远望,触景生情,写出了思念故人的惆怅与哀感。下片插入回忆,以情为主,而情中有景。妙合无垠,声情凄婉。以昔日之欢会反衬长期分离之苦,从而转到眼前的思念。词以景语收尾,远方游子极目情怀毕现。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采莲令*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

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

无言有泪,

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

便恁急桨凌波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