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怎么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大学怎么读-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司里学不到什么新鲜的东西,所有的东西他都学到手了。 
第64节:相信自己能够飞翔(6)
之后,他又去了另外几家公司,也都没干多长时间。24岁那年,他感觉自己已经有能力开一家自己的公司了,于是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三万块钱拿出来租了一间房子,买了两台二手电脑。之后,他身上就只剩下几十块钱了,然后,他就去找赞助,他告诉别人:〃只要你给我投资十万块钱,我保证在一年之内把这些钱还给你,同时,我还会把公司股份的10%拿出来送给你,不管任何时候,你都拥有这10%的股份!〃当然,他碰了很多壁,几乎没有人相信他,有谁会相信这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呢!但是他没有气馁,他不停地在北京各大写字楼奔波。 
后来,身上的钱花完了,他甚至都没有钱吃饭,于是,每天到吃饭的时候,他就找一个饭馆,告诉饭馆的主人说:〃我可以给你刷两个小时的盘子,只要你能让我吃顿饭就可以!〃当然,很多人都愿意。没有钱坐车,他就到垃圾桶里拣饮料瓶,卖了钱后,他继续去找赞助商。 
工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一个月,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给他投资的人,那个人说:〃小伙子,就冲你这股拼劲,我决定给你投资,而且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想当年,我也是从和你一样的道路走过来的。我相信你。〃听完投资者的话,他顿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像喷涌的泉水一样流了下来。 
25岁生日那天,他给自己放了个假,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他一分钟也没有放松过,他时刻警告自己:时间不等人,错过了,就永远不再回来。那天,他查看了自己的银行户头,发现里面已经有20万了。于是他拿出了12万,给了自己的投资者,然后告诉他说:〃十万是你的本金,剩下的两万是你应该得到的股份,以后每年你都会得到我公司利润的10%。〃 
四年过去了,29岁的他已经拥有了1000多万的资产,那个曾经给他投资的人也得到了200多万的分红。 
听到这个故事后,我深深被感染了。他的一句话感动了许多同龄人:〃本来我就一无所有,大不了也就是一无所有,我并没有失去什么;但是,如果我不去拼搏,我将永远一无所有。我曾经受了那么多的苦,但是我不后悔,我成功是必然的,我经历了别人没有经历过的苦,如果我不能成功,那么,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能成功的人了……〃 
一分付出,就能得到一分收获。一个拥有奋斗精神的人,就像一个上满了发条的闹钟,他的状态一直是积极的、昂扬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催促着自己不断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奋进。
因为他知道,人生不是铺满玫瑰花的途径,每天都是奋斗。每个人的人生过程都是不断奋斗的过程,人生的目的是争取胜利与光荣。我们生活一天,就得奋斗一天。生活一分钟、一秒钟,就得要奋斗一分钟、一秒钟,所以说人生就是奋斗。
第65节: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1)
第二节
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
人的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命运才能改变。让学习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让努力成为生命中的一个习惯,闻思修慧,积极进取,最终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1。永远在路上
俞敏洪当年在北大同学眼里是最没有出息的人,即不会吹拉弹唱,也不会说普通话,进入北大之初,老师和同学经常给俞敏洪〃白眼〃。用徐小平调侃的话形容:〃我,北大团委文化部长;王强,北大艺术团团长;俞敏洪?观众,而且是大礼堂某个角落里的站票观众!〃
北大四年,除了读书,对俞敏洪来讲,整体的大学生活是苍白的、痛苦的,既没有爱情的滋润、友情的呵护,也不具备忧国忧民的人文意识,整个北大仿佛是与他隔离的;而他,也仿佛成了北大的多余一员。但是,物极必反,俞敏洪越被北大边缘化,其骨子里〃出人头地〃的欲望也越演越烈,就像一股暗流一样不断地涌动。俞敏洪极其渴望融入北大的主流之中,得到北大的认同。
四年大学生活对俞敏洪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周末可以走出校园,到北京的周围去爬山。他曾经无数次坐在香山顶上看夕阳西下,群山连绵。大三那年,他得了肺结核,被送进了坐落在北京西郊山区的结核病疗养院。于是,每天早上,他看着山顶上〃精神不死〃四个大字长时间发呆。
大学毕业后,俞敏洪留在北大当了老师,生活平淡安逸。有一天,他又爬上了那座小山,又看到了〃精神不死〃四个大字,内心的渴望被猛然惊醒。于是,他下定决心走出北大校园,开始了独立奋斗的历程,在出国留学的梦想被无情粉碎之后,他创办了新东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新东方从一个城市走向了另一个城市,从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也带着新东方的梦想和我的渴望,从中国城市走向世界城市,从中国山水走向世界山水,从中国人群走向世界人群。〃
正因为俞敏洪这种〃精神不死〃的心态,新东方才芝麻开花节节高,从最初的一间平房、几十名学员,发展到现在全国31个城市32所学校、115个学习中心、15家书店,累计培训学员近400万人次。
十余年来,已经有数百万学员经过了新东方的洗礼,并由此走向人生成功之路。新东方员工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寥寥几人发展到2005年的4000多人。
在创办新东方的过程中,俞敏洪一直怀着〃狼〃一般坚定的雄心。他常说:〃我似乎注定要过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我有着不安分的灵魂,总想四处游荡,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总是把我带向不可知的远方。即使让我坐在房间里,我也希望有一扇能够让我眺望遥远的地平线的窗户。〃
一个人一旦走在路上就不能停歇,也不能回头,因为这条路上除了你自己,还有许多同行者在和你竞争,一旦回头,你就很可能会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张郝是浙江大学05届毕业生,大学毕业时,去一家公司面试财务会计。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在第一次面试时遭到了拒绝。但她并没有气馁,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见她很诚恳,于是决定再给她一个机会。结果她顺利地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虽然她笔试成绩很好,但考虑到她没有工作经验,所以经理不无遗憾地对她说:〃今天就到这里,如果有消息我就会通知你。〃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郝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经理点点头,并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都请您给我打个电话。〃
经理从未遇到这种情况,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有被录取的人打电话?〃女孩平静地回答:〃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对这个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道:〃这两块钱是什么意思?〃
女孩说:〃给没有录取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您一定打。〃
第66节: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2)
经理听完微微一笑,说:〃请你把两块钱收回去吧,我不会打电话的,我现在就通知你:你已经被录取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想〃出人头地〃,很多人都想顺顺利利找到一份工作,但是许多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了,缺乏坚持的信念,也没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这位女孩如果不坚持走下去,那么她的这次行程肯定已经到了终点。殊不知,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路上不断奔走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行走,才能让不安分的因子推动思想或者行为的前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同样需要一种新的尝试。
功成名就的俞敏洪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且一直有着超前的眼光和明确的方向,他的理想似乎从未止步于他所得到的结果。他说,我将用后半生的时间,去创建一所真正意义、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让贫困学生也能上得起大学,使它变成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而年轻的我们,当看到俞敏洪在路途上奔跑的身影时,是否也做好了在路上的准备? 
2。两点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
一位成功学教授被邀请到一所高等学府为同学们演讲。面对台下喧闹的同学,这位教授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什么?〃
很多同学听了这样一个问题后很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嗤之以鼻,心里想:〃这算什么教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说得出口!〃
一位同学站起来有点不屑一顾地说:〃这个问题连小学生都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就是直线吗?〃
教授铿锵有力地说道:〃错!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有可能是直线,也有可能是曲线!〃 
看着同学们一脸的震惊和迷惑,教授接着解释了所谓的距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距离?距离是路程的远近吗?距离是直线的长短吗?都不是。真正的距离是从起点成功地到达终点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受挫还是顺利。从几何学角度来说,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确实是直线,但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这条直线不一定能够把你从起点成功地带到终点。这样的距离看起来最短,实际上很长,甚至会把有可能的事情变成不可能。 
俞敏洪说:〃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
王海是06年毕业的大学生,计算机专业,品学兼优,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了两年半时间,业务上一直是公司的骨干。可是,由于人太老实,不善于人际交往与沟通,所以,没有什么提升与加薪的机会,他感到很委屈,今年春节决定跳槽。没想到09年是就业高峰年,加上经济危机,竞争十分激烈。尽管凭着简历上的工作经验,他拿到了三次面试机会,可是由于不会推销自己,也不会巧妙地回答问题,结果与工作多次失之交臂。王海很是困恼,只好向好友小李诉苦,并将自己的面试经历如实告诉了小李。
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公司这次没有录取你,但过一段,被录取的人中有没能渡过试用期的,腾出位置来,再通知你,你还会再来吗?
王海的回答:现在没有录取我,说明公司没有看好我,我来了也没有意思。
第67节: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3)
面试官的第二个问题:你在公司里工作,如果同办公室里的一个人,能力没有你强,但工资却高于你,你会不会有想法,心理能平衡吗?
王海的回答:如果公司对待员工是这样的不公平,肯定企业文化有问题,这样的公司只有走人。
小李听完后,看着王海一脸痛苦的表情,微微一笑,说:〃你这样回答问题,肯定不会得到别人的满意。如果换作我,我可能会用另一种方式委婉地表达。比如第一个问题,我也许会这样回答:能给一个强队当'替补队员',也是很光荣的事,我肯定会高高兴兴来。再说,'主力队员'都是从'替补队员'干起来的。只要我今后工作努力,肯定会从'替补队员'升为'主力队员'的。至于第二个工资问题,我会这样回答:工资是员工最敏感的问题,公司一般都会尽量处理好,如果哪个同事的能力不如我,工资还高于我,肯定是他在其他方面强于我。或者,他能为公司解决一些我不知道的问题,所以,老板给他定了高于我的工资。在公司里,我不想与别人横着比,因为这里面有许多我不知情的东西。我喜欢把自己与自己竖着比,只要自己比自己过去升值了,就有成就感;只要认为公司给我的报酬与我的能力匹配,心理就不会不平衡,还会感到干得挺有奔头。〃 
经过小李的开导之后,王海又参加了一次面试。这次,他显得非常专业,而且游刃有余,终于找到了一家心仪的单位。
其实小李的回答并算不上圆滑,只是绕开了问题的尖端,用另一种方法巧妙地解析了原本很敏感很尖锐的话题。这正如俞敏洪所说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有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在中国这个复杂的社会里,绕着圈子走路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虽然我并不是很赞同这一条〃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它无情地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现实。在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里,有时候做某些事情你还真不能一步到位,也许我们要走很多弯路才能到达目的地或实现目标。这其中不乏善意的谎言、违心的恭维、利益的交换……刚出社会的你或许还是有棱有角,但有时候为了立足这个社会,你不得不被这个社会打磨圆滑,或许这也可以说是成长的悲哀。但是,我们在处事圆滑的同时,一定要记住一个根本:为人诚实,诚信为本。这也是做人应有的原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做一个圆滑的老实人,处事灵活而心态成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弹性,把握说话的分寸,学会婉转而保持平衡的人际关系。面对想要干的事,既要执著,又要会变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明智地推脱掉与自己不相干的事,而且一定要为人善良,避免伤害他人。
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明白: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我们要的是最有效的距离。做好一件事情,到达一个目的地,有些过程,有些距离是必需的。
3。永远比别人做得好一点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成为优秀和成功的人,可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人都在努力的时候,我们凭什么比别人更优秀?
答案是:永远比别人做得好一点!
〃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是无数成功人士极力秉承的理念和价值观,被许多著名企业奉为圭臬。〃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做得更多一点、动力更足一点、速度更快一点、坚持的时间更久一点。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人:他们不仅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