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投机者-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革,我正在写学会的工运农运纲领,还没有写完,你先看看。”说完。贺衷寒把桌上的文稿拿过来递给庄继华。

“呵,我正要找你指点,你却先下手了。”听到贺衷寒话,庄继华心里挺高兴地接过贺衷寒递来的文稿。随手从兜里掏出自己的文章,递给贺衷寒:“我们交流一下,你看看能不能在《**青年》上发表。”

贺衷寒有些意外的接过庄继华递来的文章问道:“怎么,不担心有人群起而攻了?我还以为你再也不写文章了”

庄继华淡淡的说:“谁说的。这次要是有人反对,我是打算与他们论战到底地。”

贺衷寒和曾扩情对庄继华的坚决更感意外。两人拿起文章就到一边去看了。庄继华则认真地研究贺衷寒写的纲领。

纲领不长庄继华很快就看完了这两份纲领没有超出甚至是照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演讲中的内容,不但没有新意,也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行动策略。

贺衷寒看完庄继华的文章后,有些不舒服的:“文革,别人都不追究了,你干嘛还抓住我地事不放。”他们俩跟庄继华很熟,有什么也不藏着。

庄继华摇摇头:“虽然提了打架。但绝不是针对你的。君山,你认为这个事件就这样就结束了?对你和扩大哥来说是结束了,可是其他人来说还没有。在他们看来这次是一部分人的义气之争,却没有认识到这种义气之争对国共合作的危害。如果我们不抓住机会,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后不是共产党员就是我们国民党员都有可能再次引发这样的争端。到那时我们再想堵住这个口子就难上加难了。”

贺衷寒还是不能接受:“可是你提打架,别人会认为你还是冲我来的。”庄继华想想,感到贺衷寒的担心还是有道理地。便接过文章将“挥拳相向”改为“恶言相向,全无讨论的态度;这一骂你痛快了,。。。”

贺衷寒很高兴的接过文章:“这期就发,文革,干脆你就给我们作撰稿人吧,或者评论员。”

庄继华心说那不是自己把自己摆在火上烤吗。赶紧说:“恐怕不行,我现在校长副官,校长到哪里我就去哪里,你看东征后校长广州汕头梅县几个地方跑,我能在梅县多久;另外我这个副官要参与进来,会不会被认为是校长指使的?”

庄继华这话给贺衷寒兜头一盆冷水,他迅速冷静下来,承认庄继华的顾虑很对,便不再提这件事了。

“文革,你看我们拟定的这个纲领怎么样?”曾扩情问。

“我也正想和你们谈这个。”庄继华语气很诚恳:“君山、扩大哥;这份纲领与总理地三民主义讲义差不了多少吧。”

贺衷寒脸色微红的点点头:“我是按照总理的讲话整理出来的。”

“那就对了。如果学会的纲领照搬三民主义,那何必成立这样一个学会。你们说是不是。”

“总理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我们建国的最高目标,不过这个目标要一下子实现恐怕很困难,总理在《建国大纲》中将国家建设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所要采用的政策是不同的。”

“但总理没有具体说明这些阶段在工农运动上应该采取那些政策,这就需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庄继华说完看看两人的反应,贺衷寒和曾扩情都沉默不语,其实他们也知道,这个纲领不是很合适,但又找不到其他办法。今天庄继华不来,明天贺衷寒也要找他去。现在庄继华明确反对这份纲领,两人又不知道该这么办了,想直言请教有抹不下面子。

庄继华看两人没有反应,而且也不说话,有些明白了,不过他不打算直接提出他地想法。

“我在樟木头和海丰县时与两个共产党员有过接触,他们正好是负责工运和农运工作地,他们目前采纳的都是苏俄地那套,在城市主张没收工厂主的工厂,在农村主张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由于我们国民党反对,他们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于是只好要求增加工资、降低地租,减少高利贷的利息。你们对他们地方式有什么看法?不要带成见。就说说他们的方式对农民工人,以及地主富农商人的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要说在他们在农村搞这套的话,对农民的吸引力很大。”曾扩情家里没有土地的,典型地贫雇农出身,对农村穷人的想法比较清楚。

“对地方士绅地打击很大,同时商人也不会赞成的。”贺衷寒家里却是当地富户,对富裕和较富裕阶层的了解很多。

“你们认为他们的策略的缺点在那里?”庄继华又问。

“没收财产。”曾扩情说。贺衷寒想想后又增加了句:“减租降息。”

“现在我们再看看农民和工人最需要什么?”庄继华一步一步启发到。

贺衷寒开始察觉了:“文革。别藏着噎着了,你就直说你的想法吧。”

说完。贺衷寒走过去要把门关上。“别关,君山,就这样。”庄继华连忙阻止,贺衷寒有点奇怪的看看他,见庄继华很认真不像是开玩笑,心里知道庄继华这是要作个光明正大地样子。'Zei8。Com电子书下载:。 '心中虽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照办了。

“我说说我的想法。你们有什么想法也可以随时提出来。”庄继华先打预防针。

“如果把广州看成一个国家,大元帅府看作政府的话,我们国民党是执政党,他们共产党是在野党。你们知道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区别在那里吗?那就是执政党必须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问题,在野党只需从党派的利益考虑问题。这就决定了两者对同一件事的处理方法不同。”

“举个例子,罢工。在野党会支持罢工,甚至会鼓动罢工,因为一旦罢工他就有帮助罢工工人的机会。就可以推广他们地主张,在美国呢就是拉选票、攻击执政党的机会;但执政党会希望罢工之类的社会问题越少越好,因为这样他的管理才会稳定,有序。老百姓最怕的是什么,是动乱,是没有安定的生活。所以罢工越多执政党地声誉越差。拉选票的能力也就越差。”

“老百姓既然怕动乱,想安定,为何又要搞罢工呢?我认为这是老百姓被迫在生存和安定之间作出选择。当生存成为不可能时,他们就只能选择动乱。”庄继华说到这里端起茶杯却发现茶杯已空,便给自己倒杯水。

“要提出纲领首先要明白当前工人和农民的生存状况,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贺衷寒听到这里很是疑惑:“那不就成了苏俄的做法了,分田分地,或者减租降息,再不然就是没收工厂,消灭剥削。”

庄继华嘿嘿笑了。他知道他们会有这么问。他把杯子捧在手里,感受那份灼热。

“无论在野党还是执政党。面对的都是同样的社会问题。问题不会改变,变的是解决的方式方法。”

庄继华在屋里来回踱步,思考如何措辞。

“在野党可以通过发动罢工、没收劳动工具这样的手段来推动改变工人的生存条件。执政党是不能这样做地。执政党地他的执政属性就要求他通过合法地方式平稳的推动社会变革,其中就包括改善工人的生存条件。”

“面对同样的生存条件恶化,执政党应该做的是什么呢。通过立法的方式,改善工人的生存条件,然后建立相应的监督和促进机构。”

贺衷寒和曾扩情听到这里逐渐明白庄继华的意思了,共产党喜欢罢工,那么三民主义学会就应该推动立法,推动法律的执行。

“对于剥削,完全消灭是做不到的,我们消灭不了剥削,当我们可以消灭残酷剥削。现在这种残酷剥削在中国城市和农村普遍存在;城市里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在十个小时以上,工资却很低廉;农村呢,地租普遍在七成以上,借贷利率呢,普遍达到50%,甚至是100%。扩大哥,你来自农村,我说的这些应该不假吧。”

曾扩情点头称是,贺衷寒虽然出身富家,但对农村里的事也比较清楚。

“这种残酷剥削最终造成农民普遍破产,这些破产农民就成为社会动乱地根源。很多人指责说是共产党造成社会动乱,其实他们看只是看到表面,因为就算没有共产党也会有其他政党来领导农民和工人起来斗争,来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

“在他们看来是因为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农民和工人才起来的,其实这是误觉,是因果颠倒。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记载了无数次这种事情了。只不过把他记录成了农民造反而已。”

庄继华说到这里心中对自己都有些佩服了,这样解释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个。

“历朝历代农民造反无不是因为大量农民破产。活不下去,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变革,拒绝这种变革就必然导致**。所以简单的把问题归结到共产党地身上就是因为他不愿承认当前农村的现实,农村中有很多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处于破产地边缘。”

“用没收的方式来解决可以吗?当然不行,这是以国家的名义行抢劫之实,政府不但不能没收。反而应该保护私有财产,除了对恶霸地主进行打击外,对凡是依靠自己勤劳致富的都应该保护。社会公平不是指社会财富平均,而是指机会公平,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国民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发展机会等是公平。”

“宰相的儿子和农民地儿子他们会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他们出生和成长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可这是先天造成的,是老天爷定的,你没有办法改变,唯一能做的是,让农民的儿子与宰相的儿子有相同地受教育机会,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环境的机会。否则就算你强行平均财富。几十年后新的不平等还是会产生。”庄继华想起前世的一些莫名奇妙的事情,不由多说了几句。

“所以学会的纲领既要针对当前社会现实,又要符合三民主义,还要与共产党不同,还要符合执政党地身份。这就要看你们俩的智慧了。”庄继华说道这里不由笑了,贺衷寒和曾扩情互相交换一下眼色,贺衷寒说道:

“文革,干脆你来起草,我们润色,再拿到学会里讨论。”

“我说了这么多。就已经是帮你们了。再说你们的纲领让外人来起草,传出去可不好。”庄继华说完向对面房间漂了眼。杨其刚和黄蟹仍然在忙,似乎没有注意这边的情况。贺衷寒闻言却知道又被他滑过去了,只好叹口气说:

“好吧,文革,不过…。,算了,还是我们自己来,写好之后,我再请你看看。”

“没有问题,随时听从调遣。”庄继华知道贺衷寒这是顾虑他的副官身份,进而猜想这是不想把蒋介石牵连进来。

这边的事情做完,庄继华又走进杨其刚的房间,普一进门,杨其刚就问:“那边的事情做完了?”

庄继华也不在意,他也根本没想瞒谁,点头说:“他们那边简单,你们这是在印这期的《士兵之友》?”

“嗯。”黄蟹点点头,手上用力把滚子向前推,然后掀起压板,杨其刚把印好的纸拿出来,黄蟹把压板压下,用力推一下,整个过程很熟练。

“杨大编撰,我写了篇文章,想在《士兵之友》上发表,你看行不行。”庄继华知道他们冷落自己地原因,也不在意。

“哦!文革,这可难得呀。”杨其刚有些意外,刚才对面隐隐有农民工人地话传来,让他心里产生些异样想法,没想到庄继华过来却是开口就是要在《士兵之友》上发表文章。

“怎么他们不让发表?”黄蟹问。

“什么他们你们,在我看来你们都是一伙的,政治部地政客。”庄继华心里不舒服,话里就带上刺了。

杨其刚呵呵笑了,房内的气氛一下就缓和了:“我们要是政客,你庄文革是什么?不也是个政客。”

“我可是军人,没看我是副官,与政治不沾边。”庄继华面不改色继续他的花活。

“其刚,你跟文革斗嘴恐怕不行,他的脸皮比城墙的拐角还厚。”黄蟹嘴上说,手里的活也没停。

“歇下吧,”杨其刚对黄蟹说。

“几下就完了,你看我这手,”黄蟹举起双手,那双手上沾满墨汁:“这怎么歇。”

杨其刚为难的看了庄继华一下;庄继华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便说:“你们作吧,我等你们做完,再说。”

“那好,那边有报纸,也有水,你自己动手。”

庄继华从书报架上取下报纸夹,挨着翻这些天的报纸,报纸很杂,没有按照报社分类,而是所有的报纸都夹在一起的。

开始时他还是有手无心的随意乱翻,过了会,他被报上的消息吸引。

“滇军司令杨希闵通电支持唐继尧就任大元帅”

“桂军司令刘震寰指责中执委讨唐通电不当”

“杨希闵下令前线各军不准回广州,滇军于各处设卡”

“大本营任命东征英雄蒋介石担任潮梅八属善后督办”

“东江各地农协纷纷成立”

“永福舰被北京政府海军劫持,黄埔军校两连官兵被扣厦门”

“东征英雄粤军张明达师长溺水失踪”

“总理善后事毕,汪精卫先生本日离开北京”

“许崇智司令致电闽督周荫人要求归还永福舰”

……。。

第三章 风起广东 第三章 风起广东 第六十七节 争论

第三章 风起广东 第六十七节 争论

梅县没有报纸,这些报纸有些是广州的,也有潮州,汕头的;有十来天前的;有最近几天的;庄继华看到这些有点坐不住了,他感到广州的局势有可能要大变,说不定杨希闵和刘震寰就会叛变,另外蒋介石态度变化也肯定与广州局势变化有关,他不由想起柜子里的那堆文件,心里有些急切的想打开看看。

他抬头看看杨其刚和黄蟹,两人身边已经摞起老高几叠印好的纸,他又沉静下来继续等待两人。

又等了十几分钟后,杨其刚和黄蟹终于印完所有报纸,待杨其刚洗完手后,庄继华把自己的文章递给他。

“文革,你在文章中说共产党并非完美,这是什么意思?”杨其刚看完庄继华的文章后问道。

“这世界有完美的政党吗?”庄继华没有正面回答。

杨其刚一失语塞,黄蟹边擦手边接口道:“没有,就算有完美的政策,也要看执行政策的人。不过,文革,我党虽不完美,但仍然是目前国内最有远大理想的党。”

说完端起乌黑的脸盆,就要出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