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这么说?”多萝西疑惑地问道。

吴铭轻轻摇了摇头,“你可能不太清楚司徒雷登先生在中国的影响,可是来到了根据地,你可看到八路军有分量的人物前来迎接,军务繁忙,来得仓促,正在通报,这些理由也就能骗骗你。”

多萝西眨着大眼睛,思考着吴铭的话。

“你也别着急,事情会有转机的。”吴铭安慰道:“也就这一、两天的时间,赶路挺累的,还是早点休息吧!”

“回去吧!他分析得挺有道理的。”徐珍珍拉了拉多萝西,“你现在出去乱跑,不是让外面的八路军为难吗?”

“原来这么复杂呀!”多萝西摇着脑袋,慨叹道:“中国人的事情还真是麻烦。”

“珍珍。”吴铭抬手止住了徐珍珍,“这两天事儿也多,这人也多,弄得我连向你说对不起都没机会,你不会还生气吧?”

“算了,我是明白道理的人,不会小肚鸡肠的。”徐珍珍大度地摆了摆手。

“我就知道你不会生气的,打是亲骂是爱吗!”吴铭又恢复了那种玩世不恭的神态,弄得徐珍珍哭笑不得,轻啐了一口。

“八路军的人,我去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软禁我们?”多萝西突然发现孟庆时和章葆娟走进了院子,立刻气呼呼地说道。

“停,别去,我的小祖宗。”吴铭急忙拦住了她,“他们不过是个小兵,你这不是难为他们吗?冷静,一定要冷静。”

“各位吃、住有什么不便之处,请尽管对葆娟说。”孟庆时走过来,笑着对吴铭等人说道:“我们根据地条件艰苦,但是会尽量满足各位的要求。”

“屋子里有老鼠,又肥又大的老鼠。”多萝西不满地说道。

孟庆时愣了一下,马上说道:“我立刻让人把屋里仔细检查一遍,把所有的洞都堵上。”

吴铭撇了撇嘴,仰脸望天,强忍着不笑出来,在这么艰苦的地方,老鼠要么搬家,要么骨瘦如柴,哪里会有又肥又大的家伙。

徐珍珍见章葆娟面上带有忧色,不禁问道:“怎么啦,小学妹,是不是我们的到来让你们很为难哪?”

“不是,不是。”章葆娟连忙摇头否认,“是这样的,我们想打听一下,这些学者里有没有医生,精通外科手术的医生,因为我们有两个伤员情况很不好,需要马上手术取出手弹,而我们根据地医疗队的那位医生正在别处,明天中午才能赶到。”

“有吗?”徐珍珍转头询问吴铭,孟庆时和章葆娟则满脸期望地望着吴铭。

吴铭摇了摇头,“没有,这批学者都是耍嘴皮子的,没有玩刀的。”

孟庆时和章葆娟掩饰不住失望之情,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吴铭稍微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如果情况真的很紧急,而且你们相信我的话,我倒是可以去试一试。”

四个人的目光一下子投注在吴铭身上,有惊讶,有诧异,有难以置信。

“那个,我确实是医科毕业。”吴铭翻了翻眼睛,解释道:“而且也有那么点实践经验,当然,如果手术出了意外,我是不会负责任的。也就是说,如果硬挺着,他们是十死无生,要是让我来做手术呢,九死一生,还是有那么一线生机的。”

孟庆时咧了咧嘴,看了看章葆娟,郑重地点了点头,“刘先生,您肯出手,我们便足感大恩,出了意外,我们再不懂事,也不会怪到您的身上。”

“我去拿手术器械,你们稍等我一会儿。”吴铭面无表情,转身向屋里走去。

多萝西眨了眨眼睛,笑着对孟庆时说道:“我是他的助手,是不是可以一起去呀!”

“当然可以。”孟庆时笑着回答道,顺便做了个请的手势。

第012章 李副政委

“当啷”,一枚血污的子弹头掉进了盘子,吴铭稍稍松了口气,缝合伤口,上药,打消炎针,然后示意孟庆和躺下来。

孟庆时和伤员头脚相反躺在床上,吴铭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连着注射器。吴铭把阀门通向孟庆时,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流入注射器,他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伤员体内。

“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特别是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1938年6月,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才在五台县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战地输血,但直到现在,八路军的多数医疗还不能熟练地使用这项技术。

看着尚未苏醒的伤员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血色,吴铭长出了一口气,转过身,摘下口罩,手套,走出了屋子。

“谢谢您,刘先生。”孟庆时跟着走了出来,脸上略有些苍白。

“尽人事,听天命。”吴铭摆了摆手,“他们并没脱离危险,你现在谢我还太早。”

“您的心意,我们必须表示感谢,这与结果无关。”孟庆时真诚地说道。

吴铭淡淡一笑,转头寻找多萝西,却看到刚才自告奋勇来当助手的多萝西,现在正坐在不远处一个轻伤员跟前拿着个小本本在记录着什么,那个轻伤员则是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在讲述着。

“她是个热心的美国记者,这是职业习惯。”吴铭微微皱眉,“你们八路军如果有什么规矩,或者对于拍照、搜集材料或访问谈话等有限制的话,还请告诉她。”

“任何一个新闻记者来根据地访问,我们都欢迎。不许新闻记者来根据地采访的,不是我们,是国民党。”一个声音突然从门口响起,吸引了吴铭的目光。

“副政委。”孟庆时转头看清进来的人,马上一个立正,敬了个军礼。

“你好,刘先生。”副政委李锦林(本人物纯属虚构)轻轻点了点头,走上前伸出手来,“感谢你为挽救八路军战士所作的努力。”

“客气了。”吴铭和他握了握手,脸上很平静,“都是中国人,这算不了什么。”

这时,多萝西也结束了与八路军伤员的谈话,笑着走了过来,“密斯特李,非常感谢,我得到第一手的资料。”看来,李锦林是早就来过,看到吴铭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便没进去打扰,而且还允许了多萝西的采访。

“如果两位不累的话,我们可以出去谈话!”李锦林做了个请的手势,“让这些伤员好好休息。”

“当然,我们不累。”多萝西抢着回答,吴铭只好咧了咧嘴,露出一点难看的笑意。

李锦林个子不高,中等身材,尽管留着胡子,但外表却并不苍老,也不显得粗鲁,又大又深的眼睛似乎有一种吸引力。他竟然会讲英语,虽然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据他说已经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吴铭感到很惊讶。

“我来得稍迟了些,天色很晚,再加上各位旅途劳顿,便没有去打扰。”李锦林笑着说道:“我们根据地条件有限,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李政委客气了。”吴铭微微一笑,“八路军这次能够出手相助,我们是感激不尽,些许不便,我们都理解,毕竟这是在敌后。”

“密斯特李,你是我遇到了共产党的,最大的官。”多萝西拿着小本本凑了过来,“不知道是否方便接受一下我的采访?”

“那个,李政委刚刚赶了很远的路,一定很是疲惫,不如先让他休息休息,改天再采访吧!”吴铭抢着说道。

李锦林笑着点了点头,别有深意地看了吴铭一眼,“也好,我随时欢迎你们来采访。”

多萝西有些不甘地收起了小本本,和吴铭站起来告辞。

“明明是你不想让我采访,偏要说他赶路很累。”刚走出不远,多萝西便对吴铭不满地说道:“不知道你这人是怎么搞的。”

“我累了,想睡觉。”吴铭简短地回答道:“你现在回去采访也来得及,干嘛要跟我一起出来。”

“我们是一伙的,自然要共进退。”多萝西理所当然地说道。

“谁和你是一伙的,胡说八道。”吴铭嗤之以鼻,“少套近乎,你愿意去采访你自己去,我可不陪着你,臭洋妞。”

“我哪里臭了。”多萝西一把揪住吴铭的衣服,“忘恩负义,过河拆桥,那个……,你……,你这个敢娶两个老婆的混蛋,信不信我掀你的老底。”

“掀哪,你倒是掀哪!”吴铭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更何况你个女洋鬼子。”

“掀就掀,你第一个老婆把你当成救命恩人,而你却……;你第二个老婆是你绑架来的……”

“我第三个老婆是个臭洋妞,叫多萝西。”吴铭突然坏笑着说道,然后转身就跑。

“你……混蛋。”

看着两个人吵吵闹闹的越走越远,李锦林苦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招呼孟庆时,“小孟,来,把情况给我介绍一下。噢,还有小章呢?跑哪去了?”

“她刚刚借了本书,肯定是躲起来看书去了,我这就派人把她叫来。”孟庆时回答道。

不大一会儿的工夫,孟庆时、章葆娟便来到了李锦林的房间,章葆娟的神情有些悲痛,情绪很是低落。

“怎么了,小章,情绪有点不对头啊!”李锦林示意两个人坐到炕上,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看书受了点影响。”章葆娟勉强笑了笑,“政委,您什么时候来的?”

“到了没多长时间。”李锦林盘腿坐在炕桌前,“中央有新的指示,我们派人全程陪同这批客人,除了核心要害部门不允许进入以外,其它地方一律放行!”

“你俩先跟我谈谈他们的大概情况,我也好做到心中有数。”李锦林敲了敲炕桌,说道。

“这是中、外学者的名单。”孟庆时递过来一张纸,“共十八人,抗团成员共有二十七人,名单在背面。”

李锦林接过来看了看,笑了起来,“这来头还真是不小,一个个全是中、外闻名啊,司徒雷登、夏仁德、林迈可、张东获,这抗团还真是有能耐,竟然能把这些人都弄到一起,就不怕被日本人一窝端了。”

“政委,我正要说这事呢!”孟庆时指着名单说道:“抗团的战斗力不容小看,特别是这个刘德华,据我们的内线报告,他不仅身手很厉害,而且在近两个月内作为教官,让抗团的战力提高不少,特别是对北平抗团的团长李振英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哦,没想到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还是个厉害人物啊!”李锦林笑着说道。

“不仅如此,他和那些中、外学者的关系也很密切,除了那个美国女记者外,在路上,我还看到他和司徒雷登交谈甚欢。”章葆娟补充道:“而且,他或者也能被称之为学者,这本书的作者便有他一个,听说为了搜集资料,他还只身前往日本。”

李锦林接过章葆娟递过来的书,脸色凝重起来,“英文书,我倒是听说过,据说很轰动,给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恶劣影响。”

“小章,你就是!”李锦林随手翻到插图,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凡是中国人,谁看了都会难受,心里觉得憋得慌。”章葆娟点头承认道:“恨不得拿刀砍几个日本人发泄。”

“刘德华和那个美国女记者多萝西关系很好啊!”李锦林轻轻拍了拍书,“而且他虽然表面上很客气,但刚才却阻挠多萝西的采访,是不是他对我党有什么误解?”

“他对我党是有些反感,但原因还不清楚。”章葆娟点头道:“或许是他不了解吧?你看那书的前言里,提到了多萝西的名字,她是资料提供者之一。”

“看来,这个刘德华是这个队伍里的核心人物,不光是对抗团,对那些中、外学者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李锦林思索着说道:“最好是能了解他为什么对我党印象不好,即便是不能让司徒雷登延安一行,也要争取尽量多的中、外学者的同情与支持。”

“这样吧,小章你多同多萝西接触,由她来影响刘德华的态度。”李锦林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小孟,你和抗团的人要搞好关系,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应该会有共同语言吧!”

“这本书,我先留下看一看,从这里面大概能分析出刘德华的一些思想。”李锦林笑着说道:“小章啊,我看完就还给你,也不知道扔了这几年,英语还能不能看得顺畅啊!”

第013章 焦点人物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7点55分,由183架飞机组成的首批攻击机群从日本联合舰队起飞,猛烈攻击珍珠港内的美国舰队。1小时后,日军出动191架飞机编队,实施第二次攻击。结果共击沉美战列舰5艘,击伤3艘,毁损其他舰艇10艘;击毁飞机188架,击伤291架;美军官兵死2408人,伤2000余人,美太平洋舰队受重创。日军仅损失微型潜艇5艘、飞机29架,战死者不足百人。

下午2时,日本特使来栖和野村大使到美国国务院,向国务卿赫尔递交了备忘录。尽管罗斯福事先对赫尔有所叮嘱:对他们冷淡,不要发作。但赫尔还是抑制不住。他看了一眼备忘录,说道:“在我50年的公职生活中,从未见过这样厚颜无耻、充满虚伪与狡辩的文件。”说完向门的方向抬了抬下颚。

12月7日下午3时,消息流传开来,并由反应最敏捷的美国报界传播到美国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2月8日清晨8点左右,吴铭在睡梦中被李振英摇醒,睡眼惺忪地看了眼窗外,不满地嘀咕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不能让我多睡一会儿吗?”

“大哥快醒醒,日本和美国开战了。”李振英两眼放光,提高了声音,“快醒醒吧,日本偷袭珍珠港,真的打起来了。”

“打就打呗,我早说过要开打的。”吴铭并不十分惊讶,揉了揉眼睛,穿衣下炕。

“留守北平的情报员发来电报,现在北平满大街都是日伪特务,他们不但强行关闭了各大院校,还疯狂地抓捕爱国师生、美、英等国的侨民,接管他们在华的资产。”李振英补充道:“小日本已经对美国宣战了,现在所有人都在听收音机的广播,关注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您也去吧!”

吴铭洗了把脸,清醒清醒脑袋,穿上大衣,跟着李振英走了出去。

“罗斯福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曾经说过:除非美国首先遭到攻击,否则他不会让美国卷入战争。这下子可好,日本鬼子做了件罗斯福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吴铭边走边冷笑着说道:“赔了个珍珠港,却把有严重分歧的美国人都团结起来,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