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透视眼 [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透视眼 [校对版]-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完齐非的介绍,王卓若有所思:“也就是说,这块东西是天然形成的?”

桌子上那个金块的表面起伏不平,好像经历过无数岁月的风霜洗礼,缝隙处的泥沙还没有完全洗净,看上去沧桑古老。

“这可是件宝贝啊。”丘路笑道:“狗头金存世极少,据说清朝的时候有个官儿,派了很多人专门去找这个东西,想搞回来送给慈禧太后做寿礼,最后都没找到。”

齐非点头道:“对,所以有人说狗头金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因为它的珍贵,才被人们视作福气的象征。”

王卓哦了一声,点点头,拿起那块狗头金翻覆摆弄,问道:“自然形成的金疙瘩?那它里面是什么东西,全是金的吗?”

“那倒不是。”蔡远图说道:“狗头金分三种,有金包石、石包金,还有金包水。这块就是金包石,内核里应该有块石头,不然它的比重就不对了,全金的不可能这么轻。”

齐非解释道:“狗头金不是纯金,一般纯度在百分之七十左右,杂质是其它金属,有的是铜,有的是银或铁等。”

听到这里,王卓算是对狗头金有了大概的认知了,他用放大镜仔细看着这块狗头金,悄悄用起透视眼,穿过放大镜和狗头金的表面,向里面看去。

这一看,他惊讶的发现,视线刚刚透入几毫米的厚度,表面的黄金层就过去了,里面是一块白色的鹅卵石,奇怪的是,这块鹅卵石的表面有腐蚀过的痕迹,好像被虫子咬过一样。

另一个疑点是,黄金和鹅卵石之间的过渡太直接了,二者虽然贴得很紧,却是江水不犯河水的分离状态,和翡翠毛料的皮壳形式完全不同。

把狗头金翻了个方向再次透视,这回王卓终于有了结论,这东西又是件假货,因为从这个角度透视进去,他看到表面的金衣分成了三层,其中最底的一层带着个切割过的尖角,而这一面的鹅卵石表面有明显的雕凿痕迹,一看就是手工搞的,绝非天然。

放在放大镜时,王卓的心中已有定计,就连这块狗头金的制作过程,也猜到个七八不离九了。

“这东西大概有四两重吧?”王卓掂了掂,笑着问道:“蔡老板,多少钱买的?”

“你估的很准,这东西我称过,二百零六克。”蔡远图淡淡的笑道:“昨天有人出二十万想买,我没卖。”

“就这么个东西,有人出二十万?”王卓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问道:“纯金也才三百左右一克,它纯度只有七成左右,里面又包了块石头,就值一千块钱一克了?”

“王卓,账不是这么算的。”丘路苦笑着插道:“宣纸和墨水还不值钱呢,让唐伯虎画幅画,就值几百上千万了,狗头金是大自然的瑰宝,它的价值在于珍惜,你不能拿它的黄金价值来衡量。”

“你可别小看这一小块东西。”齐非说道:“狗头金是微生物吸附聚集出来的,就这么一疙瘩东西,形成起来可能也要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呢。”

蔡远图点头道:“有点像珊瑚的形成过程,不过远比那缓慢。”

“几百万年?我看几天就够了。”王卓嘿嘿一笑,看向蔡远图:“蔡老板,这东西就是个高仿的,你是拿它考我眼力,还是被打眼了?”

“你说它是假的?”蔡远图笑容渐去,眉头微微皱起。

“呵呵。”王卓笑了一声,点头道:“假的真不了,不管它能以假乱真多少次,早晚也会被揭穿画皮。”

“这块狗头金在我手里,已经十多年了。”蔡远图沉声说道:“王卓、齐小姐、小丘,不瞒你们说,这东西当年是我要债要回来的,抵了一万块钱,我当时找很多人帮忙看过,也就是现在说的掌眼了,都说这是个真货。不过拿它抵债的那个人说过,这东西是他从一个河南盗墓贼那里买来的,这和来路不明也差不多了。你们应该也知道,河南就是个古董造假的大窝点,所以我对这块东西,总觉得信不过。”

顿了顿,蔡远图淡淡的笑道:“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件东西我才一直没卖,就是怕它万一是个假货,给我落一个打眼加坑人的名声,我也不差这点儿钱,如果是假的退货都行,关键是这个面子我丢不起。”

“这东西是假的?你怎么看出来的?”齐非拿起那块狗头金,尤自不信,重新仔细打量了起来。

王卓老神在在的喝着茶,“我说它是假的,它就不敢真,来多少专家都不好使。”

齐非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我还真就不信了,那么多人都看不出来,你的眼力就这么好?”

“那我先给你们讲讲这东西是怎么做的。”王卓抓了两粒橄榄果扔进嘴里。

三人顿时笑了,这位半小时前还连什么是狗头金都不知道呢,现在就敢给大家讲讲怎么制作假狗头金了,能不能别这么恶搞啊。

齐非笑道:“行,我们听听你怎么胡掰。”

王卓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来:“先拿一块纯金,在里面兑点铜啊银啊钨之类的东西,反正就是延展性比较强的金属。延展性你们都明白吗?”

丘路点头:“物理课学过。”

齐非嗯了一声:“金的延展性最强,你说的那几种稍差一些。”

蔡远图笑道:“我没学过也能听懂,你直接说比较软的金属不就得了么?”

“听懂了就行。”王卓继续讲道:“把这些金属和纯金化在一起,滴成金豆子,打扁,打成手工金箔。都知道什么是手工金箔吧?”

齐非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别打岔了,快接着讲吧。”

蔡远图的表情庄重了起来,似乎想到了什么。

“金箔打的厚一点,当然咱们这金子也不够纯,想打薄也不行,反正就那么回事吧,打成大约两三毫米厚。”

“打住。”齐非插嘴道:“两三毫米那叫金片了,不是金箔。”

王卓哦了一声,不以为许:“反正都差不多,那就打成一毫米。”

丘路也摇头道:“一毫米也太厚了,金箔的厚度单位是微米,差一千倍呢。”

“那你们就打一毫米的金片!”王卓终于败下阵来,继续讲道:“然后你们找块石头来,形状不要太规则,太小了赚的少,太大了你们先估计一下自己打的金片能不能包得住。拿金片把它严严实实的裹好,别不舍得钱,一定要多裹几层。”

“然后把这块半成品扔进酸液里,什么酸我也不知道,反正是那种化不了黄金却能化其它金属的酸液就对了,硫酸还是盐酸的你们自己试。用酸液泡几遍之后,崭新的狗头金就出来了,比微生物做的还精致,比珊瑚还珊瑚。哎呀太漂亮了,跟工艺品似的,所以你得先把它氧化一下,显得旧一些才行。下一步你弄点河底泥把它抹一遍,再找台搅拌机,最好是新的,没沾过水泥白灰这些人工的东西,里面放些河沙石子烂草根之类的,把咱的狗头金扔进去搅,搅到你觉得行了就拿出来吧。”

“咱的狗头金就这么做出来了?”

“是啊,就这么简单,一次做多少块都行。”

蔡远图指了指桌上的狗头金:“那我这个,也是这么做的?”

“没错。”王卓干脆利落的回答。

“你有办法证明吗?”丘路问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王卓看向蔡远图,笑道:“证明的话,这东西可就毁了。”

蔡远图大方的一摊手,说道:“毁了就毁了,只要别毁完告诉我这是真东西就行。”

“那好,你们看仔细了。”王卓一把抄起桌上的狗头金,翻了个方向看准位置,双手扣紧用力一掰!

可惜关盈盈等人均不在场,不然他们一定会发现,眼前的这一幕场景和在尚东楼发生过的那次惊人的相似,只不过王卓手里的东西由青花瓷器换成了一块狗头金!

徒手断金的功夫王卓可没有,但掰开包裹在石头表面的金衣就绰绰有余了,而且这件金衣还受过酸液的处理,早就被腐蚀得千疮百孔了。

“啪嗒”一声,一颗石块掉在了桌上,扬起几粒飞尘,王卓看了一眼剥下来的金壳内部,笑着点点头,随手把它交给了身边的齐非。

蔡远图和丘路刚要把脑袋凑过去,王卓拿起那块石头说道:“蔡老板,丘哥,请看这块石头。”

男人们连忙把头转了回来,同时惊讶的张开了嘴,只见在这块普通的河卵石上,锉槽磨角的痕迹非常明显,还有一小块被酸液腐蚀过的痕迹,这些显然不是微生物可以做到的。果然像王卓说的那样,假的真不了,这是件冒牌货!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垮料?

黄澄澄的金衣好像两瓣剥开的荔枝壳,摊开在桌上。中间一颗石头蛋子颜色灰白,让人无法联想到荔枝肉上去。

不用说,这就是那块狗头金赝品的下场了。

金衣最先被掰开的位置,正是整张金衣最薄的部分,细致观察后不难发现,由于制作的时候包裹的不够严密,酸液从这里渗了进去,在金衣的正反两面都留下了腐蚀的痕迹,石头上被腐蚀过的位置正对着这。

“你就是从这里发现的猫腻吧?我们怎么没看出来呢?”

齐非已经心服口服了,虽然王卓说的那道比发丝还小的裂纹她死活都找不到,但除了相信他,她还能怎么样呢?

事实上那道裂纹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是王卓编出来糊弄他们三个的,以掩盖透视眼的能力。

“我果然没有看错你。”蔡远图面容带笑,对刚刚损失掉的狗头金丝毫不在意,说道:“可惜十多年前我收下这件东西的时候,却是看走眼了。”

齐非笑道:“打眼的不是蔡老板,是把这件东西抵债交给蔡老板的那个人。”

“河南人造假的本事果然名不虚传,这件东西做的太专业了,让人防不胜防啊。”丘路惋惜的看着那块剥了画皮的狗头金,二十万的东西就这么完了,只剩下一张不到三十克的金皮子,纯度还不高。

蔡远图哈哈大笑道:“小丘啊,其实我老家就是河南的。”

“呃……”丘路面露尴尬,好在蔡远图完全不以为意,打趣道:“不过后来我爸跟着我爷爷闯关东到了东北,可能就跟着东北人学好了吧,所以我可不会造假呀,这不就让老乡给骗了么。”

大家都笑了起来,齐非似有感触的唉了口气,说道:“这年头的人啊,骗的就是老乡,谁要轻信老乡的话,就等着倒霉吧。”

王卓悄悄看了她一眼,心说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故事。

“不说这个了。”蔡远图一挥肥手:“这些新来的毛料,我还给你们打九折,这可是老主顾都没有的待遇,快去看看吧!”

……

院子里人很多,由于新到了大批赌料,奇石坊的老主顾来了不少,还有很多人是闻风而来的,就连一些古玩街上的同行也来了,看看能不能碰运气买到便宜料子。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人都会把切开的毛料带走的,有的人切涨或切垮了之后当场就会转手,价钱往往也比较实惠,能买到这种料子的话,捡漏倒算不上,赚上一笔倒是没问题的。

王卓、齐非、丘路三人一出现,就被人认了出来,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瞧见没,那三个人我见过,切出龙石种帝王绿的就是他们,上次他们是四个人,今天有一个高个的美女没来。”

“快看,刀刀垮回来了嘿,好像晒黑了?”

“还跟人家叫刀刀垮啊?你倒是切出个两千多万的垮料给我看看呀,人家现在叫丘一刀,一刀翻身!”

“咱先别走了吧,看看他们今天能切出个啥来。”

“这三位帮奇石坊赚了大钱了,打他们切出那块帝王绿起,奇石坊的生意好到暴棚了。”

“是啊,要不蔡胖子也不能这么快又进回来一车货。这就跟彩票站中出头奖的效果差不多,玩彩票的都奔这来了,大家凑热闹一人买一张,就把他成全了。”

“得了吧马老板,你的八宝居不也跟着借到光了么,咱这古玩街里玩翡翠的,最近谁没跟着多成几桩买卖?”

过来和丘路打招呼的人最多,表现的最淡定的是齐非,倒是王卓第一次被这么多人指点着、瞩目着,多少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了心态,毕竟当着数百名同学暴打老师的事他都做过,适应能力当然是很强的。倒是赌输了的刘国洋完全没有消息,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奇石坊这次进回来的毛料确实很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半赌的,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是另一个老板在云南收购的,由于距离上一次发货的时间较短,所以东西不多。

而那些成堆摆放的全赌毛料,是从缅甸整车拉回来的,在云南换了辆卡车就运过来了,这在北方城市可是罕见的大手笔,以前还从没有人这么干过。

三人商量了一下,齐非和丘路对半赌的料子比较感兴趣,这也和两人的性格与目标有关,齐非本来就喜欢收开过窗的料子,这种毛料比较把稳,而丘路做了那么久的“刀刀垮”,虽然已经咸鱼翻身了,却依然没有什么信心,一看到全赌的料子就疑神疑鬼的,总担心切出来的又是白花花的石头。

王卓就不一样了,对他来说,全赌的料子升值空间大,价钱便宜,而且这些料子都是刚到的,经手不多,正适合他一展拳脚。

于是三人分成两路,齐非和丘路去看半赌料子,王卓拿着工作人员提供的强光电筒、放大镜,独自来到了人流熙攘的全赌毛料区。

停停走走,很快,一块东瓜大小的毛料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是一块灰色石皮的料子,皮表致密细润,通常这样的料子切开后内部透明度好,杂质较少,但是这块料子的颜色太均匀了,没有任何表现,而且一头还有几道天然的裂纹,这样一来,整块料子一下就被判了死缓,最好的情况也是个无期徒刑。

赌石客们经过这块毛料的时候,都会摇头绕过,偶尔有人拿放大镜观察那几道裂纹,也会很快叹息一声,抬腿走人。

见王卓在这块料子前驻足,旁边的一个高大中年人好心劝道:“老弟,我劝你还是别打这块石头的主意了,它表现太差,难涨。”

另一个微胖的青年也说道:“是啊,这石头也就是个压酸菜的货,你看它上面连个松花都没有,更别提蟒带了,一头还有三条裂,这种还没切就裂了的料子谁敢碰啊?”

“有道理。”王卓点头,微笑问道:“那两位大哥,你们觉得这块料子要是出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