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民之我自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农民之我自风流-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约240亩地,作为新修大酒店的的基址。英子则按我的意思,开始从各个方面调配资金。显然,我们都明白,仅仅那一个亿的启动资金不足以提供这么个大酒店和写字楼的建设成本。周雅洁则往各地开始招聘酒店工作人员。罗梅儿则与园林基地密切联系,从全国各地调配树木苗种,要作这个大酒店的绿化之用。老郭也马不停蹄,开始着手准备大酒店所需的各种材料,大到水泥、改性沥青、砂石、钢筋,小到电线电缆,总之一点,这是自己的事,一切都要好的!

每个人都在按我的意见,然后结合她自身的岗位特色加紧处理。将一系列要求分发下去后,我心头才稍稍轻松。待这边安排妥当,我便一头扎到那果汁产业去了。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以及我们几个人的分析,最终我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上马这个项目。

最后,又一次由罗妮儿和谢怡婷出面,全新成立了一个南威省牛虻山糖酒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英子,下设七个子公司:南威省牛虻山果米酒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在牛头村设厂,直接从牛虻山里收购各种野果,专司酿制果米酒。请老刘头、老赵头、老张头三个大山里最德高望重、又最具酿酒经验的老人出山当顾问,他们三个控制酿酒配方。当然,酿酒的设备是全新购进的;至于酿酒技师,则直接从五粮液公司挖过来两位;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英子。主要考虑她是老刘头的孙女,好办事一些。

第二个子公司则是南威省牛虻山果米酒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专司对这种“牛虻山”牌的果米酒进行销售。法人代表也是英子。主要是考虑利用她手头现有的、遍布全国的蔬菜营销网络,能够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构建果米酒销售终端。第三个子公司则是早已成形的南威省牛虻山饮用水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专司牛虻山矿泉水、牛虻山山泉水、牛虻山纯净水的生产和销售。这个公司原法人代表本就是英子,这会儿当然仍是她。第四个子公司则是新成立的南威省牛虻山野山果果汁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主司牛虻山各种果汁、果浆、果汁饮料的销售运营。法人代表当然也是英子。第五个子公司则是全新成立的南威省牛虻山野山果产业基地,法人代表同样是英子,主司野山果的养护、采摘等工作。基地还在牛头村设生产厂房,主要负责所有果汁、果浆、果汁饮料的生产。所有设备也均是最新采购。第六个子公司南威省牛虻山果汁营销有限责任公司虽也注了册,但暂时并没有派上用场,因为目前我还没打算朝这个方向发展。第七个子公司,此次也是我的一个重头戏,即南威省牛虻山凉茶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主司凉茶的生产和营销。当然也是请的那老刘头、老赵头、老张头三个老头做顾问,掌握配方;至于产品设备也是全新采购;生产基地也在牛头村。

考虑英子手头的工作特多,英子手头的原有蔬菜公司现已由谢辉主管了。至于新成立的这几家公司,也多由水泥厂的老郭推存人才充任一部分岗位,另一部分则从外面招聘进来。我特意让周雅洁多招了一批当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和职教学生充实到一线,作人才的梯队培养。

因为这时间正是野生水果的收获季节,因此果米酒公司和野山果果汁公司一下子就全面投入到生产。至于凉茶,虽然这个时节已经是销售最高峰刚过的时段,但仍算一个不错的时段,我依然决定投入生产。还好,这个凉茶的原料随时随地都有,可比生产果汁好多了!

而在我进行这些准备工作的同时,我已经请罗梅儿、罗妮儿和叶淑贞三个帮我弄了一份全新我营销方案,并早已全面铺开。

这个营销方案,其决窍就两点!

第一六四章

第一点,便是终端网点的布局。

这好办,因为我手头就至少有三个终端网络,一是英子的手头的蔬菜网点,虽然大都不大,但好在多而密而且遍布全国。就我一声令下,仅仅在五天之内,便从蔬菜公司中分出一个群体,成建制地并入南威省牛虻山野山果果汁营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这个新集体的原始营销团队。其终端网点同样遍布全国,因为依托蔬菜公司网点而建,因此其网点一铺也是数千个。

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终端!

当然,我心中有数,这做果汁与做蔬菜不同,所以人员的选择也相对不同。对这个群体,我选择相对较年轻的人员。而且对那些核心和骨干成员,一律分批从全国赶赴荆楚接受培训,每期四天,回去后着手将这一支一直做蔬菜营销的转行做果汁营销。至于大区域一级的主要的管理人员,则或是向外招聘、又或是从汇源、统一等专来公司高薪请来。

第二个终端是叶淑贞的生鲜超市,如今已在整个南威省布下了24家门店,并初步迈进到周边的湖南、江苏两省,在这两个省各开了3家门店。第三个终端是罗梅儿的牛虻山食府,如今也已经在南威省布下了30家门店,并同样成功出省,不但在湖南和江苏两省各开了3家门店,而且在上海和北京各开了一家区域性的中心门店。

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而眼下也都是了不得的网络,因为我可以直接将我的产品推进到这些场地。

当然,还不止这些!因为更了不得的是,罗梅儿一边做特色餐饮一边研究市场,最终得出一个能赚大钱的结论:这年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以及白领人群的增大,这种精品类、情调类的餐饮很有市场。

于是,她创造性地开了两种业态的餐饮店:一种是中西餐厅,名号就叫“牛虻山中西餐厅”装修有特色,搞的也是小资情调,既做牛排又做口味菜、既堡仔饭又推套餐、既喝茶又喝咖啡。甫一开始就受到热烈追捧。以她在荆楚市主干道芙蓉大道核心地段开的第一家旗舰店为例,一开始的投资高达420万元,她原计划8个月收回成本,可是仅仅两个月,这成本就回了大半!她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反应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口气在荆楚市核心路段、白领相对集中的路段同时开出5家连锁店,结果开一家火一家,而且收回成本的速度都很快,快得让她都咂舌!好在她在培养人才方法,也学着我的,每一个店的所有人员都是一备二,因此尽管店开得快,但人才并不缺。如今,她甚至已经在荆镇和荆山两市共开了4家店了。

至于另一种精品餐饮业态,她取名“好食尚”却是做的精品快餐,只是选址不同于前者。前者是选在路段,而这一个却是选在楼内!

当然同样讲究用餐点的情调,讲究高雅。地点主要选在荆楚市一些高档的写字楼内,做“楼内餐厅”直接面向中午不回家也不外出、又或是晚上加班的一些公司白领员工。这些人往昔都是吃盒饭,但那盒饭的潲水油却让众多白领群而捧之,每日里人满患。罗梅儿正好推出一项新措施:提前定餐制。即提前定了餐的能够吃饭,没定餐的吃不着。这法子一推,每天的生意丝毫不降,而且大大降低了浪费程度。同样,这种餐饮业态也是红火得让罗梅儿眼睛差点闭不了。这小妞儿为人平和,但做事却急火,仅仅一个半月,就同时在荆楚市12家最高档、白领最集中的写字楼内开设了这种“好食尚”精品连锁餐饮店,结果可是捞了一把。貌似这事儿还在全省各大城市地高档写字楼内铺开。

这两件事她也跟我讲过,当时她还总结出三点:有好点子好赚钱;有足够的人才能快速推进;有充裕的资金能让人更好更快地赚钱!我记得我当时只是笑。要知道,这点子可是她出的;这人才却是按我的方法培养的,复制起来很快,而且给了年轻人很多机会;至于资金,原来我们可是想也不敢想的,现在动手就是以千万元计,甚至以亿计都没问题,哪是昔日为了五十元钱而担心半天的?当然,我心里也知道,这最后一个由“楼内餐厅”做的精品快餐,其起源点怕是从她那公司的员工以及叶淑贞那公司的员工解决用餐问题而衍生出来的。只不过她还真是不错,就从那中间便看到了商机,而如今成了我的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抛开其他的不说,显然,仅仅罗梅儿手头的这数十家门店,绝对是那些饮料包括凉茶的一个极佳的推广和销售终端!

事实上,除开我手头直接拥有的三大终端销售网络,我还有四支规模同样巨大的销售网络。那便是以贺国谦为首的、长期与我们合作的一批大酒店的终端客户。当我将这个意思转告给他们时,几个大酒店全都是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当然,适当的点扣还是要给的!

至于那个营销方案的第二个诀窍,则是运用“欲擒故纵”的法子进行产品形象推广。这一点,我深为赞赏。且不说昔日《红楼梦》小说中,王熙凤的出场就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结果赚足了眼球;而在现实中也不乏典型范例。以黄金酒的推广为例,这个坊间传言是史玉柱主掌的第四大“金”品,就是使得这个法子。据说,在最开始的一个月,报纸上,电视里,广播中,到处是黄金酒的广告,但在市场上却就是连影子也看不到。结果产品一上市产,便引起抢购狂潮!至于史玉柱搞的前三“金”包括巨人脑黄金,脑白金,黄金搭档,则完全是强势媒体宣传,完全是地毯式轰炸宣传。这种法子我暂不打算使用,但以后一旦形成产能和规模,广告倒还是要推的。

我想,做什么事情,除开量力而行外,因材施法也是极为重要的!

第一六五章

就这个广告投放和产品形象推广,我最后甚至还按照罗梅儿的建议,新成立了一个南威省张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广告、文化传播、营销策划和推广,交给莎莉打理。当然,这个文化传播公司首先是搞好我手头各家公司的推广;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接受外业业务。

莎莉这小妮子也很不错。眼下她那块经济分析已经初步打开了市场,现在见我又交给了她一块,可是兴奋。这甚至一度让我奇怪。因为她那个么大小姐,老爸手头的公司和产业多的是,她不干;如今却对我交给她的公司特感兴趣,还真是让我瞧不明白!

因为各方面都提前到了位,虽然很多地方整合得还不够,但仍算不错。我也有心想在市场的直接调配下,培养一批人出来,因为我更相信市场最能培养人。因此,最终是我力排众议,在准备并不是百分之百充足的情况下,直接而全面地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而且是四大销售网络同时推进。

是骡子是马,拿出来遛遛,这便是我的根本想法。我并不知我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但我认为我这般做法,却并不会错到哪里去。事实上,这又直接表现了我的用人原则:除开必用的,其他的人员“既用老又用小”在现在这个社会,很多相对较老的人员,因为年龄偏大,又或是锐气消弥,冲劲并不足。好多单位,都以年龄35岁为一个门槛,超过这个数的一律不收。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我的各个公司的各个岗位上大量使用这种人员。至少我认为,时至今日,这个年龄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不利影响,相反,因为他们的经验和社会关系,反而帮上了我的不少忙。第二个方面,却是我大胆地使用年青人。很多单位都是要用有经验的中青年,对于刚毕业的不太喜欢。我却不同,这毕业的只要过得了我的选择关,做事不是掂轻怕重的,我一律接收。失败?没问题!从头再来就是。困难?没问题!我们一起克服。——这种冲劲和韧性,也为我的企业帮了不少忙!

时间继续往后推移。仅仅又过了十多天,果如我与谢怡婷估计的一样,国务院正式发文,废止以前的那份可以以土地回报道路修建人的文件。新国务院令明确表示,以前已经以土地回报投资商的,继续有效;但从新文件公布后的12月1日起,不再使用该条款,而必须由政府以资金方式直接进行回报。

整体来说,这个文件的公布内容与适用时间都与我和谢怡婷估计的一样,只是实施时间略有后移罢,但做到这般准确的估计,在我看来仍是挺难的。想到这里,我真是冷汗一阵阵地冒。一会儿想着自己幸亏提早进行了准确的预测,使自己的行为不过于太激进,否则这压上个八亿十亿的,保准以后做啥事都动弹不得;一会儿又有些得意,这么个预测国务院的行为,竟然这般准确,这个世界上怕是为人不多。不过,好在自己一直秉承父亲传承下来的不蛮横,见好就收,还真是帮了自己不少。这正如炒股,我不可能在最高点抛出、也不可能在最低点购进,只要大概差不多就行了。这显然再一次让我得益又再一次让我躲避了很多风险。

想来想去,我做到这一点,无非就一点:我并不认为我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手机访问:恰恰相反,我认为我能想到的,别个大概也能想到。我要做的就是,提前别人那么一丁儿想到就行!

这边才想着得意呢,那边的灵子却又打了电话过来。却是弓长重工最新生产出来的138米远程水泥浆输送泵第一批次7台,正式出口巴西,但现在遇到一个瓶颈:因为最开始签的合同有个交货时间限制,但生产过程中因操作工人不太熟练,推迟了一些出厂时间。如果按原来的外海交货方式,即通过奔云物流送至厦门,再能过大典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运至巴西,这个时间够不着。原因有二:其一,大典远洋正谋求涨价,奔云物流不肯,双方正在商谈中,暂没谈妥,可能会导致启货时间推迟;其二,因为弓长重工交货的时间推迟了些,错过了大典远洋昨天启航、驶往巴西的一艘远洋货轮;而目前停靠在厦门的大典远洋的集装箱船仅两艘,一艘将往非洲,一艘虽也是往美洲,但得先停靠在美国,再顺洋而下至巴西。因此,这般一来,无论如何,这个交货时间都会严重推迟。

我一听,心头一沉。我当然知道做生意最要讲究的是什么,那便是信誉。有了信誉,以后就有了发展的机会;没有了这一条,便什么都没得了。更何况,我猜想灵子这会为了这事怕是伤透了脑筋,因为我敢肯定,她与巴西那方签的合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