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民之我自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农民之我自风流-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家!当然,正式开门迎客的只有日本那家,另外三家都在装修,即将迎客。而罗梅儿的下一步打算,便是往华人聚居的地方,以及有喝茶习性的国家的地区开店!

我的意思,将茶馆和咖啡厅都升格,分别成立南威省牛虻山茶馆营销机构和南威省牛虻山咖啡厅营销机构,与总公司同一等级,直接隶属于集团。

在做茶馆的同时,罗梅儿有意地发展和培育自己的茶叶品牌。好在牛虻山一直有独特风味的茶叶出产,虽然每年的产量不多,但妙在茶叶产地好,而且炒茶手法特别,因此风味独特。那牛虻山的茶,可是如同银针一般。罗梅儿因此独创出一种“牛虻野尖”的茶叶品牌,并在我和罗妮儿的力推中,将之与“古丈毛尖”、“君山银针”、“怡清源野针王”一起并称推广,依靠前三者的品牌度抬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更何况,这四者共两尖两针,泡出来的清茶外观上可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别说,这个品牌才推出一年时间,还真有些收获,并已经形成自己品牌度,也逐步拥有了自己的顾客群。

我的想法是,成立“南威省牛虻山茶叶产业总公司”下辖两个子公司:一个专司负责牛虻山这个茶叶基地,以及“牛虻野尖”茶的生产、研发、制作和销售;另一个专司销售其他各种品牌的茶叶,做代理商。

这个餐饮集团过去一直由罗梅儿掌控,以后继续由她负全责。

第五个集团,则是糖酒饮料集团。原来就成了,下辖7个子公司。我的意思机构设置不变,只是将下辖的子公司升格为总公司,每个总公司再下辖若干个省级子公司即可。如今,无论是这牛虻山果米酒,还是牛虻山山泉水,再或是牛虻山冰绿茶冰红茶,还或是牛虻山桑椹果汁果浆,以及牛虻山桑椹果汁饮料桑椹多,都已经在全国打开了市场。事实上,从一开始起,我也学着娃哈哈走的代理商路线,但根本没人理会。后来我充分利用自己的渠道,靠,很快形成规模。这个时候就有大批的代理商找上门来。我当然乐意将这些交给他们,但代理门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而且全部要预付款。尽管如此,仍是阻挡不住代理商的热情。我也收回了大把的钞票。这些钱一到手,立即上马新项目。

最开始,这个团队的大部分人员是从蔬菜集团分过来的。在做这些饮料之初,我确实需要人海战术。最终,也确是这个人海战术起了作用,将那个牛虻山山泉水做成了功,成功让众多代理商加入进来。如此,这人海战术便失效,大部分人只有退出一条路了。但我并没有简单地让这些人退出,又或是解散他们,而是分作两步下手:除留下一小部分继教负责原来的饮料产品外,大部分立即做新的饮料。比如,最开始大伙只做牛虻山山泉水,一旦做成功引得代理商来了,这部分人大队转行做牛虻山桑椹果汁;代理商又一来,大部分再次转行做牛虻山桑椹果饮料“桑椹多”……结果,代理商帮我赚了钱,而原来的那班人马分散到各个产品线上去了,而且大都升了职,落得个皆大欢喜。好在这饮料的产品线多,做完水饮料做茶饮料,做完茶饮料又做果饮料,做完果饮料又做果汁果浆,做完果汁果浆我的功能饮料又面世了……

如今,这家较后成立的集团,也已经迈进了产值10亿元集团的行列!我决定,这个集团以后就罗妮儿掌控。

第六个集团是路桥集团,这是我的大本营,早过了10亿,由周冰洁掌控。第七个集团是建设装饰集团,辖丹运建筑、张运装饰等,由朱丹彤掌控。第八个集团是仓储集团,由原张运仓储、牛虻山仓诸合并升格而来,下辖七大总公司共40多个分公司和11个直属仓储基地。由周雅洁负责。

第九大集团是奔云运输集团,辖奔云客运、奔云物流等6大总公司,总资产量也过10亿。仅仅奔云客运就下辖四大系统:奔云客运(南高速)、奔云客运(城际)、奔云客运(城运)、奔云客运(出租车)奔云客运(南高速)主要是豪华客车跑高速运输;奔云客运(城际)则主攻城市、省份之间地客运;奔云客运(城运)主要是进行城市内部的客运,即巴士公司,目前已经参与到全国60多个城市的公共汽车客运行列;奔云客运(出租车)主要是出租车公司,目前已在全国14个城市运营,14家公司共投入了近800辆出租车搞客运。

奔云物流的规模比奔运客运的规模还要大。最让我开心的是,一直负责这一块的周雅洁竟然花2200多万元,购回了5艘2000吨级的货轮,组建了“奔云航运(内河)公司”专门从事内河航运。

总之,这运输一块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汽车、轮船两大运输系统了,也联系到了火车、飞机和远洋货轮三大运输系统,已经形成较大规模。而按周雅洁的规划,她正在联系造船厂,希望拥有自己的万吨级货轮;以后若是私营资本能进入航空系统,她还要购飞机跑运输。这很好,万吨货轮我没想过,但看来可行。我估摸着一艘万吨级的远洋货轮总也得1个多亿吧,这钱我出得起,值得一试。至于飞机,我早就想好了,只要有机会,一定要拥有自己的航运公司,这却与周雅洁不谋而合。因此,这第九大集团继续由周雅洁负责。

第十大集团却相对较小,即运牌服饰集团。目前已有相关的子公司共7个,我的意思是统一整合成新的集团,继续由艾婷负责,必要时再注资1亿元进行扶持!

第一九三章

第十一大集团也是整合而来,即张运新产业集团。即将原周冰洁掌控的园林公司、清洁公司、管线公司等等,以及水泥公司等,升格、整合而成,继续由周冰洁掌控。第十二大集团为张运投资集团,即将现有的张运投资总公司及三家子公司,新成立的张运房地产公司、张运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牛虻山旅游公司,莎莉的经济评估分析事务所、谢怡婷的法律事务所,张运保全公司,以及其他一些产业,一并整合进来,由莎莉掌控。

好,整整12大集团。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是吓一跳。我这个时候才知道,我手头竟然有大大小小的公司几百个,总资产近百亿元!

谁会相信,我一个手握近百亿资产的年轻人,早一向还在为几千万元的款项到处借钱?靠!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还确是事实。因为我手头的流动资金并不多。对,指我手头,即我能够直接控制的资金。这些钱都在这些个小妮子手上,我手上并不多。因此,我往往直能找她们借。其实这些钱都是我的,我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但我现在让她们这些人在做,因此如何动这些钱、每次动多少,我还是得和她们打声招呼,因此便有了“借”字一说。

看来,以后有必要增加自己手头的资金了。

想到这里,我又在这份规划方案中加上了几条。其一,便是全新的人事建议。我的想法是,以后这12个集团组成一个大型的集团群——当然,眼下这个社会有没有集团群概念的存在还不得而知,但我至少要有这种想法了,实际上也还是一个大型集团公司的概念,只是规模比较大罢了——这个大型的家伙,实际控制人当然是我,其他这些小妮子嘛,则全部是下一级集团公司的老总。当然,我这个大型的家伙除开要有下属直辖的公司和人力支持,同级的也需要一些人的帮衬,否则我这个东东绝对是运行不了的。因此,我有意专设集团群的七个直属部和两个办公室。财务部,继续由英子兼任财务总监。人力资源部,由周雅洁兼任人力资源总监。品牌推广部,叶淑贞兼任品牌总监。营销策划部,罗妮儿兼任策划总监。法务部,由谢怡婷出任法务总监。大客户服务部,由艾婷兼任客服总监。外联部,由莎莉兼任外联总监中。集群办公室由罗梅儿兼任主任。新闻办由朱丹彤兼任主任,她同时兼任专设的新闻发言人。至于周冰洁,设兼任我的私秘。这个职位相当于“董秘”她一直要当,我也想她当,便这般定下罢。

至此,这个架构也就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些个小妮子,除开灵子外,其余的几个,纵向方面,各担任集团群的一部要职;横向方面则又各是一个大集团的总裁,正好辅助我做些事情。至于张俊、张力、左利克、刘志云等几个老人,按这般一划,都要升任总经理一级了,稍差一些的也是常务副总。不过,这些人虽对我忠心,但他们的能力我也确知,还不是太专业,有必要提升。因此,我决定再专辟每年3000万元的资金,专请几十个职业经理人协助我搞好集团、或是总公司一级的经营和管理。这是我加的第二个要求。第三个却是各集团、各总公司的利润配比。我在文件中明确要求,各总公司、各集团创造的利润,即除去各种运营成本之后所得的纯利润,其中的50%立即投入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中去,另外的50%各作分配:第一个10%统一转至集团群在银行的指定帐上,做集团群的储备金;第二个10%统一转至集团群在银行的另一指定帐上,做集团群的流动资金;第三个10%由各集团存在自行指定的专用帐上作集团的储备金;第四个10%由各集团自行留存,作流动资金。第五个10%由各集团自行使用,但只能用于科学研究、创造革新上。

我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其实就两个:其一,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我手头有足够的资金,包括流动资金和储备资金。讲实话,我这一辈子,可是被穷搞得怕了,如今有了这么多的赚钱机器,我的第一个思维就是要未雨绸缪,都搞些储备金。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创维彩电的创造人黄氏兄弟在香港出事后,这个大型企业一度出现危机。但这个时候,两位老总在银行预留的几十亿储备金起了作用,创维电子很快就度过难关。谁都不愿这样的事情出现,因此我有意也如此般。如果我在银行里的储备现金有得100亿美金,我想我绝对可以高枕无忧的!当然,就我眼下而言,这储备金可以选择四种方式进行储备:人民币,美元,欧元,黄金。想来,这黄金的比例应占到储备金的40%,其他各占20%。这个事情啊,就由灵子负责罢。嗯,有必要再设一个部,就叫内务部,由灵子出任内务总监!其二,我认为这获取利润一途,就两种法子,开源和节流。节流很重要,眼下我这么大一个集团群,每年稍省一些,可都是大钱了。但我仍旧认为,相对于节流而言,要赚大钱还是靠开源。这法子一旦开了,可都是印钞机!但怎么样的去开源,我的观点便只有两个:科研、创新。

科研,我可是尝到了甜头,比如我那个弓长重工,就是因为研究出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东东,如今让我赚得盆满钵满。至于创新,也是如此,我的起手发家的资本,就是靠的那卖青菜,尤其是卖那小个头的青菜,同样让我赚得不亦乐乎!

显然,这个文案得到了大伙的认同和支持。当天晚间,当我与众些个美丽的女孩一起商量细节地,大家伙一致认同,并最终全票通过。下一步,便是元旦之后,各个方面的整合了。我的意思是在春节之前完成整合,各个女子也都点头应了。

直到很晚些,大伙才尽兴回房。我这一向累得厉害,又想着明天即是元旦,便也不去偷花弄柳,直接回房休息。可才洗澡到床上看书休息,手机却又响了,一看,不太熟悉,稍沉思一会还是接了。一听这电话那头的声音,我心头立时一沉,脸上当下就挂了起来……

第一九四章

这个电话不是别人的,就是那个银行行长,叫丁瑶的来着!

提起这个行长,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昔日,我最需要钱的时候,三次找银行贷款,都被这个银行的行长给打退了。当然,第一次她还只是信贷科的科长,第二次是分管的副行长,第三次是行长了。这还罢了,如果就在她一家银行我贷不到款倒没问题,结果她竟然把我的信誉给丢到银行的联网上,让所有的银行都不对我贷款!

这几乎将我逼到了绝路!

好在我的运气比较好,又或者说我的思路比较清晰,再或者说我比较善于搞差异化的创意,结果竟然让我给拼了出来。眼下,我手头的资产已超过80亿,至少有12大集团公司。这还不包括我那3万多亩土地。如果加上那些土地,仅按时价,我绝对超过150亿资产!

谁会想到,仅仅两年时间不到,我竟然由一个穷光蛋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

结果,栽树的时候没看到这位行长,而果子挂满枝头的时候,这位行长就出现了!。电子书下载

不用说,这位丁行长找我,肯定是为了存钱的事!

没别的原因,因为她已经找过罗梅儿了。我敢打赌,她眼下绝对还是为了这事的!

只是,她是怎么找到我的?她怎么知道我电话的?她怎么知道我是所有产业那背后真正老板的?

嗯,还有些门道!

想到这里,我便仍是接了电话。那位丁行长显然料不得眼前的这位张先生就昔日三次找她贷款未果的穷光蛋,在电话中客套几句,便转弯抹角谈她的想法:希望我的投资公司能够将开户行转到她所在的银行来;另外,她希望我能够将公司的钱都存到她所在的银行去……

我忽然苦笑一回!

这位行长大人貌似太多忘事了,竟然不记得我了!不过稍一想,我忽然又冷静下来,却发现这还怪她不得。原因至少有二:其一,她眼下只是通过电话与我联系,并没见到我的人,所以不知道此富贵一方的张先生就是彼穷小子张运;其二,即使见面,她怕也不会记得我。因为过去一天到晚找她的人怕多的是,不记得我这种小人物那不绝对的可能!

想到这里,我突然又会心一笑起来:貌似这年头还真是世事难料。两年前为五十元钱头痛的我,两年后的今天竟然有100多亿元的资产,谁会相信?这赚钱的速度貌似比火箭还要快些。莫说别个不相信,就是我自个儿,眼下还有些做梦的感觉!

再往深里一想,我突然又发现,我有得今天的成绩,貌似还要感谢这位丁行长!

如果不是她昔日三次不肯贷款给我,我不会想尽办法把我的产业做专做精,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