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民之我自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农民之我自风流-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小美女说要嫁给我,我干脆会心笑一下,只当是孩子的娃娃话,当下就撇到一边,再也不去想。

眼前,我只有一个事情要做:做好市场调查,我一直认定“有空间”的、这一向也一直坚持进行的原生态野生菌的市场调查!

第四十四章 再遇那个奇怪的男人

这次我依旧是往附近的那个老菜市场看看。

事实上,这周边的大大小小十一个菜市场,周边大大小小的星级宾馆计二十九家,中、大型餐饮企业计五十三家,都被我跑了过遍。我可以这样说,我手头有一份详实的情报了。我也对这些原始的素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越发坚定了我心底的那个念头。

今天我依旧是往这个菜市场来看看。就在这里,我卖出了我的那些干野生菌。后来作市场调查时,我也来过一次。这次,我可是又一次专程而来的。

来干什么?来看!对,就一个“看”字。其实,也就是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就像今天,这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了。

“喂,小伙子!”

我正左顾右盼呢,身后似乎有人在喊。有人在喊我?不可能罢?貌似我难得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遇到熟人。但我仍旧下意识地回头。却没发现身边有熟识的人。但显然,这个声音我曾经听过的,我敢肯定这个人我认识。只是,为何却没看到人?

正在怀疑间,身左侧两排菜摊中的一个菜摊前转出一个身影来,面对于我。我一看,果然是打过交道的,却是当日一次性在我手头买了十多筐干野生菌的那个春江国际大酒店的贺副总监。这会儿他手头正提着一些青菜,往我这边走来。看他另一只手正将一些零钱塞进口袋,我立时明白过来。

显然,他刚才一直在买这些青菜,偶一回头时发现了我,认了出来,立即与我招呼;随后,他又回转身去付钱。这也是我一直没找到他的原因。

我朝他点头,也快几步向他走去。好在两人相隔不远,各几步就汇到一处。

“贺总您亲自买菜呢?”

这个贺总监职务也不低了,倒看不出还经常外出,比如亲自到这个菜市场来买菜。上次与他见过面后,我曾问过别人,便知这春江国际大酒店的采销副总监兼行政总厨可不是一般人物,至少在他们大酒店也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了。我心头有些疑问,但仍旧与他打个招呼。

“小兄弟,别喊什么贺总了。喊我老贺,或者贺胖子都行!”

那贺副总监听我这么一叫,笑着向我纠正道。我依稀记得他那名片上的名字叫贺国谦,但让我直呼其名,显然做不到,这明显不礼貌;要叫贺胖子,虽也实事求是,但直呼别人的短处,也是不礼貌的,我想喊。既然他不让喊职务,如此看来,喊老贺还是好的。当下便也笑道:“老贺,亲自来买菜呢!”

“你看看,就这些。”

老贺把手头的青菜晃了晃,有些感叹地说道。我一看,那菜却不是普通的菜,全是青蒿!这些我当然认识,都是野菜,在我们那个大山可多得不是事了!

“哦,都是些青蒿。喂,老贺,你一个堂堂的大酒店行政总厨,买这么些野菜干么?”

我有些疑问,开口便问道。

“小兄弟,你有所不知,这虽是些野菜,却可是卖钱的好家伙!”

老贺微一点头,又摇摇头,看着我说道:“我们酒店打算做个‘野菜’的特色推广案子的。哎,只是这年头要做出特色还真不容易,有想法,却没货色!”

“老贺,怎么啦?看你的样子,还满怀沧桑的。”

我似乎明白些了什么,便打趣道。

“是这样的。我们几个厨子做了一份方案,叫做‘春江花月时,特色野菜宴’,打算今年冬天在酒店里主推一下。原想着这是独辟蹊径,肯定有销路;哪料得我们各方面人马外出,都没弄到足够多足够好的野菜货源。这不,我这几天便天天亲自外出了,光这个菜市场,我就连续三天天天来了,还就今天买到这么一点点。嗯,货色还一般。”

老贺看了看手头的那些青蒿,继续摇头道。我却不看,因为刚才看了第一眼,我便有这种感觉。他手头的这些青蒿,货色还真是一般。你看我们那个大山,那样的野菜才叫野菜,可真是又多又好,个头高、肥头足,而且青得发亮!

“没得货,那你们怎么办呢?”

我也感叹一声,回问一句道。

“还能怎么样?今天下午再开一次会,商量一下,如果货源得不到保证,那就只能取消这个方案了。”

老贺继续摇摇头,又道:“没有特色,与其他酒店竞争,就顶多打个平手了。这年头,小伙子你不知道哇,这酒店竞争可不是一般的激烈。哎,看样子,我这次只能让老板失望喽!”

我一下子停住了!

受人滴水,当涌泉相报!这可是我双亲生前一直教导我的。想当日,我那干野生菌拿来卖,可就是眼前这个老贺,还有他背后我不认得的那位酒店老板一次性买了我的一半货。虽然说,他们不一定是主动帮我,而我的货确实好、他们也确实需要,但从客观上说,他的那个大买卖却实实在在地帮了我的忙!

对,眼下,我得想法子帮他一把才对,因为,貌似我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资源!

我细细再思考、回忆了一下,心下有了定计,便抬起头来。

“喂,小伙子,你怎么搞的,走路还走神呢,想女朋友了?”

老贺在前头,仍旧一个人在那里嘀嘀咕咕地说话,好一会才意识到把我落在了后面,便又回过头,走到我身边,笑着打趣道。

“没想什么。我小子还年轻,还没得女朋友!”

我有些脸红,赶紧作了解释,又赶紧接过话头,道:“老贺,是这样的,我刚才正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帮上你的忙呢?”

“啧啧,还没女朋友?可惜啊,我的女儿太小了,要不,嘿嘿——哦,刚才你说帮我忙?帮什么忙?”

老贺先前还在回味我的话,一会儿又显然脑袋有些短路,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是,稍一会他便惊叫起来,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有些惊喜地看着我,口里连声说道:“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上次,你可弄得不少好野生菌,现在弄些野菜,那也是有可能的啊?”

第四十五章 贺胖子对野菜的需求

谈起我上次提供的野生菌,老贺这口一开,可就没得停的意思,继续向我介绍起来:“哎呀,我们那生意可好好地火了这一阵子,现在还火呢。我原来想着再找你要些货的,后来再一想,这时头也过了,估计你手头的货也没得多少了,便没再找你。哈,我告诉你,好在我当时货拿得多啊,我们那野生菌菜,开始时是敞销,后来看得存货不多了,便每天限推十款,可越这样,生意越火,现在一般要提前三天预定。哎呀,我们的竞争对手可急了,找人呢,嘿,我哪会说?再说,货也不是确实没了不?……”

我突然觉得这胖子很好玩。一是责任心极重,做事严谨,很多情况下亲自出马;二是嘴巴不严,话多,也不怕把一些机密给泄密了;三是亲和力好。这话多必失,那是肯定的;但往往有失必有得,他这话多,却往往让听的人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比如我就是。我一听他讲那干野生菌,立马知道他与我快想到一块去了,当下微笑地看着他。

老贺自顾自地表扬自己和酒店好一会,这会儿终于清醒过来,看我笑容可掬地看他,有些不好意思,也笑了笑,又道:“小兄弟,你别见怪,我这嘴巴常常管不住,哈,尤其是我做得得意的事儿!”

稍稍停顿一下,又对我道:“小兄弟,看来还真只有你能帮我们忙了。上次你能弄到那么好的野生菌,这一次,你肯定能弄到好的野菜。小兄弟,你告诉一下我老贺,好让我心头有个底。你估计,都能弄到些什么野菜呢?”

我想了一下,便指着他手头提着的青蒿道:“当然有这种青蒿,只是货色要比这好得多;还有荠菜;还有蒲公英;说不定还能弄些苦菜、青青菜什么的。哦,这个时候早已过了立冬了,应该还可能找到些冬笋的……”

“小兄弟,你确认?”

老贺这会儿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我感觉像一头饿狼在看一头肥嫩的小羊。因为眼里他眼里全是亮晶晶的光芒,口里还滴着涎,整一个贪婪的神色。

我当然确认。因为我太熟悉这些了。

挖野菜,其实多应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之时。冬天野菜不多,挖野菜的人也少。冬天有什么野菜?我最熟悉、在我们那个大山里野多的,就属荠菜和青蒿了。

荠菜和青蒿都是越冬野蔬,虽然被严寒冻得墨绿、铁青,可仍然顽强地生活;而且它们很聪明,一般是躲在挡风向阳处,任你天寒地冻,都是生机勃勃,更别说这个时候并不太冷了;当然,针对个体情况而言,我们那个大山的情况又不同,其山脚处、山腰处、山顶处,海拨度和气温各不相同,野菜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

这两种野菜中,荠菜更是稀罕,到得冬天,有的竟还顶着些小小的白花、花蕾与寒冬抗争。但我却知道,这些花其实还是在十月小阳春的时候,就已经长成,甚至经历整个冬天而不败谢,直到春天到来时,还要次第开放。在我看来,在数九严寒天气还能够有花的野菜,怕也只有这种了。

我曾经读过台湾美食家周芬娜女士在三联书店出版的《品味传奇》那中间就这么说过:“荠菜是江南特有的野菜,有一股特有的鲜味儿。它是野菜中的报春菜,通常长在向阳的河埂上或树林下,经年常绿,经冬不凋。立春一过它就长出新芽,白花开满枝头,将荠菜花摘下炒蛋,也是江南的可口小菜。”

应该说,周女士对荠菜生长的观察还是比较细致的,“经冬不凋”就是一证,因为城市里有不少在农村长大的人,但他们往往还不知道荠菜能越冬,也不知道冬天还能挖野菜呢。只是,周女士以为荠菜是江南特有的野菜,却是有所疏忽的。《品味传奇》中描写的都是江南的美食和与之相关的名人,也许是周女士到江北的时间不多,又或对江南有所偏爱,也就这般想当然地作此评价了。

事实上,并非是如此的。我就清楚地记得,陆游就有诗句,却是“冻荠此际值千金”这其中当然有典故,但却是从另一个度角也说明,陆放翁也是知道有“冻荠”的。冬天的荠菜虽然被冻成铁青色,但是经开水烫过仍是碧绿,它的根也可食用,甚至胜过春季叶嫩的时候。

可以这样说,荠菜是野蔬中的上品,古今多有记述、歌咏。“东坡肉”有名,用荠菜做的“东坡羹”也为人乐道。去年春节前,我和哥哥就在我老家屋前不远处用石片采摘到不少鲜嫩的荠菜。我清楚地记得,那日父亲不知从哪里竟捉到一只野鸡,中午就着这些鸡汤试着做了一个时鲜汤,绿的荠菜如翡翠,白的野鸡肉如脂玉,可谓色香味俱佳。

青蒿与荠菜相比,其名头就要低下许多了;但在万物凋零的季节,山坡田野里它却仍是难得的野菜,而且多有生长。东坡居士就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在大文豪、美食家的春盘中有此物,又经名人题咏,青蒿也就名声倍增、雅而不俗了。

青蒿又名香蒿,为二年生草本。明代姚可成汇辑的《食物本草》卷首“救荒野谱?青蒿儿”中说:“食茎叶。即茵陈蒿。春月采之,炊食。”

清代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说:“青蒿有两种,一黄色,一青色……”

这两人对青蒿的解释都不够具体,或许当时原本就分类不清吧?在我们那个大山,对这几种蒿分得很清楚,有白蒿、青蒿、黄蒿之名,以色区别,有经验的人如我父亲,闭目嗅其味即可分辨出来。白蒿,即茵陈蒿,可食用,但鲜嫩不如青蒿;黄蒿在刚拱出地皮时长得相似青蒿,比青蒿稍黄,棵梗健壮更有野性,但其气味浓烈,一般长大后不用于食用,倒是幼苗可略作美餐。而香蒿中的上品,却是青蒿当之无愧的,既鲜嫩,气味又不浓烈,一切都是那般刚刚好。可以这样说,这种野菜我可没少吃!

青蒿吃法很多,用开水烫过后,可凉拌、可热炒。热炒要多放油,佐以葱、姜、花椒、干辣椒,临出锅时适量放盐,不加酱油和醋,如此方能色鲜味爽。凉拌则讲究一个“脆”当然,葱、姜、花椒、干辣椒那也是少不了的,与热炒的不同,却又需要酱油和醋的。

第四十六章 三个美女的快乐生活

除开荠菜和青蒿外,这个时候的蒲公英应该是硕大无朋的,那翠绿的叶子可是让人垂涎欲滴。它的吃法与青蒿的吃法相似,也有凉拌和热炒两法,但多是热炒。另外,我们那个大山还有那些鲜嫩的苦菜和青青菜。苦菜一般是热炒;青青菜则长得有特色,它的叶缘有着芒刺,一般也要热炒,炖汤也是上好佳料。

除了这些青叶野菜,另一种冬季野菜佳品当属冬笋了。我父亲当年就告诉我,昔日开国元勋陈毅,当年带领队伍在南方打游击时,某年冬天就靠是两种野味过冬,其一就是冬笋,其二是蜂蛹。这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又是不是事实,我不知道,但我对冬笋可是情有独衷的,因为某一年过冬,我家的主菜就是冬笋和父亲找猎来的野猪肉。那野猪肉炖鲜冬笋,太美味了,可没让我吃得连牙齿都吞下肚去!

在我们那个大山,冬笋有两大系列。其一,自是稍粗壮、但个头较矮小的大个头冬笋,往往一个在一市斤左右,或许还要重些;其二,却是又细又长的小笋,我们山里人称“抱鸡婆笋”为何有如此说法,我也不知,却知其味比大个头笋还要鲜美,只是采摘也到难上数倍。

可以这样说,在大山生长了那么多年,在那个从石头缝中挤粮食的我,对这些野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而在这个城市,冬天的餐桌上如果有了野菜,那将是新鲜可喜又别具风味的;我甚至敢肯定,即使在春节大餐上,上了这些土野菜,那也将是“至俗则雅”“至土而不土”了!

因为对野菜很是熟悉,所以我敢打包票,我能帮上老贺的忙。见我点头,老贺兴奋起来,似乎我的点头代表了一切,当下急急地说道:“张兄弟,要不这样,我把今天下午的会议先压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