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炮击金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8·23炮击金门-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俩长城一夕谈,坦诚、友善、有益,摘录于此,以供参考。
  王:1958年,毛先生“炮打金门”,我不赞成,如果解放军越海而来,
  我大概可以做到慷慨赴死,为保卫台湾流尽最后一滴血。然而,1995年大
  陆“军演”,我虽不能说拥护,但却表示理解。登辉先生多年来纵容“台
  独”,挑战大陆,麻烦很大程度上确是台湾自己招惹来的,怨不得别人。
  沈:大陆方面两次重大军事行动,宣示的其实是同一个决心:台湾不
  可独立,外人不可染指台海,我们将不惜一切确保中国领土完整和最终统
  一。
  王:我赞成统一,因为我是中国人,血管里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的血
  液和情感。但不等于我赞成大陆方面开列的统一条件,因为我同时还是台
  湾人,不可能撇开台湾人的想法和利益。我很自信,我的这个看法,反映
  了目前台湾的绝大多数。
  沈:您所中意的统一模式?
  王:自由、民主、均富。
  沈:那您一定是台湾《国统纲领》的衷心拥戴者了。请问:何谓“自
  由”,是否您每次来大陆都有人干涉约束了您的行动?何谓“民主”,是
  否大陆的“人大”、“政协”开会亦应发生类似台北“国会”的打斗群殴
  事件? 何谓“均富” ,是否大陆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或6000或
  8000美金才有资格来谈统一?标准太过抽象便如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
  其结果,我现在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做到了;而你永远都可以说:你们还
  未达到哩。凭直觉,“三前提”是台湾方面攻可为矛守可为盾、欲将统一
  无限期搁置、拖延的托词。
  王:我承认,大陆方面的“一国两制”确实可摸可触具体立体。但有
  一个事实讲出来,沈先生千万不要过于悲伤,台湾民众百分之九十五不接
  受“一国两制”,实际数字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对大陆方面而言,是
  否有些血淋淋的残酷?
  沈:“一国三制”、“一国四制”怎么样?噢,您也觉得过于滑稽不
  可思议了。“一国一制”呢?是的,这又回到蒋先生“反攻大陆”和毛先
  生“解放台湾”的思路上去了,最后,用谁家的那“一制”去统一国土呢,
  唯有重新祭起战争的法宝,想必您也不会同意。那么,舍此“一国两制”
  难道还有什么灵丹妙药来疗救中华之分裂吗?实在是难找了。双方谁也不
  吃掉谁不统治谁不改变谁,在一个国家的屋檐下面各行各制和睦相处,如
  果如此宽松的条件还是不行,我才真地感到悲伤,为中国人绞尽脑汁,聪
  明智慧已走到尽头而仍然没有善果。
  王:大陆方面恐太相信自家政策了,却没有很好了解体会别人的感受。
  中共的“一国两制”完全以“中央”自居,台湾只是“地方”,中共居高
  临下,漠视目前海峡两岸存有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事实。台湾的肉食
  者们怎能接受,台湾的布衣族们又怎能心服。
  沈:依我看,双方分歧焦点集中在“对等”二字上面。“政治实体”,
  政府也,台湾所要求的,实际是一个分裂国家两个政府间的“对等”,说
  得更直白一点,“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等”。不知解
  读对否?
  王:沈先生所言不差。台湾争的就是一个平等相处,而不能被人为矮
  化,不能中共当老子台湾做孙子,否则,在法理上先被套牢,头上戴上紧
  箍咒,台湾的地位尊严河在,利益安全又如何保障?
  沈:亦如宇宙间日月星辰各得其所,两岸关系之定位乃客观使然,而
  非谁人能够主观臆定随便变更。我常想,当年如果国共划河(黄河)而治
  或划江(长江)而治,各有江山半壁,日后双方或许能够互相承认个“对
  等” , 如前东西德国和现南北朝鲜一般,共进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得到
  “双重承认”什么的。但划峡而治便不可能了。此时的两岸,不仅仅是地
  域、人口、综合实力上的不对等,更是国家历史、政制沿革、法理传承、
  主权代表上的不对等,这也应该就是国际社会为何不按对待东西德国和南
  北朝鲜原则对待分裂之中国的原因。总而言之,台湾谋求与大陆在两个政
  府意义上的“对等”,不合中国传统,没有道理依据。台北若与北京政治
  地位“对等”了,理论上有朝一日广州、南京、拉萨、乌鲁木齐、海口等
  等各省会也可以提出相类要求,中国岂不四分五裂国将不国?
  王:虚拟假设不能决定政策,承认现实方能解决问题。现实就是如此,
  “中华民国”自打国父中山先生创建之日起,已经活生生地存在了八十六
  年,它的有效治理虽然已不及于大陆地区,它的法统却仍在中国的一部分
  国土上得以保留和继承, 怎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在大陆方的心态上,
  “中华民国”是一个被打败被消灭被取缔的政权。但在台湾人民的认知上,
  “中华民国”即中国、即国家,不是“前朝”,无日不见高高飘扬着的青
  天白日旗具有代表国家的威权意义。大陆方面如果继续无视和蔑视“中华
  民国”的存在,不承认台湾“对等政治实体”的地位,实不相瞒,任何统
  一方案都很难获得台湾人民的支持,事情搞不好会长期麻烦下去。我并不
  是在制造危言耸听哟。
  沈: 问题的症结恰在于此, 既然讲“承认现实”,有一个最基本的
  “现实”是无法回避的:中国的大陆部分构成了中国的主体,海岛台湾则
  无论从地理、历史、行政和法理哪个角度讲,都仅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以
  试想,有人指着地图上的中国大陆说“这就是中国”,大概不会引出异议,
  而指着台湾说:“这就是中国”,大概便贻笑大方了。所以,“主体”方
  能代表国家,“部分”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所以,当着中国大陆发生了政
  权更迭的事件,新政府便顺其自然理所当然取代旧政府获得了国家的代表
  权。此时,虽然旧政府的法统仍在台湾得以存续,但并不能改变台湾的政
  府仅为中国一个地方自治政权的性质。历史无情,台湾方面应该承认和正
  视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的事实。
  王:我对大陆方面的立场很了解,说千道万,台湾必须自贬一格、由
  “国”降为“省”,大家才能坐下来谈统一。只怕台湾的百姓大众不情愿
  不接受。我所接触的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尚未谈判,身份先由“国民”降
  为“省民”的。
  沈:今日中国之分裂乃国共两党内战造成,基于此,大陆方面曾想通
  过国共谈判、第三次合作的方式达成统一,如此思路的前提便是承认“对
  等”。很遗憾,不为台湾所采纳。如今岛内政治生态变异,“党对党”谈
  判更难实现。但我们能否循着原来思路,找到既避开“政府层面”的难题,
  又能够体现“对等”原则的解决办法呢?是的,台湾已经提出来了,名曰
  “对等政治实体”。我想请教,是否谈判时一方就叫作“大陆政治实体”
  一方称为“台湾政治实体”?噢,您也觉得这样不伦不类不成体统了,实
  际“对等”的还是两个都有主权的政府。那么,“对等”的“中华民国”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们所要谈论的是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呢,还是
  两个国家之间的国际问题?还有,当两个“对等政治实体”手拉手走进联
  合国会议大厅时, 这世界上到底只有一个中国呢还是两个中国? 是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更有利于统一呢,还是愈搞“两个中国”反而离统一愈
  近?
  王:是呀是呀,这的确是个一下子难以滤清爽的问题。不过,我可以
  告诉您,“对等政治实体”的概念,是台湾各党派经过长时间的磋商甚至
  争执方达成的一致和共识,相较“对等政府”、“对等两主权国家”而言
  已经很中性了,体现了台湾并不愿过分刺激中共的善意。实话讲,这就是
  台湾方面的最后底线,再不可退让一丝一毫的。
  沈:可怕正在这里!谁都晓得,台湾各党各派的“统独理念”相去甚
  远,吵得一塌糊涂。而“统一”、“独台”、“台独”各派,居然在一个
  敏感严肃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可见,这概念是多么的模糊和富有弹
  性, 给日后各种各样的任意注释预留了多大的空间。 大陆方面一旦认可
  “对等政治实体” , 真不知台湾是向“统”的方向迈出了一步,还是向
  “独”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台湾用心良苦赞成统一的朋友们又有什么高招
  能拉住台湾不向独立方向滑去?
  王:谈判本是一种妥协的艺术,只有大家各让一步才有可能达成协议。
  现在中共坚守着“一国两制”寸土不让,却要求台湾从既有阵地先行后撤,
  这是否是一种老大霸权的心态?是否对社会本是互动的这一基本特征缺乏
  起码的体认?
  沈:中国之“中”者,不偏不倚、平衡适中也,崇尚中道、中庸,乃
  最值称颂的中国人的道德修养。“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其实已经包含有
  各弃两端取其“中”、各让一步都妥协的思想了。从大陆方面而言,放弃
  了政令军令一贯到底的统一模式,放弃了以我之制度取代你之制度的“解
  放”理念。从台湾方面而言,放弃了“中华民国”仍代表整个中国的梦呓,
  也放弃了台湾与大陆共享中国主权的荒谬。此时的“中”者,台北认同北
  京代表中国的“中央”地位,大陆确保台湾高度自治下的一切不变。
  王:如此,台湾所失太多,除了“一切不变”,到底得到了什么?
  沈:余常言,台湾确有所失,不过一“旗”“一歌”“一国号”,简
  言之,“易帜”而已,然所得大焉。中华民族完成和平统一盛举,台湾同
  胞非但不是“二等公民”,还将与祖国大陆同胞一起共享大国尊严;台湾
  海峡紧张状态顷刻消弭,将一劳永逸变成和平海峡,台湾安全之虞亦随之
  彻底解除,仅双方节约军费开支一项也是了不得的贡献;两岸间再无藩篱,
  人民得以自由往来,商贸得以优劣互补,大中华经济圈必将获得强势发展,
  台湾小龙地位稳如泰山,中国巨龙腾飞指日可待……如果仍对“一国两制”
  心存疑惧,君不见已经回归之香港乎?
  王:台湾与香港完全不同,岂能同日而语。我对香港的“一国两制”
  始终乐观其成,但即使其成,对台湾也无说服力。
  沈:正因为统一前的台湾与香港有不同,决定了“一国两制”后的台
  湾与“一国两制”后的香港也有不同。届时,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台岛的“国防”仍完全由其自己负责,香港哪来此项权力?还可以预见,
  其时国家外交之下的台湾“地域外交”,也将比今天真正“务实”,起码
  领导人出访不再受限,畅行无阻,美国可去,日本也可去,不用发愁没有
  高规格的礼遇。而且出去得堂堂正正,腰杆挺直,不用带着大笔金钱去买
  那些贪得无厌不讲原则小国的笑脸。
  王:不管怎样讲,“一国两制”在台湾没有民意支持基础,不可能被
  接受的啦。
  沈:这句话我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但始终没有看到台湾有文章能够
  把道理讲得深刻透彻。大家都很清楚,台湾目前的主流意识是“不统不独
  保持现状”,这是一个生活长期安适富裕的偏安小朝廷极易滋生的满足怠
  惰之情,可以理解。中国统一是一项复杂繁冗的巨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
  就功毕一役,我们既要只争朝夕,也要耐心等待。总体来讲,时间会对大
  陆有利,因为台湾手里真正的王牌是它的经济。但随着时间推移,再有个
  十年二十年,发展迅猛的大陆经济在总量上有可能同发达大国并驾齐驱,
  那时,大陆将以绝对优势的实力和地位从容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中国在
  世界历史上的再度崛起辉煌是不可阻挡的,中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再度重归
  一统,也是不可阻挡的。
  王:您所说的“优势”、“实力”是否包括军事内容?如果统一之事久拖不决,大陆在足够强大之后,是否有一天会失去耐性重新选择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沈:“实力”当然包括军事。但即使实力大增,大陆也不会滥用军事。
  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绝非权宜政策,必将长期信守。当然,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台湾终于踏上谋求独立的不归路。台湾宣布独立之日,便是两岸开战之时——任何人都不应心存侥幸,冒天下之大不韪来试验此话究竟儿戏,还是当真。恕我直言,台湾现在不乏庸俗之辈,整天掰着指头在算双方各有多少条兵舰多少架飞机,以此推断大陆敢不敢动手,会不会打赢,好没意思。因为,台湾独立,大陆必打,这是事情铁定的逻辑。中国任何一届政府、任何一个政党都承担不起丢失祖宗家业的历史责任,背不动丧土辱国的骂名。所以,届时,地无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破釜沉舟同仇敌忾与“台独”拼死一战是唯一的抉择。且不论打赢打不赢,可以肯定的是全台湾会变成一片废墟瓦砾,大陆沿海也会遭致惨痛重创,中国,包括台湾的现代化进程,将因此而倒退若干年。而引发这场民族大悲剧的罪魁祸首——“台独”——亦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万众唾骂。
  主乾坤掌权柄的政治家们,择路慎行啊,切不可图一己之私逞一时之快而让生灵涂炭,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