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宋-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阳道:“陛下,据我所知,这些人并不成气候。”

“朕知道,朕只是奇怪,你怎么会那么遭人厌?”赵玉一挑眉毛问:“你不是自诩自己是大宋最受欢迎的男性吗?”

欧阳解释道:“他们倒不是厌恶我,而是商界中我的威信太高,他们不敢和我正面冲突。陛下,这些人是不足为惧,不用担心。尽可将我流放,他们掀不起多大的风波。”

“不足为惧?”赵玉道:“清议大夫可是他们杀的?”

欧阳很肯定回答:“不会是他们,陛下一定是情报有误。”

“那你告诉我,他们的首脑是谁?”

“我不说,陛下也能查到。他们的首脑是东南商业协会大掌柜周安的女儿——周屏。也是我原来管家欧平的老婆。这次运输业涨价,很有可能是她一手策划的。着实让她赚了一大笔钱。”欧阳道:“陛下还记得东京天阙街吗?也是他们整条街买下,而后兴建房子转手卖出,他们这些人更喜欢这些快速回报的投资,而不是父辈那样老实巴交的做生意。但他们所行,宗旨都与宋律法相和。所以陛下说他们杀清议大夫,我认为还有待商榷。”

“不是他们干的?”赵玉问:“那你认为是谁干的年?”

欧阳摇头:“这个我不清楚,我一直在牢中,对外不通消息,很多事情不知道。不过陛下不用担心,只要苏千和周安控制住钱庄,再大的商业风波,也能轻松摆平。”

“李邦彦被你杀了,但是位置空缺很久,朕打算让你接任怎样?“

“……”这回是欧阳不明白:“陛下,这个草民是听不明白。”有没有搞错,先前给的丹书铁券都不放在眼里,非要治罪。现在不仅不治罪,反而要升自己为一品右相。虽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这左右差距也太大了吧?

赵玉道:“有人想兴风作浪。”

“恩……如果没人想兴风作浪,不知道草民是什么下场?”欧阳问。

“恩?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赵玉反问。

欧阳不答再问:“陛下,坏事以前草民也干,但这次陛下不容,甚至连丹书铁券都不顾,而要将草民治罪。是不是因为对辽之战已经结束,对女真之战也接近结束。陛下觉着草民将来作用已经不大,该讲律法规矩就要讲讲呢?或者是陛下认为,草民的影响力太大,大到能影响陛下圣皇仁帝的光环?”

“……”这一席话虽然无礼,但是却有理。赵玉沉默了好一会才道:“对蒙古西辽,朕也志在必得,吐蕃、大理,朕也有想法。但是蒙古诸部已经臣服,特别是敌烈八部,不仅是第一批叛辽入宋的部族,更是阻止辽人西逃的主要力量。但……你说杀就杀了?朕如何交代?如果你不认罪,是不是要朕认罪,说朕自己出而反而?”赵玉虽然说了理由,但是却不否认有欧阳所说的原因。

欧阳问:“陛下,当初陛下要将草民治罪,到底是想怎么治罪的?”

“……流放三千里。”

“你真这么绝情?”欧阳很不甘心问。

“毕竟这事是你自己乱来,怎么能怪朕绝情?”赵玉口气一转道:“再说,流放到哪,你还不是一样吃香。只要朕还在皇位上,等事情过后,要你回来,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欧阳苦笑:“您是陛下,怎么说都行了。”

赵玉并不解释:“朕打算御驾亲临辽金两地劳军,关慰民生。原本是想李纲监国,但考虑李纲太老实,未必能镇得住一些心有二意的人。所以让你出任右相,辅佐李纲,你看如何?”

欧阳恍然,这才是启用自己的真正目的。赵玉去辽金是很重要的行程,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巩固占领地来说是非常高明的一招,对当地的稳固统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来打算是李纲监国,但是朝廷和民间商业的能量已经出乎赵玉意料之外,看情况,李纲很难能制约他们。

“此去辽金,或是半年,或是一载。”赵玉道:“原西夏也是要去的,朕还要在他们那些地方设庙拜祖,保我大宋永镇此地。”等这边事情忙回来,赵玉就可光明正大的封禅泰山,成就武功皇帝、仁义皇帝等等名号。

欧阳点头:“陛下知道自己要远离,原先是忌讳我的才能,所以想将我流放三千里,以后等稳定了再回来。但是陛下又发现,如果流放了我,李相无法控制朝廷和民间之事。所以陛下就改主意,打算让我去当右相。”

赵玉也不计较道:“有一点你错了,并非是忌讳你的才能而要将你流放三千里,而是给蒙古各族一个说法。”

欧阳笑道:“给他们说法干什么?强者为王,需要说法吗?”

赵玉不象和一个没有儒家文化熏陶的人讨论这个问题:“那你是否愿意接任这个右相之位?”

欧阳犹豫一会问:“陛下不怕我干坏事?”

赵玉道:“三军路一海路都在朕的直属,朕还带走五万东京禁军,你想干什么坏事?”

“我说的是,朝廷内部一些变化。”

“随便你,等朕回来不满意,变回来就是。”赵玉说:“再者,朕也有点想法要让你实施”

……

三天后的朝会,大家站好后,欧阳身着一品官服很拉风的从大门进来。这消息保密得紧,所有人一见这情况面面相觑,议论纷纷。欧阳也不解释,朝大家笑mimi挥手示意,这让大家更摸不到脑袋。

“皇上驾到”九公公一声喊,群臣低头。这皇帝上朝也是有讲究的,从正门上朝,从侧门离朝。

赵玉坐上龙椅后,看下面大家表情,也是好笑。赵玉也不急,等这群臣来提问。但是赵玉没想到,不仅是那些原来坚持罢欧阳官的不说话,就连李纲这样不是因为个人利益,认为必须要罢欧阳官的,也不开口。

赵玉咳一声后道:“众爱卿可能很疑惑,为什么欧阳不仅不问罪,反倒是升官了?但大家应该明白,欧阳如果不是一直自己不愿意上进,凭这么多年下来的功劳,早有个宰相之位。原本朕没想启用欧阳,但是朕却收到消息,有人打算在朕御驾原西夏、辽、金之地时,兴风作浪。所以朕决定,暂时不治欧阳擅自调兵之罪,等朕回来后,再做区处。”

这话说得很有艺术,这时候跳出来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兴风作浪的人。而且赵玉也说了,只是暂时启用欧阳杜绝某些可能坏事而已,并没有不追究欧阳的过错的意思,大局出发的人,比如李纲自然会接受这个说法。而从细节出发的,坚决反对欧阳当官的,现在也不敢跳出来,否则一来得罪欧阳,二来就被当成典型。

一片沉默中,李纲道:“以后中书省之事,还要多烦劳欧相。”

欧相?这话听得真舒服。欧阳客气道:“李相客气,本相就是凑合对付一些日子,陛下一回来,还是要回开封府天牢呆着去。不过,陛下下个月才走,所以下官向李相请一个月假,希望李相给予批准才是。”

……

欧阳当了右宰相,立刻成为街头巷尾热论的话题。很多人感慨,从天上到地下只不过是皇帝的一个念头而已。一个是流放三千里,一个是官居一品。不过,大家普遍看好欧阳。欧阳的能力不容置疑,其声望丝毫不低李纲。很快,放假的欧阳成了各方的焦点。

欧阳先回的是阳平的家,虽然人不在,但金娘还是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金娘见欧阳没事,忍不住的流了几滴猫尿。比欧阳先到欧阳家的还有一人,欧阳一见,把外套交给金娘笑道:“欧平,你婆娘让你来探听消息的?”

“不是”欧平道:“我婆娘让我给少爷赔罪的。”

“赔什么罪,左右她还是发动人保我的命,只是不想我当官而已。我理解的。”欧阳吩咐:“金娘,准备酒菜,叫展铭他们一起过来喝一杯,欧平你泡茶。”

“哎,好”欧平很勤快的去烧水,找茶叶。

没多久,展铭到达,两边客气后,欧阳拉了展铭小声问:“那个清议大夫是谁杀的?”

“大人不会以为是我们干的吧?”展铭忙道:“绝对不是我们下的手。那些时间,甘信约束大家不得上京给大人添麻烦,甘信说,只要我们的人在东京露面,好事都能变坏事。所以这清议大夫真不是我们干的。”

“不是你们?”欧阳这就纠结了,不是帮自己的,不会去动这个清议大夫。清议大夫的死是将自己从地狱拉到天堂关键的一步棋子。还有杀一个大臣,可不是逼死一群老百姓那么简单,一不小心被提刑抓了尾巴,即使是王爷面临的就是死罪。

苏千他们没有自己指示,绝对是不会使用如此武力来开脱自己,苏千和周屏新生代已经有协议,大家保住欧阳小命就可以了,至于欧阳会不会罢官,不是苏千所关心的,所以不可能冒那么大风险去刺杀清议大夫。

甘信也来了,一见欧阳就苦笑:“大人这官升的也太快了些,最近可是有不少人来拜访我打听究竟。”

“其实,本来已经做好流放的打算。”欧阳叹口气:“阳平终于还是交了出去,说真的,这个右相实在没什么好开心的。还不如看着整齐的阳平舒服。”

“阳平始终是大人的家。”甘信问:“不过大人,这事我就不明白了。皇上不治罪就算了,为何还提升了大人?”

“因为皇上要巡视辽金西夏,彰显自己的武功。皇上很明白李纲才能,忠诚是没有问题,能力也有。但是对小人伎俩和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并不是很到位。再加,他毕竟只是一个左相,官虽然大,但是下面人未必都听他的。”欧阳道:“其实有趣的不是这个问题,皇上既希望我和李相合作,但也不希望我们之间太和睦,最好有点争执什么的。”

甘信理解好一会后道:“这倒是非常有意思。”

欧阳问:“女真那边怎样了?”

“张俊步步为营,现在东海女真已经全面溃败。但在五国部,还有近十三万的女真主力。投降的女真人开始增加,对宋军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其实黄龙府一下,女真就是在负隅顽抗,根本就没有出路。覆灭只是迟早问题,再说韩大元帅的西北军路已经开始增援河北军路。希望能在皇上到黄龙府之前,全灭女真。”

展铭道:“但是西面,在吐蕃边境附近宋管辖边族却不怎么安静,由于成立公司,边贸公司把重点转移到和大理边境的边族,因为那些地方价格比较公道,但没想到惹吐蕃边族不满,洗劫了边贸公司一个商站,要求大宋重点和他们交易。”

“还有什么新闻?”被关了两个多月,确实有点与世隔绝的味道。

“其他就没有了。”展铭想了想,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事。不过很快补充:“大人交代的萧甘云,去了长州。说要在那里无主之地,打下一片契丹的王国。留话说,绝对不让契丹人被人看不起。”

“哈哈,由他去吧。”欧阳道:“展铭,你辛苦帮我整理下这些挑衅边关,边族的资料。”

“是大人意思是?”

“没意思,你先整理吧。能不能有意思也不是我说得算。”欧阳道:“不过,既然是我当右相,肯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虽然不当知县,但阳平人见了欧阳还是很热情。欧阳当了右相,却没处理公务,也不认领自己的直属下属,甚至连办公室都没去看一眼就请假游玩去了。这样的举动让大多数人比较放心,欧阳态度表明,他对朝廷的事还是不关心的。

直到赵玉离开的前几天,欧阳才带了金娘来到东京,认领了自己的办公点,还有自己的临时住宅。金娘也大方在欧阳办公桌对面设置了一个办公桌,把自己当成中书省官员,在中书省进进出出。一干官员不禁感叹,欧阳就是比较有档次,配备随身小秘书。

赵玉临走前特意来看欧阳,但没找到,金娘说欧阳去和师傅吃饭去了,她负责接手欧阳的公务。赵玉也只能是留几句话斥责欧阳。

是月,赵玉终于出行。在欧阳印象中,赵玉除了杭州舰队驻地去了一次外,最远就是去阳平。本次御驾规模在赵玉时期是空前的,五万名禁军随同保护,前面两万人遇山开路,遇河搭桥。后面两万人保证大队人马的饮食。虽然如此,毕竟是御驾出行,不是御驾亲征,否则那一出去都是几十万人的。还有泰山封禅,动则也要十几万的禁军和厢军。

战龙在野 第两百八十四章 改革

第两百八十四章 改革

赵玉虽然走了,但是朝会还是要开。李纲身为监国,站在龙椅的一旁。也有太监在旁边喊:“有本上奏,无本退朝。”按照原本监国,一般都是太子监国,或者是亲王监国,也有大臣监国的少数例子。赵玉没有立储,显然对群王爷人品和能力信不够,于是就弄出了宰相监国,当然,历史上不是第一个宰相临时监国。

“臣有本”欧阳出首。

“奏来”

欧阳道:“巴蜀羌族不服王化,先有囚禁我大宋钦差,现在又袭击我大宋边贸。其不仅不感恩我大宋历年来的照顾,而且还恩将仇报,害我大宋子民,祸乱一方。所以臣认为,应当立刻出兵,剿了他们。”

李纲道:“陛下临走时交代,羌族一事,让大家先计较个办法,等她回来再做处置。”

欧阳道:“李相,而今羌族嚣张跋扈,如果不派兵围剿,等陛下大半年后回来,恐怕危害一方不说,而且还会让边关矛盾恶化。”

李纲考虑一会道:“即使是这样,还是先要奏明陛下,由陛下进行裁决。再说,我等都无调兵之权。”

“恩……”欧阳考虑一会后转身道:“李纲身为监国,遇事犹豫,不敢下定论,不敢负责任。所以本相恳请诸位大臣同意开朝议,让大家投票表决李相是否交出监国之权。”

“……”李纲一愣,他没想到欧阳把矛头对上自己。诚然,欧阳说得也没错,赵玉任命李纲为监国,这种奏本李纲是要负责的,不能再把皮球踢给赵玉。

欧阳这边道:“经过本相调查,羌族不过四千来人,青壮不过两千来人。但却逼迫我五千万人的大宋隐忍。这是何道理。既然李相不敢决断,还请让出监国之权。本相必然会做出出兵计划书,得诸位朝臣批准后施行。”

一名大臣道:“欧相说得有理,监国者不可推却责任。欧相是办实事之人,还请李相答应,朝议监国权。”

“虽然皇上是交代李相监国,但是朝议结果可以报给皇上,无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