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宋-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阳大喜。

徽宗补充:“欧阳,你是省元,朕特开一题。”

欧阳大汗。

“论乐悬之重。”

“……”欧阳昏迷,这是报复,赤裸裸的报复。

徽宗看欧阳那死灰脸哈哈大笑:“你要答策也可以,不过你得做一件让朕新奇之事。但是,你是天子门生,又不可糟践了自己。”

“……”欧阳想想后道:“我要一个质地好的竹笔筒,外加六颗骰子。”

一礼部官员忙呵斥:“大殿之上,殿试之时,怎能……”

“无妨,来人,去找来。”徽宗道:“如果你所做之事不能让朕满意,你这省元,朕就夺了。”

……

六颗骰子摆放桌上,欧阳拿了笔筒一扫,六个骰子被其套进笔筒。一阵呼拉拉的乱摇之后,欧阳单手插腰,把笔筒砸在桌子上,然后喊道:“六六大顺,恭贺陛下身体安康。”

徽宗很惊奇的伸头一看,果然六颗骰子全是六。龙心大悦:“好,好。有赏。”这个有意思,自己向来都是朝碗里扔骰子,最多是两碗一合上下摇动,哪见过这么摇骰子的。

“谢陛下。”欧阳感觉自己实在有当幸臣的潜力。欧阳再道:“这物还可两人、三人、甚至十人同玩,名曰猜骰。”

“哦?”徽宗吩咐:“来人,再备一付。”

于是乎,欧阳就和皇帝在殿试时候玩起了猜骰。欧阳聪明,输多赢少不说,还狂拍龙屁夸皇帝聪明,观察力敏锐等等。一干进士则被这劈里啪啦的摇骰声整到苦不堪言。要说徽宗也聪明,试了几次后竟然也能摇起骰子,越玩越有兴致。直到最后,礼部尚书实在看不下去,悄悄对杨戬一示意,徽宗才停止了胡闹。

“朕就准你策试。”徽宗意犹未尽。不过毕竟在殿试,这东西不吵就算,这么吵确实不成体统。但话说回来,要的就是这声音。

“谢陛下。”欧阳坐下,这策他觉着不能写太好了,于是就根据当前的盐制挑一些小毛病,然后加几句无足轻重的举措。就算是搞定收工。

初识庙堂 第四十七章 三元

“状……你妈。”欧阳记得这是自己第一次在宋朝骂粗话,骂了这句粗话,欧阳将脑袋一包,离开放榜地。竟然中了传说中才能中的连中三元,貌似自己是宋朝第二个。这么多年来,宋朝就五名状元没入阁,原先指望出个状元替自己挡挡风头,但没想到……这会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惦记着自己。自己那策不是写得很一般吗?

确实一般,但欧阳忘了他在哪?在北宋末年,庙堂高官早已经没有什么正直的大臣。徽宗当然不会自己一人看卷子,而枢密院几人都是揣摩皇帝心思出名的家伙。一看,好嘛,又来一个同类,而且皇帝还高兴着,点了。要说欧阳这省元好歹有点真实才学,但这状元,水份真真不少。至少连欧平都这么认为。但欧阳不知道,人家皇帝有那么一点点的小阴谋……

虽然欧阳不待见这个状元,但是礼部不能不待见,于是就派人去找欧阳商量游街。欧阳心中严正拒绝,但无奈……还是被打扮一番,扔上了白马,然后满东京的展览。一群看耍猴的百姓群起围之,有的还是一路跟随。欧阳看看几个流口水的霉女心中道:姑娘,骑白马的未必是王子,还有唐僧。

连中三元,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可偏偏中这三元的却是基本不读书的欧阳,欧阳自己都感觉讽刺。要是老赵头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找自己梦中PK。

一时间欧阳成了全东京的名人,少年得志,是何等风光。并且登阁拜相也就将来的事。还有人将欧阳和茗卿故事发扬光大,到后面是两人在西湖边,圆月之下私定终身。风流才子,总是大家比较愿意谈论的话题。

欧家庄又被折腾了,县里拨钱,在欧家庄村口修建状元亭。伯父则是见谁都乐呵呵说祖宗有灵。先生也一跃成为状元之师,气呼呼的被国子监礼请到县城书院。

……

得了省元,少爷不高兴。得了状元,少爷更不高兴。欧平没敢问这是为什么,只知道欧阳心情很不美丽。他哪知道欧阳有自己的小九九。欧平这边想着,小二领了一个太监上来。

“咱家奉皇上之命,请状元郎入宫。”

欧阳叹口气,不惊不喜顺口问:“公公怎么称呼?”

“咱家排行老九,状元郎不嫌麻烦,叫九公公即可。”

“有劳九公公带路。”

皇帝请人自然提供交通工具,欧阳就这么乘轿进宫去。宋朝皇宫不大,可以说几个朝代下来最小的,后来还被黄河冲了。几代下来皇帝都想扩大,但周边老百姓不干。雍熙三年,宋太宗欲扩张宫殿,因皇宫附近百姓不肯迁徙,这项计划作废。从这点看,宋初皇帝都不错。由于没有城管,京城百姓的商铺摊位等都挤过了宫廷外的正道。按逻辑推理,城管和拆迁办是为谁服务则一目了然。

……

含光殿,欧阳被平身起来一看,哈!自己竟然被邀请来参加诗友会,同来的还有本科进士一到十名。另外还有三省六部的吏部尚书在场。欧阳旁边一站就大概明白,徽宗这是给前十派官职来了。

这宋朝官很有讲究,分为官、职和差遣。官名是现在的行政级别,就是行政待遇。比如七品、六品什么的。职,就是指馆职,比如在史馆的就冠上X职位。还有大学士等等都是虚衔。这两种是有官无权,有职无权。而差遣则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这样的字眼。比如XX县令,就是知XX县事。

但凡进士,一律有官职,但是能不能得到差遣,那就要看运气了。毕竟差遣的实缺不多,当欧阳本次录取的进士就有130多人。哪有那么多的差遣可以安排。

“入幕向云烟,归轩奈隔悬。”徽宗看看大家问:“谁帮朕接了这首五绝的下句?”定睛看欧阳,欧阳一头冷汗。

“……”一干进士狂想中。

“状元郎?”徽宗见大家这么客气,开始点名。

这诗意思欧阳明白,就是到了黑夜,要离开云烟之地,想回家,但和家隔了悬崖。但知道意思有屁用,关键得对出来,还得压韵。

幸亏这时候,榜眼在一边念道:“千秋黄阁老,百纳紫金丹。”这后句不承上句,而是反过来说明了这个要回家人的身份,和为什么要和家隔了一道悬崖。

“恩恩!”徽宗点头。有点意思。但心中还是不太满意。他昏不是因为他笨,而是他没有履行当皇帝应该尽的职责。他看得出来,这次进士科的良才有限得紧。最少在诗词歌赋方面,这批进士都不能让他满意。

“和朕说说,你们都想当什么官?”徽宗看欧阳:“状元郎?”

“陛下英明,一切服从陛下安排。”我想当皇帝,你让吗?还不是你说的算。

“蔡太师乃熙宁三年进士及第,你是政和五年进士及第。蔡太师看了你的策和朕说你是实干之人。既然是实干之人……地方官还有缺吗?”徽宗笑咪咪,不是好东西。

吏部尚书一边道:“回皇上,而今出缺就知阳平县事令一职。”

“……”一干进士立刻从艳羡变成了幸灾乐祸,欧阳心里也问候了徽宗全体祖宗女性。他哪知道,这几天,御史频频上书,说是阳平县空缺许久,请皇帝尽快委任官员。而杨戬和刘贵妃则在他身边吹嘘,阳平在刘老爷的治下安定繁荣。徽宗见美人高兴,倒也不想这么快放缺,但这事触动了大臣们。一干大臣除了个别外全是科举出身,现在看一个土财主管理整县早就不爽,所以要求朝廷填补这个空缺。

前文说了,这个刘贵妃还被封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可以看出徽宗对她有多宠爱。杨戬一看,确实是顶不住了,于是就给徽宗出主意,这知县谁都不愿意干,倒不如从这批进士里挑一个下去当个空头县令。徽宗深以为然,一来可让美人心安,二来可堵大臣们之口。挑谁呢?挑差的不行,大臣知道什么叫敷衍,而且殿试排名太后,一般是轮不到缺的。

PS:很惭愧的斩断!

初识庙堂 第四十八章 出京师

于是徽宗就看中了欧阳,这家伙太合适了,他可不想安个刺头惹美人不高兴。欧阳好,欧阳年纪最小。其次可以对大臣交代,我将状元放下去,你们总没话说了吧?再者蔡京也是状元,也外放了好几年,自己一切可都是按规矩办。还有,目前根本就没有地方官愿意平调去阳平上任。看欧阳又会拍马屁,又会赌博,完全是声乐之人。再说这家伙又不会诗词歌赋,留在身边没屁用……可以说欧阳得状元也有这么一个因素。

榜眼还懂点诗词,而探花字写得很好,再加他们都长的不错,这两人自然留在东京。

“还不谢恩?”吏部尚书一边提醒。

“谢主隆恩。”欧阳无奈跪下,他是经过阳平,知道那是怎么样一个情况。这个刘老爷叫刘四女,一遭得志,就到处圈田。在城里也是霸街横市。而一干衙役和县官员都被其收买其中。如前任知县那个凄凉,除了家人,衙门就他一人。反应上去,反被责无能力,最后还是疏通关节,平调到别处任职。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有这家伙,欧阳恐怕也没实缺可放。

“明日你去吏部办理官凭、鱼符,七日内离京赴任。”吏部尚书一边道。

“是!”

……

于是欧阳成了第一个被任命的进士,吏部这次办事效率高,第二天上午官凭、鱼符、官服等等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欧阳看看官凭,丫的,从七品。他是不知道,本来那县官就是个正八品的官职,但徽宗比较有人性提到从七品,算是补充欧阳的一点损失。看其它人,虽然也是从七或者正八,或者从八,但留在京城升迁快。升迁后放到地方,那就是一个知州。而且万一被皇帝或者是大臣们看中,跳级也不是难事,而欧阳要当知州,还必须回京深造。

“阳平县?”欧平也倒吸口冷气,那可是一烂地方。当官为了什么?要么钱,要么权,可那垃圾地方什么都捞不到。再加欧阳在京城没攀附,没有根,要调回京不知道要哪门时候的事。欧平问:“少爷,我们真去啊?”

“不去还能怎么样?”欧阳叹口气道:“这不是非逼我收拾刘家吗?”

欧平一边汗道:“少爷,强龙可不压地头蛇,再说人家有强龙做后盾,我们就两只小蚯蚓。”

“你是,我不是,你少爷我脸白着呢。”欧阳笑道:“放心吧,你少爷我收拾人的手段多着呢,再说当个闲官,白拿每月14贯的俸禄也不错。不过……我们得挖个人去。”

“挖谁?”

“你猜。”

“恩……”欧平想了一会喜道:“展铭,展捕头。”

欧阳略为吃惊道:“没想到你竟然猜的到?”

“我想啊,少爷有头脑,不怕人家来阴的,就怕人家来横的。而少爷认识人中,就展捕头武艺高强……”

“横的你少爷也不怕。”原来是瞎猫遇见死耗子。欧阳道:“第一,展捕头为人正直。第二,展捕头比我们知道县衙的运作。第三:展捕头经验丰富,做事有分寸。第四:除了展捕头,我没地挖人了,难道把你大少爷挖来?卷铺盖,准备滚出东京。”

“是,少爷。”

……

马是好马,有钱嘛。刚出村时候,欧平已经有了乞讨的心理准备。但没想欧阳真没骗他,只要上了官道,衣食不缺,不仅不缺,而且还相当有钱。

可这边一上路,欧平就开始担心:“少爷,我们连官印都没有。”

“哈,刘四女哪那么蠢蛋,官印他还得还给咱们。否则一到阳平,直接上书没有交接的官印,吏部外加刑部肯定要追究。追究到最后发现,原来前任县官把印交给了刘四女保管,而且新知县到任拒不交还,那他就麻烦了。”

“什么麻烦?”

“很简单,只要不是知县,而盖了知县印的公文都叫伪造公文,我看了这几年阳平的公文,全是建康狱丞和县尉落款但不使用官印。说明这人虽然霸道,但不傻。”欧阳道:“建康狱丞和县尉一个月才几个钱,捕快衙役就更不用说了,刘四女只要出双倍价钱,这些人不听他的还听谁的。”

“可是少爷,既然他们都听他的……”

“怕什么,免掉他们就是。唯一担心就是一旦我将全部人员免职后,刘四女就挑动是非,让我们无法收拾。接着让御史参我们一本,那就比较麻烦了。”欧阳抓下巴道:“得想想办法。硬碰不是真理,人家毕竟是皇亲,还需要四两拨千金,让他吃哑巴亏。”

……

没几日,欧阳到了上谷县,首先先拜访了展铭。展铭对欧阳的遭遇实在有点哭笑不得。按说中了状元,应该恭喜才对。但展铭是很了解自己隔壁县的情况。

“大人恐怕知之不详吧?”展铭道:“大人可知道上谷到阳平官道有一条长缓坡?”

“这倒没什么注意。”

“那应该是你白日过,再加科举在即,所以也没有人提醒。”展铭介绍:“此坡叫花子坡。”

“花子?日本女人?”

“什么日本?”展铭楞了一会后再道:“花子坡,就是什么人过去都得成叫花子。在阳平境内有一群匪人,大约三十多人,霸了连云山为强盗。前些年剿过几次,但这些强盗每次都先收到风声,每次围剿,他们都化整为零,消失山中。据展某所知,这个刘四女早些年还未得志时候与这伙强盗已经有所瓜葛。”

欧平紧张问:“难道他们会截杀我们?”

“那倒不能,劫杀朝廷命官可是造反之罪。但刘四女可以让这些匪人和大人明着捣乱。逼迫大人安安静静当个闲官。此为一。刘四女家财万贯,这些年在阳平县经营根深蒂固,此为二。老百姓早知阳平有刘四女,而不知有知县老爷,此为三。刘四女心思慎密,一些事不亲自动手,故无把柄留啊,此为四。大人要破这困局,首先要让百姓知道阳平到底是谁做主,否则……”

战龙在野 第四十九章 境况

“……”欧阳沉默一会后苦笑:“我原本还想挖展捕头到我阳平县,这样看来,但倒是不敢开口,免得连累展捕头。”

“……”这话让展铭陷入了沉默,从欧阳进门后他就知道欧阳拜访的目的,绝对不是什么顺路。说实话,他是很佩服欧阳的,和他在一起能学很多东西。但,自己在上谷不是一天两天,十六岁就出来当捕快,突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