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宋-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鸡毛之事。下一版!”赵玉道。

“是!广告:阳平钱庄,您最值得信赖的钱庄。经营各种存贷业务。如果您还为了没钱创业而发愁,请您来阳平钱庄。如果你为了身边金钱不好保管发愁,请来阳平钱庄。我们定然本着顾客就是玉帝的服务精神,为你排忧解难。阳平商会集团行政总裁:苏千,副总裁XXX。总店地址:寿州阳平县东街,欢迎来人洽谈各种合作业务。注:广告:广告就是广而告之,本报不负责证明其真实性。广告有陷阱,相信需谨慎。”

赵玉忍笑问:“还有吗?”

“有,还有版小知识。”九公公念:“冬季即将来临,气候干燥,皮肤开裂。需多喝开水,忌生水。室内烧火取暖注意房内通风。万一失火,必须第一时间就近寻找衙役发出响箭,童子不可近火场。还有: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上完毛厕要洗手。任何肉类必须蒸煮全熟才可食用。”

赵玉问:“各位卿家觉着怎么样?”

“不错不错!”所有大臣一片赞同之声,除了那个广告之外,大家都觉得不错。

“既然不错,传旨,升欧阳为枢密都承旨,从六品,那知县还兼着。”别的不说,当是朝廷那新闻给她带来就不是一般的好处。

战龙在野 第九十六章 金辽大战

欧阳对惠兰交代:“前面就按这么办着,我这边选四个精明胆大的人,两人驻州,两人驻京。尽可能每四天出一版。不要写坏事,先歌颂着,什么蔡京都吹一吹,还有西军童贯,我让人快马去采访。总的意思就是,百姓们都很好,官员都很尽职,皇帝也英明神武。”

惠兰摇头道:“大人,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说实话。”

“当前要把报纸这玩意影响力扩大出去,一旦皇家报深入民间,就可以慢慢再说实话。”欧阳道:“现在一说实话,人家直接把报纸封了列为禁刊。”

“恩恩,我明白了。大人真是深谋远虑。”

“小意思,我想办法再找几个人去金国和辽国找消息。”什么深谋远虑,这就是参照CCTV的做法,先成了中央报再说。

“大人,衙门有人找您!”白莲在外通报。

“好,我这就过去。”

……

找欧阳的是王麦,欧阳让到里间,两边客气了两句,王麦道:“刚回来,就听说大人已经回来了,这才忙来拜访。萧老板可还以为大人在金国呢。”

“生意怎么样了?”

“除了赛马场,其他都一般,亏本不至于,但也赚的不多。”

“是原来赚太多,结果小钱看不上眼吧?”欧阳笑道:“其实就是这样,你豪华,必然有人更豪华。看了一家赚钱,谁不眼热。所以我让萧甘云把重点放在赛马身上。这东西已经有名头,别人只会朝我们这挤着排队。有关于金辽战争的消息吗?”

“有!阿骨打自率两万精兵,准备攻击辽西。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准备攻击黄龙府,再将阿骨打消灭。听说阿骨打转兵准备用两万人和七十万辽军决战。”

“两万对七十万?”欧阳惊讶,难道因为自己的出现,让阿骨打白痴了?

“大人有所不知,这些日子临潢府调动平凡,和小的交好的将领说,女真现在也只有三万多的士兵,这战必然是鱼死网破之战,辽军全国精锐尽出,恐怕阿骨打凶多吉少。”

“恩……”欧阳叹气,这金败还好,万一金胜那不是又压制宋一分?为什么欧阳认为金会胜?废话嘛。这历史还是知道的。可惜自己不在辽国,否则必然弄个战争赌,那就赚翻了。毕竟辽人都想压自己赢。

“辛苦你了。”欧阳道:“好好休息吧,有半年娱乐时间。”

“是!那小的告退。”

……

重大国际新闻:辽国皇帝御驾亲征七十万军队,金国皇帝尽起两万女真精锐!

本报刚收到消息,天祚帝动用南北两院大军七十万直取黄龙府,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亲起两万精锐。目前战事不详,据知情者透露,此战胜负五五之数。本报记者兼皇家报副总编刘惠兰就此事采访了欧阳欧大人。

欧阳大人立刻肯定道:“辽军必败。”

刘记者问其究竟:“欧大人,您为什么说70万打不过2万人呢?”

欧阳坦然道:“辽70万军士,有打仗经验百中无一。民可安逸,但军若安逸,则国灭在即。反看女真两万人,无一畏死之人,人人皆是身经百战之士。”

“就凭这点吗?”

“本县听说,辽国内可谓动荡不安。掌兵权之人并非皇帝一人。这大军在外,内有握兵之臣或之王,恐怕会内有动荡。一个人有外伤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内伤。如内外双伤,不倒则为奇迹。”

本报记者就此事还采访了资深专家,广阳郡王,领枢密院事,现为西军监军的童贯童大人。童大人对边境有如此大规模冲突表示了惊讶。童大人在翻看了以往两军对垒的形势胜负认为,金人偏长以少胜多。而辽人确实有号令不明之嫌。但要说两万人能打败七十万人,那确实难以置信。

本报记者问:“童大人,如果宋、辽、金各出一百人互杀,谁能取得胜利?请注意,所有言论都必然呈皇上过目。”

童贯思索许久后回答:“金必胜出,以一敌二而胜出。”

记者又问:“如果将来有十万金兵南下,我大宋能否抵抗?”

童贯道:“如真有那天,老臣定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童大人,我问的是,能不能敌得过?”

童贯再思索许久后道:“今天采访就到这吧,老臣军务繁忙,恕不接待。”

本报记者就此事还采访了名将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种师中,种将军。种师中出身于世代将门之家,祖父种世衡及兄长种师道都是大宋名将。

种将军接受采访时候道:“辽为虎,但一山不容二虎。金为狼,不出则已,一出必然群起攻之。末将看,金有两成之胜算,若是如欧阳大人所云,其国内不合,金有七成之胜算。至于你问如果金国十万大军南下……末将老矣,子皆庸碌无为,观军中并无一帅之才。末将认为当务之急,收纳良将为佳。”

“何为良将?”

“进可攻、退可守。知敌知己,爱惜兵士。虽百人之力敢突入万敌之阵,虽万人之力敢避敌百人之锋。”

记者纳闷问:“前者我知道,后者……”

“前者乃是猛将,后者乃是大将。”

本报记者还就此事采访了制置使姚古,但未想姚古丝毫不将皇差放在眼中,三言不合即让家人哄出。

……

赵玉收报纸问:“诸位卿家怎么看?”

知枢密院事蒋之奇出首道:“微臣并未得知黄龙有此大战……”

赵玉怒道:“朕不是问你有没此事,是问你怎么看。”没说你没用,反而自己找骂。

“这个……古来多有以少胜多之战例,但绝没有两万人打败七十万人之先例。微臣认为童大人所言极是。我大宋禁军马匹配备不全,百人对战自然吃亏,但是两万女真要败七十万辽人,实在……不是微臣所能想象。”

“退下!”赵玉脸色有点难看看蔡京:“蔡相?”

“回陛下,臣主领宰相,职责为约束百官,治理天下。边疆战事非臣所能议论。陛下还是要多听听枢密院的看法。不过臣认为,既然如今胜败未知,不如等结果出来后再做计较。”

一枢密院的出首道:“蔡相所言极是,如辽胜,我等不必再议金,如金胜,我等却不仅要议金,更要议辽。如今事态不明,确实难以定夺。”

“恩,有理。”赵玉点头道:“对了,传旨姚古进京叙职。”

蔡京俯首回答:“是!”

战龙在野 第九十七章 新城规划

退朝后,一个亲信大臣跟随了蔡京询问。蔡京淡淡道:“皇上未必就在意了辽金战局,而是转移朝野视线。”

大臣恍然:“蔡相明见,那姚古?”

“难逃流放之罪,约束大家不可上表求情。”

“蔡相留步。”一个内侍急跑到跟前道:“陛下请蔡相拟旨,由蒋之奇为主考,欧阳和张玄明副主考主持下下月武举。”

“知道了!”

大臣见内侍离开问:“这是怎么个讲究?”

“张玄明这个酷吏恐怕要上位了。”

“那欧阳?”

“此子聪明之甚,虽是皇上亲信,但知朝中水深,避阳平而居,做事端正,并无其他野心。闻其乃是个实干之才,无需过多揣摩。”话语中蔡京对欧阳还是颇有好感。这当然是因为欧阳给他安排了一期专访,主要是茶叶法的修订。大宋的律法还是比较细的,从茶叶,到盐,还有矿石,都有法制管理。只不过法是有了,但执行的对象却有区分,法律成为一些官员拿来当似利的利器。一旦落在他们身上,却有‘违御笔’这样的论调。也就是朝廷出的官员内部保护法。

欧阳深知道一个社会最重要就是法律,他原本希望用法律壮大商人,而如今他则看清楚,如果有希望,也只能是用商人来修改法令。只不过这件事他暂时无暇顾及,虽然即将过年节,但他最近很忙。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欧阳开始分权。民事诉讼全部由甘信负责,刑事则由自己和展铭负责。翻整班房,分几个区域。有专门办理税务的,有专门调解矛盾的,有专门管理工商的,还有专门调节矛盾的,另外还有欧平的会计部等等。这些人都是从原先的衙役中选拔,要么说欧阳当时那么困难也是要选识字的人。这些人明白自己是怎么想的,自己的底线是什么。忠诚度也比较高,用起来比较好使。

其次,就是军工厂的建立。这说是军工厂,其实就是在郊区的一个作坊。欧阳利用和州里关系过的去,去厢军中作坊中要来了几名老工匠。还从皇家作坊要来几名对火药有认识的人,其余百人全部是打下手,对火药有所认识的杂役。所以与其说军工厂,不如说是个研究所,人数加一起还不到东京官方武器作坊的零头。

欧阳对火药懂的不多,也没给大家留课题。欧阳只是说:威力越大越好,安全第一。研究中死亡,抚恤金三百贯。如果有研究通过,有额外奖金。如今钱的问题实在不大,别说欧阳自己那身家,就是阳平的税利一年抵得上前十年的总和。

还有就是新城扩建,甘信这头孺子牛在大干苦干一个月后,终于是把各项预算报了上来。但他没想到,欧阳看了预算高达30万贯后,自己精心搞的报告,被否决到一文不值。

“要城墙干嘛?修建房屋干什么?”欧阳道:“把东门城墙拆了连接出去。那些土地画成各种形状进行拍卖。只拍卖使用权,不拍卖地契。我们凭什么帮他们兴建场地,空地划出去。从西门修一条环城路通向东门,这样运输马车等就可以不用经过城内。城内只做商业区,但凡是作坊的一律撤出城外。不用强制,新城作坊十年内免税五成,城内作坊土地可以向官府交换新城土地。新城必须有统一的排水道……”

甘信边点头,边在新城图纸上笔划。欧阳指这图纸道:“近东门这几块地我要了,报社、印刷厂、造纸厂。军工厂要移到山旮旯去。还有在新城中心要留一块设立衙门派出所,从这一直延伸到清河大堤……你整理好后,可以贴出布告出去,然后有兴趣的可以来看图纸,也可以实地勘察,统一到三月某一天拍卖,有资金没项目不准投拍,知会惠兰,广告打两期。”

“大人,这样布置恐怕要工部批准。”

“恩……你安排让惠兰派个记者,采访下工部尚书。事后,把图纸递过去,顺便送上点礼物。”

“是!大人,这些土地不好四方的划分。”

“把不好划分的留下来,到时候可以设置点店铺。饭庄、酒楼、或是日用商品店用。这些店铺先不出售,等新城起来后可以卖个好价钱。”

甘信点头:“最近这几个月,州内好多人都来阳平当雇工,还有难民涌来了三千多人,但是,大多都不识字。是不是可以优先安排他们修建道路和开拓新城,一来工钱低,二来让他们边工边上学堂,几个月后好歹也能自己谋生活。都靠舍粥总不是个办法。”

“提议不错。还有,如果有一技之长的,真有用的,可以向阳平钱庄贷款生活费去识字,吩咐各场主,工人文盲率超过三成,重罚,至于重罚理由不用说太多,反正能罚到就是,他们心里明白。”欧阳吩咐:“商业、工业都提升,农业也别停了。你下个通知,但凡耕田荒废一年的,由乡或村或族收回。额外开田的可以免收五年五成粮食。再安排一些有经验的老农民定期到学堂讲课,费用衙门里出。”

“是!”

“还有,甘信,你事情多。可以适当配一到两个助手。”

甘信喜道:“谢大人。”

“圣旨到!”九公公携带圣旨外带二十名禁军而来。

没别的事,一来就是让欧阳去当二月底武举的副主考,二来是赵玉给欧阳一些绸缎、黄金,还有两名侍女的赏赐。赏赐倒是正常,这么几个月下来,皇家报虽然只在寿州周边和东京销售,但对赵玉皇权的巩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用俗话说,就是新皇人气旺。赵玉非常满意。在年节之前,怎么也得表示表示。

战龙在野 第九十八章 赏赐小插曲

欧阳一听倒是稀奇,怎么还赏侍女。九公公含蓄的稍微解释了一下。原来赵玉看欧阳没一点成亲的打算,就让小青选了两名官奴给送了过来。官奴这词在大宋并不陌生,欧阳修就写有今日一觞难得共,聊对捧,官奴为我高歌送,这样的词句。官奴男性是官营手工业的机构的重要成员。女性在汉武帝时候多为军妓,到了宋代多在青楼,也有部分是权贵的婢女。至于官奴的来源也很多,一道是刘惠兰那样的。一道是父亲无力还公债被充的,一道是无力交人头税,自愿为官奴,还一道如盗匪未成年的子女等等。官奴没有户籍,统一管理,不用上人头税,没有人身权利。而且即使主人同意,也不能外嫁的,主人不要,可以退回奴营。如果身死,还会有专人来调查,这恐怕是这些官奴的唯一权利。就这点权利也是云烟,就算是她们现在死在欧阳面前,欧阳最多也就交点钱罢了。

欧阳家也有两个丫鬟,仆妇一名,还有一名男性干体力活的称为家丁。但这些人都是雇佣性质,随时可以辞职。原本按照标准,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