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男儿顶天立地,哪个不想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要想成功,那就得赚取更多的军功、获得更丰厚的奖赐,川军有一套很好赏赐晋升制度,获得的军功那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没人会贪墨这些军功,所以川兵的将士都渴望上战场,渴望战斗。
  陆皓山站在点将台上,看着一列列虎背龙腰、精神抖擞的将士,心里骄傲万分,收复中原大好河山的时刻终于到了,现在的自己,兵强马壮、羽翼已丰,是时候逐鹿中原。
  正想训话,突然有个斥候骑着马飞奔而来,下马后把一封情报递给李定国,李定国拆开一看面色一变,犹豫了一下,走上点将台把手上的情报呈给陆皓山。
  出大事了,陆皓山心头一动,要不是大事斥候不会这个时候赶来,李定国也不会这个时候来打扰自己,打开信封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左良玉兵出襄阳,占领河南新野。
  尼玛,陆皓山一看马上火了,这些人还真是臭不要脸,自己和满清在陕西拼命,南明的那些人一直隔岸观火,有的人为了一己私利,还暗中把战略物资卖给满清,这下好了,自己把满清锐消灭,眼看胜券在握,这些人一下子蹦出来捡便宜。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陆皓山当场就额露清筋。(未完待续。。)


478 惊现圣旨

  自己一脑子心思对付满清,没空理会他而己,还真当自己好欺负不成?
  那左良玉的禀性,陆皓山早就有所耳闻,有才华,但也据傲,纵兵抢掠的事他可没少干,崇祯号召勤王时他置若罔闻,还在讨价还价,以至明朝灭亡还没有出兵。
  左良玉虽说没有投降满清,可是在南明因为争权夺利,长期游离核心之外,颇有自成一派的想法,而他有心称王称帝也不是什么秘密,四川的细作也查到他与满清有勾结。
  川军出川后,左良玉就屯兵襄阳伺机而动,动作还挺快,这边刚把满清打趴,这家伙马上跳出来捡便宜,陆皓山对他没有丝毫好感。
  新野属于河南云阳府辖下的一个县,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襄盆地中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自古为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水陆交通要冲,地方不大,地理位置很重要,当年刘备就是在新野发家的。
  占领新野这是左良玉的一个试探,故意挑一个规模不大、位置重要的小城来观看四川的反应,陆皓山看完嘴边露出一丝冷笑:敢往老子的盆子伸手,看老子不把你的狗爪子剁下来。
  坐拥二十万大军的左良玉算得一方人物,光是他一个人的兵力就是陆皓山的双倍,而二十万是明末的事情,投靠南明后,拼命扩充自己的实力,据说兵力已达五十万之众,不过陆皓山从把他们放进眼内。
  一群吃闲事的乌合之众罢了。
  陆皓山主意拿定,把那情报塞入袖中,干咳二声,然后大声说:“将士们。”
  一听到总督大人说话,下面的将士一个个站得笔直,他们知道陆皓山有事要宣布,一想到可以痛打落水狗又可以赚取军功。所有人眼里都露出精光。
  就像山上的饿狼看到猎物一般。
  现在政局动荡,土地不值钱,杀清令的赏金又提高了一倍,砍一个满清八旗的脑袋就可以换一到二亩良田,去哪找这样的好事,现在很多人一看到满清八旗的人就像看着一锭锭大元宝在动。
  就当陆皓山准备作战前动员前,突然有人大叫道:“圣旨到,四川总督陆文华接旨。”
  什么,圣旨?
  不光陆皓山,就是满场的将士都惊讶得说出不出话。明朝都灭亡了,这是哪门子来的圣旨?不会有人开玩笑吧?众人都是一脸惊愕,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朝发声处望去,心想哪个这么大胆,竟敢消遣总督大人。
  “圣旨到,四川总督陆文华接旨”这时那个声音再次大声叫起来。
  很快,众人知道是哪个在说话了,一个商人模样打扮的人从围观的人群中挤出。双手高举着一个黄色的卷轴,大踏步从人群里走出来,在他后面还跟着四个护卫打扮的人,缓缓地向陆皓山走来。
  捧着黄色卷轴的是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人。身材瘦削,可是官架十足,看这人的架式,不像开玩笑也不像脑子充水的人。陆皓山先是疑惑,很快脑中灵光一现:这应是南明弘光帝的人。
  陆皓山下意识地扭头看李定国,李定国知道陆皓山是问自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只能耸耸肩做一个摊手的动作,示意自己对此一无所知,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的衣服,示意他们应是乔装打扮、避开自己的耳目混进来的。
  这算是四川情报系统一个严重的失误。
  这家伙还真是精明,他知道若然大张旗鼓来宣读什么圣旨,自己肯定不会让他顺利抵达,至少中途弄清什么圣旨再考虑让不让他顺利到达,于是他就偷偷地来,不仅偷偷地来,还选择在一个有目共睹的公共场合出现,到时自己想否认都不行。
  算计得还挺深。
  “陆文华,还不下来跪下接旨?”就在陆皓山思索间,那人已经带着圣旨到陆皓山面前大声喝斥道。
  封建的余毒深啊,从围观群众到点将台,经过好几百的手下,那南明官员捧着圣旨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陆皓山并没有下令,可是那些士兵一个个下意识地退到一边让路,跟里一脸敬畏的样子,就差没跪下,在他们心目中,那圣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陆皓山的嘴角抽了抽,幸好这两个家伙不是刺客,要不然自己岂不是死得太冤?
  听到这家伙大声吆喝,别人怕陆皓山却嗤之以鼻,看着这个盛气凌人的宣旨官员,把脸一沉,冷冷地说:“大胆,哪来的阿狗阿猫在这里乱吠。”
  张锐有眼色,一看就知自家大人不喜,事实上也是,如日中天的满清都让自家大人给拿下了,这个什么南明算个屁,就算陆皓山肯答应,像张锐这些才不想答应呢,很简单,要是陆皓山接了这旨,那自己最多就是封个官,领个赏什么。
  若是陆皓山自己称王,那自己的地位马上就水涨船高,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有从龙之功,弄个爵位什么那是二个手指捏田螺,稳稳的。
  “来人,把这几个疯子给我拿下。”张锐大声喝道。
  别人敬畏,而早就当习惯山大王的张锐则是毫不在乎,在当山贼天天嚷的就是坐龙椅、睡皇帝的婆娘一类的荤话,他察颜观色马上给这些人下马威。
  老鬼闻言,二话不说,率着一帮人把刀架在那五个人脖子上:“你们这些来路不明,很有可能是刺客,跪下,跪下,快点。”
  那四个跟着的侍卫吓得面色惨白,不知是跪还是不跪,可是后面的士兵用力在其膝盖处用力一踢,他们立马就跪下了,老鬼把刀贴那宣旨的官员冷笑道:“他们都跪下了,你跪不跪?若是不跪老子马上给你来一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哼,本官是宣旨的官员,代表着我皇的体面,可以拜天地鬼神,就是不能拜臣子,士可杀不可辱,要动手就快点。”那官员一脸据傲地说。
  “你。。。。。”老鬼一下子没辙了,痞的怕楞的就是这样,这个人身份太特殊,在没有得到陆皓山同意之前,老鬼还真不敢动。
  不仅是老鬼,就是张锐也不敢下这个决定。
  那宣旨官员看到老鬼退缩了,语气更加骄傲,转而对陆皓山说:“陆总督,你要做不忠不义之人,背负千古的骂名?”
  这人倒有几分胆色,陆皓山不由好奇地问道:“你是谁?”
  “本官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南昌卫总兵陈洪范是也。”
  陈洪范?陆皓山突然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可是一时想不起来,李定国看到,走到耳边小声地说:“大人,这陈洪范就是借虏平寇的三大使者之一。”
  哦,想起了,陆皓山恍然大悟,盯着陈洪范一脸戏谑道:“陈总兵还真是劳碌的命啊,去完北京没多久又来陕西?你们没人了吗?哦,对了,左御使和马少卿还没有放回来呢,哈哈哈。。。。。。”
  借虏平寇是弘光政权一个消极、荒唐的策略,马士英、史可法、黄得功、刘良左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为皇,南明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弱,它控制了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拥有数量可观的军队,仅武昌左良玉的部下就达二十万以上,再加上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左、郑芝龙以及两广、江浙、云贵等地的驻兵,军队数量达百万之巨,绝对是一个庞然大物。
  可惜南明官员被满清吓破了胆,不仅不思进取,拿回丢去的大明江山,还把希望放在满清身上,想利用他们和大顺决斗,想利用满清平剿之不完的贼寇,听到李自成被满清打败后,南明的官员还击掌欢呼,把满清当成他们的恩人。
  这不,一听说满清打了胜仗,这些无耻的君臣还弹冠相庆,就在清军和大顺军还在交战时,弘光帝朱由崧就派使团去“通好讲和”,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左懋第、太仆寺少卿马绍愉、总兵陈洪范为代表携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缎绢一万匹作为满清出兵的礼物,满怀希望去求和,希望和满清划江而治,可是听说江南富庶后,多尔衮一口拒绝。
  多尔衮是一个务实的人,礼物留下来,条件不答应。
  事情本来就告一段落了,可是与左、马生隙的陈洪范暗中写信给多尔衮,说只要他扣押左懋第和马绍愉,他就成为满清的内应,替他拉拢南明的将领,多尔衮闻言马上捎人抓回原来已经离开的左懋第和马绍愉。
  当然,这事是陈洪范和多尔衮的暗中交易,外人不知道,不过陆皓山在前世恰好看过明史专家顾城的研究,得知这件事,所以故意提出来取笑他。
  不得不说,南明真的没人,眼前这个陈洪范,对南明来说经对是一个貌合心离的人,他这可是第二次担当使者,就是这么怪。
  听到陆皓山的戏谑,陈洪范老脸一红,不过他脸皮很厚,闻言淡淡地说:“私扣使者,那是蛮荑小族才做出这种蠢事,本官相信陆总督不会是这样的人。”+(未完待续。。)


479 故伎重演

  陆皓山冷笑地说:“前朝已亡,又何来圣旨?”
  前面没有出一丝力,看到自己打败满清,胜利在望时,马上跳出来想摘果子,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陆皓山早就放弃了那个**无能的明朝,现在自然不会再给它机会,估计这陈洪范也看出这点,所以他不敢光明正大跑来交涉,而是选择偷偷混进来。
  “总督大人此言差矣”陈洪范娓娓而谈道:“现在总督大人还是用先皇所赐的封号,从这可以看出大人的心还是向着大明,这可是忠臣的名节,天下百姓哪个不说陆总督忠义?新皇是朱家皇室嫡系血脉,明朝没有亡,只是暂时迁都而己,陆总督,你还是大明的臣子,自然是有资格听这些旨的。”
  说罢,陈洪范继续说:“陆总督在请君书中说愿奉新皇,此事天下皆知,总督大人不会忘了吧?”
  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陈总兵真是口才了得,没错,陆某用的的确是前朝的封号,不过这并不代表什么,如果本官乐意,称王也就是一朝半刻之事,反正这天下那些王是一抓一大把,不在乎再加一个;此外,我在请君书中提过愿奉新君为王不假,不过那是有前提的,不可断章取义,没有满足我要求之前无效,要求很简单,一是惩罚通敌的汉jian,二是让我统管天下兵马,三是提供粮饷,若不然,就是你口吐莲花也于事无补。”
  还想和自己玩文字游戏呢,陆皓山嘴里冷笑道。
  陈洪范笑着说:“皇上既然派陈某给陆总督送圣旨,自然是有所交待,陆总督不听圣旨,又怎知皇上的心意呢?”
  “哦,本官今天穿的是铠甲,不方便下跪。”陆皓山有些冷漠地说:“再说陆某的条件一天不满足。一天都不会承认。”
  “无妨,皇上吩咐过,陆总督站着听旨即可。”陈洪范连忙说道。
  还真是不脸啊,和满清打得不可开交时,特别是被困时,这个弘光帝从来露过面,使用拖字诀来糊弄自己,现在可好,打了胜利没几天,这圣旨就好了。想想把情报从陕西传到扬州,来回需要些日子吧,那细作把情报传回去,商议讨论完还要派人送来,这是什么样的效率?
  南明要是有这样的效率,还至于这样?
  就在陆皓山冷笑间,那陈洪范也不顾陆皓山是否同意,摊开圣旨就开始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四川总督陆皓山,忠君爱国,卓有才华,在国难关头能挺身而出。拯国家于危难之际,救万民于水火之间,其心可嘉,其行可表。现。。。。。。”
  那陈洪范洋洋洒洒读了一大篇,陆皓山算是听懂了:粮饷好办,弘光帝已下旨调到粮饷给川军。现在正在调集当中,很快就会把第一批送来;惩罚汉jian的事也查清楚了,和满清勾结的是二位总兵和一名千总,陆皓山所列出的那些将军犯了监察不力的罪名,现已对他们罚俸禄和贬职处理;而陆皓山要求册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弘光帝也同意了,不过这个官职非同寻常,需要到金殿亲自册封才是面正言顺,请陆皓山尽快前去受封。
  后面是一堆没有营养的封赏,如封公爵、赏金赐银赠华服一类,这些陆皓山一点也没有兴趣。
  真会打太极啊,粮草还在运送中,查汉jian他找替罪羊,而兵马大元帅答应是答应,可是要回南明的朝廷册封,陆皓山很是怀疑,自己要是敢去南明受封,不是被杀就是被软禁要挟,绝对不会让自己得到好处。
  总之一句话,就是和你玩文字游戏。
  好家伙,竟然忽悠到自己头上来了。
  “陆大人,接旨吧。”一口声读了这么多字,就是陈洪范也有些累了,念完后,还不忘提醒陆皓山接旨。
  “接什么?”陆皓山一脸气定神闲地说:“本官说了,那三件事不办妥,一切都没得商量。”
  陈洪范没想到这样都打动不了陆皓山,看到那些卫兵要想把自己赶走,不由大声说道:“陆总督,这么多人看着,你竟然目无王法,你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为了达到目的,陈洪范祭出名节这一招,故意微服出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