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秋小领主-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铁器房、占卜房(医护所)等四大功能区。这四大功能区正对四座城门,每两个相邻区域中,嵌着一小块生活区,主要供应士兵生活必需品与副食品。这片区域只要稍加改造,把匠师驱赶出去,就能成为陈国公族专属的高尚住宅区。如果在外面再砌上一堵隔离墙,那就更完美了。

在这条“环城功能带”外侧,则是供应一个城市的各种农业设施,种田的、搞养殖的、饲养战马的等等都有。可以说:这座城市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遇到敌人围攻,它可以迅速将重要物资撤入城内,甚至可以把城外附属的农夫也撤入城中,然后利用自己的战争储备与敌人相持。

它更是一座围不住的城市,因为它城墙一面面临颖水,只要有强大的船队存在,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援兵与物资。陈君生长在南方,自然知道水路的重要性,他已经看出这座城市的强大功能,所以打算等晋军撤走后,将自己的居城搬到到此外。即使遇到危险,也不怕………面对超级大国楚国,即使陈君躲在大后方,难道就安全了?

面对这座城市,陈君只剩下不断地感慨:“晋人对待我不薄啊!寡人自从跟了晋国老大混,晋国人不仅千里迢迢派来军队,帮助寡人戎守,还筑造一座坚固的堡垒城市,增添寡人的力量。不仅如此,晋国人还教导我们各项先进的农耕、建筑技术。相比楚人对我们不停的压榨,如今连田野里的农夫都知道,晋国人比楚人好。”

陈君的感慨似乎没有引起陈国大臣的共鸣。陈国几名随行大臣相互递着眼色,嘴角微微上翘。这一刻,也不知道他们是在不屑陈君对晋国的愚忠,还是不屑晋国人的徒劳努力。

这时,士匄还在顿国进行最后的“和谐拆迁”工作。所谓“和谐拆迁”就是用暴力砸开顿国国民的大门,把房子里原来的主人捆绑起来扔出屋外,然后把房子里的东西全部搬到街道上,将房屋推平。此后,房屋的主人还不准有意见,必须大力讴歌晋军,以此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否则,就是破坏和谐。

顿国的“和谐拆迁”进行的很顺利。不久,顿国的城墙已经拆除,房屋基本夷平。士匄(范匄)满意的看着工程进度,顺手从旁边人那里接过最新的军情通报,漫不经心的展读:“噢,楚国的溃兵逃回了国内?”武子这事做的不精细,明明他堵住了楚军的退路,怎么还让少量楚国溃兵逃回国呢?”

孙林父讪讪的提醒:“南方的小路盘根错结、曲折多变。武子的新军只有四千五百人,我听说他在屡次战斗中,已经把辅兵都驱赶上阵了。即便是这样,堵住南方退路的兵力也只有五百单骑而已。而楚军有五万人,南下的道路有千百条,他最终能堵住四万多俘虏,效果已经不错了,范军佐何必苛求?”

范匄笑了一下:“是我多事了,楚军战败的消息迟早要传回他们国内的,我们确实做不到一手遮天。情报说:楚国国内已经获悉楚军战败的消息。楚王追究陈国叛离、顿国灭亡的责任,杀令尹(楚国执政)子辛,并决心准备伐陈。”停了一下,范匄感慨:“我们要失去陈国了!楚王新任令尹子囊是位贤臣。楚国人惩罚不忠心的子辛而任命子囊,必定会改变以往的做法,更加迅速地攻打陈国。陈国靠近楚国,人民日夜惊惧危急,能不归附楚国吗?所以,保护陈国超出了我们的能力,不是我们能轻易做到的,放弃它,反而好点。”

鲁军这时还没有撤退,鲁军统帅季武子在一旁不解地询问:“我们为陈国做了如此多好事,难道他们还不感激我们吗?为什么范军佐说我们要失去陈国?”

士匄叹着气解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光有德行就够了。我们为陈国做得再多,也比不上生死存亡的危机。我们晋国自身也有自己的国事啊!身为霸主,我们不可能像一个跟班小弟一样,随时听候陈国的召唤。比如,鲁国的忠心远胜于陈国,如今鲁国正在遭难,我们晋国必须履行帮助老盟友的义务。

晋国距离陈国实在太远,我们的援兵召集起来需要三个月。从晋国走到陈国来,又需要三个月时间。今后,万一陈国有事,我们一定来不及救援的。但楚国离陈国太近,他们的军队随时可以到。陈国时刻体会到迫在眉睫的亡国危机,与我们晋国远在天边的、莫齿难忘的恩情相比,你猜陈国人会选哪一个?”

一旁的曹伯插嘴:“没错,当陈国人两相比较的时候,他们一般会把我们的恩情藏在心中,时刻想着报答。而后,收拾好行李,去投靠楚国。”

士匄冷笑一声:“能时刻想着报答恩情,这已经算好人了。我就怕他们为了撇清楚国对他们忠心的怀疑,反而变本加厉的攻打我们这个旧恩人。”

鲁国季武子、卫国孙林父一起表示不以为然:“范军佐把人心想象的过于险恶。陈国人迫于形势投靠了楚国,这我可以理解,想必晋国也可以理解。但如果陈国起兵攻打我们,那就不是可以原谅的了!我们好歹也是霸主集团,陈国人有这个胆量吗?”

士匄笑了:“你们不能理解我的意思,赵武子一定可以理解我的。好笑他一番操劳,想把对楚国的争斗战线推进到陈国,借此稳定陈国后方的许国和郑国,可是他再怎么努力,终究是徒劳。”

孙林父迟疑地问:“所以……”士匄马上接过来话题:“所以,我们不能给陈国留下太多的东西,留的东西再多也是徒劳,最后都属于楚国了。”士匄说完,立刻跑去重新布置工作。

孙林父留在原地沉思,季武子沉吟着问他:“士匄刚才说的话,是出于他的智慧,还是出于贪婪?”如果走出于智慧,则意味着在与楚国的争斗中,晋国又失了一分,南北争霸的战线重新推进到了郑国,那么与郑国相邻的卫国与鲁国,处境就越发艰难了。

曹伯是晋国的老牌跟班小弟了,他生性散漫,随口回答:“或许二者都有吧!霸主的事情,不是我们小国可以考虑的。再说晋国不是答应援助鲁国了吗?这样的话,晋国为了援助鲁国,甚至不惜丢失陈国,你们鲁国对此,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季武子还想说点什么,范匄(士匄)已经转身回来,他将一份军报塞到季武子手里,说:“刚才来了两份军报,这一份是送给你的,我一时忙,忘了给你……似乎是你们鲁国的撤军令来了。”

季武子接过军报,也不打开,转而问范匄:“我们什么时候撤军?”

第一百零二章 韩氏的退意

范匄随口回答鲁军的提问:“这里只剩下一点点扫尾工作,也不差鲁国那点人手。你们现在就可以动身去河边,估计等你们渡完河,我们这里也要完工了。”

季武子躬身施礼:“既然这样,我们鲁军先撤了。”

范匄冲另两位联军统帅鞠躬:“接下来,撤兵的顺序怎么安排?两位有什么意见?”

晋国带领联军出击的时候,从来就是打仗自己先上,撤退时绝对自己断后,这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勇猛,而是不放心联军的战斗力,不肯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别人身上。所以,范匄所谓“讨论撤军顺序”可以自动忽略掉晋国人,讨论其余国家的撤退顺序,他们毕竟是断后的。

孙林父想了想,回答:“寡君(卫献公)的心态不稳,我常年出战在外,如今,卫国的戎守期也快到了,我跟在鲁军后面,先撤吧!”曹伯没有争抢,随意的回答:“既然这样,我曹伯的军队与许国一起,留在最后陪伴晋军。”

撤军工作以晋人那种刻板而有序的节奏进行着。三日后,联军撤离顿国,他们身后只留下了一片废墟。

范匄回到军营,发觉赵武正在城中无所事事的闲逛,他赶紧招呼住赵武,并郑重行礼:“我本来不该在这时候才向你解释的,但此前我们正处在战争中,不能让列国的军队知道晋军将领之间起了芥蒂,所以,在顿国时我见了你,什么也没解释。如今大战结束,我特地向你道歉:我阿匄做事考虑不周。原本想保卫你的鸡陂鸭城,增强联军食品供应安全,没想到却触犯了你的权益,我向你道歉。”

范匄的道歉是真诚的,如果他最后那就话不是说“触犯了你的权益”而是说“引起了你的误会”那就是倒打一耙,把屎盆子重新扣到了赵武的头上,等于在隐晦的说,冲突原因是赵武的小心眼,而他大公无私……

聪明人之间无需过多解释,赵武拱手表明态度:“君权神圣,领权神圣,这是春秋的两个原则。我的领民在维护我的领权过程中,态度过于激烈了点,但这符合春秋规则。对此,希望你能够理解。你的道歉我接受了,我赵武只是一个小家族,一个小势力,赵氏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领权。范军佐,往常我跟你的关系不算太差,我希望今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范匄哈哈一笑,转移话题:“楚国换令尹的事,你知道了?”赵武点头,范匄马上补充:“看来,不会有人替换我们戎守陈国了。国中的兵力要震慑齐国,元帅不会轻易把军队派出来。”

赵武点头附和:“也就是说,我们终将失去陈国了。鲁军已经开拔,卫国军队马上要走,曹国军队不值得一提。我们有没有后续援兵,本军的戎守期只剩下两个月,而士兵们还要花三个月的时间走回去。这样,前后有五个月时间让陈国处于兵力真空,足够新任楚国令尹子囊组织兵力进攻。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军队刚才抵达国内,楚军就到达了陈国。”

范匄叹气:“虽然这样,但我晋国人做事从来是善始善终,明知道陈国可能背叛,我们也必须把这座军城经营好。”范匄的话既是提醒也是命令。他是看到赵武无所事事的闲逛,以为赵武对经营这座城市已经心灰意冷,所以故意消极怠工,这可不符合晋国人一贯的处事态度,所以他好意提醒。

赵武懒懒的回答:“既然我们只有两个月的戎守期了,那么只来得及把稻种播下去,收获的事不归晋国人管了,我的活儿等于减轻了一半。再说,你不是在负责后勤吗?似乎你的工作并没有交接。”

范匄一想,也对啊!赵武这段时间负责进攻顿国,如今大战结束了,新工作又没有交接,他自然无所事事的乱逛了。“顿国虽小,但我听说顿国的歌舞很不错,顿国女人嗓音像黄莺一样婉转。你当先入城,没有给自己挑几个顿国美女吗?”士匄的意思是:“大战胜利了,你不在自己的屋里搂着美女彻夜狂欢,以庆祝自己的胜利,怎么在这里闲得乱逛?”

别提这个,一提这个,赵武就来气:“顿国出色的美女、出色的歌姬一定在宫城,我至今还没见到一位宫城里的女人呢?我说上军佐,我把顿国最肥的肉留给你,至今为止,你给我送过什么礼物?”

士匄笑着反问:“我不给你送美女,难道你就毫无收获,我不信!”

赵武悻悻的回答:“统帅可是我岳父。”

范匄大笑:“我就知道是这样………没关系,我听说,你喜欢收集“郢爰(楚国金币)”我在顿国王宫里找到很多这玩意,这东西对我没用,我送你一半,换你的马鞍技术。”

赵武反唇相讥:“范匄!你真贪婪。我攻破了顿国国都,包围了宫城,整整三天没有发动攻击,就是为了把这荣誉留给你。这荣誉价值多少且不说,如果在此之前我攻破宫城,宫城里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现在打算送给我的东西。你拿原本属于我的东西送给我,不提我特地留给你的荣誉,还好意思张口问我要马鞍技术………得了,范匄范军佐,今后你出门,千万别说认识我。”

范匄讪笑:“你说的似乎蛮有道理。行,“郢爰”送给你一半,宫城其余缴获,我再分你三成。可马鞍技术你要给我,这玩意实在太好了。有了这东西,就可以骑在马上射箭。你不是凭借这技术连续突击,攻破了许国与顿国吗?咱都是晋国人,把这技术给我总好过留给陈国人。”

赵武摸着下巴沉思:“这样啊!那么今后我赵氏能否涉足制陶业。”

范匄狠狠的瞪了赵武一眼:“你还好意思问这句话?你说这句话让我发觉:你比我还无耻。我范家把持制陶业多年,从没有人敢冒犯,但你以瓷器为契机进入制陶业。你说,你家如今做的陶瓷还少吗?”

赵武脸不红心不跳:“以前我家出产的都是实验品,是小批量的、都偷偷摸摸的向外销售。如果能获得范家的许可,那不是更好。”

范匄不想答应,但转念一想:人世间的一切,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范家有比赵家更多的人口,如果范家获得骑兵技术,会从实力上大大压倒赵家,有了实力做后盾,还怕赵武过于嚣张吗?

“换了!”范匄狠狠的答应着,生怕赵武提出其他条件,他一甩袖子,登上高台,去向统帅汇报。其实,范匄并不知道,骑兵拥有的马鞍并不算什么,真正值钱的是战术思想。而骑兵战术思想,貌似到现在,赵武还没有拿出来大规模使用。兵车时代,想改变传统的兵车思维,很难!

剩下的日子在赵武懒洋洋中度过,他的情绪感染了部下的士兵,士兵们也呈现出一副懒懒的神态,有一天算一天,等待着戎期的结束。士兵们感觉到这段战后的平静非常难得,但那些被俘的顿国百姓却感受不到,他们手忙脚乱的在许国士兵的监督下,搭建着自己的房屋。等顿国奴隶的住处建好了,他们又被驱赶着整理耕地、播种、整修水渠。

此后,武昌城里时时传来士兵游戏的声音,军国主义国家晋国非常喜欢类似橄榄球与棒球的血腥团队竞赛。棒球运动还好说,赵城发展多年,游戏规则与防护设备都很完善了。与之相比,橄榄球这种可以搂、可以抱、可以摔、可以压、可以野蛮冲撞的粗野运动,虽然有规则,但精力无处发泄的晋国士兵却并不严格遵守。

这几日,城中正在进行大联赛,听说连各国辅兵都组队参加了,他们狂热的喊叫声,让田野劳作的顿国俘虏心神不定。

“真粗野!”一名顿国农夫感慨:“我那天进城送菜,看到比赛。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血流满面的被抬下去,旁边的人还一个劲的冲着他们欢呼……这群北方人可真粗野。”另一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