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鞭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岁月鞭心-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在这会儿,赵强是绝对不能乱跑的,他得表现得有礼有节,说话也要非常的谨慎,不能被笑话了,这样才能体现赵万里家的教养来。

这张大炕桌上的亲戚有,张文明舅舅坐了上席,他岳丈坐了次席,他舅哥从左手一。赵万里坐客席首席,张文明坐下席,赵强坐席口。

主次坐定后,炕桌上摆了八个干果碟子。长着山羊胡子的张文明的舅舅发话:“今天我外生女定亲,这是头等大事,也是双方的大事,我先说道说道。

赵强这娃我看了,人不错,有气魄能干事,我是同意这门亲事的。按理是让他们见见面,但他们已经见过了,这一礼节就少了,其他亲戚发发言看有什么话要说的就说在桌面上。”

大家附和着说,“是啊,赵强不错,这门亲事不错。老太爷你看着定吧!我们都听你的。”

“现在还需要小义式,这事就交给媒人来处理。”山羊胡子说。

媒人马上说:“让娃娃都进来。”

张秀琴马上穿着最新的一身红衣服,站到地下了。赵强也马上站起来。媒人、赵万里和张文明马上从炕上跳下来,各站孩子的一方。

在地上铺一块红布,房子正中央供着先人。双方各点一柱香,行跪拜之礼。然后赵万里从身上掏出钱,用红线牵着,由媒人分别搭到跪在地上的赵强和张秀琴的脖子上,再行跪拜之礼。预义用月老的红线定了终身大事,同时也为给先人一个见证,达到永结同心的目的。

随后,坐在炕上正席位的山羊胡子说:“今天娃娃的锁儿挂了,我们能坐到一起,说明我们两家成了一家人了。赵强你得改口了,从现在开始得管你张叔叫姨父、他内室你就得叫姨娘了。还有在坐的亲戚和没在坐的亲戚,今后该川称呼就如何称呼,我这儿也不细说了。”

赵万里陪着笑说:“那是,那是。”

随后,赵万里忙给赵强挤眼色,赵强立马站到地下,从酒壶里倒出几杯酒后,双手捧着敬给山羊胡子:“舅爷,我敬您老两杯酒。”

山羊胡子高兴地摸着胡子说:“娃就是灵。来,舅爷喝两杯。”

然后挨个向各位亲戚敬了酒,认了亲,叫了新称呼。

赵万里忙拿过酒杯倒了两杯敬给山羊胡子。然后挨个敬了一圈,最后向张文明敬了一杯两亲家酒。

“亲家,你好,喝了这一杯,我们往后就是两亲家。俗话说:两亲家三次变脸。我们是不会变的,你是文化人,我是粗人,你得多指点我。呵呵”

“哪里哪里,只要娃娃愿意,不受委屈我们什么话都好说。”

媒人忙给山羊胡子汇报:“礼都给双方说好了,你老再指点指点。”

赵万里忙从怀里掏出用红纸包着的5000元递上去。

山羊胡子数了数,满意地点了头递给张文明,张文明又从这踏钱里抽出8张退还给赵万里,这算回礼。

然后张文明说:“亲家,我娃娃没家教,以后可要多担待多指拔。”

双方客气一番,山羊胡子说:“各位亲戚,我们就不客套了,大家吃。”

赵万里心想,这面定亲怎么这多礼节。紧接着说:“娃舅爷,我不道,我们这儿还有什么礼节,最好讲明,不然我失礼对不住大家。”

山羊胡子笑着说:“是啊,十里一个乡俗。不一样,今天有个事我们都忘了,就是我们自己顾着说了话,把老先人忘了该敬先祖两杯喜酒。”

赵万里脸一红忙跳下炕去,倒了两杯喜酒,向主房主桌座老家谱的奠酒。然后坐到炕上忙陪不是,“失礼、失礼。”

山羊胡子说:“亲戚,不客气,以后这礼节的事,相互学习一下就好了。”

山羊胡子是一个当过多年兵的老兵,经见过世面,虽然在家养老,但人利索,通情达理。不然赵万里今天的失礼,遇到一个脾气不好,底素质的人会把事搞砸的。赵万里心想这老人家了不得。说话有气度,有含养,今天把这样的大事都忘了,人家也没有生气。

赵万里忙给山羊胡子敬了酒,想乘兴打两关,但又一想这怕失礼,忙问山羊胡子:“娃舅爷,你们这儿兴测拳不?”

山羊胡子说:“我们这儿没有这一礼节,如果你们那儿有,那就测一下吧。”

赵万里忙说:“那使不得,就按这儿的礼节走。”

可能是山羊胡子高兴,说“礼节是先人定的,我们也可改改,今天认了这门亲戚我高兴那就破破例。”

赵万里尽自己所能与每个亲戚打了一个通关,几杯酒下肚,关系融洽多了。赵万里也不敢多耍,怕把大家耍兴起,或者反感,非让对方灌酒他不可,这样的话就算丢大人了,失大礼了,忙找机会收住手。

后来亲家母端来主食长寿面,大家吸溜吸溜地吃了一番就散了。

定亲这一天,是不能在人家久留的,赵万里谢过亲戚与赵强出了门。

女方家的亲戚把赵万里父子送出门,然后说:“不成亲是两家,成了亲是一家,以后常来,这亲戚越走越亲。”

“好说好说,众亲戚有空也常来。”

张秀琴出得门来远远地望着赵强。

张文明看出女人的心事,忙说:“赵强那面做生意人少,也缺人手,有空让秀琴去给你帮帮忙。”

赵强兴奋地说:“是,姨父。那我先走了。”

第028章 福星临门

第028章福星临门

“谢天谢地,谢谢花下月老。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呐!”张秀琴暗自高兴着;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女孩子能找到个好婆家,在农村那是天大的喜事。张秀琴也不例外,自己的终生幸福终于有了一个依靠。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赵强的身上,一门心思地帮赵强把生意做大做强。

入秋之后,天气日渐凉了下来。这是赵强皮衣生意最好的时间了,上门定做皮大衣,皮卡衣的人越来越多。赵强一个人有些手忙脚乱,常常为了赶活儿,也顾不上吃饭;整天干活儿,有时也心烦,想抽空出门散散心,可是一个人出去,店里没人照看,实在很不方便。忙上一天,想吃一个顺手饭都没人做,自己做麻,大男人家的心烦。长此人都累得瘦了一圈。

这天,田坪乡逢集,张秀琴特意打扮了一番,去田坪乡看望心爱的如意郎君——赵强。

初恋人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一路上别提有多高兴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在张秀琴眼里如诗如画。就连那把旧自行车发出的响声,都如音乐一般在歌唱。张秀琴情不禁地哼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路上的行人好奇地看着张秀琴,这个女娃娃会不会有神经病?

对于自己的失态和不淑女样的举动,张秀琴反而高兴。就让这些人怪怪地看吧、笑吧,闹心死你们。人们越看,她越是自行车骑得飞快,唱得更来劲。很快到田坪乡了,集市上的人川流不息。张秀琴穿过人群,心急火燎地向赵强的皮衣店走去。

一进门,张秀琴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大跳。赵强头花乱糟糟的如鸡窝,头发上,眉毛上,胡子上,全身的衣服上,都粘满了羊毛,如一个脱毛没有脱尽的鸡。

张秀琴忙拉起赵强说:“看你的样子,都成什么了啊?”忙拿毛刷刷赵强身上的羊毛。“心疼我了吗?那就留下来别走了。我很需要你。”赵强兴灾乐祸地说。“想得美!”张秀琴忙给赵强倒了一杯水,说:“还没吃吧,看样子?”“你看我这个样子,能顾上吃吗?”

“就你有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看你都瘦成啥样子了,还住院时的身子都不如了。你这样下去会要了命的。”张秀琴忙从背包里掏出从家里带来的油馍馍和黄菜炒猪肉。

赵强一看都流口水了。“快给我把黄菜热一下。你真是我的贴心小棉袄。”“嗯——啊”飞吻了一个。“流氓!”张秀琴红着脸说。

黄菜炒猪肉经热锅里一炒,肉香味顿时飘满屋子。馋虫早就爬出来了,赵强顾不了身上有没有羊毛,手洗没有洗,顺手抓起一块油馍馍就着黄菜炒肉,狼吞虎咽起来。“唉!你洗一下手啊。”

赵强嘴巴里塞满东西,只发出“呜呜呐呐”的声音。

“猪。好吧,好吧,你就吃吧!”“啊——太爽了。”赵强吃饱后打了一个赖掌掌。“走,我们转转去。”赵强说。

两个人肩并肩地出了门。张秀很兴奋地说:“你那天走后,我舅爷爷一直夸你,说你是一个好小伙子。聪明懂事,吃苦耐劳。将来能干成大事。我们家里人听了很高兴。顺便再透露一个好消息,我父亲打算帮你一把,把生意做大。你现在开店少布料,如果自带上布料肯定会更好一点的。我爸说,你那天去他那儿借钱,他可帮你一些的。”

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赵强正愁着借一些调布料的钱,又加之田坪乡建设速度快,人家做生意的一两年都买上营业房了,就他赵强家事最多,霉运最多,挣的一点钱老花光了,一分钱都没有存下,要不然他也乘早买一套营业房,比这经常搬家的强多了。

“谢谢上帝。你踢给我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时来运转的小福星。”时间一久,赵强老搬家,街上做生意的朋友调侃:“张皮茬,看你老能挣钱的了,扣毛的连一套房子也不买?”赵强知道,不是他不买,是他实在买不起。同行的话一是在激他,一是在小看他。

让赵强如鲠在喉,有苦难言。总不能给人家说:“我家里事多,花的地方多。”实际上每一个人家都有事,不是他赵强一家有事。商人,商人,就是能挣钱的多少在看人。

有了固定的门面房,这等于有了家,有了固定场所,他赵强不再是“飘”的一族。没有房子,就是有时急用钱,向生意人转借个钱,有时候人家也不借,所借钱还不起。

还有一点,赵强老搬家,以前的一些老客户来就找不见了,很不方便。幸亏田坪乡街道不大,不然这样搬来搬去早都没生意了。俗话说坐上三年搬不动,搬上三年搬成棍。

为了能拥有自己的一套营业房,赵强真是熬夜加班加点赶着干活,多赚一分钱,就多一分钱的希望。赵强去找过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人员说,赵强一没门面房,二也看不出有钱,所以信用评价指数不高,不贷。

如果真想贷款,那还得花钱走后门,有时候钱花了也贷不上款。花多了没有,花的少人家答理都不答理的。赵强本想让父样帮他一把,可是赵万里的回答更经典:“家里的锅大碗小你是知道的。”赵强还想挣取一下,赵万里说:“老子就这么大本事。古人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自己想办法吧。这几年没有店面,你不是照样干的好好的?”真不知为什么,以前的穷日子都能过,现在就是麻绳见水越勒越紧。

第029章 初吻给谁

第029章初吻给谁

“赵强你看,你看这个。”张秀琴喊了两声赵强没有应。

张秀琴,回头看了一下,赵强呆呆的好象在想什么心事。

“上帝啊,她是我的福星。但愿在她的协助下,我赵强能度过难关。”赵强默默地乞求上苍。

“想啥来,呆头呆脑的?”张秀琴责怪道。哦,想你来,都入迷了。

“少溜,真没实话,尽说假话,骗我高兴是不是?”

“呵呵”,赵强在想什么来。他的心事很多,也很复杂。

张文明是有学问之人,看事长远,想事合理。教育孩子,帮助孩子,真是恰到好处。势单力薄的赵强,有了张文明的帮助定会如虎填翼。

赵强想着自己走出困境,更上一层楼的那一天。

还有一个令赵强更为头痛的事,这两年农民出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穿衣习惯都变多了。

前两年曾流行的皮大衣,皮卡衣,越来越不受欢迎了。一个是做这种衣服的人日渐多起来,二是这种衣服不容易穿破,一穿就是三五年,十来年的。这样下去,这个市场再不会大了。这个乡总共也没多少人,不可能人人都穿。

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赵强的命不会这么苦吧。还没有把事业干大,就遇上这样的危险行情。赵强也是想了好久,自开业以来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是多么不好的预感,但这些都不能告人,只能边干边想出路。

不过用乐观心态看问题,赵强还是有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穷则变,变则通嘛,自古一理,古代人照样穿衣服,现代人也穿,人不可能不穿衣服的,只能说越穿越好,有了这个大前题,赵强相信他有新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实际上,在赵强的意识里朦朦胧胧地有了新的发展方面——做流行皮夹客。但要上这一行,还需要一笔资金,更需要深造一下手艺。不过对于赵强来说,没必要专门去学,只是去考察一下就行,然后再折开一件皮夹克,重新缝一下就会了。对于精通这一行的赵强来说,偷艺才能学到真本事。

真是瞌睡遇到枕头。张秀琴的这一消息太重要了。成功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像赵强这样的人。

赵家家族很大,从清朝到现在,足有三千人口了。如果不是中途出现暴乱,赵氏家族被灭门,肯定会人口更多。现在的人口是那次灭门事件中,逃活下来的一个人,繁衍出这么多人。

赵氏家族赵强家属大房头,从他这辈往上推上四代,没有出过人才,他的爷爷中过秀才,当过保长,但那不能算个官。现在在他们村,就连出一个民教师都认为是官的年代,他赵强能不郁闷吗?

族中其它房份特看不起赵强家这一脉。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强烈。族中其它房份,比如二房头、三房头、四、五、六房头不断地出大学生,工作的有教师、军官、公务员什么的。可赵强家这一脉往上串一直没有。就赵万里认为赵强有希望,可是他偏偏不再复读,去开店做生意。

听说爷爷中秀才那年,县里配专人敲锣打鼓的送来一个金字大匾,风光极了。乐得赵作鹏又是给赏钱,又是递茶。

有了功名的人家,盖房子都享受皇封待遇。如,跟据功名不同,四合院里的房子可享受建筑等级待遇。如出秀才,上房房墙可以彻七层防水砖,出廊檐,立明柱,屋冀可起神兽脊。如天狗望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