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鞭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岁月鞭心-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强在转身的那瞬间,眼窝儿红红的,长叹一口气,慢慢地下楼去了。赵一丹也不由地鼻子一酸,心想:“哥就是这样的婆婆妈妈的样子,搞得自己都心情不太好。”

干了一上午,下午后,这位老乡包工头说:“一丹,别的工友反应你干活不行。看来给你的工资还得往下降。要不是你哥,我都不愿意收你,以后干活注意点儿。”

一上午的干活赵一丹对工序有些了解。工友中还有一位比赵一丹小两岁的小弟弟。赵强想,他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听说那位小工友的工资还要比赵一丹的高一两块,难道连他都比不上。

为了挣口气,赵一丹说:“我也不要你照顾,别人干什么,我就是干什么。这点活儿也难不倒我。”

下午上班之后,赵一丹就被老乡派到另一组重体力劳动组。这位老乡为了省钱从一楼向六楼用绳子吊装,28号粗,长20多米长的螺纹钢。每人新发了一双新手套。为了不让别人小看,赵一丹抢在前面,上楼吊钢筋。这么粗的一根钢筋,少说有50斤重。他们一口气吊装了10根,新发的手套,就开了四个洞,手心里都起了血泡。

赵一丹咬着牙都没有肯声,继续与工友吊装,大家休息自己也休息,大家干他也干,一下午共吊装了20多根这样粗的螺纹钢。干这活真是如驴口一样。

赵一丹的汗水如雨一样,为了擦汗衣衫的两个袖子都湿得能拧出水来,他的手心里血泡破了,血都粘在螺纹钢上,几个工友看见了说:“一丹不要称能,换后面吧。”赵一丹说:“不用的,苦力活,干干就习惯了。我念了几年书,都比不上兄弟干活能行了,我都惭愧的很。”

虽然,赵一丹干活很卖力,也能吃下苦,但是这位老乡还当着众工友的面批评过他两次。赵一丹真有些无地自容。钢筋活不是天天都有,有时候是干三四天,休一天,有时干两天,休半天,或干一天,连休三四天,有时候会加班加点地干两三天。

钢筋工与木工是配合密切的工种,这样干干停停,已过去了半个多月,赵一丹细算这样干下去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没啥意思。再着就是这么帮老乡,不但处得不亲,反而之间是是非非,还不如另谋一家大的建工队给他们干,这样学习的机会多,施展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也会加强,自己的成长空间就更大。

于其跟着这么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没多大出息的小老乡跑,还不如另找高人。不管是老乡包工头,还是陌生人包工头,如果都不能真心对待给他买命的这一帮穷哥儿们,他决对是一个干不大事业的人。

赵一丹对老乡包工活渐渐失去了希望,自己就是苦死苦活。他都不会高看他一眼,在老乡眼里曾经的高才生,倒如今还不如他们这个臭劳力,无形中那种眼神让赵一丹受不了。与其这样没出息的混下去,自己出门创业大计将遭到残痛的失败。

想此他的心情更加灰暗,也有了消极待工的心理,干一天算一天,反正干好干坏,包工头对他的态度是不是会变的。

半个多月时间很快过去了,又轮上公休日。比赵一丹小两岁的工友小史。他的哥找他,说把他介绍到另一家建筑工地去干活。由于这位小工友,与赵一丹村子里的这几个工友不太熟,关系一般,反而与赵一丹走得近些。

于是小史悄悄地问:“一丹,跟我走,我一个人,在别的工地上有些狐单,你和我一块儿走吧。我给我哥说一声我们两个都走”。

赵一丹心想,能走就走吧,反正老乡包工头看不起他,再着同这么多同龄老乡在一块儿干,让人家骂骂列列,心里满不是滋味,不如换一个陌生环境,就是挨骂也没人看得到。于是对位小兄弟说:“好的。走。你给你哥说一声。”

赵一丹向包工头老乡道了声别:“老板,我要走了,到别处去干,你算算工资吧?”

“这个嘛,行。你干活不行,别人的工资一天18元,给你就算15元吧。总共18天,共计270元。你先去干活去过一段时再来拿吧。”

赵一丹出得老乡包工头的门来,总算吐出一口闷气。圈了辅盖,背起一大包书,头不回地跟着那个小史和他的哥哥走了。

第068章 生存较量

第068章生存较量

赵一丹想到第一次来银城遇到的那个狗眼看人底售票员的样子,时间一长各大报纸看这种不公平,那种不公平的事多了,就为那些为富不仁者,欺压穷人的事更为光火,心里就恨得牙痒痒。

怪不得都市外乡人,来到都市后,就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是考学出来的,走上政途,努力的当官,把官做大做高。一部分人就走社会的另一个极端,专搞那个鸡鸣狗盗之事。那个实际上就对这个城市文化建设、人文素质的一种不满、报复、征服这个城市的一种手段。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小世界里,那个人与人之间贫富差别太大的话。穷人吃不饱、穿不暖,再遭人白眼,或着在人格上被人随意践踏,肯定是物极必反,报复社会。

人总想着要生存吧,那个不可能等着白白被饿死,困死。再着国人自古就有一种光宗耀祖,出人投地的想法。想出人投地不用一些手段那是不行的。竞争就是血淋淋的,要踩倒一些人爬上去。

话说,赵一丹随工友小弟小史经他哥介绍,没费什么劲就加入到区建集团公司24分公司汪老板的工地打工。

在社会上混了一阵子,赵一丹经的事多了,思想相对成熟了些。见到汪老板时显得不卑不亢,尤其是在第一天出工时。工地上正好要盖一栋临时工棚,他的任务是伺候大工,干那些抱砖和递沙灰的没出息活。

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刚来就得给人打打下手,让自己主刀,那还有些嫩啥,还没有达到那一猛子牛叉的不行行的事。这抱砖头,递灰之事,也需要一些本事,别把自己累坏。

反正赵一丹有的是力气,自自己修练气功强身健体以来,小周天的圆通,给他这个多病的身体注入新的活力,还有去神庙找大夫给医治了一下体寒之气,他的身体强壮了不少。那个寒散毒气病,最近一直没有发生。所以,他干活儿就很猛,一次抱个20块砖觉的轻轻松松。赵一丹着娘说的一句话:“娃娃勤爱死人。”

但是许我出门打工着时间一长,就学会了能磨几就磨几,因为一部分都知道抱砖头,很难抱出出息的,还是学会省力挣钱,那是最好的修身法门。那像赵一丹一样,记着母亲的话干活不要命。不过这也与一个人的身体强壮有关系。如果身体素质跟不上,你想干么重,一天下业累爬下了。

赵一丹这样猛干,并且把大工伺候的很舒服,大工师父也没有什么检嫌的。大没没油来的喜欢这小子,与那些老油条打工仔相比,赵一丹却保持着良好做风,干活很踏实卖力,于是就夸了几句。年轻人血气方刚,经受人夸奖,那更是个猛字了得。于是尽着法儿供大工干活。

再着,赵一丹本来就想讨好大工,也好出彩,多搞两个日工资。于是也学会了顺情说好话那一套,说溜须拍马难听,他赵一丹才不齿呢,这有些贬低他伟大人格。赵一丹认为,顺情说好话,当然在没有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为了调解气氛,逗乐子开心,这个没有啥,不是专门去拍人家的马屁的那种马屁精。

这种逗乐子,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干这苦力儿本来就累人,苦人,如果再不逗乐子,那不是纯机器人,生活就显的没有味儿,没有阳光,没有乐趣,就如白开水,更无生机。所以乐趣也是支持撑人的精神动力之一。

把这种苦力活儿,干成乐事,那更是特爽的事,反而不会因为别人游手好闲而反到不满意。反正没大本事,能有这个出力活养活自己,这本来就是得感谢生活。再着年轻力壮的赵一丹,那时年齿正是暴发力最强的时候,如果不出卖点力气,全身也痒痒的没处发泄啥。

“陈师父看你是一个善良人,出门打工多年了,经验丰富,历练的事多,请多多指点。我出门时间不长,如有不妥之处,你尽管说,尽管批评,我才能有长进。”赵一丹如此说。

当然这陈师父也是心态良好的那种,没有被生活压迫的有些变态的人,见一个新同志就想整一下,显摆显摆自己一下。便说:“看你说的我们都是打工的,只是我打工时间长学会了手艺。在外打工什么样的人我也见多了。我最讨厌那些有点求本事,就不知天高地厚的那种人。或者欺新,欺生的那种狗人。我都是有孩子的人,手心手背都是肉,想想自己的孩子如果将来也如你这样打工,出门被人欺负,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

“与人为善是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干活儿嘛就得有个干活样,能出力就出力嘛!我就喜欢这样踏踏实实的人。”赵一丹与这位陈师父,说说笑笑,两人配合默契,一上午干出了好多活。老板来视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两人聊了好多,赵一丹也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自己的身世,陈师父也说了他自己的家庭情况。这一老一少,两人熟了变的没大没小了,开始胡言乱语。

陈师父了解到赵一丹这么小,就敢做敢为,现在也是一家之主。有骨气,有个性,有尿性,夸道做人就这样,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桃战自己。便说:“我们是农民工,但是也是有血性的男儿。人生父母养,我们都是靠苦力吃饭,但是我们并不是低贱的牲口,是一个男儿,顶天立地男儿。虽然没有大人物轰轰烈烈,但是我们是一家之主,负责着几口人的生活,是一种责任,人生的责任最大没过于生命。你说我们不伟大,我们让我们妻子儿子,活得好好的,没有饿死,也没有活得低贱。穷富很正常,人各有活法,没必要对着富人就卑躬屈膝。”

陈师父夸奖道:“你这么聪明灵利,干这活儿是有些可惜了,但是即然走到这一步,要想想想自己将来干个啥,路该怎么走?人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只要你有心眼儿,在这么个大千世界里总会混个人样儿来。虽然我们不能像有钱人吃香喝辣,但解决个温饱是不成问题的。”

赵一丹经师父这么一说,精神头十足了,干起活儿更加卖力。为了能同师父多聊天,他一次多抱砖,勤快递沙灰。陈师父看到有些关心地说:“一丹少抱些,能供住就行了,别太累。”

赵一丹说:“没啥,多抱些存下来,不是可以同你多说说话,与你的聊天我心里很舒畅。看你是一个善良人,家里的日子肯定不错,子女也肯定有出息。”

“是啊。虽然在农村,但是我可以说,还能过得去。我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儿子已考上学了,就靠我打工供着他,也还能供得住。女儿正在读高中,学习也很好,我虽然挣钱不多,但是也供他们两个长宽有余。只要孩子有出息,这当老人不是很高兴。”陈师父满足地说。

赵一丹乘机开玩笑:“师父,看你的样子,你女儿长得很好看吧!干脆给我说个媳妇算了。”“哈哈哈,你个小鬼,眼睛一翻就想这美事。那就好好跟我干活儿,我那天一高兴,兴许就同意了。哈哈哈”陈师父高兴地说。

那我先叫一声“姨父啊”哈哈哈。那你叫吧,我听好听不?姨父!嗯。真好听。呵呵,那我就收你这个临时女婿吧。哈哈哈

赵一丹也是估摸准了陈师父的脾气,也估摸准了人的心理,所以两个人虽然在干活,但是说说笑笑,过得很快活。这人啊,就怕的是干啥事,不顺心,顺心了就是背石头也开心。就如古代的那个傻帝王,为了搏得红颜一笑,把整个江山丢了。

耍笑无大小,开心最快乐!真正的生活并不是用钱就能买来的,如果钱能买来一切,人早都买去了。所以没必要一定为钱活着,成为钱的奴隶那就太没意思了,我们都知道外国的葛朗台和中国的吝啬鬼,也没有啥好下场,人生也没啥乐趣。

想不到两人关系和谐后,陈师父看到赵一丹这小子蛮不错。也是有些心痛他,必竟一看就如自己的儿子一般大小,真是爱屋及乌。这人就是这么回事,有时候喜欢一个人没来由。

“叹,赵一丹少抱些,抱那么多挣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累坏了身子骨不太好。不过出门勤快点好。”陈师父不无关心地说。

赵一丹干活以来,虽然身体比那些强焊一点的小伙子来说不算太好,但是他肯动脑筋,又眼灵手快。再加上自己每天劳动修练,同时修练气功小周天,体质得到不断地改善。这强身健体是细水长流的事,不可能一下子就有多利害。针棍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赵一丹现在出门坐公交车就没有晕车的感觉了,如果放在刚来银城时,他在大街上一闻汽车尾气立马就翻江倒海地难受。看来人还是要不断地锻练才行。

所以赵一丹说:“没事,你看我累都没咋累。”两人一上午下来,陈师父很喜欢,也知道赵一丹的意思。找机会给老板说:“赵一丹这娃干活儿很有眼色,干得好,干得快,真不错。”

这是这些芝麻小事,才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大起大落那么让人看着激动。但是积小成多,赵一丹懂这个道理。

随后汪老板及汪老板的两个女婿,工地简称二老板和三老板,也会时不时地来工地上监工,尤其是二老板是工程监理出身,典型的文化人。在来工地干活时,有时候不防在旁边帮帮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赵一丹发现二老板为人心善,处事公道,也比较重于面子。三老板,文化不高,处事粗暴,动不动还出手打人,但喜好喝酒,听恭维话,当然也很喜欢能干活的员工。

有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赵一丹恍悟这句话的真意就是从这儿开始的。是啊,为了取得老板的信任和重视,多挣一些工资,赵一丹就一直保持这种卖力干活儿的精神头。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自己肯吃苦,不与谁明着挣风头,他就不信暖不了人心。

赵一丹听到的赞扬只是从别人的嘴吧里说出的,可是自己从来没有亲耳听到过。有一天,在锅炉房后面挖一个五米见方深十米的大方池子时,就亲耳听了。

跟以前打工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