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郎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小郎中-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左少阳又吃了一惊,“大师的意思是……?”

智空轻叹一声,道:“这场仗打完,春耕播种时节已过,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今天咱们合州只怕是颗粒无收了,明年开春如果能如人愿,顺利播种,那也要到明年秋后才有粮食产出,所以,至少要一年半的口粮,才能熬到明年秋天。”

左少阳想到的是今天田地只怕种不了庄稼了,所以打算种药材。但是对于饥荒则没有考虑这么远,想着战乱结束后粮食就能大量运进来,百姓就能重新过上正常生活,却没想过农时已经耽误,本地不产粮,光靠外地运粮进来,在唐初全国各地都是粮荒的情况下,加上古代极其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那是很不现实的。

左少阳勉强笑道:“大师,合州因为被敌军围困,无法下地插秧种田,但是,合州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涪州、渝州、梓州等地,没有听说闹叛军,那里的农事应该不会被耽搁,只有附近田地有粮食产出,就算价格高一点,应该也能缓和饥荒的。”

智空方丈道:“请问左施主,叛军为何能攻克合州而不克?为何不准百姓逃难离开此地?为何只杀伤官军而尽可能不杀死?”

第257章 不慈悲的老和尚

左少阳心头一凛,心想这老和尚当真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怎么这些他都知道。刚才智空问的,也是他疑惑的问题,当下道:“我也搞不懂,请大师指点。”

智空摇头道:“老衲也不清楚。”

左少阳简直哭笑不得,装得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搞到最后居然自己也不知道,苦笑道:“原来大师是开玩笑的。”

智空大师又摇摇头:“叛军的意图的确难猜,只是,不要是什么祸害百姓的阴谋才好。”

唐初的人对李世民还不了解,因为他刚当上皇帝,但是左少阳却知道,李世民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创立了古代历史上最富足的时期之一,史称“贞观之治”,现在已经是贞观二年,幸福生活就在眼前,这场叛乱,以李世民的雄才伟略,迟早会平息的。

左少阳笑了笑,道:“不用担心,一切都会过去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智空方丈转过身瞧着他,低声道:“左施主,听老衲一言,不要再随意施舍粮食救济他人了”

左少阳笑了:“你们佛家不是讲究慈悲为怀与人为善吗?想当年,佛祖割肉喂鹰,投身饲虎,大义凛然,怎么大师反倒劝我不要救济他人起来?”

“阿弥陀佛善哉”智空方丈单掌合什宣了一声佛号:“左施主心地善良,宅心仁厚,乐善好施,舍己为人,已经领悟了我佛家真义,只是,救人也要量力而行,割肉喂鹰倒也不妨,但舍身饲虎,非大智慧的菩萨不能为,领悟佛家慈悲之心,不能照抄照搬,生搬硬套,如果因为救人,把自己一家性命都送了,也不是佛家慈悲的本意了。”

左少阳心头一凛,缓缓道:“大师能不能说的明白一点?”

“嗯。”

“你现在需要供养多少人?”

连粮食都交给智空帮着保管了,自己照顾的人也就没有必要隐瞒,低声道:“我家人包括奴婢芷儿共四口,我姐夫家七口,我干妹子苗佩兰一家六口,我奴婢芷儿外祖父一家五口,嗯,还有清香茶肆桑小妹和嫂子两人,嗯……现在还得加上乔老爷一家三口。对了,还有我爹新收的一个小徒弟,也得保证他活到饥荒结束。就这么多,一共二十八口人。”

智空方丈微微一笑:“左施主寄存老衲这里的粮食不算多,如果只有你们一家三口,那怎么都够了。但是想照顾解救这么多人,东分一点细分一点,估算到不了这场灾难的尽头,到头来,只怕是救不了别人,还把自己一家人的性命搭上”

听了方丈这话,左少阳感到一股寒意袭满全身。

大唐开国之初,粮食严重紧缺,全国普遍缺粮,粮价一直高居不下便是明证,各地一般都只能自己靠自己,如果出现饥荒,国家的救济只是杯水车薪而已,而且,在古代,只靠骡马运输,长距离远途贩运粮食,成本非常高,时间上也拖得很久,粮食运到,都要翻上好几倍的价格,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而且时间耽误很长,粮食运到的时候,往往已经饿死很多人了。

合州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合州本地的田地因为耽误农时而颗粒无收的话,合州其他县的粮食只怕不够救济的,而要从其他州县调运粮食,成本又太高,百姓买不起。所以,今年合州饥荒几乎可以说已成定局。

这就是说,自己要储存的的粮食不能是三四个月了,至少是一年半,才能维持到明年秋收产粮。

现在手里全部的粮食,包括大将军给的十斗米,再加上先前已经分给苗佩兰家、瞿老太爷家和侯普姐夫家的,算下来只够二十八口人坚持三个半月的远远不够支持到一年半的秋收

左少阳感到全身发凉,自己以前只考虑如果度过这场战争,而没有考虑战争之后的饥荒。

如果按照一年半的饥荒计算,现在手里的全部粮食最多勉强够六个人的舍去其中一些人不管?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没办法接受。

没办法,只能先度过战乱的饥荒,然后逃难到外地去

这样的话,如果按四个月的底线来计算口粮。那就刚好够二十八口人的。

前提是不能再卖粮食了,也不能再增加人了

“先不卖了。”左少阳苦笑道,“现在的粮食,勉强够我们二十八人度四个月的,如果三个月战乱还没有平息,我就把粮食分给大家,到时候请大师帮忙,帮我们突破封锁线,外出逃难去。”

智空方丈点点头:“好,老衲会尽力的。”

左少阳躬身道:“多亏大师指点。否则,只怕救人不成反害己。多谢告辞了”

左少阳拄着拐杖,撑着红油纸伞,一瘸一拐慢慢往自家药铺后门小巷走去。

左少阳慢慢走回药铺,房门开着,白芷寒一直站在门里等着他,见他回来,伸手过来接过她手里的雨伞,等他走进去后,把后门关上。

左少阳拄着拐杖回到大堂。左贵和梁氏坐在长条几案后面说话,见他进来,招手把他叫了过去。

梁氏问道:“外面下雨雪,你的伤还没好,怎么到处乱走啊?”

“我气闷的紧,想出去走走。”

“嗯”左少阳点点头,“咱们进屋里说吧。”

二老答应了,让白芷寒在外面照看,三人进了左贵他们的卧室。关上门。

左少阳对左贵道:“父亲,你等会告诉乔老爷,就说巧儿姑娘的腿伤还没治好之前,这件事暂且不谈。三个月之后,如果那时候我对巧儿姑娘满意,就迎娶过门,否则,这事就作罢。”

左贵捋着胡须和梁氏对视了一眼,一起缓缓点点头,低声道:“是啊,巧儿姑娘的腿伤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如果将来治不好,瘸了,腿有残疾,就不适合了。忠儿这主意好,先看腿的情况再决定。”

左少阳道:“不是腿的问题,我是想用这三个月观察一下巧儿姑娘到底如何。”

“不卖了,让他们跟咱们一起吃就行了。我算过了,加上他们一家,咱们的粮食也够吃的。但是不能再增加了,否则就不够了。”

梁氏道:“那万一三个月之后不满意,不结亲了,怎么办?”

“跟他们说好,三个月后不结亲,就拿三十亩良田冲抵这三个月的饭钱。”

左少阳知道,现在良田便宜,将来肯定巨额升值,能换成良田最好,相当于趁房价低投资房地产。摇头低声道:“听我的,绝对没错”

左贵叹了口气:“也罢,反正是你的粮食,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好了。”

梁氏道:“最好是三个月之后,巧儿腿治好了,我们忠儿也对巧儿满意,就迎娶过门成亲。田地也不用要了,皆大欢喜不过得让他们立个字据。空口无凭,到时候不认账就麻烦了。”

左贵点头道:“嗯,先小人后君子。我就这么去跟乔老爷商量好。”

梁氏又道:“那白姑娘呢?我觉着白姑娘也很不错的,心灵手巧的……”

左贵老爹苦笑:“正妻原配只能有一个的”

梁氏道:“要不这样吧,若三个月里忠儿觉着芷儿不错,巧儿也不错,干脆娶芷儿做正妻,巧儿和佩兰姑娘做小妾。这样最稳妥了”

左贵老爹道:“人家乔家得愿意让闺女做人小妾才行,以乔老爷的身份,估计没这可能。还是巧儿做妻,芷儿做妾的好。反正芷儿说了,为妻为妾都行。两边都满意。”

“老爷说得在理,忠儿,你的意思呢?”

左少阳道:“还有三个月时间,到时候再说吧。别催我。”

“行”左贵老爹道,“你确定她们两中的哪一个我们不干涉。你自己定。”

“多谢父亲”

说好之后,三人出来,左贵和梁氏去找乔老爷说话。

左少阳坐在长条几案后面发呆。

此刻他眼前浮现的却是桑小妹的身影。桑小妹为了自己,可以说在全城都闹得尽人皆知了,若自己不要她,只怕将来她可真嫁不出去。

既然自己娶了正妻之后,要纳佩兰为妾,那不妨把桑小妹也纳过来作妾好了,一妻两妾,也不为多。不过父亲对桑家很抵触,这件事还是先不说为好,先把正妻问题解决了,后面纳妾的事情都好办,纳谁不纳谁的,父亲不会反对的。

白芷寒怎么办?她的确发了毒誓要伺候自己一辈子,甚至以自杀来表明态度,照这样看来,如果自己不要她,她真的会一辈子孤身一人的,难不成真的就这样听任她孤单一辈子吗?

——————————

PS:明日再加更一章,汇报书友们的支持。谢谢

第258章 意外的发现

他很苦恼,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轰,一起三妾一股脑都娶过来得了。可是,他又实在不想把婚姻当成一种施舍或者怜悯。

唉女人多了也不是好事。

左少阳正苦着脸左思右想该怎么办,炮制房门一开,苗佩兰走了出来,有些焦急地对左少阳道:“左大哥,草儿姑娘还是没醒。喂她吃的也不知道吃。要不要再用鹤嘴壶灌?”

左少阳站起身:“我先瞧瞧。”

进了房里,只见草儿仰面躺在地铺上,紧闭双眼,一动不动。

左少阳不知道为什么草儿一直沉睡不醒,先前给她喂服了稀粥,没有效果,以为是关格的原因,用了泻下药,肚子里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拉出来了,却还是没有苏醒,用了开窍醒神的药也没有用,现在看来,只能喂人参稀粥了。

左少阳道:“我来灌”

拿过稀粥,倒进鹤嘴壶里,慢慢给草儿灌了下去。

人参稀粥灌下去了,草儿还是昏迷不醒。

左少阳诊脉发现,草儿的脉象越来越微弱,不禁心里沉甸甸的,事到如今,自己居然还找不到草儿为何昏迷不醒,在欠缺现代医学检验技术,而望闻问切至关重要一环“问”又无法进行的情况下,要想判断一个人为何一直昏迷不醒,着实很有难度。对症下药他已经做过了,用醒神开窍的药也用了,还是没有任何效果。

左少阳坐在垫褥上发呆。

这时,左贵梁氏和乔老爷夫妻来了,站在门口,眼见左少阳坐在那发呆,左贵朝大堂外乔老爷打了个手势,示意他稍安勿躁,把门关上。走过来,站在左少阳身边,道:“草儿姑娘怎么样了?”

“病情危重,可是我不知道究竟什么原因。”

“那等会再想罢,刚才商量的事情,乔老爷他们已经答应了,就按咱们的意思办。文契也签了。对外就说是我们聘请的管家,这样方便住在家里吃饭。”

“好的……”左少阳还在琢磨草儿的病,随口应道。

左贵叹了口气,出门走了。

“嗯,我拿去倒了。”

“等等,让我看看”

“啊?你看这个做什么?很臭的”

苗佩兰这才明白左少阳是观察二便来琢磨草儿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一直昏迷不醒。

左少阳将马桶盖打开,一股臭气直冲上来,他却眉头也没皱一下,仔细观察。

草儿的排泄物中有很多没有消化的野菜,而且,这些野菜很多都保持了原状。他不知道,当时草儿根本无力慢慢寻找野菜挑选能吃的吃,而是躺在地上无力起身,只能随手拔身边的野菜吃。当时草儿感到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便不嚼,而是用积雪直接将整颗野菜一口吞下,而此刻她的肠胃功能已经很弱,这些野菜又不能提供什么营养,肠胃几乎没有消化这些不是食物的野菜,所以大多保持了原有外形。

左少阳拿过马桶刷仔细翻看着马桶里保持原样的野菜,突然,他眼睛一亮,一团枯黄色野菜引起了他的注意,外形很熟悉,他小心用马桶刷将那野菜展开,不禁咦了一声,这朵外形跟喇叭花一样的枯萎了的花,竟然便是洋金花就是用于麻醉药制作的曼陀罗花

左少阳原以为曼陀罗只有白芷寒后院才种有,没想到别的地方还有不知道什么原因恰好被草儿当食物吞了下去。

曼陀罗花直接服用是有毒的,可以导致心率呼吸增加,视线模糊,嗜睡,意识模糊等等,严重的可以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难怪草儿会一直昏迷不醒,连用醒神开窍的药都没有用。却原来是服用了曼陀罗中毒才昏迷不醒

解曼陀罗的毒跟使用以曼陀罗为原料的麻醉药复苏是两回事,不能用麻醉药复苏的办法解救,曼陀罗中毒的解药配方是绿豆、金银花、连翘和甘草。

别的药都好办,可是金银花不好找。

金银花虽然在唐朝首次作为药材记载于医书,但是唐朝初年,很多医馆没有使用这种药材,当时左少阳准备种金银花,左贵劝说金银花很多医者还不会用,方剂也很少,所以需求量并不大建议他不要种。想不到现在就用到了。

白芷寒摇摇头。

“这花这么漂亮,你怎么不种?”

白芷寒微笑道:“世上漂亮的花多了去了,全都种了,我种得过来吗?再说了,金银花山上多的是,想看上山摘就是了,没什么稀奇的,种它作什么。”

左少阳苦笑:“这种花是一种清热解毒的好药,我现在就要用来给草儿姑娘治病。”

“是,中的是曼陀罗的毒,需要用金银花配伍解毒。”

“那看看药铺有没有吧。”

“嗯。”

唐初称呼金银花是银花,山上有很多野生银花,苗佩兰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