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郎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小郎中-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你傻你马上就流鼻涕!”赵三娘又啐了一口,道“这人啊,有走运的时候就有背的时候,走了霉运,再有本事也难翻身,一旦时来运转,咸鱼也有翻身时!懂不懂啊?瞧着吧,到了正月十五,这房钱一准能交齐了!往后啊,贵芝堂的生意一准会好起来!我的房租就不用发愁了。”

“嗯,还是三娘主意高!我瞧这家人实诚,交房租也是费劲老力了的,不比别的人家,尽耍心眼子。”

“正是。”赵三娘左右瞧瞧,压低了声音道:“你回头就四处里散播消息去,就说惠民堂治不好的病,都让贵芝堂给治好了,惠民堂的二掌柜还巴巴地跑去贵芝堂,出高价苦苦哀求买人家贵芝堂的方子,可人家死活不卖,二掌柜的只得灰溜溜走了。”

屠铁头奇道:“惠民堂出的不算高价啊,而且说话很难听……”

“你这笨蛋!”赵三娘抬脚踢了屠铁头肥臀一脚,“你张嘴巴是做什么的?就不会编嘛!”

“是是。”屠铁头忙揉着屁股嘿嘿笑道。“三娘放心,这事我拿手。嘿嘿”

————————————

贵芝堂里。一家人正兴奋地议论着为什么三娘会改主意。说了好一会,也想不通。

梁氏笑道:“行了,不管怎样,还有十五天的时间筹钱,先把年过了再说!”

“对对!”茴香道,“娘,能用多少钱过年呀?”

梁氏瞧了一眼丈夫左贵,道:“这得你爹说了算。”

左贵道:“家里倒还有两百多文钱,我们答应了给正月十五凑钱交房租的,这钱不能动。”瞧见她们脸上尽是失望,左贵想了想,又道:“不过这年嘛还是要过的,这样好了,拿一百文过年,如何?”

茴香噘着嘴道:“爹,一百文能做啥啊?现在吃的东西那么贵,一个猪头就要一百文了,哪还有钱置办别的!

梁氏轻叹一声道:“能省就省一点了。桃符是要换的,家里还有些红纸,剪了窗花贴上,有些喜庆就行了,爆竹嘛,还是要买几个的,大年初一放着祛邪招财。你们俩都成人了,这过年的新衣裳和压岁钱就省了。就买些米面、几刀猪肉,一壶酒,过年的,先用来祭祖,然后一部分做年夜饭,剩下的备着大年初二亲家来拜年大发回礼吧。”

第49章 对联

“不用,有忠儿陪我就行了,这还有半天的时间,怎么都来得及的。你也该回去准备年夜饭了,一家人都等着你的吧。”

茴香眼见娘家的危急暂时度过了,心中稍安,道:“那好,我先帮着剪一些窗花贴上,然后就回去。大年初二我们来给二老拜年。”

茴香剪窗花,梁氏带着左少阳出门采办年货。因为是除夕,好多商铺都关门准备过年了,绕了大半个城,才把需要的买齐了。也就三刀肉,分别是猪肉牛肉和羊肉,而且这三刀肉,薄得跟菜刀差不多了,举起来都能透过光去。这是为了象征用三牲祭祖了,要不然,梁氏也不会下狠心买肉的。

除了三刀肉,他们还买了一小袋黑面,一葫芦烧酒,几块年糕,一颗大罗卜。还有一对红烛,一些香、纸钱和几个爆竹。还有两块桃木板桃符,也就是现在的春联,不过只在上面画了两位门神的象,下面是空白的。

桃符是古代用来给门户镇邪的物件,后来人们为图省事改用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二神的图像,挂在门上,祈福消祸。桃符发展到五代,人们在过春节时开始在桃符上写一些对偶联语吉祥话,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发展到宋朝,便成了现在的春联了。

贵芝堂以前的左右两块桃符上分别写的吉祥联语是“竹爆平安,春迎新岁。”是写在桃木板上的,自然不能再用。唐宋以前的桃符都是年年要换的,有王安石脍炙人口的《除日》一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回到家,茴香已经把煎好的窗花贴在了窗户上,然后回去了。

左贵也已经把供桌摆好,祖宗牌位都请出来摆好了,古代家家户户都有供桌的,一般都设置在进门大堂正中位置。平时供奉天地君亲师,过节用来祭祖,不过祭祖用的供桌要比平时的大得多。只是,药铺里大堂是用来诊病的,所以供桌要小很多,设在柜台边上。除夕和大年初一药铺是不开门营业的(急症除外),所以可以摆大的供桌。尽管祭祖的东西很少,但这架势还是要亮的。

梁氏忙着准备供奉食物和年夜饭的时候,左贵让左少阳把药铺门外的桃符拿了下来。准备换桃符是要写上吉祥联语的,左少阳将新的桃木板放在长条桌子上。左贵老爹一边研墨一边思考如何写,墨研好了也没想好,随口问旁边左少阳道:“你说,今年写什么好?”

左少阳对春联没什么研究,不过,学中医的平时看书到记得一些中医方面的对联,想了想,遂意背了一副:

“寒霜过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左贵捋着胡须回念了一遍,摇头道:“不通不通!”

“哪里不通了?”

左贵道:“这生地黄熟地黄是什么意思?”

“就是生的地黄和熟的地黄啊。”

“熟地黄?谁告诉你把地黄炒熟了可以药用?”

左少阳一拍脑门,想起来了,熟地黄是一百多年以后中唐时期《本草拾遗》才记载作为药材使用的。在唐初之前,地黄只有一种,就是生地黄,《神农本草经》称为干地黄。难怪老爹不知道,讪讪道:“我也就随口这么一说,嘿嘿。对联嘛,不用太较真的。”

“什么不用较真,学医不较真,会治死人的!”

左少阳听左贵上纲上线了,不敢再争辩,道:“那我再重想一个就是。嗯……有了:

桃仁杏仁君子仁,仁心救人,

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济世。”

念完这副对联,左少阳有几分得意,这对联是用了六味药连成的,其中桃仁就是核桃仁,杏仁中药上叫苦杏仁,君子仁是指的驱虫药“使君子”的果实,而“天仙”中药正名叫“莨菪”,凤仙就是凤仙草。用六味药组成对联,而且能切中悬壶济世,仁心救人的医者最高境界,堪称妙联,只可惜不是自己想出来的。

他正得意,忽然瞧见左贵老爹疑惑地瞧着他,愣了一下,莫非又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吗?心头默想一遍,顿时不停叫苦,核桃仁和使君子仁作为药材,都是在宋朝之后才出现的,唐初并没有作为药材使用。而凤仙草作为药物使用,更是在明朝之后的事情。难怪老爹乖乖地瞧着自己,忙笑道:“错了错了,这个不好,我再想想……”

左贵道:“你都搞不清哪些是药哪些是花,真是半桶水响叮当,唉!别用中药组对了,你先把中药搞清楚之后再说。”

“哦,那我想个别的吧。”

“嗯。”左贵尽管嘴上教训左少阳,心里还是有些惊诧,以前儿子别说出口联句了,连上下押韵都没弄明白,刚才儿子连说了两个联句,尽管其中颇有不通之处,但至少对仗还算工整押韵,尤其是能用中药联句,这么短时间里连续想出两个联句,也算得上才思敏捷了,心中暗自欣喜。提着笔等他慢慢想,也不催他。

他却不知这些对联都是左少阳平时看书记下来的,不是自己想的,所以才如此才思敏捷。左少阳摸着下巴把肚子里记得的中医对联快速过了一遍,终于想到一个对子,还算适合,轻咳一声,道:”

只愿世上人莫病,

哪怕架上药生尘。”

“好!”左贵禁不住赞了一句:“这联句好,听着似乎太俗,却是俗中见雅,难得的是其中悲悯苍生的高风医德。呵呵,只是,用这对子写在我们家药铺上,好象太那个什么了……嘿嘿”

左少阳笑道:“爹,我到觉得这是你的真实写照,你老人家宅心仁厚,宁可感受清贫,也不弄虚作假,骗人钱财。这对子正是恰如其分。”

左少阳这几句马匹拍得左贵老爹很是受用,捋着胡须微笑:“这样,你来写这付联句好了!”

“我?”左少阳吓了一跳,他只是在小学的时候写过毛笔字,这书法简直没法看的。

“嗯,你想的你来写,为父看看你书法有点长劲没有。”左贵把手中毛笔递给了左少阳。

左贵捋着胡须瞧了他一眼:“也行。”

左少阳忙取来一张包药的纸,放在长条案上,镇纸压住,悬腕提笔,一笔一划费力地写了起来。

刚写了两个字,耳边就听到左贵呵斥道:“行了!你写的什么玩意?鸡爪狗爬似的?你以前字虽然难看,却还不会如此糟糕,现在怎么回事?嗯?”

左少阳提着笔垂着头不敢接腔。

左贵一把抢过笔,冷哼了一声:“越学越没长劲!真是个没用的东西!”一边训斥着,一边提笔在桃木板上写下这副对子。把毛笔一搁,对左少阳冷声道:“还傻站在那做什么?瞧热闹吗?还不赶紧把桃符挂上?”

“哦。”左少阳架着板凳,把两个桃符挂在了大门两边,后退几步,看看方正,虽然作弊套用现代的对联,应付了老爹的考察,可这毛笔字又让左贵老爹大失所望,挨了一顿训斥,心想古代毛笔字那可是必修课,看来自己得尽快把这一课补上。

第50章 门第

准备好之后,一家人各自回房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袍出来,左贵手里还拿着一张祭祖祝文,领着妻儿,站在供桌的蒲团前,左贵在前,梁氏和左少阳在后分列左右。

左贵将手上的祝文放在蒲团前,回位站好,轻咳一声,道:“祭祖开始!”踱步走到供桌旁,把手伸进木盆,仔细清洗,完毕,甩掉手上水珠,走到供桌前,将三炷香拿起,凑到红烛上点燃,摔灭了,两手捧着,后退两步,站在供桌前,恭恭敬敬作揖,然后上步将香插在香炉里,青烟袅袅,屋里飘荡着好闻的香味。

左贵又端起供桌上的酒壶,把三个杯子都斟满了,端起一个来,双手捧着,朗声道:“请列祖列宗饮酒!”

说罢,杯子微斜,将杯中酒一条线洒在供桌前。然后将杯子放回原位,后退两步,拱手,转身回到蒲团后,掸了掸衣袍,朗声道:“跪!”领头跪在蒲团上,梁氏也跟着跪倒。

左少阳刚才就在想自己要不要跪倒磕头,在现代社会,他还没给人下个跪,到古代,这跪拜大礼就算不见皇上,平时民众生活也很多时候都会遇到,这不就遇到了吗?虽然没有跪拜的习惯,可想着自己穿越过来,借用了人家左家儿子的身体复活,也就是左家的人了,祭奠左家先祖,那当然要跪拜的。所以,左少阳也跟着母亲跪倒。

左贵将蒲团前面的祝文拿了起来,清了清喉咙,朗声念道:“时维,贞观元年除夕,祭之良辰也,致祭孝男左贵,携孝媳梁氏,孝孙左忠,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故显考左公讳寿老大人及列祖列宗之灵前。泣以文曰:呜呼!……”

接下来,左贵摇头晃脑吟哦起祝文来,这祝文骈四俪六,对仗工整,声律铿锵,只是左少阳没听懂几句。也不知是老爹抄来的,还是自己个写的。

好容易吟哦完毕,左贵拖长声音道:“哀哉——,尚飨——,三叩首!”

一家人这才跟着左贵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祭完祖,梁氏从厨房端出矮矮的圆形餐桌,摆了三个板凳,将供桌上的黑面馍馍和年糕放在方桌上放餐桌上,又把供桌上的两杯酒拿下来也在餐桌上放好。这才将供桌上那三刀肉收进厨房,两刀收起来,把剩下那刀猪肉切成丝,下锅炒香,把一个大萝卜也切了丝,下锅炒熟,撒上葱花,起锅码在盘里断了出来,笑盈盈道:“你们爷俩这些天辛苦了,好好过个年,给你们炒了个下酒菜!”

左少阳从穿越过来就没闻到过肉香,此刻见了,禁不住咕咚咽了一声口水,尽管盘子里一多半都是萝卜,肉丝都找不到,还是提了筷子要去夹,梁氏爱怜地轻轻打了他手一下:“等等!你个小馋猫!你爹动了筷才能吃,没规矩!”

现代社会哪家还守这规矩呀,左少阳也从没这概念,所以老记不住,忙把筷子搁下,咕咚又咽了一声口水,瞧着左贵道:“爹!吃饭吧!”

“慌什么!”左贵瞅了他一眼,“你娘还没坐下了,——你都这么大了,啥时候才懂些规矩啊?”

“哦。”左少阳对梁氏道:“娘,你赶紧坐下吃啊。”

“你们先吃着,别等凉了不好吃!”梁氏把手在围裙上抹了抹,“我再给你们打个青菜汤!”

左少阳道:“我们等你,这年夜饭要一起吃的!”

左贵捋着胡须点点头:“嗯,这还差不多。去,给你列祖列宗上柱香吧!”

左少阳忙起身,来到供桌前,学着老爹左贵的样子,去了一炷香,在香烛上点燃,恭恭敬敬作揖,大声念叨道:“列祖列宗在上,希望你们来年能继续保佑爹娘福寿安康,保佑我们贵芝堂开门纳财,日子红红火火。”开药铺医馆是不能说保佑生意兴隆的,说发财就行了,这个规矩左少阳倒是知道。鞠躬之后,将香烛插好。

他还不想马上回餐桌,免得看见吃的咽口水,背着手细瞧供桌上一个个列着的牌位。又拿果仁汁喂小松鼠,逗它玩。直到听到母亲梁氏叫他吃饭了,这才回身走到矮矮的餐桌前坐在板凳上。

左贵举起一杯酒道:“来,为我们家来年一切顺心,喝一杯!”

“喝!”左少阳忙端了酒杯,瞧见母亲梁氏面前的没有酒,忙道:“爹,给娘也喝一杯吧?娘一年来忙里忙外的操心,也辛苦了。”

梁氏听着儿子这话,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忙吸了吸鼻子,道:“娘不会吃酒的!”

古人管喝酒叫吃酒,左少阳听着很有些新奇,只是自己却不习惯这么说。道:“娘,大过年的,不会喝也喝一点呗!”

左贵瞧了她一眼:“忠儿难得有这孝心,你就吃一杯好了。”

“就是!”左少阳跑道供桌前,把那祭祖空下的酒杯拿了过来,斟了一杯酒,放在梁氏面前,“娘,天冷,喝一杯暖暖身子解解乏!”

“哎!”梁氏答应了,端起酒杯。三人跟着左少阳一起向左贵致意,左贵和左少阳都是一口饮干,梁氏只浅浅咂了一小口。

左少阳道:“娘,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