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剑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剑仙-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晋胤现在的心情,就像这晋宁的天气一样,阴霾而又冰冷,还带着几分狂暴。

就在昨日,从京城传来了晋帝驾崩的消息,晋国的这块天,是彻底的崩塌了。

这对晋胤来说并不算什么坏消息,这件事本来就是由他一手促成的。

可令晋胤万万想不到的是,内庭首辅蒋子兴,竟然联同大将军丁奉,秘不发丧,先行拥戴晋绍安登上了皇位,而后才将这消息通传至各路藩王。

虽然晋宁铁谍在京城也有许多耳目,提前将消息传来,但晋胤得到消息的时候,却也为时已晚,晋绍元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而蒋子兴与丁奉秘不发丧的理由,却是“国家外有强敌环伺,内则藩王势大,一日不奉储君,恐与国不利,乃先奉新君,后致丧于藩王,此为守成中正之法也。”

“放屁!”晋胤将手中塘报狠狠撕成了碎片:“什么叫做藩王势大,什么叫做一日不奉储君,恐与国不利?这不是骂我们这些王爷要造反么?哼,晋国之事说到底也还是我们家里的事,又关他蒋子兴什么事了?”

见王爷发怒,银安殿内一时静了下来,无人敢说话,生怕遭受池鱼之殃,就连两位世子也不例外。

“史总管,你怎么看这件事?”

被晋胤称为史总管的人名唤史进,已是位七旬老者。看他白发苍苍,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只怕没人会相信他便是晋胤的心腹大臣,不但身兼王府总管、晋宁铁谍总管、还挂着殿前参知议事,三职在身,绝对是宁王最信任的重臣。

史进咳嗽了一声,看看左右大臣,一摇三晃地自班中出列,道:“蒋子兴不过一无知文人也,能懂得什么治国道理?王爷又何必因为这样一个人动怒呢?”

“他无知?只怕不见得罢?”晋胤摇头道:“正是他以秘不发丧之法,使晋绍安顺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我看他倒是一个干才啊。”

“王爷有所不知。”史进慢吞吞地道:“蒋子兴与丁奉所拟的这份公告,除了显示出他两个量狭猜疑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作用了。本来若只有这一份公告和秘不发丧、皇太孙登基之事的话,倒也罢了,可属下接到线报,皇太孙与蒋、丁二人似在研究”削藩“之事。”

“削藩?”

晋胤的眼睛顿时瞪了起来,天下各家亲王之中,以他的势力最大,若削藩之事是真的,这不是在针对他么?

史进道:“咱们这位皇太孙和蒋丁二人自以为聪明,为防意外,竟准备借这次各位王爷进京的机会,软禁各位王爷,以求达到削藩的目的,呵呵,如此一来,天下人的同情心还不是要转到各位王爷这边来了?”

晋胤双目一亮:“消息确实么?”

“请王爷放心。”史进笑道:“咱们晋宁铁谍也不是白混的,消息绝不会有错。”

晋胤沉思了一阵,道:“此事虽对我有利,不过本王也是要去京城奔丧的,到时如被软禁,岂不是麻烦。”

他虽然是已结成内丹的高手,可那京城中藏龙卧虎,更有几名据说功力高不可测的皇室供奉,如此孤身犯险,可实在不划算得很。

晋武国想也不想就道:“既然危 3ǔωω。cōm险,父王就不要去了。”

晋白道:“二弟错了,若是父王不去奔丧,天下人都会说父王不孝,道理可就不在咱们一边了。”

晋胤点头道:“正是如此,不可不去,去又有危 3ǔωω。cōm险,这可让孤王难为了。”

晋武国道:“不如父王称病不去,让孩儿代替父亲去就是了。”

有这样表忠心的机会,晋白如何肯放过,忙也道:“孩儿也愿替父王前往。”

晋胤望着他两个点了点头,道:“你二人有此孝心,父王已感欣慰。只是你们两个都是父王的骨肉,父王怎会让你等涉险,此议不通。”

他是打定了主意要起兵抢夺皇位的,那时晋白和晋武国若是在京城,还能保住命么?晋胤舐犊情深,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掉脑袋。

晋胤皱着眉头想来想去,却也没有一个妥善的办法,无意中看到小生和卢英站在武将班中,不由眼一亮,道:“任将军,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晋胤世镇晋宁,属下文武官员都是由王府直接任命,这些官员们只对宁王府效忠,却不知有皇帝,因此晋胤在银安殿中讨论朝中之事并无什么顾忌。

小生笑道:“皇上病故,王爷是说什么都要去的,依末将看来,不但王爷要去,两位世子也该同去才对。这个就叫作什么来着??是了,叫作”子贤孙孝“。”

晋胤见他的话毫无创意,不免有些失望,正欲转问其它人的意见,却听小生又继续道:“王爷要千里奔丧,自然是不能带太多人马的,否则只怕有人就要说王爷是想借回京的机会造反了。

“可是咱们晋宁地处偏僻,从这里到京城路远还在其次,最麻烦的是路上盗贼如毛,强人林立啊??”

晋胤面上渐渐有了笑意,道:“任将军说得一点也不错,这些盗贼可是麻烦的很,本王也曾几次发动大军征剿,却始终无法将他们完全消灭。”

“是啊是啊。”小生连连点头道:“大家可都知道罢,这些贼人那可都是亡命之徒,杀人不眨眼的啊。虽然他们大都(炫)畏(书)惧(网)咱们王爷虎威,可总难保有那么一些不开眼的小毛贼,或是艺高胆大的凶寇,说不准就会冒犯咱们王爷??”

满堂文武听他像编故事一样随口乱扯,一个个听得目瞪口呆,心道:“晋宁铁骑一出,那些贼人只恨少生了两条腿,跑还来不及呢,还敢冒犯王爷?你这不是胡说八道么?”

但看晋胤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谁又敢对小生说个不字?

“王爷您的武功自然是高的,是什么千人敌万人敌,咱们两位世子也至少是百人敌千人敌罢?本来却是不怕这些毛贼的??”

小生越说越来劲,口沫横飞地道:“可是这贼人太多,不说有个几百万人,几十万人总是有的?这几十万人围住了王爷,这可就乖乖了不得了,王爷虽然是万人敌,这一场仗打了下来,也多少会受上些不致命的重伤,两位世子也是必然要受伤的??”

文武大臣听得险些为之气结,同在心中骂道:“放屁放屁,哪里有这么多的贼人?几十万?若是贼人如此势大,只怕早就打到晋宁城来了,这小子胡说八道什么?说什么王爷受伤,这不是在诅咒王爷么?”

只听小生继续说道:“咱们王爷和两位世子都受了重伤,可就只能就地休养了,虽说回京奔丧的心情若渴,却也没办法是不是?咱们总不能找人抬着王爷和两位世子,走上几千里的路去京城吧?到那时,只怕老皇爷早就入土为安了,咱们还得把王爷世子抬回来??”

众官员这时才(炫)恍(书)然(网)大悟,倒不是他们愚笨,只是他们一个个高居庙堂之上,哪能想出这样卑鄙无耻的办法来,小生却是个中高手,随手拈来一个点子,可就解决了晋胤的大问题。

晋胤不由哈哈大笑,连连道:“任将军说得是,说得是啊。嘿嘿,白儿武儿,到时你两人都要随孤返京,去拜祭你们的皇爷爷,至于这随身的护卫么,就带上二三十个人好了。”

说完大步走到小生面前,冲他眨了眨眼,低声道:“要说扮贼人能够扮得惟妙惟肖的,满朝文武中恐怕也只有任将军你有这个本事了,嘿嘿,此事就烦你去做。动手的时候,任将军留些手就好,但也不能打得孤王太轻了,总要出些血才是那么回事。”

小生笑道:“王爷尽管放心就是。小将这里先请王爷恕罪了。”心道:“要见血么,那可容易的很,保证把你一家三口打成猪头就是。嗯,不过晋白与老子相处的还不错,老子总要留些情面给他,就把他打成小一号的猪头好了。”

晋胤笑道:“你分明有功,哪里又有什么罪了,哈哈哈哈,你不打孤王,孤王才要治你的罪呢。”

小生肚里暗笑:“说得好啊说得妙,王爷变成贱骨头。”越想越是有趣,险些忍不住笑出声来。

晋安庆五十七年冬,晋国的一代明君,曾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数十年和平,使国家得以休养生息,民力富足的晋鲁帝驾崩,举国犒素,就连强邻秦国,也派来使者,以表慰问之意。

由于太子早亡,皇位本来该由晋鲁帝早已指定的皇室继承人,皇太孙晋绍安继位,无奈这位皇太孙只是刚及弱冠之年,年轻识浅,平日里做诗填词倒是一等一的好手,论起治理国家,压服各路藩王,却哪里有这个本事。

内庭首辅蒋子兴与大将军丁奉两个为防有变,竟而秘不发丧,将晋绍安偷偷送上了皇帝宝座,改元为建武,号文帝,而后才传讯各路王爷,通知他们前来京城。

各家王爷虽对晋绍安的做法不满,但眼下木已成舟,晋绍安已是晋国之主。再加上这些王爷虽有封地,却只有地方上的财权,除了王府亲兵外,手中并无军队,因此也只是敢怒不敢言,老老实实地奉旨入京。

各路亲王入京之时,宁王晋胤却还未起身,只派出信使入京传讯息,说什么秦国乌多族陈兵边境,似有异动,微臣尚难离开云云。

其实秦国乌多族陈兵边境虽是有的,却只有几千人而已,也未见有什么进一步的行动,晋宁坐拥十三万精锐,哪里会有什么问题?

晋文帝绍安明知晋胤是找借口拖延时间,却也无可奈何,反要下诏安抚晋胤一番。

眼看其它各位亲王都已到了京城,大家都在等待宁王这位大晋国最强的藩王来京,却传来了宁王上京途中突遭流贼袭击,与两位世子都身受重伤的消息。

晋绍安与众亲王都大为怀疑此事的真实性。

宁王是出了名的马上王爷,一生大小上百战,马前几时遇到过敌手?说他会被流贼所伤,只怕连白痴也不会相信。

直到朝廷派驻在晋宁的知府和守备发来奏章,证明了宁王受重伤确是实情,才算打消了晋绍安几分疑虑。

这位年轻的皇帝不由松了口气,他倒宁可晋胤是真的受伤了,这至少说明晋胤并没有欺骗自己,暂时还未有反意。

众亲王和蒋、丁二人却不似他想得这般简单。

宁王怎会无巧不巧地在这个关键时刻受伤?

只是事到如今,也计较不得了,国葬日期已不能再拖。

国葬结束后,各路亲王正欲返回各自封地,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软禁了,要走可以,需按蒋、丁二人事先拟好的奏章,向晋绍安上书,自请削减封地,请求削藩。否则便要永远住在京城。

无奈之下,众亲王中的多数人都放弃了抗争,纷纷自请削减封地。只有周、郑二王抵死不肯就范,不但不愿意自请削藩,反放出狂言,痛骂文帝无耻。

晋文帝刚刚登基,还有些不忍对同宗痛下狠手,蒋丁二人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在继续软禁两王的同时,调遣地方军队查抄了两家王府,府中之人但凡为王室宗族的,一律押入京城软禁,其余人则在当地斩首。

在蒋丁二人的铁腕政策下,天下一时为之震荡,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阴云,悄悄笼罩了大晋国。

第三部 第十集 九神之界 第八章 晋国之乱

听到周郑二王被抄家的消息,正躺在病床上的晋胤一个虎跃跳了起来,精神焕发,彷佛二十岁的小伙子。

当日稍晚,宁王发出的“清君侧、拯王室”檄文便如雪片般传往全国各地,矛头直指蒋子兴和丁奉,称两人为国贼,以天子之命扰乱王室,罪不可恕。

第二日,朝廷派驻在晋宁的知府便被投入了天牢,那位手中只有几百老弱残兵的守备大人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直接率领所部投靠了晋胤。

晋胤领地内的十三旅大军开始向晋宁城的方向聚集,晋宁城外的几条官道上,一时聚满了军队和粮草车辆。

三日后,晋文帝颁下圣旨,称宁王为国之大贼,意图谋夺帝位,同时号召天下之师讨逆。

无数朝廷军队,开始奉命向京城和西北方向集中。

一时之间,数十年未兴兵戈的晋国大地上杀声隐现,烽烟欲起。

一场大战,眼看就要爆发。

天下人多数同情晋胤所代表的各路亲王,毕竟在老百姓的心中,晋国王室给了他们几十年和平,而蒋子兴和丁奉一朝得势,就搅得天下不安,如果天下真的因此大乱,他们两个就是罪魁祸首。

而以蒋子兴这位当代大文豪为代表的文人阶层和官僚阶层,却多数支持朝廷,痛骂晋胤是打着“清君侧”名义的乱臣贼子,人人皆可得而诛之。

一时间,国内舆论界争论不休,战事还未起,口水仗却先打了个热闹。

正当这些人辩论的兴高采烈、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惊天的消息却迅速传遍了整个晋国国内。

当朝国师子非鱼的态度突然转变,公开表示支持晋胤一方,并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突然离开京师,到了晋宁城。

代表晋胤去迎接他的正是小生,从子非鱼口中,小生得知邪勿风已然出关,正是他选中了晋胤为支持对象。

得到这个消息后,小生心中不由一阵激荡,眼下邪勿风虽仍未现身,但自己却距离他越来越近了。

因为,子非鱼已经亲口告诉他,邪勿风听说突然多了他这样一个界外高手,甚是兴奋,已经表示愿意接纳他了。

能够让在晋国朝野间拥有极高声誉和人望的国师子非鱼表态支持,等于在晋胤一方突然加入了一根金光闪闪的稻草。

双方角力的天平顿时倾斜向了晋胤一方,朝廷方面顿时有些手忙脚乱起来。

鲁京,晋国政治与经济的中心。

百多年来,鲁京一直是晋国国都,近几十年来的和平生活,使这座城市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文之鼎盛,烟花之繁华,一时无两。

然而,富足之余,人们更多的是在追逐声色犬马,过着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对于即将来临的战争阴影,却是毫不在意。

如今战事已是一触即发,国家眼看就要陷入一场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内战中,这里的人们却彷佛事不关己一样,仍旧过着糜烂的生活。

“这就是如今的晋国,如今的鲁京么?”

孤身站立在瘦金河中一条画舫的船头处,蒋子兴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这就难怪晋胤那个乱臣贼子,竟敢以区区十万虎狼,起兵反叛,对抗天下了。国运如此,奈何?”

站在这个位置,蒋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