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倩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孤灯倩影-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亲也豁出去了,情知今日已难以幸免,每一招都以命搏命。八人知道父亲的心思,也便不和父亲硬拼,而一味的采取游斗,企图慢慢消耗于父亲。

父亲自然知道对方的用意,蓦地大吼一声,不顾一切地攻向那女人。那女人慌忙后退,但到底躲避不及,当场毙命在父亲凛冽的掌下,而另外七人的兵器拳脚却也招呼到了父亲身上。

父亲铁塔般的身躯无奈地倒下了。

那七人无视伙伴的死亡,邪恶的笑出了满足得意的声音。

天塌地陷,日月无光,世界一片黑暗,黑暗中回荡着魑魅魍魉的欢叫。

他把这片树林称为“泪林”,他年轻的心记下了人生的第一笔仇恨,尽管他是一个不善于记恨的人。他从此不忍看明亮的满月。

“人小。”

上官青的叫声把他从血腥的记忆中暂时拉了出来。

他不言语。

她回头看他一眼。

“你上来,我们两人共乘一骑,以便快点赶路。”说完,脸上竟有些红晕浮现,而心跳隐隐加速。

听了上官青的话,杨惜芳的心猛跳了一下,没有说话。

上官青停马等待。

人小距离她二十步左右站定,垂头不语。

她有些伤心。

她很伤心。

杨惜芳竟觉得心里隐隐有些快慰。

她很奇怪自己的心态,暗自责备自己。

两骑三人缓缓地走着,从冬走到春。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幽寒谷。

第四卷 第四十六章 守墓伊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回幽寒谷途中,上官青沦为了杨惜芳的丫鬟。杨惜芳从未有把她当丫鬟的心,也不支使她,可是她愿意为人小行使他的“职责”,尽管杨惜芳也从没要求人小要如何如何服侍自己。或许这一切打一开始就是人小自己造成的惯例,但他从来没有过怨言,上官青也没有过怨言。

人小的时间打发在喝酒中,偶尔指点一下上官青武功,但那也是上官青问起时,他才点拨的。上官青很想常常问他,可是她没有,她学不会去缠人。

幽寒谷是个妙不可言的地方。它坐落在成片的山脉间,一眼望去,只见山间云雾氤氲,如天外仙境。要入山谷,先得上到山顶,其途径偏僻曲折,荆棘遍地,真是人迹罕至。

山下是一个倒也热闹的市镇,市镇上的人中有许多来自……异地他乡的,似乎常常看着眼前的群峰伤怀,——在他们的心底深处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

人小不知道为什么,上官青更不明白,只有杨惜芳清楚,——《天涯回忆录》告诉了她。她从《天涯回忆录》知道,幽寒谷外围这些高耸入云霄的山里布满了重重机关,凝聚了那个驰名天下的美男子乔天涯毕生所学。这些机关特别的地方就是一般是不容易触动的,只有当有至少四个人同时进入到谷口外一箭之地时,机关才会自动运转。当然,也可以由知道其中玄机的人来发动。

多年以前,因着一柄名叫潮退的剑的缘故,江湖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腥风血雨,无数武林豪客成为枉死冤魂。可是死的死了,向往着宝剑的人依然向往着。当其时,剑在海南派的孟幽寒手中,于是成批成批的人渡海到了海南,找上了海南派。海南派掌门,当时为孟幽寒之父,被围攻而死。其子柳无形继任掌门,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孟幽寒以及当时还身在海南的乔天涯一起驱逐出了海南派。海南派得以安宁,乔孟二人却开始了亡命天涯的人生。二人风声鹤唳地伪装潜逃着,不敢在街头市井露面,只好走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尽管小心谨慎,还是无数次靠近了死神。也不知道逃了多久,二人无意间来到了一个奇妙的山谷,即后来以孟幽寒芳讳名之的幽寒谷。乔天涯发现其大有可为处,费尽心思利用树木山形布下了庞大巧妙的机关,二人因此可以安稳的过活了,痴心的武林人物们却一大批一大批的死在机关里。一年多下来,风波终于告一段落,只是贪念还潜藏在人们的心中,于是一些人在山脚的市镇住下了,一些人去寻觅另外宝物。

《天涯回忆录》让杨惜芳重新认识了幽寒谷,重新认识了江湖,告诉了她如何轻而易举的消灭胆敢来幽寒谷生事的人,只是没能颠覆她的爱情与相思。

杨惜芳简要的向上官青及人小交代了入谷事宜,三人在市镇宿了一夜,次日上山进入了幽寒谷内。

幽寒谷只有一个入口,里面却异常的广阔,有意思的是里面有个谷内谷,名叫:海角。海角谷入口东面有个小潭,潭水清澈见底。潭边有几间茅草屋,屋前一律有两株对称栽在进门沙径侧的垂柳。垂柳下布置有石凳。

谷内充满了幽香而又暖和舒适,上官青一见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已然是烟花三月,柳树发芽,百花吐蕊,春意盎然。

抵谷已有月余,杨惜芳绝口不提守墓的事。

人小坐在潭边,垂着头,看着潭里的鱼儿自在随心地游来游去,似乎想起了在春雨帮的日子。春雨帮七八年前还是扬州一个二三流的小帮会,如今已是江湖中势力最大最为神秘的一个帮派。这成长的中间是用鲜血与激情来填补的,只是岁月易逝,无奈相思。

上官青来到他的身边,坐下。

他毫无所动。

人小。她幽幽地轻唤了一声。

人小在听,也没听。

她叹了口气,离开了。

鱼儿嬉戏着游开了,他的目光还定格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动。

杨惜芳开门出来,倚门凝思。

她已没戴面纱,美丽的容颜上有着沧桑,有着憔悴,有着不灭的思念。

“主人。”人小的声音传到水面,弹到她的耳里。

“什么事,人小?”她看着他,眼波很温柔,像垂着的柳。

“小人答应过你的事……”他的语气很淡然,淡然到冷漠。

“你答应过我很多事,人小。”

“尊师的遗命。”他提醒她。

她稍好的心情荡然无存。她没再言语,略作收拾,领着他去了先师的坟墓。

墓内在海角谷内,在谷外一里之外的一座土丘上。

坟茔是一堆黄土,立着一方碑石,上书:师尊孟幽寒之墓,铭侧有“弟子杨惜芳谨立”之语。

她祭奠一回,哀伤一会,离去了。

他不再回去。

她没有勉强。

翌日晨,儿女送饭来。

他已盖好了一间简陋的木房。

他坐在门前,对面三丈处是墓。

他在嚼着野味,仍旧垂着头。

杨惜芳看到他这样子,蓦然间觉得心绪好糟,先回去了。

上官青陪他沉默一会儿,也离去了。

午时,她又拎着竹篮送来了可口的饭菜。

他在开垦荒地,已经弄出好大片来了。

她讶异地问:“人小,你在做什么?”

人小不言。

第二天,她空手而来。

人小在播种。

玉米,大豆,白菜,萝卜等等。

她想帮他,她不会。

几天后,人小在东边圈出了一片空地,栽下了无数果树。

又一天,她午时到来。

他在房后挖着坑。

她问他挖坑有什么用。

他不语。

她每次来,他都在干活。

不知不觉过了月余。

他的屋里房外都颇有家居的味道了。

他垒了一间猪圈,养了两头仔猪。

他圈了一间鸡舍,养了若干仔鸡,仔鸭,仔鹅。

他养着一头牛及她们的两匹马。

他引来山泉,凿了一个井,掏了一个不小的池塘。

他……

杨惜芳来了。

她很早就想来看看了,她一直没有说服自己。

没有理由,她到底还是来了。眼中所见,让她难以置信,尽管上官青给她描述过。

尽管不信,但,她接受了。

人小垂着头,正在垒屋。

他的头发很蓬乱,他的青衣已经很脏了,他浑身都是汗臭味儿。

她在师父的坟前感伤一回,走到他屋前,不言不语地看着他干活。她的眼波是那样的温柔,仿佛在看着她的容与。

他垒得很仔细,又很快。

她看着他,耳中似乎响起了海浪的声音。

“容与,你在想什么?”

他们躺在海滩上,看着蓝天白云。

他看她一眼,说:“我在想,怎样在大海上建一栋高楼。”

“可是容与,大海上也能建楼房的吗?”她不解地问。接着,一边构想,一边说:“不如我们去一个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过神仙般的生活。”

他沉默。

不久,他说:“惜芳,上次大伯又骂你了,是吗?”

“是呀,”她低声说,“他不知道我去找你,不然,说不定他会打我的。”

“对不起,惜芳,都是我不好,害得你挨骂。”他心疼地说。

“没什么的,容与。父亲近来常常酗酒,脾气变得暴躁易怒。”她的声音里充满酸涩,“昨天,母亲劝他少喝点酒,他又与母亲争吵了,还打了母亲。”

“我知道。姨妈昨晚向娘倾诉,哭了好半天。”

她沉默。

他叹了一口气。

良久,她轻声问道:“容与,你央四叔向爹提亲了吗?”

他扔了粒石子到大海里,说:“父亲和娘商量过了。娘说,等大伯心情好些时再向他提这件事。”稍停,又说:“惜芳,大伯那么讨厌我,你说他会答应我们的婚事吗?”

她沉思说:“不知道,四叔和爹是结义兄弟,只要四叔开口,爹应该不会拒绝的。”

他说:“惜芳,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她咬了咬薄薄的嘴唇,坚决地说:“容与,爹若不答应,我们就一起私奔,浪迹天涯也好,隐逸山林也罢,总之,容与,无论如何,我都要和你在一起。”

他很感动。

他握着她的手,动情地说:“惜芳,容与很感激你。无论将来怎么样,有你这句话,我已心满意足了。”

海浪咆哮着,击打着崖壁,见证着这里的海誓山盟。

她无言。

他无语。

海浪拍打了他们十几年,早把他们的心意沟通了。

那是我对你承诺的天荒地老。

这是你向我许下的海枯石烂。

天地作证,此情不渝。

击打在崖壁上的海浪碎了,退了。

浪花四溅。

第四卷 第四十七章 你累了吗


从没习惯,心跳这么乱。

那个祝福真苦淡,谁知时时伤憾?//

百千回欲坦言,却推道多时间。

瞪瞪看着离去,悔之泪尤今天。

——折了双翼《乱弹》

“容与,你累了吗?”看着垒墙的人小,杨惜芳陷入对往事的回忆,情不自禁地说。

人小垒墙的手一顿,又继续下去。

她走进屋,倒了一杯茶。

她把茶递给人小,温柔地说:“人小,喝杯茶再垒吧。”

他沾满泥浆的手望青衣上擦了擦,接过了茶。

他的手有些震颤,茶泼洒了一些。

他垂着头,喝尽了剩余的茶水。

茶好苦。茶好涩。

他把茶杯还了给她。

她看着他,毫不犹豫地接过茶杯,美丽的手被弄脏了。

人小继续垒墙。

她也不去放茶杯,就这么看着他,有时候,帮忙搬些石块给他。

他的动作渐渐不是那么的利索了。

他用一块石块敲紧已垒上的石块,不经意敲到了手指,左手食指。

手指尖沁出了殷红的血。

她看见了。

“容与,你的手怎么啦?”

一震,石块又一下子砸在已受伤的食指上。

她伸手去抓他的手,想帮他看看。

他避开了。

他停了下来,洗了手,舀一碗碾碎的玉米面,撒到鸡舍里喂家禽。这些小动物毛茸茸的,娇小玲珑,叽叽喳喳,煞是可爱。

她抓起一只黑色的仔鸡放在掌上,又扔了些面粒在掌心,认真的看着小鸡仔。小鸡仔啄了几下,停下来看她一眼,清脆的叫了一声,又低头啄几下。

她笑了,笑靥如花。

人小的垒的屋子日渐成形了,已看得出布局精巧,样式谨严,宽敞宏大,只是砌墙的材料不对,又只能以茅草覆顶,显的滑稽别扭。

他搭好几间,住进了新屋。

杨惜芳和上官青很早就吃上了他种的瓜果蔬菜,他的东西总是她们最先得尝,而且一直享用着。

暮秋了,收获的季节。

她们尽管不懂着,仍然学着帮他收割,体验着其中的乐趣。

虽然有时不免烈日炎炎,有时又被偶然降临的大雨淋得像是落汤鸡,她们却都觉得充实愉悦。

由于是新开垦的荒地,加之肥料不足,庄稼长势不佳,但因着人小及二女的辛勤耕作,却也所获甚丰。

人小的头垂着。

二女享受着收获的乐趣,快乐得像孩子。

秋去冬来,人小养的仔猪长成了肥大的壮猪,家禽也开始下蛋了。

有一天,人小宰了猪。

二女享了好{炫&书&网}久的口福。

她们学着下厨,人小便慢慢的从厨房中解放了出来。

除夕。

二女早早便来到了人小这儿。三人一起精心整治了一桌丰盛的酒菜,——酒是人小自己酿的。

人小只是喝酒,依旧垂着头。

但能陪坐,二女,尤其是杨惜芳已感十二分的高兴了。

只要人小不介意主仆之别,她总是觉得莫明的满足的。

年关一过,二女已不愿住在海角谷内了。杨惜芳封闭了谷的入口,也不征求人小的意见,二女搬了出来同人小住在一起。

反正有的是住处,人小也没说什么。其实,即使反对,他也最多独自皱皱眉,决不会什么扫兴的话的。

二女学着帮人小干这样干那样的,诸如喂喂家禽家畜,洗衣做饭浇水扫地什么的,却也自得其乐。

人小下地春耕,二女一边学一边帮忙,虽然时时笑话百出,却有着格外的趣味。

终于有了空闲,人小在坟地周围圈出了一块空地,用作花圃。他种下了无数的花,包围着坟冢。

他每天都在忙碌着,还是很沉默。偶有闲暇,总是在喝酒,或者垒屋。

炎热的夏季,颇有些闲工夫。

人小不总是在喝酒了,他迷上了看书。杨惜芳的师父遗留下的书,农事行商,地理经史,医卜星相,奇门遁甲,机关陷阱,乱七八糟的,什么书都有,杨惜芳带了出来的人小不论什么书都在翻阅,似乎是学习,也好象是消遣,又犹如是逃避。。

二女也不打扰他,她们学起了女工,针线、纺织及刺绣什么的。在她们的私心里,想要亲手为人小换一身衣物,因为人小的衣衫脏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