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起明末-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有容看来,也是极有道理的。

不过,现在的郭邢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以往那客观冷静的头脑,对待台湾,他已经陷入了一种不可理喻的敌视当中。凡是台湾的东西,再好也是坏的,再有道理也是没道理的。这个时候自己当然不能火上浇油。但是另沈有容想不到的是他不浇油,有人浇油。

“哼那报纸写错了吗?在我看来,那上面的内容写得还有些轻了呢”

发展 二百七十四章曾经的大明反贼和曾经的大明官员

二百七十四章曾经的大明反贼和曾经的大明官员

“哼那报纸写错了吗?在我看来,那上面的内容写得还有些轻了呢”

其声音如黄鹂轻啼般悦耳,但是也正是这悦耳的声音,彻底的将郭邢的火气给激了出来,一时间,熊熊怒火如同十日同出一般烧烤着郭邢的头脑。

“哼,哪来的无知贱婢”

已经彻底的失去了理智的郭邢顿时骂出了口,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郭邢的话音刚落,一只洁白如玉的芊芊小手,啪的一声重重的打在了郭邢的脸上。一时间,郭邢的脸上是鲜血鼻涕直流。

沈有容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恍惚,便让郭邢吃了这么一个大亏,立即怒眉直视着出手打人的人。

对方是两个非常修理的少女,一个大一点,有二十三四岁的样子,一个小一点也有二十岁左右的样子,而打人的就是那个小的。

“两位姑娘不认为太没家教了吗,连年轻人尊敬老人都不懂。”

一看到两人,久经阵仗的沈有容就知道对方是练家子,而且还是杀过人的练家子。

“哼我们是否有家教,老匹夫你管不着。我们只尊敬那些有德行的老人,至于那些没有礼仪廉耻,只知满嘴污言秽语的老匹夫,我们犯不着尊敬。”

同沈有容和郭邢起冲突的不是别人,正是南下的郑丽萍和她的侍女小玲。

作为大明朝的反贼,郑丽萍对大明朝的官吏是一点好感都欠奉,越是高管,郑丽萍主仆二人越是想要将其千刀万剐。现在竟然有人为那些大明官吏说好话,郑丽萍两人当然就不干了。如果这里不是台湾,郑丽萍两人都想杀了眼前的两人,因为她们一眼就看出眼前的两个老头很有大明狗官的样子。

“对不起,两位小姐。这里是公共场所,如果你们再这样,我们或立即报警,让警察来处理这件事情。”

一看双方竟然在酒楼里打了起来,而且看那个老头的样子,似乎还挺严重的,酒楼的负责人立即站出来阻止道。

“对不起,是对方先出言侮辱我们的。我们也只是一时冲动,不会有下次了。如果对方有赔偿要求,我们可以承担。”

一看这位负责人威胁要报警,郑丽萍立即出来解释道。她可不想进警察局,虽然她的身份来台湾也没什么,但是郑丽萍还是不想让人知道她的经历。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她的详细资料早就在内务部备案了,只是萧明乾指示内务部严密监控而不是抓捕,她们早就进大牢了。

“这位老先生,你有没有事,需不需要去医院看看。”

见到郑丽萍态度很好,而且同意承担责任,这位负责人便将目标转向郭邢。

“哼我没事,不用你们这些唯利是图的奸邪之人假惺惺。”

对台湾充满了敌视的郭邢可没有那么好的态度,特别是在这个被人打了一巴掌的地方。于是乎,他的这种态度连酒楼的所有人都给得罪了。

“这位老先生,请自重,如果你对我们有什么不满意的,你尽可去投诉,但是如果你继续这样谩骂下去,我们可以叫警察,告你们人身攻击。”

此时沈有容都有些想要把郭邢的嘴给封起来的冲动。这位老伙计是怎么了,怎么会这么的不识好歹。没办法,只能自己出面化解这场纠纷,同郑丽萍两人一样,他也不想同那个警察接触。

“对不起了这位,我的这位同伴,只是太过气愤了,一时糊涂,请见谅。”

沈有容一边向那位负责人解释,一边向郭邢使眼色,让他不要再说话了。而郭邢此时也稍稍的冷静了下来,知道这里是台湾,可不像是在大明,他们可以有很大的特权。

“我们没关系,只是那位老先生脸上的伤没问题吗?”

深受培训的负责人心里虽然非常的腻歪,但是还是强调了一下。

“我没事”既然已经决定息事宁人了,郭邢拿出一片手帕擦了擦脸上的血。他的伤看起来吓人,其实也只是皮外上。

“如果是这样,两位请继续享用我们的饭菜。如果有什么事的话,你们可以立即呼叫我们的服务员。”

既然双方都不想将事情闹大,那位负责人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肯定不是,不管是沈有容郭邢两人,还是郑丽萍和小玲两人都对对方是横眉冷对,一副有着深仇大恨的样子。

“小姐,你刚才为什么说这报纸些轻了?”

小玲像是要故意刺激沈有容和郭邢的样子,将话题重新挑了起来。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报纸上只是罗列了那些官员的平身经历,家里有多少田地,有多少家财,有多少妻妾,在朝堂上分属什么派系,都只是将已经成为事实的东西罗列了出来而已。但是并没有写出他们怎么得到那些成千上万顷的田地,其中有多少是强夺的,有多少是所谓的献田,期间害死多少人。

他们的那些家财,有多少是贪污的来的,有多少是依靠着势力强夺他人店铺赚来的。还有那些妻妾,其中有多少是自愿的,又有多少是强抢而来的。他们为了派系的利益,又诬陷了多少人,陷多少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

郑丽萍的这些个多少彻底的将大明现阶段大部分官吏的丑恶嘴脸给揭露了出来。其深深地罪行,在这些个多少面前,显现的是凌厉尽致,以至于酒楼里除了沈有容和郭邢以外,所有人都热烈的鼓起了掌。

大家都是来自大明,都是深受大明官绅荼毒的贫苦百姓,所以他们对郑丽萍所说的是有真正的亲身经历过,自然引起了共鸣。

“哼这报纸上只是一面之词,更不用说这个贱,小女子说的那些了,你们难道亲身经历过?”

郭邢还想骂,但是一看小玲看过来的冷厉的目光,立即改口说道。

“我们当然亲身经历过”酒楼里几乎所有的人都齐声回答道,声音之洪亮,语气中恨意之浓烈,彻底的将郭邢给震住了。

发展 二百七十五章小城日照

二百七十五章小城日照

沈有容苦笑的看着眼前的情形。走吧还呆在这干嘛?今 天算是丢人丢到家了,一眼前的这种情形,沈有容就知道,这台湾的人大部分都是大明的那些受到压迫而活不下去的人,这些人哪家没有被官方压迫过。

在这些人的面前争论大明官员,那就是在找抽。所以,沈有容只能赶紧拉着郭邢狼狈的逃离了酒楼。

“这两个人怎么会来到台湾的?按理说,他们即使来到台湾也会被严密监控的啊”看着沈有容和郭邢的背景,郑丽萍疑惑的说道。

“小姐,你认识这两个人啊?”听到郑丽萍这么说,小玲疑惑的问道。

“那个岁数大一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沈有容,在大明也算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另一位是他的首席幕僚,郭邢。按理说,他们即使要来台湾,也只能进入凤山的啊”

对于台湾,经过这一年的时间,郑丽萍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不同于大明,台湾的军政府和联合护卫军对整个台湾岛的控制是严密的过分。联合护卫军,海警,警察,以及那遍布全岛的情报人员,就算是一条小渔船靠近台湾岛靠近台湾岛,都能被抓起来。

其实郑丽萍感到奇怪也是正常,因为初期的弱小,所以萧明乾从各个方面隐藏自身,并且想尽办法的以各种手段来误导外界对台湾的印象。虽说现在的台湾已经拥有了自保的实力,但是台湾现在的战略中心是南洋,还不想引起大明的重视,所以这种隐藏自身的手段还是一如既往的存在。

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台湾的商人们就希望这种状态尽可能长的存在,因为只要这种隐藏自身的措施存在一天,他们对比外来商人的成本优势就多存在一天。这也是台湾商人积极配合控制外来人口身份的真正内在原因。

而沈有容和郭邢两人之所以能够通过这种控制,进入台湾除凤山以外的其他地区,在他们看来是通过违背台湾律法的暗势力途径。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所谓的暗势力完全是在萧明乾的控制之下的,包括那些所谓的走势途径,大部分其实也是在萧明乾的控制之下,做着一些明面上的军政府所做不到的事情。

“小姐,原来这两个人是那明朝的狗官啊哼早知道就多打两下重的了。”

一听到沈有容两人的身份,小玲突然间觉得自己下手有些轻了,不解心头之恨。

“呵呵小玲,你就别的了便宜卖乖了。这里是台湾,事情闹大了对我们也没有好处。而且,那个沈有容还算是个有作为有担当的好官,与那些只知道搂钱的贪官还是不一样的。”郑丽萍笑着说道。

但是郑丽萍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对于那些想要离开大明的流民来说,贪官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个别有作为的好一点的官员却是他们的催命符。

山东日照,这个时候还只是个小县。当然这里的小县仅县城也有近三万人口,而全县人口总计约七万。这样的小县如果是在台湾,也算是个人口大县了。

如今天下天灾人祸是从不间断,而日照这个靠海的小县同样不能例外。不过幸运的是,这几年,没年都有一些个来自台湾的海商前来兜售一些个海外商品,数量上来说,当然比不上登州那种大地方,但是也算是给日照的百姓带来了一些活下去的生计。

自从六年前,第一批那个时候还被称为东番岛海商的台湾海商登陆日照以后,日照就越发的繁荣了起来。越来越丰富的商品,让日照本地的人有了一个转卖台湾商品的发家之路,当然前提是你得有本钱。

而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被台湾海商招收去了台湾,听说是去做工。但是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那些被招去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甚至有传言说,那些人都被抓去杀了吃了,不然那会有人连那些七老八十的老人都要的。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这些传言就不攻自破了,因为当初离开的人当中,有人回来了,而且整个人都是红光满面的,很明显日子过得比在日照舒服。一打听才知道,那些人到了台湾以后,竟然能得到一些自己的土地,日子过的别提多好了。这样一来,立即吸引了一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跟着台湾的大船离开。

或许有人会问,那些官员能放任台湾人拉人走吗?其实这一点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当地的官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流民给烦死了,一听有人愿意要那些流民,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事实上,大部分的官员对台湾运人的速度反而是不满意,因为就日照一地来说,每年的流民数量就有近万,但是来日照的那些台湾商人每年只能运走一两千人,最多也就是近三千人,太慢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个台湾商人非常的识趣,每年都有一千多两的银子孝敬县里的几位主要官员,虽然不多,但是对一个小小的县级官员来说,已经算是个不错的额外收入了,毕竟大明朝官员的工资实在有些低。

当然,这些商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一千多两的孝敬银子和运走流民这一个**烦。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的那些商品,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间接的也给那些官员带来了更多的上下其手的可能。所以,不管是流民,还是当地士绅,抑或是当地的大明官员,都对台湾商人非常的满意,也非常乐意看到这种情形一直这么持续下去。

这一点其实不仅仅是日照,从北直隶到苏北地区,整个漫长海岸线上的所有州县都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形。甚至是沿着黄河这条大河的航线,台湾商人的足迹已经延伸到山西了。

不过,现在在日照出现了一个搅动整个局面的人,这个人一来到日照,便开始拿台湾商人运走流民开刀。

发展 二百七十六章拿台湾海商开刀的明朝官员

二百七十六章拿台湾海商开刀的明朝官员

王维周,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子非常的陌生,而对这个名子有印象的人可能也会联想到民国之时的一个汉奸身上。但是这里要说的这个人确确实实是万里四十四年的一个进士,和钱士升,贺逢圣几人同年。

但可惜的是此人虽然在这一年的傍上,还算是靠前,但可惜的是或许是时运不济,亦或许是台湾的崛起而带来的蝴蝶效应,使得他都考中两年多了,才被外派到日照来当一个小小的知县。

本来这些年来的倒霉日子已经让王伟周很是不爽了,更不爽的是来到了日照以后,竟然发现有人在向海外蛮夷之地贩运百姓。虽然每次都不是很多,一艘船也就五六十人,但是听说一年下来也有两千多人。

这还了得破有些书生意气的王维周虽然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会对大明产生什么样的危害,也不知道,他所认为的那个海外蛮夷之地,其实是一个已经极其强大的政权,但是传统的儒家教育让他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存在。因为在他看来,这些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即使是饿死在大明也不能被那些化外的蛮夷所御使。

于是,毫无施政经验,更对政治豪无真正了解的王维周开始发飙了。

“你们这些混帐,竟敢贩民以自肥?吾必上报知州大人,将尔等通通治罪,将那些不法之蛮夷一律逐离”

刚刚来到日照一个月的王维周自认为已经彻底的摸清了日照当地的各种弊政以后,在十二月十一这一天召集全县的所有县丞,主簿等人,当场开始发飙了。

“大人,此台湾海商来我x照只为贩卖货物,招募流民,也只是为了增添些人力而已,何来贩民一说?而且那些流民在此聚集,我x照又无余力进行救济,如何不能使其进入台湾海商,谋求一线生机?”

作为一县之县丞,潘奇其实并没有将这个刚刚赴任的知县放在眼里,虽然他的官职要比自己高上一品,但那又怎样,自己在这日照已经四年了,该经营的也都经营了,可不是一个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