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起明末-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说的对,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现在是改正的时候了。接下来,我们要将除沈阳和辽阳外,其余各城堡主力尽皆向两城集结,个别堡垒留有少量兵士,以作警戒。”

熊廷弼因此对自己的部署,做了一些变动,这是历史上所没有的。但是还是迟了。

八月,努尔哈赤尽发大军,在很短时间内,吞并了叶赫部,彻底的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并且扫除了其北部后方的威胁,得以腾出手来专心应对南部的大明了。

在接到叶赫被灭的消息的时候,熊廷弼刚刚完成兵力的集中部署,一听到这个消息,熊廷弼大呼:叶赫之丧,飞百之过也。

……………………………………………………………………………………………………………………………………………………………

“这熊廷弼虽有所醒悟,但始终迟了一步。”接到辽东司送来的情报,萧明乾叹了一声说道。

这个时候,已经是九月底了。这一年辽东发生的一切,让台湾众人唏嘘不已。除了萧明乾,所有人都对此毫无心理准备。

强大的大明,在占据了所有的优势的情况之下,竟然会败的这么惨。这是先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而萧明乾近乎先知的部署更是让所有人为之骇然,这还是萧明乾没有透露任何消息,只是一味的布局。

“不说辽东的事情了,那离我们还比较远,说说这南洋的事情吧。现在吕宋已经彻底的稳固了,而今年的恶劣的海洋气候时节也快过去了,我想我们是该进行下一步行动了。”

今天萧明乾再次将众人召集在一起,商讨南洋战略的下一步动作。除了正在南洋的童子豪和孟有田外,连石元都赶了回来。时至今日,台湾共向吕宋投放了总共四十一万移民,在吕宋北部和东北部建立了七个规模较大的聚居城市。

而且通过整整一个雨季的你死我活的残酷猎杀,这些移民彻底的适应了吕宋的生存法则。经过统计,整个雨季,发生在移民和吕宋土著之间的互相猎杀多达一千三百多起。台湾这边死亡一百三十多人,而吕宋土著那边由于武器和训练方面的劣势,更因为侦查连的强烈压制,死了超过三千多人。

这样的伤亡虽然赶不上两次大型战斗的零头,但是依然残酷无比,更让移民们知道,自己来到的不是一个温情脉脉的桃源,而是一个必须用刀剑争得生存空间的涉猎场。

“大人,现在就开始同荷兰人的交锋,实在有些过早。我台湾布置在南洋的战舰数量是一百五十八艘,而据统计,荷兰人的战舰总数达到了一百九十二艘,虽然被牵制在几个不同的地方,但是还有孙新从旁协助,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的局面啊”陈元贇首先站出来反对道。

“这一点,我自然知道,所以我并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攻击荷兰人。荷兰人那边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我不想挑起战争。我的意思是是否可以先将孙新给解决了。

这个人对我台湾抱有极大的敌意,如不首先解决,对我们南洋的商船是个极大的威胁,而且待我们开始同荷兰人交锋的时候,其也将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必须首先将其彻底解决掉。另外,现在吕宋对我们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威胁,是时候开始攻略勃泥了。”萧明乾坚定的说道。

勃泥,现在的加里曼丹岛。在十七世纪的时候,还没有西方殖民者在这个岛屿上占有殖民地,但是这个岛上有个相当强盛的土著王国,再加上孙新的舰队,这才是台湾攻略勃泥的最大敌人。

发展 三百三十五章攻略勃泥,有些操之过急了!

三百三十五章攻略勃泥,有些操之过急了!

勃泥,此时中国人又称之婆罗州,为世界第三大岛,全岛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台湾岛的二十多倍。如此大的面积上,人口却稀少的很。

萧明乾不知道后世这里的人口数量是多少,但是这个时代,这里的人口绝对不到百万,且多居住于沿海河口地区。

北部有一个人口接近四十万的穆斯林王国,勃泥王国。虽被称为王国,其实就是个规模还算可以的土著小国,其国内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到四万人,且其是装备及其落后。

不过由于此地地处赤道地带,天气炎热,降雨极多,再加上土地贫瘠,来此的华人一直不是很多。所以在萧明乾提出要向勃泥移民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些反对。

一来,中国人对这里的气候实在有些不适应,移民此地的话,湿热的天气将会是移民们最大的敌人。

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这里的土地根本无法同吕宋相比,而且还丛林密布,想要将这里发展起来,耗费必然极大。

三来,此岛距离荷兰人的势力范围太近,过早进入此地,必然挑动荷兰人的神经。在还没有完全做好同荷兰人开战准备的台湾来说,这实在有些不明智。

“督军大人,现在进入勃泥,对台湾来说,将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行动。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那样的海军力量,依然以第二舰队为主,第一舰队为辅。舰队编制尚未进入正轨,在面对荷兰人的海军的时候,始终不占优势。

且即使占据了勃泥,以我们的人口数量也不可能在全力开发吕宋岛的时候,同时开发勃泥如此大的地方。我们一旦攻伐勃泥,那么我敢肯定,荷兰人也必然在第一时间,在勃泥的其他地区建立其自己的据点,这对我们绝非好事。

另外,勃泥北部始终处于苏禄海中的那些海盗的威胁,我们的输送移民的船队很容易被那些海盗袭击。即使移民送上了岸,我们也要对那些海盗严防死守,牵制了我们极大的精力。所以,还请督军大人三思。”

陈元贇见到萧明乾如此固执的要移民勃泥,站了出来,口气无比严肃的劝道。而其他人,包括唐洪生也一同站出来,反对萧明乾的这个决定。这种局面是从来没有的,以往即使有人反对萧明乾的决定,也是少部分人反对,现在却是所有的军政府成员都对萧明乾的这个决定持反对意见。

“各位请坐下,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但是盘踞在勃泥西北部河口的孙新一伙和那里的苏禄海盗,对我南洋的商船始终是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不尽快将其拔掉,将会对我们的南洋利益造成巨大的威胁。”

其实萧明乾也明白现在实在不是攻略勃泥的时候,吕宋岛的开发,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如果在吕宋还没有完全稳定的情况之下,强行移民勃泥的确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但如果任由孙新一伙和那里的苏禄海盗横亘在那里,那么其将会彻底的钉死台湾南洋商路的七寸,使得台湾根本不可能将自己的商业影响扩充到爪哇岛马来半岛等地,这里面所牵扯到的利益将会巨大到难以想象,这才是萧明乾急于攻略勃泥的真正原因。

“如果督军大人只是担心孙新一伙和那里的苏禄海盗,元贇以外,我们根本无需花费巨大的精力,冒着陷入泥潭的危险过早介入勃泥。”听到萧明乾的说法,陈元贇说道。

“哦元贇有什么好的办法?”萧明乾以外的问道。

“督军大人,各位同僚,我们都知道,孙新一伙之所以能够在苏禄海盗横行的勃泥北部站稳脚跟,就是因为其取得了苏禄海盗们的支持。这些年,其联合苏禄海盗数次劫掠勃泥王国,给勃泥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联合勃泥人,从南北两方共同夹击孙新等海盗,必然能够以最小的损失,达到我们的目的。”陈元贇的建议,让在场的人眉头都皱了起来。

要知道,孙新能在勃泥北部站稳脚跟,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苏禄海盗们的支持,还有南洋不少华人势力的支持。

如果台湾在这个时候,联合勃泥人绞杀孙新一伙,那么台湾在南洋华人当中的名声必然有所大损,这是所有人都不得不考虑的。

“我知道各位的顾虑,但是这何曾不是一次让南洋的华人站队的机会呢?督军大人曾说过,南洋的华人之所以被后来的西班牙人以及荷兰人压迫到现在这种境地,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其不团结。为了些许眼前的利益而争夺的你死我活,甚至勾结外人对付其他华人势力。

现在,因为马尼拉审判,我台湾在南洋华人当中取得了巨大的声望,但是始终有些华人势力对我们不冷不热,甚至是敌视。既然如此,我们便直接来个了结,将那些敌视我们的华人势力给逼出来,以便来个了结。”陈元贇杀气凌然的说道。

此时的南洋局势已经非常的明朗了,台湾同荷兰人争雄已经是南洋的最主要的格局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南洋的不少华人势力竟然无视台湾所释放出来的善意,固执的同台湾作对。

据南洋司收集的情报,有数个家族竟然明目张胆的支持孙新一伙。还有一些小家族,为了些许眼前的利益,竟然不知廉耻的讨好荷兰人,借助荷兰人的势力对付其他的华人家族。

这样的情况对台湾的南洋利益绝对是有着巨大的损害的,也是萧明乾绝对不能容忍的情况。所以在一开始,萧明乾便授意南洋司,对南洋所有的华人势力的所作所为进行情报收集,以作以后清算用。

“大人,洪生赞同元贇的计策,如此一来,我们不会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之下,陷入一个泥潭,而且还能统合南洋华人,一举数得。”唐洪生站出来支持说道。

萧明乾看着众人的表情,发现自己似乎真的有些操之过急了。

发展 三百三十六章又一盆冷水,那颗热切的心啊!

三百三十六章又一盆冷水,那颗热切的心啊!

这可以说是萧明乾第一次被全体军政府成员反对,也是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被自己以往的一系列决定的正确性给弄得有些飘飘然了。

不过还好,萧明乾没有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品性。在仔细考虑了其中的得失以后,萧明乾非常愉快的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如此看来,现在的确不是全面介入勃泥的最佳时机。不过,孙新的问题必须在今年年底全解决,彻底的清除南洋商路上的这个毒瘤。嗯,这样好了,外交部派人去勃泥,联络共同对付孙新。为防引起荷兰人和勃泥的敌视,在联合勃泥的时候,说明我们只会派遣六十艘战舰前去攻击孙新的舰队。第二舰队全力配合外交部完成这件事情。”萧明乾命令道。

“不过,这只是权益之计。为了数年后对荷兰人的行动,我们必须掌控勃泥。所以,明年年初,正式组建第三舰队,全权负责南洋地区的军事行动。而第二舰队退回澎湖,在必要的时候同第三舰队协作,共同应对发生在南洋的战事。至于第三舰队的舰队长人选,待以后再行确认。”

南洋必须彻底的平定,辽东局势的演变,让萧明乾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加快南洋的步伐了。

“督军大人,衣冠南渡计划的实施,消耗巨大,即使是以台湾的富庶,一时之间,财政也有些入不敷出。再行增加第三舰队,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唐洪生站出来提出了疑议。

“呵呵钱的问题先生不必担忧,货币改革之后,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更何况第三舰队的成立,有助于南洋的商业环境的改善,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让造船厂开足马力建造更多更大的战舰就可以了。”

对于钱的问题,萧明乾一点都不担心,而且保持一定的赤字对台湾的经济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只要掌握了造币权,钱这种东西还不是滚滚而来啊

“洪院长,现在正在造的三十艘战舰,什么时候能够下水?”说到造舰,萧明乾向旁边的洪元吉问道。这是今天的第二批下水的战舰,萧明乾预备将其全部都编到第三舰队中去。

“回督军大人,这一批的三十艘战舰是五月中旬开始建造的,大概在十一月初便可交付使用了,由于督军大人要求停止建造千吨以下吨位的战舰,所以战舰的建造周期有些长。

另外,基隆的第二造船厂现在正在开发一千五百吨级的战舰,预计到十二月便可下水测试,明年二月到三月便可以为我们的海军增加更加强大的战舰了。”洪元吉站出来汇报道。

“嗯还是有些慢了。让三大造船厂减少商用船只的建造数量,全力建造一千吨以上战舰。争取在两年后,让三大舰队的战舰拥有量都超过一百六十艘。”萧明乾悄悄的算了一下,觉得有些慢了。

正当萧明乾想要快速扩张海军力量的时候,洪元吉的一句话,让他那已经热得发烫的头脑恍如被一盆凉水泼了下来。

“督军大人,造船厂增加战舰建造速度不是问题,但是我们的造舰的材料有些不足。以现在的建造速度,只需两年时间,便会将我们从大明获得的材料消耗完毕。而新近储备的材料都还不够年份,跟不上造舰的速度。”

“怎会消耗的如此之快,当初不是说从大明购得的那些材料足以支撑十年的消耗的吗?”萧明乾不敢相信的问道。

木制战舰的建造有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就是合格的木材的问题。台湾本地的木材还算充沛,但问题是,台湾刚刚建立政权七年多的时间,而那些造船用的木材却需要在砍伐下来以后阴***年,甚至是十二三来年的时间才能成为合格的造船材料。

这些年来,台湾不管是军队的战舰,还是商用船只,用的大部分都是从大明购得的材料,也有一部分是从日本和朝鲜购得的材料。本来估计是可以满足十二三年的消耗的,正好可以接上那些新的材料。但是现在洪元吉突然告诉萧明乾,木材不够了,这让萧明乾如何能接受。

“督军大人,这次的衣冠南渡计划,不管是新建战舰的数量还是那八百艘运输船只的建造,都大量的消耗着原本就有限的木材,再加上战舰的吨位越来越大,远远的超过了几年前的预计,所以才出现了现在的这个情况。”洪元吉解释道。

这样的情况,让萧明乾的心再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如果是钢铁,萧明乾还能够通过加大产量来解决,但是造船用的木材,萧明乾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或许后世有将那些新砍伐下来的木材烘制成合格的造船用木材的办法,不过萧明乾根本不知道。

“好吧,能建造多少是多少好了。军政府协调一下,加大从大明,日本,朝鲜购进造船用木材的力度,尽量缓解一下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