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起明末-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西班牙的金银大量流入台湾,那就意味着流入欧洲其他国家的金银大量减少。以往的那些西班牙冤大头再也看不上欧洲的那些粗陋的商品了。自然而然的便不会出钱去买,没人买,那谁还会去生产那些商品。不生产,那么工商业就得不到发展。

由此带来的效应便是,欧洲的那些正在借助工商业发展的欧洲新兴国家的国力必然被大幅削弱。而这些国家则大部分是西班牙的敌人,所以这里才说,暹罗湾海战中,荷兰的失败对西班牙来说,完全是个利大于弊的事件。至少在这几十上百年内是这样的。

“罗德里格斯先生说的没错想要得到荷兰人的殖民地是绝不肯能的了,但是得到荷兰人的商业份额却是极有可能的。总督阁下,马尼拉在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积极示好台湾,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谋取荷兰人的殖民地。”冈萨雷斯赞同的说道。而冈萨雷斯的这句话,得到了在场大部分人的赞同。

“好吧既然各位先生都认为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以争取得到荷兰在远东地区的贸易份额,那么就这么决定了。罗德里格斯就由您去出访台湾,表达我们对台湾击败卑鄙的尼德兰低地佬的庆贺吧”最终阿朗索被说服了,放弃了心中的那份不可能实现的非分之想。

“是,总督阁下,我一定不负所望。”罗德里格斯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比之上一次的投降谈判,罗德里格斯心情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事实上,正磨拳擦掌的想要谋夺荷兰人的贸易利益的绝不仅仅是西班牙一家,只不过西班牙人掌握着庞大金银产地,所以能够得到的也更多罢了。

而此时,被石元困在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的东印度群岛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则是心丧若死。

几天前,在高文律等人出征的时候,简?皮特斯佐恩?科恩还梦想着自己将在不久的将来以胜利者的姿态踏上吕宋,甚至是台湾的土地。

那个时候,自己是多么的意气风发。整个巴达维亚的荷兰人都已经开始提前庆祝以为必然会到来的胜利了。

但是,这一切都像是个梦,一个持续时间还不到三天的梦。就在四天前,韦马朗带回来的伤痕累累的二十四艘战舰,以及后还陆续逃回来的几艘战舰,彻底的击碎了整个巴达维亚城中的荷兰人的那颗期盼着可以毫无顾忌的在远东发财的心。

其后整整两天时间,除了第一天回来的那些战舰,后面就再也没有一艘战舰回来。不仅如此,还等来了十八艘可怕的煞星。

是的,的确是煞星。所有的荷兰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战斗力这么强的战舰。

那些坚固的船体也就不说了,经过这几年,大家也都知道台湾人在战舰上装上了钢铁护甲。但是那些有着长长的炮管的火炮是怎么回事?

二十艘前去驱逐它们的战舰,在一海里处便被对方精准的击沉,最终只逃回了十一艘,而对方却是毫发无伤。

自从那以后,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再也不敢派遣战舰前去送死了,毕竟巴达维亚现在所拥有的战舰也只有六十五艘,根本经不起这么消耗。

还好,对方似乎害怕陷入狭窄区域被围攻,也没有进入港口区域,只是将巴达维亚海上航线给彻底封锁了。

这样的封锁,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并不陌生,三年前台湾就是这样对付西班牙人的。也就是说,等台湾人从这场海战中缓过劲来,等待巴达维亚的将是雷霆般的攻击。

那个时候,台湾人还会向给西班牙人留个马尼拉一般,将巴达维亚继续给荷兰留着吗?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有种直觉,台湾人会对荷兰赶尽杀绝的。当然这并没有什么根据,只是一种直觉而已。

“总督阁下,刚刚得到消息,马六甲已经被台湾人派出的舰队给占领了,由于海路被封锁,所以到现在我们才得到消息。”一名文职人员走进总督办公室,小心的说道。

“埃利亚,台湾人占领马六甲是必然的,即使没有情报传来,大家也都能猜到。既然败了,那么就得有任人宰割的心理准备。”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意志消沉的说道。

“总督阁下,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这位叫做埃利亚的文职人员有些不知所措的问道。

这几天整个巴达维亚的荷兰人都如同大难临头一般,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埃利亚也不例外。

“我们在亚洲以及印度洋上的海上力量基本上被抽调一空,根本没有实力再夺回马六甲了。甚至是巴达维亚,我们也将失去。”简?皮特斯佐恩?科恩脸色灰败的说道。

“我们可以再向欧洲求援”埃利亚有些迟疑的说道,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冷笑一声,没有回答埃利亚的话,而是说了一句:“埃利亚,你准备一下,前往台湾进行投降谈判。”

发展 四百一十二章让退伍军人去稳定南洋的局势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一十二章让退伍军人去稳定南洋的局势(第二更)

“督军大人,这一战真是太惨烈了。错非是台湾,如果放在大明,如此惨烈的损失,足足需要十年时间来恢复。”回到台湾之后,唐洪生对萧明乾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对这场海战损失的抱怨。

半数海军战舰的损失,一万多人的死伤,其中所涉及的费用超过千万两白银。这样的损失的确不是农业社会的国家所能够短时间内积累出来的。

即使是台湾,经过萧明乾近乎疯狂的基础建设,如果不想影响道经济发展的话,也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重新恢复。

“人员损失的确很可惜,但是那些战舰,正好可以更新换代。”萧明乾无所谓的说道。

这场海战之后,新式火炮的威力是展露无遗,而且那些一千吨以下的战舰以及不适合以后的需求了,所以萧明乾对那些战舰的损失并不是太心疼。

只是人员的损失,真的要命了。以台湾的战死的抚恤规格,仅这一项,就得拿出四百多元银币(以块计算太过别扭,在这里更正一下),再加上受伤战士的抚恤,台湾得拿出六百多万元。如果放在大明,就算是整个中央朝廷不吃不喝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而萧明乾心疼的并不仅仅是这庞大的抚恤金,更多的是对这些经验丰富的战士们的损失而心疼。

“一定要从荷兰人那里给找回来。”越想越心疼,萧明乾当即下了狠心。

“督军大人,这可能不大容易实现。这次我们的损失超过千万元。而荷兰人的本土离这里数万里,他们不大可能愿意赔偿。”陈元贇苦笑的说道。

“如果他们不赔偿足够的黄金白银的话,我们就不解除同他们的敌对关系,永远封锁对它在马六甲以东区域的贸易,看谁耗得过谁”萧明乾阴狠的说道。

如果真的向萧明乾所说的那样,那荷兰人就算是倒了大霉了。之前说过,因为台湾的崛起,对台湾和大明的贸易占了荷兰全球贸易的四成。如果萧明乾真的永久断绝对荷兰的贸易,那么荷兰国内绝对会翻天的。

“先生,这次海战,我们侥幸取得了胜利,但是后面的事情还多的是,包括战士们的抚恤,海军受伤船只的修复,俘虏的荷兰船只的改造,迪石纪念碑的建立,各国海商的问题的处理等等,还需要军政府出面处理啊还有那位叫齐力的,如果没有他的话,这次失败的可能就是我们了,所以我希望军政府能够以军政府的名义奖励他十万元。如果他经商的话,可以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给予他一定的照顾。”

精神高度紧张的萧明乾,现在想要给自己放个假,好好的休息一下,便将善后的担子全都抛给了军政府。

“如何处置荷兰人,还请督军大人定下标准。”想了想,唐洪生也没有拒绝承担这样的担子,但是对荷兰人的处置,还需要萧明乾给个标准。

“要求荷兰人无条件投降,荷兰人不得在南洋保存一块殖民地,南洋所有的岛屿均为我台湾所属。另外,因为荷兰人首先挑起战争,造成我台湾巨大损失,所以,荷兰人必须赔偿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或是等价的黄金。若一次性付不清,可分成多年支付,但若用白银支付,需交付利息。若用黄金支付,可免除利息。

如果荷兰人不接受,那么就按照我刚才说的,将荷兰列为我台湾的永久敌国,全面封锁荷兰的贸易。至于那些俘虏,让他们拿钱来赎,不然全部给我安排到矿山或是修路去。反正等我们开始向爪哇岛等岛屿上移民的时候,人力需求大的很。”稍微计算了一下,萧明乾便给出了对荷兰人的底线。

这个底线可以说是严苛之极了,特别是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赔款,这在十七世纪是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财富,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萧明乾都没有诚意达成协议。

唐洪生和陈元贇甚至恶意的想,萧明乾之所以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完全是如同当初算计西班牙人一样,在算计荷兰人。毕竟,萧明乾的记录实在不是那么良好。

有算计吗?或许吧可能从内心深处,萧明乾不想西班牙人快速的衰退下去,于是乎在万里之外,默默无闻的当了回雷锋,给他们减少一个对手。

当然,这种好人好事是没有人会知道的,而且即使西班牙人真的知道了,也不会去感激萧明乾的。

“另外,在淡水建立一个这次战争的纪念馆,将我们自己的一些无法修复的船只火炮,以及缴获的一些西班牙的战舰放在里面,供人参观。我们不搞献俘仪式那一套,但是给百姓们一个了解这场战争,了解我们的生活是由谁来维护的地方还是很有必要的。”

想起日本一直炫耀的将甲午海战中缴获的北洋战舰摆放在那里,萧明乾虽然不是很爽,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提高百姓荣誉感和国家认同感的方式。而这场海战对台湾的重要性更大,自然不能让其彻底淹没在历史当中,所以建立纪念馆便成了一个必要的选择。

“督军大人,我得提醒您,这场海战,我们的损失极大,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这些事情还是缓一缓的好。”短短不到二十来天,原本宽裕的财政,因为这么一场战争,立即紧张的不能再紧张了,唐洪生当然不可能如萧明乾这般想到一点,就要立刻去做。

听到唐洪生这么说,萧明乾为之一愣,随后看向桌面上的伤亡报告,他明白军政府的苦处了。

军舰的修复或许还在其次,但是一次性的拿出六百万元的伤亡抚恤,让军政府的财政负担重了太多。这让萧明乾检讨,自己定下的伤亡抚恤标准是不是太高了。

可以预见,在完成南洋的统合之后,台湾肯定要介入辽东。陆地上的战争,将会比海上战争更加的残酷。几十万人的拼杀,即使台湾的军队再精锐,死个几万人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都这么来,军政府根本承担不起这么庞大的抚恤支出。

但是抚恤标准你可以在长时间内不提升,但绝不可以降低,不然会给军人内心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哎,以往每次战争死的人都不多还不觉得,这次一次阵亡八千多人,这抚恤金可真是吓人啊”萧明乾感到非常的头疼。

“督军大人,当初我们的抚恤标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只是因为给死伤军人工厂股份这一条实在实行不下去了,才提高抚恤金额的。不过,我们其实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给付这种抚恤金啊”正当萧明乾和唐洪生都对恐怖的抚恤金而头疼的时候,陈元贇突然说自己有解决的办法。

“哦,什么办法?”唐洪生立即急切的问道。

“其实再多的抚恤金也无法保证军人家属一生衣食无忧,特别是那些劳动力缺乏的家庭。我们不如增加抚恤的方式,比如成立抚恤金基金,或是将南洋的新占土地或是矿山的使用开发权作为抚恤方式提供给那些死伤军人的家属。如此一来,那些得到土地的家属便算是得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本,而且还达到了加速南洋开发的目的。即使因为劳动力原因不想前往南洋,也可以将抚恤金投入基金,既给他们找了个长期的收入来源,也让那些抚恤金得到了更加合理的使用。”

陈元贇的这个建议,完全是因为他看到了移民基金所带来的好处。而将抚恤金折算成南洋新占的土地矿山的使用权,则是历代统治者惯用的奖励功臣的方法。只不过在此之前,台湾都是鼓励那些有实力的商家介入其中,从来没有想到过军人而已。

“这主意好南洋新占之地的彻底掌控,即使我们大量的移民,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两年内能够完成的。而将抚恤金折算成那些土地矿山,不说提高了私人开发南洋的积极性,更让一大批忠于台湾的因伤退伍的军人在南洋占据了统治地位。有了受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的他们,南洋的局势会稳定太多。”唐洪生听到陈元贇的建议,立即举双手赞成。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土地买卖过程,军政府将土地卖给了那些死伤将士们,使得财政不用因为需要支付庞大的抚恤金而陷入困境,同时也能让那些受伤的将士在南洋以他们极强的军事能力,压服南洋的土著和一些不稳定因素。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至于基金,唐洪生不予置评。虽然移民基金这几年来,不仅支付了庞大的移民所需的费用,每年排除移民所需费用之后的近五十万两的收益,更使得不少人将心思打到了基金这一金融形势上面来。

天启元年上半年,军政府就因为台湾出现多个以基金名义而出现的非法集资团伙而对台湾内部的基金进行过严厉的整顿。所以,成立抚恤金基金这一建议,唐洪生并不是非常的赞同。

发展 四百一十三章广宁之战不一样的开端

收费章节(16点)

四百一十三章广宁之战不一样的开端(第三更)

当军政府向整个台湾控制下的百姓宣布台湾取得了对荷兰海战的胜利之后,整个台湾岛,吕宋岛甚至整个南洋地区的华人都沸腾了起来。

碧波万里伏海龙,神舟千艘威万邦。

通过这场旷世海战,台湾以其辉煌的胜利,强横的实力,成为了这片海域无可争议的霸主。可以说,暹罗湾海战扫除了台湾在南洋发展仅存的障碍和隐患。所有的华人都意识到,从此以后,整个南洋都将任由华夏子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