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旌旗-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声爆响过后,沉重的链锤将城垛轰的粉碎,趁着守兵躲闪碎石的机会,甘宁几步就爬上城头,抡起链锤就是一阵乱舞。链锤沉重无比,再加上惯性,力量极大,砸曹仁的兵卒骨断筋折,四处乱飞。

甘宁在城头一阵横扫,清出一大片空地,李重的兵卒趁势冲上城头。

现在夏侯惇并不在甘宁这一边,夏侯惇的部将蔡阳见势不妙,急忙提刀冲了过来,可甘宁身前全是曹仁的兵卒,蔡阳2根本就冲不到甘宁身边,急的蔡阳呼喝连连。

好容易叫兵卒闪开一条通道,蔡阳提起弓箭,冲着甘宁就是一箭。

蔡阳和甘宁之间的距离不到十丈,眨眼间羽箭就激射到甘宁身边,等到甘宁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抵挡了。“扑……”的一声,颤巍巍的羽箭钻进甘宁的小腹,这时候就能看出铠甲的作用了,如果甘宁有铠甲在身,蔡阳这仓促的一箭能入肉一寸就算不错了。

甘宁没有坚硬的铠甲,但好在甘宁还一个男人,一个型男,腹部坚实的肌肉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将羽箭夹住,但就算如此,甘宁依然感到小腹一阵剧痛。

蔡阳心中一喜,正要上前结果了甘宁,取下首级轻功,忽然感觉浑身一凉,就见到甘宁抬起头,血迹斑斑的脸上一双血红的眸子正紧盯着自己,露出野兽一样的光芒,残忍……嗜血……冷酷!

甘宁就像狸猫一样,揉身而上,转眼间就逼近到蔡阳的五步之内,手腕一抖,沾满血污的链锤呼啸而下,直奔蔡阳的顶门砸下。

城墙上空间狭小,还是短兵刃好用一些,蔡阳手中除了偷袭甘宁的弓箭外,只有一柄单刀了。急切之间,蔡阳也来不及躲闪,他也没地方躲闪,身边都是人。只能用刀向外一磕,期望崩开甘宁的链锤。

蔡阳太高估自己的力量了,或者说太高估手中的钢刀了,“嘣……”地一声,钢刀碎裂,链锤正砸在蔡阳的头盔上,如同鸡蛋碎裂一样,蔡阳的头盔和头颅四处炸裂,鲜血、脑浆四处乱串,令人作呕。

甘宁一锤击杀了蔡阳,自己却也感觉到浑身无力,摇摇晃晃就要倒下。

就在这时,廖化也紧跟着冲上城头。前文说过,廖化当了十来年后勤主任了,这次失守高唐,除了甘宁,作为主将的廖化责任最大。所以在甘宁拼命以后,廖化也坐不住了,也光着膀子冲上城墙,正好救了甘宁。

廖化将甘宁递到身后兵卒手中,嚎叫一声就冲了上去。

不是廖化不关心同袍的安危,根本就没必要,如果大不下高唐,大家都是人头落地的下场,哭鼻子有什么用。

身边无数敌人虎视眈眈,一人却抱着战友嚎啕大哭,口中高呼:“你怎么样了……你怎么样了,你不要死……”之类的话。那样的脑残情节,只能出现在无聊的电视剧中,还有某些脑残的小说中。

莫说甘宁没死,就算甘宁死了又能怎么样,打仗哪有不死人,死伤一个战友就哭哭啼啼的还打个屁战争,当然,某些提倡……的朝代除外,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花钱养兵难道是为了抗洪、还有演习的吗?

什么……鱼水情,在李重这里纯属扯淡,那个官员治理的河堤、大型工程出了问题,一旦查实,全家处斩,抄家灭族,所以至今为止,李重的境内也没出现什么重大工程质量问题。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两个惊弓之鸟

蔡阳一死,守兵军心大乱,一下子就被廖化带人冲下城头,失去了城墙壁障,夏侯惇再也无力挡住李重的攻势。

太史慈、高览等人得知廖化攻陷了一面城墙,也都纷纷加强攻势,让夏侯惇顾此失彼,难以抽身。

如今夏侯惇也心如火焚,他有点后悔。

夏侯惇后悔的是战略性失误,不是夏侯惇傻,不知道烧毁李重的粮草军械,实际上曹仁,贾诩和夏侯惇三人确实商议过这件事,但曹仁和夏侯惇一致认为,现在主公三面开战,后勤压力极大,如果能得到李重这批军械粮草,可以减轻曹操的内政压力。

这个想法很好,如果夏侯惇能过多守一天,曹仁的战略计划就算成功了,但战略设想只是设想而已,就像人的美好愿望,能达成的却是少数。

此时夏侯惇已经没时间从容收拢军队撤退了,就连烧毁粮草都是急切为之,所以夏侯惇只能匆忙放了一把火,就带着身边的兵卒匆匆赶往南门。

烧毁粮草军械不是什么难题,只是需要时间而已,夏侯惇放了一把火之后,却发现一个难题,城门没办法打开了。

见到城中火起,李重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夏侯惇在烧毁粮草,准备突围,立即命人堵住四门,捉拿夏侯惇。这不是痴心妄想,高览、太史慈、周仓三人无疑都不错,随便挑出来一个都能和夏侯惇纠缠一段时间,等到援兵上来,夏侯惇也就插翅难逃了。

对于李重来说,干掉夏侯惇绝对是战略性胜利,甚至可以弥补失去粮草的损失。

在曹操阵营中,有资格统领一方的将领不太多,满打满算也就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四人而已,张颌、徐晃、于禁能力有,但是资格不够,压不住手下的骄兵悍将。

只要捉住、或者杀死了夏侯惇,曹操在北方就没有一个大将镇守了,南方的曹操将会分身乏术。

但夏侯惇要是那么好杀的,夏侯惇就不是夏侯惇了,短短的一瞬间,夏侯惇就下了决断,转身跑上城墙,略为观察了一下,就纵身跃下城墙。

夏侯惇一开始是骑着马直奔城门的,所以手中的兵刃还是长枪。

高唐的城墙并不高,也就在两丈上下,夏侯惇用枪尖在地上一点,卸下反震的力道,闪入人群之中。李重的兵卒正在往城墙上攀爬,根本就没注意到夏侯惇的动作,措不及防之下,被夏侯惇一连冲出数十丈远。

夏侯惇的亲兵也跟着跳了下了,他们的武艺当然不如夏侯惇了,一个不注意就被李重的兵卒乱忍分尸,只有少部分身手矫健的兵卒能跟上夏侯惇的脚步。

夏侯惇突围这一方正是太史慈攻打的城墙,夏侯惇跃下城墙,在后方的混乱引起了太史慈的注意,太史慈转头一看,立即转身冲着夏侯惇追去。

太史慈追了数十步,就见到夏侯惇抢了一匹战马,一阵冲杀而去,气的火冒三丈,找来自己的战马,直追了下去。

夏侯惇一走,高唐的守军随之溃散,李重很容易就拿下四门进驻城内。

此时高唐城内已经烟火冲天,粮草军械烧了个七七八八,李重也顾不得剿灭夏侯惇的兵卒,急忙集中军力抢救物资,却让夏侯惇的兵卒趁乱逃出不少。

不提李重如何处理高唐乱象,夏侯惇在城外趁机收拢了两千多残兵,直奔历城逃去。

但夏侯惇并不一定能顺利的逃出生天,原因很简单,赵云也在历城和高唐之间的战场往回逃跑呢,两个人正好跑了个对面。

在和曹仁的争斗中,赵云的四千骑兵虽然小宇宙爆发,但终归在实力上处于绝对劣势,一战之下,四千骑兵损失大半。本来赵云还想破釜沉舟,和曹仁拼个全军覆没,发扬疯狗精神,临死也要咬上曹仁一口,但陈宫见到高唐冲天的烟火后,立即给赵云传信:主公已经攻下高唐,速速回军!

赵云也不是好战无度的恐怖分子,闻言立即撤军而回。

赵云投入战场的都是骑兵,想要撤退很简单,曹仁想追也追不上。撤回到营寨,和陈宫商议一下,陈宫建议烧了营寨,用来阻挡曹仁的追兵,赵云当即点头同意,放了一把火就直奔高唐而去了。

由于怕曹仁的追兵,赵云跑的那叫一个快啊!嗯,说那就一个狼狈也可以。

同样,夏侯惇也怕李重的追兵,跑的同样块,两个人各自一马当先,跑在队伍的最前端,正是视野最开阔的地方。

“不好……有伏兵!”赵云和夏侯惇一看将对方,顿时异口同声的叫了起来。

可怜这两只惊弓之鸟,一时间还没转过莫来,不过两个人的念头到还是一模一样的:骂了隔壁的,冲过去,虽千万人吾往矣!

两个人的转眼间就接近到百步上下,也都看清了对方的面容。

这次两个人的反应不一样了,赵云长出了一口气,他一看来人是夏侯惇,就知道怎么一回事了,夏侯惇肯定是突围出来的。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在双方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凭自己的武艺,赵云不认为会吃上什么亏。

夏侯惇就相当郁闷了,遭遇战他也不怕,但是他实在是不愿意和赵云交手,太危险了。

两个人都没有鏖战一场的心思,他们都怕身后有追兵前来,所以这次交战注定是短暂的。但无论是夏侯惇还是赵云、都想一枪刺死对方,顺道收拾了对方的残兵,所以这次交手不但短暂,而且凶险万分。

“哼……”赵云冷哼一声,当先出手,他对自己的武艺有信心,下手也果断一些。

赵云的长枪探到身前,在半空中不住的晃动着,遥指夏侯惇。夏侯惇不愿意和赵云交手,但并不代表者夏侯惇就怕了赵云,在曹营之中夏侯惇可以称得上武艺第二,悍勇第一,夏侯惇心理素质稳定的叫人发指。

就在双方对冲的二十步上下的时候,夏侯惇冷笑一声,抽中腰间的宝剑,冲着赵云扔了过去。

三尺青钢剑飞快的旋转着,急速接近赵云,剑锋撕裂空气“嗡嗡……”作响,在阳光的掩映下,如同一轮明月。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百五十章 躺着也中枪

就在夏侯惇出手的一瞬间,赵云将手中的长枪抛了出去,一丈多长的钢枪在空中剧烈的抖动,发出尖厉的呼啸声。

“呛……”赵云的钢枪猛的撞在夏侯惇的宝剑上,除了颜色不同,枪剑相接就像传说中的白虹贯日,漆黑的的钢枪炸散的宝剑清冷的光芒,挂着夏侯惇的宝剑飞了过去。

这不是赵云的力量超过夏侯惇太多,而是赵云的钢枪要比夏侯惇的宝剑沉重,原因众所周知……这个动量啥的蜘蛛就不细说了,同学们自己…《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夏侯惇身子一歪,躲过袭来的枪剑,两个人已经碰到一起了。夏侯惇抬手一枪奔着赵云刺了过去,赵云也不是赤手空拳,抽出腰间的钢刀隔住夏侯惇的钢枪,顺势向上一挑,两个人错马而过。

长枪攻击的一点,钢刀攻击的是一条线,借助一挑之势,赵云的刀锋顺着枪杆滑向夏侯惇的双手。

夏侯惇怒喝一声,双手一震,弹开赵云的钢刀。

短短的一瞬间,两个人就交手完毕了,赵云沙尾减缓了一下马速,在马上一俯身捡起插在地上钢枪。

交手过后,赵云和夏侯惇谁也没回头,直接杀进对方的阵营之中,引起一震人仰马翻。双方的兵卒也紧跟着冲杀在一起,他们也顾不得什么阵型,也没人指挥他们布阵御敌,接到的命令只有一个:冲过去!

一通无组织无纪律的厮杀过后,赵云和夏侯惇各自带着残兵败将冲到对方身后。

两个人勒住战马,落到队伍的最后面,各自回头看了一眼。赵云想了想,说道:“裴元绍,你带着兵卒先行撤退,待我和夏侯惇一战。”

如果是孤身一人的话,赵云并不怕后面的追兵,他的爪黄飞电速度快,想逃就逃,想战就战,反正距离高唐已经不远了。

想到这里,赵云厉声喝道:“夏侯元让,可敢在此与赵子龙一决胜负,不要让某家小看了你。”

夏侯惇冷笑一声,高声喝道:“赵子龙,不必出言挑拨,我夏侯惇不会中你的激将法,拙劣!”

说罢,夏侯惇转身就走,赵云就一直冷笑着看着夏侯惇的背影,刚走了几步,夏侯惇就停住战马,头也不回的说道:“赵子龙,不要以为夏侯惇怕了你,下次再与你一战……不过,下次赵子龙你就不必使用这么拙劣的计谋了,我夏侯惇奉陪到底。”

“哈哈哈……”赵云见夏侯惇不上当,一阵大笑,转身向自己的后队追去。

赵云确实有将夏侯惇留在此地的想法,想要杀死夏侯惇这样的猛将,现在确实最好的时机,双方都经过一场惨烈的大战,体力枯竭。单靠技巧的话,赵云自认为夏侯惇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自己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斩杀夏侯惇,哪怕是在病床上躺上几个月也是值得的。

但夏侯惇确实不是莽撞之辈,直接引兵退走了。

实际上,夏侯惇和张飞的性格累死,看似鲁莽,但却粗中有细。在三国的历史上,张飞和夏侯惇从来就没出现过什么重大的战略失误,反而是名满天下,水淹七军的关羽丢了荆州,号称曹操肱骨之臣的夏侯妙才丢失了汉中。

赵云回到高唐,见过李重之后,众人重整旗鼓,再次商议进兵一事。

就在李重屯兵高唐,孙策的使者吕范吕子衡来到高唐,带来孙策的一封书信。

书信上没什么好说的,只有一些寒暄之言,以及表达双方合作的诚意的话语,最为关键的事情还需要吕范口述的。

李重设下酒宴,亲自款待吕范,在见到吕范之后,李重不免有些唏嘘。

现在李重手下人才济济,武有赵云、甘宁、太史慈等一干猛将,谋士也有程昱、陈宫、李儒这样的一流人物,但是李重却依然人才稀少,尤其是吕范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

吕范是被低估的人物,或者说是被罗贯中低估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吕范算是江东最顶级的人才之一。无论是领兵打仗,还是治境安民,还是出谋划策,吕范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

看到吕范在席间谈笑风生,毫无拘谨的样子,李重更动了爱才之心,当然,李重也知道吕范是不会投降自己的,他倒是想起另外一个人来,阚泽!

阚泽、阚德润,历史上阚泽和孙权的关系很好,但由于李重横插了一手,李重估计现在阚泽还没彻底投靠江东。所以李重决定,等接待完吕范,自己马上派人去寻找阚泽,加强自己的人才储备。

酒过三巡,吕范起身说道:“晋阳侯,吕范奉命前来,是为了有件事要和晋阳侯商议一下。”

“何事?”李重沉声问道,作为一方之主,李重自然要表现的威严一些,只是举杯示意了一下。

吕范接着说道:“如今曹孟德占据中原肥美之地,兵多将广,实非一家可敌,我家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