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旌旗-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当的士兵终于承受不住死亡的压力,趁着夜色,向四面八方逃去,而王当的督战队也不见了踪影。

太史慈却没时间注意这些,他已经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神池县令身上了。

借着火把的光芒,太史慈将箭簇对准神池县令,心中说了一句抱歉,缓缓拉开弓弦。

神池县令正叫人将火把向远方投掷,好看的清楚一些,敌人是不是真的撤退了。却忽然感到脖子一凉,伸手一摸,却摸到一根硬硬的箭杆……刚想喊人,却感觉浑身的力气像被抽空了一样,手慢慢的滑落下来,身子软软的伏在城墙上。

“杀!”李重看着逃窜的敌军,冷冷的说道。他不能这么放王当跑了,不然的话王当必然会卷土重来,他可不想三天两头和王当打上一仗。

追杀逃兵李重不怕危险,汇合了太史慈,便跟着队伍四处追杀王当。

茫茫夜色之中,也寻不到王当的身影,只能到处抓捕俘虏,临到黎明时分,李重清点了一下,一共俘获了近六百敌军。

李重暗暗的计算了一下,在神池城下,王当损失了千余人,也就是说王当逃散的军队还有千人左右。

用绳索困住俘虏,李重来到神池县城门,招呼守军开门。这些看守城门的兵卒都经历过昨夜的战争,见到李重前来,立即打开城门。

李重四处看了看,装模作样的问道:“你们的县令大人呢?怎么不见前来?”

李重的官职也是县令,于情于礼神池县的县令都应该出来迎接,所以李重这么问并不算无礼。

守城的兵卒闻言神色一黯,低声道:“言大人他昨夜被流失所伤,已经……不治了”

李重抹了抹眼睛,发现居然挤不出眼泪来,心中不免有些哀怨:到了三国,我的演技怎么不升返降了呢?这还怎么混!

他也不想想,现在他没笑出声来已经算是不错了,看旁边的管亥,脸上的肌肉都抽在一起了。

“哎!”李重叹了口气,说道:“言大人为国捐躯,真是吾辈楷模,快带我去拜祭。”

守城的兵卒不敢怠慢,选了一个人引着李重来到县衙。

县衙内已经哀声一片,虽说暂时击败的了敌军,但现在县令大人为国捐躯,整个神池县群龙无首,外面还有溃散敌军随时可能返身攻城,这些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见到李重进了县衙,表明了身份,神池县的县丞躬身说道:“下官见过李大人,多谢李大人救援,不然的话,神池恐怕被贼军所破。”

“这位大人言重了,这都是言大人拼死抗敌,本官哪有什么功劳。”李重摆手说道,同时有些疑惑,难道这些人不知道王当的来历吗?

话说古代的通信并不发达,王当来的又快,这些人还真不知道王当的来历。

给冤死的言县令上了香,李重便要起身告辞。

此时神池的众官员、乡绅已经商量好了,看到李重要走,便推出县丞说话。

神池县的县丞姓云,是个五十余岁的老者,下巴上长满花白的胡须,走路都有些发颤了,颤颤巍巍的走到李重面前,躬身说道:“李大人,昨夜是大人领军扫荡贼寇,却知道昨夜有多少贼人遁入山林?”

李重眼珠一转,肃然道:“按照本官的估计,至少有一千五百余人下落不明。”

“一千五百余人那么多!”神池县的官员乡绅脸色都有些发白,这个数字太大了,昨夜的一战虽然打退了敌人,但神池县也损失惨重,五百兵卒战死小半,受伤无数,就连助战的青壮都战死数十人。

真要是这些人贼心不死,再次啸聚攻城,神池县还能不能守住,这些人心理没有一点把握。

说实话,昨夜要不是李重在后面骚扰,王当绝对能攻下神池。

第四十八章 整军扩张

现在言县令死了,谁能领着他们抵挡贼军呢,于是这些人准备请求李重帮忙,最不济也要让李重留下一只军队,协助守城。

特别是神池的乡绅,他们不管谁当县令,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产业不被贼寇洗劫。至于神池的税收,那是国家的,就算被李重拿去练兵也不要紧。

最重要的是,谁知道这些贼寇破城之后会不会杀人取乐,这些官员乡绅确实贪婪,但小命更重要,请李重帮忙就当花钱买个打手了。

神池的云县丞恭声问道:“不知道李大人可否留下一只军队,帮我们抵挡贼人呢?”

“这个……不行啊,如今贼寇横行,我们广武县兵微将寡,怕是……怕是……”李重装模作样的摇了摇头。

云县丞急道:“如若不然,大人留下一位将军助战也可,神池的粮米不缺,大人可自行募兵训练。”

“这个办法还可以,那就让管亥留下相助吧,本官另拨给管亥一百骑兵,应该足够了。”李重点点头,将管亥介绍给众人。

神池的官员乡绅自然大喜,昨夜表现最勇猛的就是管亥了,管亥近日一直被太史慈的光芒笼罩,心中早就憋了一股火,正好拿王当的军队出气。昨天夜里管亥就像**了一样,手持大刀,犹如虎入羊群一般,连砍带劈,至少杀死了数十人敌军,城墙上的人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太史慈则低调了许多,他也不敢出风头,毕竟他亲手射死了言县令,总觉得有人偷偷观察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做贼心虚。

所以这些人一直认为管亥的武艺高过太史慈,见到李重留下如此猛将,自然大喜,口中连叫:李大人高义。

至于这些人心中是不是骂李重愚蠢,那就不得而知了。

临走的时候,李重叫过管亥,叫他小心这些乡绅官员,抓紧时间募兵,这才带着俘虏离开神池,回到广武。

自语管亥到底怎么处理神池县的事物,李重就帮不上忙了,不过李重倒替那些官员捏了一把汗,管亥这个老粗,管理山寨靠的就是杀人,哎……也不知道现在的管理水平提高了没有。

回到广武,李重先交代太史慈前去追击王当,自己召来张彩,商量俘虏一事。

张彩一进屋就满脸喜色的向李重道喜:“恭喜大人旗开得胜……”

李重微笑着点点头,等到张彩说完,这才说道:“本官是想和张先生谈一下购买仆人一事。”

张彩躬身问道:“不知大人打算出手多少奴仆呢?”

李重伸手示意张彩坐下(跪坐),这才说道:“本官这次一共抓捕了六百俘虏,至少要留下一半充军,剩下的,你出个价格,让本官斟酌一下。”

张彩张口说道:“每个仆人万钱,大人认为如何。”

“万钱!”李重摇了摇头,汉代的仆人价格一般在2—3万钱左右,现在战乱频繁,价格掉的很快,所以张彩所说的价格并不离谱,但李重并不想换成钱,他需要的是粮食、武器、马匹等等。

所以李重慢慢说道:“三百个仆人,换成百柄钢刀,五十匹战马,如何?”

“好!”张彩当即同意下来,李重出的价格很合适,就是五十匹战马属于有价无市,但这对张彩来说并不是问题。

“但是大人能不能,多卖给草民一些……”张彩低声说道。

“呵呵……”李重轻笑一声,紧盯着张彩的眼睛,过了好一会,这才慢悠悠的说道:“不……行。”

张彩低下头,吁了一口气,心中暗道:此子行事极其谨慎,自己还是小心为妙,万万不能触怒于他。

其实李重多虑了,张彩要购买五百仆从真么有别的心思,五百仆从看似不少,但被广武显得乡绅士族分派一下,各家也就能分到数十人而已。李重有些小心过头了,但是现在他的根基薄弱,不得不小心行事。

到了傍晚,太史慈领着二百精骑回到广武。

李重连忙询问情况,太史慈一回到广武吗,立即领兵追击王当,但太史慈追出数十里也没见道王当的踪迹,又害怕王当还在广武县附近埋伏,偷袭广武,只能无功而返。

既然找不到人,李重就把心思放到扩军上。接下来的几日,李重和张彩交接了俘虏,便着手吸收抓来的俘虏。

十几日后,李重终于将整编军队完毕,现在李重合两县之地共有军队一千五百人,其中骑兵三百,分别由太史慈和管亥统领。其中广武县驻军一千,骑兵二百,神池县驻军五百,骑兵一百。

就在这时,被李重派到江南的廖化赶回广武,身边还跟着一位青年人。

李重得知大喜,立即迎出县衙,要知道他可是派廖化前去招揽甘宁的,莫非廖和廖化同行的就是甘宁、甘兴霸,这可是不亚于太史慈的猛将啊。

但到了厅堂,寒暄之后,李重稍微有些失望了,和廖化同来的不是甘宁,而是蒋钦,蒋公奕。

但蒋钦也不错了,至少也是管亥一个级数的武将,而且蒋钦在内政方面也有一手,至少比管亥强得多,把持一城没有问题。

廖化抱拳说道:“主公,这位是九江人蒋钦蒋公奕,弓马娴熟,武艺非凡,和廖化在路上相遇,我与公奕颇为投缘,便带他来见主公。”

李重大笑道:“如此说来,公奕是来和李某共聚大业的了。”

蒋钦反问道:“大人不嫌弃蒋某是盗贼之身吗?”

“哈哈哈……”李重仰天大笑道:“盗贼又如何,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就看你蒋公奕的志向如何了。”

蒋钦站起身,单膝跪倒,肃然道:“既然主公不嫌弃蒋钦,那蒋钦定然赴汤蹈火,助主公成就大业。

李重连忙抢步上前,握住蒋钦双手大笑道:“能得公奕相助,实为李某之幸。”

让蒋钦回到座位,李重笑道:“等到太史慈回来,我给你们二人接风洗尘。”

廖化听闻李重不提管亥的名字,疑问道:“怎么不见伯文呢?”

李重将王当来袭的事情讲诉一遍,廖化听得眼睛溜圆,气的直拍大腿,显然对没赶上这场战斗很是懊恼。

就连蒋钦也听得两眼放光,不得不说,这些贼头天生就对打打杀杀感兴趣。

第四十九章 天下大乱

李重看着二人跃跃欲试的样子,莞尔道:“二位不急,张燕早晚咽不下这口气,不出……三个月,必定引兵来袭,到时候,就看二位将军的杀敌手段了。”

廖化和蒋钦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说道:“主公放心,末将定当奋勇杀敌!”

李重当即决定,步军由廖化和蒋钦二人统领,每日严加训练,以待张燕前来复仇。

初平元年九月,麦熟之后,李重立即扩军到两千人,神池县驻军五百,广武驻军一千五百人,严阵以待,专等张燕前来复仇。

不久之后河北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袁绍在界桥以少胜多,击败了公孙瓒。

详细的情况是这样的,公孙瓒回到北平,发现缺乏粮草,于是派其弟公孙越至袁绍处借粮。

袁绍行事非常豪爽,问过公孙越的来意,当场就借给公孙越一万石粮草,公孙越大喜,急忙禀报公孙瓒。

公孙瓒也是一代枭雄,得知袁绍相借粮草万石感到非常奇怪,要知道渤海郡可不是钱粮广胜之地,于是派人嘱咐公孙越暗暗查明真相。袁绍却对公孙越极为热情,每日都派手下请公孙越喝酒,声称收集粮草需要些时日。

这一日,逢纪前来寻公孙越喝酒,公孙越心中一动,连连劝酒。

二人自中午一直喝到傍晚,逢纪终归是文官,酒量不高,言语之间已经有些不知所云了。

公孙越感觉实时机已到,便低声问道:“元图(逢纪的字),袁公果真是大汉的能臣良将,将渤海治理的如此富足,在大灾之年,还能拿出万石粮草接济家兄,在下真是敬仰啊!”

逢纪含糊道:“袁公哪有那么多粮草,还不是冀州韩馥送的,想要和我家主公结盟,共击……呃……”

公孙越刚想问韩馥和袁绍同盟,共击哪位诸侯,却见到逢纪已经熟睡过去。

公孙越急忙站起身,回去给兄长写信,却没注意到,趴在桌案上的逢纪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公孙瓒得到公孙越送来的消息,急忙着急手下议事。

严纲说道:“冀州韩馥联合袁绍,必定是要对主公不利,不如让二将军前去冀州借粮,以探虚实。”

公孙瓒深以为然,当即派公孙越前去冀州借粮,以探虚实。到了冀州,韩馥却声称自己也无粮草,公孙越只能悻悻而归,带着袁绍相借的粮草赶回北平。

行至渤海郡地界,忽然出现一伙贼人,口称是董卓家将,乱箭齐发,射死公孙越。逃散的兵卒回到北平,报知公孙瓒。

公孙瓒再次着急手下议事,这次严纲等人手下一致认为是韩馥害死公孙越,想要嫁祸袁绍。

公孙瓒大怒,骂道:“无耻韩馥,竟敢觊觎北平,竟敢杀害吾弟,此仇如何不报。”公孙瓒当即出兵三万,直奔冀州杀来。

消息传到邺城,韩馥大惊失色,要知道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是天下第一骑兵,和漠北异族交战,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急忙召荀眹,辛评二人商议。

荀谌献计道:“公孙瓚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助之,难以抵敌。今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彼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将军,无患公孙瓚矣。”韩馥即差别驾关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谏曰:“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馥曰:“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耿武叹曰:“冀州休矣!”于是弃职而去者三十余人。独耿武与关纯伏于城外,以待袁绍。

数日后,绍引兵至。耿武、关纯拔刀而出,欲刺杀绍。绍将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绍入冀州,以馥为奋威将军,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尽夺韩馥之权。馥懊悔无及,遂弃下家小,匹马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公孙瓒听闻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冀州,自认有自己胁迫之功,于是派人来见袁绍,想要分一杯羹。

袁绍当然不会同意了,到嘴的肉哪有吐出来的道理,当即将公孙瓒的使者乱棍打出。

公孙瓒大怒,诬陷袁绍杀害了公孙越(他不知道,其实就是这样),起兵直扑界桥。

历史上公孙越是在和袁绍争夺豫州的时候战死的,李重算是稍微搅动了一下天下的局势。

界桥之战正是拉开序幕。

公孙瓒引兵三万,驻军于界桥之北,袁绍引兵一万,驻扎在界桥之南,两只军队隔着磐河对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