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旌旗-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官道两边尽是金黄色的野草,枯黄的树叶片片飞落,飘飞到官道上,踩上去“哗哗……”作响,上万人的军队在官道上形成一条长龙,硬生生破坏了这一幅人间美景。

不过偷袭榆次县,也就是想想而已,榆次县既然选择了和李重对抗,自然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赵云的两千精骑只能绕城巡视一圈,悻悻而退,望城兴叹不已。

李重也没指望赵云能一举拿下榆次县,他只是希望给赵云一些领兵打仗的机会而已,自顾以来,那个名将不是打出来的,曹操刚出道的时候还被董卓伏击了呢,赵云就是一个斥候首领,不加以锻炼,如何领兵作战。

不过赵云虽然打不下榆次县,但也绝对没什么危险,单是赵云的两千骑兵,就有能力对抗榆次城内的守军了。

赵云见到没有机会偷袭榆次,当即下令安营扎寨,选择什么地方安营,也是考验以为将领是否和个的依据之一。赵云仔细查看一番,将营寨选择在榆次县的西南,距城五里,背靠潇河的一处高地。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选择,距城五里,可以防止榆次县的守军出城偷袭,但也难以对榆次的守军进行心理压制。靠近潇河可以就近取水,也可以防止腹背受敌,算是一招妙手,但如果不是有一块高地可以驻军,妙手立即就会变成臭棋,原因就不必说了,水火无情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等到李重等人赶到榆次县,赵云已经扎好了营寨。

第二天一早,李重吩咐郝昭、贾逵打造攻城器械,自己带着一千骑兵前去观敌。

榆次县也是个大县,规模和阴馆相差无几,不过由于榆次县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城头的守军看上去密密麻麻,李重估算了一下,榆次县的守军应该有三千人左右。

榆次县令的名字叫李显,李重仔细想了半天,也没记起来《三国演义》中有这个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叫李显的为什么死硬不降,不过李重估计这个李显也不是张扬的人,最起码自己攻打晋阳用了十多天时间,也没见到李显救援张扬。

李重猜的没错,这个李显确实不是张扬的人,而是袁绍的人,要知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地,李显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袁绍和公孙瓒的战斗胜局已定,而袁绍的长子也基本上扫平了青州,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袁绍称雄河北的局势已定。而原本就是袁家门生故吏的李显,自然也看出这种局势,一心想要奉上榆次,帮助袁绍平定并州。

李重不知道这些内情,他也不需要知道这些内情,他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用最小的伤亡打下榆次县。

不过李重也不用着急,榆次县和晋阳相距五六十里路,连粮草转运都不用,早上在晋阳出发,晚上就能把粮草运到榆次,根本就不用考虑粮草消耗的问题。而且榆次县周围的野谷也没有收割完毕,可以随时补充军粮。

同样,榆次也不用考虑粮食问题,在整个并州,榆次都算是产粮大县了,丰收一次,足够整个榆次县吃上三年之久,想要靠围城逼迫榆次投降,可能性不大。

李重依旧采用围三缺一的办法,将榆次县围住,只留下东面的城门可以自由出入,这才带着保镖头子赵云前来叫阵,而李显也带着数百人前来答话。

两方主将的对话基本上没什么花样,一般都是相互指责,脾气不好的就开始骂人,再猥琐一点的就给人起外号,这个张飞最擅长,一句三姓家奴就让吕布郁闷一生,更有甚者,就是诸葛亮这样的毒舌了,骂死人不偿命。

相互喊话完毕,李重向赵云使了个颜色,赵云会意,策马奔出十几步,高声断喝道:“常山赵云在此,谁敢上前一战?”

李显急忙向左右问道:“赵云是谁?你们听说过吗?”

一名身穿铠甲的将领立即答道:“大人,李重手下的太史慈、管亥等人确实是世间猛将,不过这个赵云名不见经传,应该是个无能之辈。”

李显颔首答道:“既然如此,你去将此人斩于马下,定能让我军士气高涨。”

“末将领命!”这名将领神采飞扬的答道,策马直奔赵云冲去,口中大叫道:“秦云再次,敌将拿命来……”

赵云冷哼一声,猛的一催战马,迎向秦云。

两匹战马飞快的接近,秦云大喝一声,挺枪刺向赵云的胸口。

赵云手中钢枪猛的一颤,崩开秦云的枪尖,反手一枪就刺了回去……刹那间,战马交错而过。

赵云看都不看秦云一眼,策马饶了一个大圈,回到本方阵前,而秦云的战马借着惯性,小跑了几步,慢慢停在原地,秦云在马上晃了晃,胸口猛然喷出一股血箭,手一松,长枪“当啷”一声落到地上,紧接着秦云一头栽倒马下。

第一百零七章 无耻狡辩

路过的兄弟,顺手收藏一下吧!

一回合,秦云战死!这个结果早在李重的意料之中,三国第一杀人狂,赵云赵大侩子手要是和这个叫什么……秦云的打赏几十回合,那才叫见鬼了呢。

而李显则看的目瞪口呆,只觉得浑身冰冷,这个叫秦云的武将,已经是他手下武艺最好的了,在那个叫什么赵云的手下,居然连一个回合都没撑过,这该如何是好?

李显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出战的要是太史慈,李显绝对不会让秦云前去单挑的,可李显万万也想不到,赵云的武艺比太史慈还要高明一些。这不怪李显,要怪就只能怪东汉的信息扩散方式太慢。

没等赵云领兵冲击,李显一声令下,领着几百兵卒狼狈逃回城内,就连秦云的尸首都顾不上收敛了。

李重看在战马的份上,难得的发了次善心,将秦云的尸首收敛起来,安排人寻一处僻静之所将其掩埋,让其入土为安,当然,盔甲啥的的就不用入土了。

看到榆次城门紧闭,李重眼珠一转,招呼赵云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赵云闻言不住的点头,待到李重说完,这才策马来到城下,冲着城墙上大声喝道:“李显,你这逆贼,竟敢抗拒王命,我家主公手持朝廷印信,掌管太原郡,你作为一县之长,竟让公然领兵作乱,形同造反。”

李显刚上到城墙,听到赵云的喊话,急忙反驳道:“赵云,你休要信口雌黄,李重借私怨之名,围困晋阳,逼走张扬张大人,又蛊惑朝廷,骗得朝廷印信,乃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以上都是实话,李重并困晋阳用的借口是张扬收留杨丑,算的上是因私怨起兵,打下晋阳之后,李重又自表为太原郡守,前文说过了,这年头自表就是走个形式而已,算不得真,说李重欺骗朝廷也说得过去,说李重是乱臣贼子,那更是大实话,没有一点夸张之处。

赵云闻言却冷笑一声,大声喝道:“李显,你说我家主公是乱臣贼子也好,反贼也罢,但现在我家主公奉命接管太原郡,榆次县就是我家主公的管辖的县城,要检查户籍名册那是职权之内的责任,你李显如果觉得此举不妥,你大可去朝廷申明此事,去向当今圣上告状!为何要兴兵作乱?”

说道这里,赵云猛然运足气力,大声喝道:“榆次县的守兵听了,李显为了一己私欲,公然无视朝廷旨意,枉然兴兵作乱,你们助纣为虐,罪同造反,株连九族,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家主公心怀仁义,念你们是受奸贼蒙蔽,情有可原,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我家主公可以网开一面,赦免……”

“放箭……”还没等赵云说完,城墙上的李显立即大声叫道。城头上顿时箭如雨下,赵云也不畏惧,手中长枪舞动,将飞来的羽箭纷纷拨打到地上,长笑一声,转身而走。

城墙上的李显则被气的脸色铁青,双手紧扣在城头的青砖上,扣出一条条划痕。他现在才知道什么叫无耻之尤,什么叫颠倒黑白,什么叫舌灿莲花。

赵云这一番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落到不明2真相的兵卒耳朵里作用大了,这些兵卒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他们的思想及其简单,就像赵云说的一样:就算你李显李大人说得对,李重是乱臣贼子,可你不会去向朝廷分辨吗?为何要拉着我们送死呢,这仗无论是输赢,我们也没什么好处啊,还有可能被扣上反贼的帽子,不值当啊……

不过指望赵云一番话,就让守兵一哄而散那是不可能的,李显经营榆次多年,手下心腹之人数量众多,暂时还能控制住这些军卒,不过要是打几个败仗,不排除这些兵卒有叛变的可能。

赵云的一席话让榆次守军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李重自然十分高兴,招呼众人回到大帐,商议如何攻克榆次。

前文说过,晋阳距离榆次只有五十余里的距离,城外还有野谷可以收割,不用发愁粮草问题,所以众人可以慢慢商议破城之计。

由于程昱留在晋阳城中压制大小官僚,所以大帐之中只有赵云,廖化、蒋钦、贾逵、郝昭五人参加。

贾逵先清清嗓子,这才抱拳说道:“启禀主公,属下认为,榆次县守军众多,如若强攻,定会造成大量兵卒死伤,如今我军粮草无忧,不如慢慢打造投石机、巢车,借用工具之力,以减少兵卒损伤。”

李重点点头,贾逵所言正和他的心意,慢慢打呗,反正李重不着急。

郝昭也插言道:“启禀主公,末将认为,这正是一个练兵的好机会,主公新招募的五千兵卒并没有上过战场,如今我方稳占优势,不若轮流攻城,以便练兵。”

“如此甚好!”李重当即答应下来,就在这时,李重心中一动,忽然又想起个主意来,当即说道:“我们还可以采取虚虚实实的战术,蒋钦、廖化、郝昭,你们三人各领两千人马,分别攻打榆次北门、南门、西门,或真攻、或假打,一定要让榆次的守军疲于奔命。子龙,你率领一千精骑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抵挡敌军出城的军队,明白了吗?”

“诺!”赵云四人齐声答道。

接下来的几日,郝昭等人也不攻城,只是专心打造投石机等工程器械,军营之中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恍若一个巨大的工地。

李显站在城头,遥望李重的大营,冷笑不已,不屑地说道:“李子悔不知兵法,只知生搬硬套,如何能破我榆次?”

李显身边的随从极为机灵,急忙凑趣道:“大人何出此言?”

“算你识相!”李显用赞赏的眼神看了一眼这名随从,这才大声说道:“李重为什么能攻克晋阳,是靠着投石机,用冰弹昼夜不停的打击晋阳守军,逼的张扬出城决战。可现在是什么天气,秋高气爽,李重拿什么来制造冰弹,没有冰弹,就靠那一点点石头,能砸死几个人,哈哈哈……我就不信李重能从天上变下来石弹来……哈哈哈……”

第一百零八章 名将廖化

李显严重低估了李重的无耻程度,李重确实不能从天上变下来石弹,但李重却能从地上变出来泥弹。

打小就不好好学习的李重什么坏事没干过,用弹弓打老师家窗户的勾当那更是轻车熟路,弹弓打的子弹是什么,玻璃球、石子、还有就是泥球,于是李重灵感迸发,下令把黄土搅拌成泥状,团成圆球,放在太阳下暴晒,不到一天,泥球就硬如砖石。

趁着打造投石机的时间,李重足足储备了上万颗泥球,平均下来,榆次守城的兵卒,一人就能摊到三颗,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比率。

大军出动,十座投石车在榆次县南门一字排开,后面是堆积如山的泥弹,李显站在城头一看,只吓的天旋地转,手脚冰凉。李显双手乱抓,歇斯底里的叫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李重是从哪里找来那么多石头,天上掉下来的吗?”

没人能回答李显的问题,也没人能看的出泥球和石弹的区别,距离太远了。

随着投石机发出的“砰砰……”的响声,十颗泥弹呼啸着落在城墙上,碎散的泥块四处乱飞,打的守军哭爹喊娘,不过还好,除非泥弹直接落到人身上,大多数时候,碎裂的泥块都打不死人,也打不伤人。

李显在亲兵的保护下,低头捡起一块碎裂的泥弹,用手搓了搓,这才站起身,怒骂了一句:“李重,我*你奶奶!”

不怪李显怒骂李重,在见到泥弹的材质之后,李显立即就明白了,等待李重的泥弹发射殆尽是不可能了,并州别的都缺,就是不缺黄土。

十座投石机将二十四斤重的泥弹抛向天空,再重重的落到城墙上,城墙上顿时升起一团团烟尘。

看到守军有些慌乱,郝昭一声令下,两千兵卒抬着云梯蜂拥而上,向榆次城墙冲去,李显急忙指挥弓箭手,用箭矢御敌,岂料郝昭看似气势汹汹,在距离城墙二百步距离的时候,忽然全军止步,潮水一样退了回去。

还没等李显反应过来,一名副官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叫道:“大人,不好了,西门也有敌军攻城。”

“快,弓箭手,快到西门!”李显急忙下令。可李显到了西门一看,差点没被气吐血,西门的廖化早已经偃旗息鼓,收兵回营了。

接下来的几天,廖化、蒋钦、郝昭三人轮流攻城,或真或假,或合兵一处,或三面齐攻,直把李显忙的焦头烂额,不得一刻安宁。其中一次三人忽然合兵一处,猛攻榆次西城墙,要不是李显和属下的亲兵亲自上阵,奋勇搏杀,榆次县就要陷落了。

李重却很愿意见到这种情况,攻城吗,哪有不死人了,死伤一千人就是李重的心里底线,所以他才放权让郝昭三人全力施为,现在看来三人做得还不错,至少兵卒的伤亡不大,而榆次的守军早就疲惫不堪了。

李显也很快发现这种情况,立即下令,将全城的壮丁都拉上城墙守城,这些壮丁虽说没经过军事训练,但当做炮灰还是绰绰有余的,最起码每面城墙上都摆满了壮丁,就是让李重放手杀人,也要杀上一阵子的,基本杜绝了郝昭三人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偷袭的可能。

战场的形式不停地发生变化,李显胁迫壮丁守城,虽说失去了民心,却稳住了榆次县岌岌可危的形式。

而郝昭等人也立即调整策略,三人合兵一处,继续对城墙上的守军保持兵力上的据对优势。

此时敌我双方却没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投石机发出的泥弹,已经在城下堆积成一个小山包。

二十四斤重的泥弹,只要六七十个就能堆积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