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雅骚-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铺只隔着几间店面,张若曦留下陆大有在这边打理,银钱由伊亭掌管,丝绸、棉布将尽快从青浦用船运过来,依旧以张原的分利缝衣工的法子来打开销路,若山阴这个店经营获利,将会在杭州也开设一家分店,这样从青浦运货来可在杭州中转,会便利很多——张原给王微的信让姐姐张若曦带去,张若曦道:“我一回青浦,即把王微接过来,你放心好了,姐姐先帮你养着她。”

张原“嘿”的一笑,长揖道:“多谢姐姐。”

张若曦叮嘱道:“好生准备乡试,不要分心,你是翰社社首,万众瞩目哦。”

听姐姐这么一说,张原真感到压力很大,他现在评入股、操选政、主盟翰社、风头甚劲,而乡试就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雄关,他若落第,名声必然大挫,此次乡试只许胜不许败,简直没有退路啊,乡试录取率大约三十比一,这不是你八股文作得好就一定能录取的,其中还有许多变数,他必须精心准备,尽量消除对自己不利的因素——杨石香从青浦带来的《焦氏笔乘》、《警世通言》以及张原评点的八股文集三千余册已销售一空,得银四百两,把府学宫十字街那间书铺买下,这间书铺将长期开下去,与盛美商号一样,翰社书局也将在江南大城镇开设书店——……最后一批亲友离开山阴,张原不用八面应酬,终于清净下来了,现在距离八月初九的杭州乡试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应试必读的书诸如《说苑》、《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御制大诰》这些都读过了,只有继续磨砺,搜罗近年浙江、南直隶和京师的乡试墨卷来揣摩博览,这三地的乡试文风是引领风潮的——从四月二十日起,张原闭门不出,只在投醪河畔木楼读书、作文,当然,每日早晚健身、射箭从未间断——商澹然帮张母吕氏管理家务之余,读书、作画、蹴鞠,保持着在会稽做闺女时的生活习惯,有了张原,心里满是幸福,早起也跟着张原学太极拳,为张原读书,握手目眙,恩爱甜蜜——转眼就是五月初一,府河那边的龙船鼓“咚咚咚”地敲起来了,这日上午,张原正在木楼上听澹然为他读师兄徐光启的解元卷子“舜之居深山之中”,忽听石拱桥上张萼大声道:“介子——介子——镜坊方才派人来说新的千里镜制好了,你与我一起去看。”

商澹然嫣然一笑,放下书卷,说道:“张郎去吧,今天休息,十日休息一日。”

张原带了武陵走到河畔,张萼迎上来道:“介子,整日陪娇妻吗,大兄也是,好似闭门苦读似的。”

张原笑道:“三兄不是也陪娇妻很少出来吗,对了,绿梅快要分娩了吧,要恭喜三兄了。”

张萼对自己快要当爹很不好意思,岔开话题道:“我是无人玩耍,又怕大父骂——走,去镜坊。”

镜坊原先是一栋三进的民宅,镜匠、学徒居家、制镜都在一起,年初张原与张萼商议,各出银五百两,把左邻的一栋民宅高价买下,作为镜匠、学徒的住所,原先那栋房子全部作为制镜作坊,先前从杭州聘请来的两个镜匠在山阴本地招了十名学徒,依张原的法子,每个学徒只学习制镜的一个环节,这样就简单了,很快就能出师,极大地提高了制镜效率和质量————————————————————过渡章节,乡试风波将起。

卷二 如今却忆江南乐 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爱阿堵物

关王庙那边有个善制各种铜器的年轻匠人,名叫甘纶,聪明好学,手艺精巧,受一个苏州人唆使,甘纶仿制宣德炉,从色彩、制式到款识无不以假乱真,能做出上等宣德炉才有的那种藏经纸色,这些铜炉由那苏州人拿去当古董卖,一个戟耳炉卖十五两银子,一个小彝炉卖到二十两银子,岂料山阴精鉴赏者多,被识破了,苏州人连夜逃跑了,几个买了假古董的乡绅要甘纶赔偿银子,甘纶跪地哀求,说自己制一个铜炉只得一两三钱银子,赔不出银子,几个乡绅便叫了县衙的刘班头来揪甘纶去见官,甘纶和他老娘吓得大哭,正被闲逛的张萼遇见,问知事情原委,张萼忽然想到翰社镜坊少一个铜器匠,便代甘纶出钱打发了那几个乡绅,把甘纶带回翰社镜坊制作望远镜的伸缩铜管,果然严丝合缝、伸缩如意,这甘纶识得字,又肯学,很快掌握了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的最后一道组装工序就由甘纶来完成——“三少爷,介子相公——”

甘纶叉手施礼,从身边一个学徒捧着的木盒里取出一管望远镜,恭恭敬敬呈给张萼,说道:“这是新制的千里镜,比去年制的清晰得多,三少爷一试便知。”

张萼接过这管白铜望远镜,扭了扭,伸缩无碍,很精致,便走到窗边,用望远镜朝一里外的钟楼看,忽然“哈”的一声,一边笑一看继续看,也不知看到了什么有趣事?

“介子你看,那边钟楼,这帮顽童也不怕摔死——”

张萼将望远镜递给张原,笑个不停。

张原凑着望远镜一看,镜片剔透,镜匠打磨镜片的手艺长进不少啊,张萼焦距调得也正合适,一里外的钟楼如在两丈外的邻街,就连那口大铜钟上的铭文都依稀可辨,哈哈,有五个男童站在钟楼的檐栏上朝下撒尿,映着日光,尿气虹现——张原笑道:“三兄好运气,总能看到有趣事。”

想起前年用望远镜看到姚复与其外甥杨尚源之妻拉拉扯扯欲行奸,张萼是哈哈大笑,说道:“这望远镜不错,与我从澳门买来的那个望远镜差不多了。”就让能柱把那管黄铜望远镜拿过来,对比着看,翰社镜坊制作的这管白铜望远镜清晰度已不逊色于泰西人的黄铜望远镜——张原也把两管望远镜对比了一会,清晰度是差不多,但黄铜望远镜变焦能力稍强,应该是十二倍变焦,翰社镜坊的白铜望远镜大约是十倍,张原听到一个镜匠叹息一声:“可惜晚了几天——”

张萼早忘了曾经的许诺,张原却是记得的,对那三个镜匠道:“去年四月二十六,我与三兄曾许诺一年内镜坊若能打制出与这泰西望远镜不相上下的望远镜,就赏你们三人每人四十两银子,若能提前制成,每提前十日,每人加奖一两银子,今日是五月初一,虽说比约定之期晚了几日,但这管望远镜着实不错,该有的赏银一分不少。”

三个镜匠大喜,连声道谢,四十两银子对小户人家来说乃是一笔巨款,可以在山阴城近郊买一所带宽大院落的房子了——张萼挠头道:“是了,我都忘了,是该赏。”

张原道:“甘纶是后来的,赏十两,其余学徒每人赏一到三两银子,由三位镜坊师傅作主,勤快的、肯学的赏三两——”

一众学徒欢天喜地,纷纷上来道谢,镜坊学徒除了管饭之外,每月只有二钱工银,能得到一两银子的奖赏也是喜出望外啊——张原举着手里的白铜望远镜,又道:“这望远镜与泰西人的相比在望远方面稍逊,制镜原理你们都懂了,我再给你们五个月时间,在孟冬十月之前,能制出望远不逊于泰西望远镜甚至超过它的,三位制镜师傅和甘纶再赏四十两,其余学徒亦有赏。”之所以定在十月前,是因为他若秋闱得中,那么十月初就应该动身进京赴翌年的春闱了,若不中,那没得说——众镜匠及学徒欢欣鼓舞,干劲倍增啊。

翰社镜坊的望远镜现在并未进行量产,只是不断改进试制,是要贴钱进去的,镜坊收益靠的是眼镜,镜坊现在每月能制昏目镜五十副、近视镜四十副、焚香镜四十副,张原本以为焚香镜不会有近视镜、昏目镜那么畅销,不料事实却是焚香镜最为供不应求,很多民户用焚香镜代替火镰、火石取火,当然,用焚香镜取火得看老天,阴雨天就没法用了,但还是预购者众多,张原已让镜坊每月减产二十副昏目镜,增加二十副焚香镜——翰社镜坊的眼镜销售由西张清客吴庭和福儿的父亲张老实负责,一个记账、一个收银,零售价是昏目镜四两、近视镜六两,本来焚香镜售价是三两,因为好卖,自然要提价,提到四两,若有外地客商来批量采购,也只各便宜一两,并不给多打折,翰社镜坊的眼镜精良,而且借翰社的名声,何愁卖不出去。

张原问明镜坊的库存水晶石只够今明两年之用,便与三兄张萼商量了一下,由他出银一千两、张萼出银五百两,再从镜坊收益中抽取五百两凑足二千两银子,遣那姓孙的镜匠和东张的来福、西张的钱老本一道去海州大量采购水晶石,因为翰社镜坊采用海州水晶打磨镜片,此举必在苏杭等地的眼镜作坊中风行开来,两、三年间水晶石的价格就会大涨,所以翰社镜坊要先存足十年的水晶用量再说——离开镜坊,兄弟二人沿府河柳堤缓缓而行,仲夏阳光颇炽,水面闪烁耀眼,张原眯起眼睛,光线太强烈他的眼镜还是会不舒服,这时大约是午时初,府河上有几条龙舟在敲鼓缓缓地划,今日是初一,山阴、会稽两县的龙舟大赛要到初三才开始,现在只是练习配合——张原提议道:“三兄,初三日我们各带娘子来观龙舟,把大兄夫妇也叫上,看了龙舟再去游砎园,砎园的荷花现在应该盛开了。”

张萼喜道:“好,我等下就去对大兄说——不过也得先问问大父那边,若恰逢大父要邀人游园,那我们就得改日。”

张原道:“好,三兄去打听好了告知我。”

回到东张,商澹然问起望远镜之事,那白铜望远镜张原已经带回来了,便取出来给商澹然看,商澹然执着望远镜在楼廊上朝对面的西张庭院看,依张原所言慢慢调整焦距,喜道:“果然如在面前。”又道:“小徽很想要这样一个千里镜呢。”

张原道:“我答应过她,进京时送她一管千里镜,就不知今年能不能成行。”

商澹然微笑道:“一定能的,张郎的时文集子流传到了京师,我大兄也看过,写信来赞你呢。”

张原道:“能不能中举中进士,冥冥中似有天定,我师焦弱侯,渊博如海,却蹉跎到知天命之年才高中,一中就是状元,你先前为我读的那篇解元徐光启的制艺‘舜之居深山之中’本来已被黜,是焦老师搜落卷时看到的,一读之下,拍案叫绝,遂拨置为解元,不然徐光启不知还要蹉跎多少年。”

商澹然点头道:“有千里马还得有伯乐,这主考官很是关键,就不知今年杭州乡试的主考官是哪位翰林官?”

乡试主考官又称总裁,自万历十三年始,各省乡试的主考官都由吏部、礼部选派京官担任,而且大都由翰林院修撰、编修这些词林官为主考,因为这些词林官都是近几届殿试的佼佼者,学识、声望都有,正是主考官的最佳人选,又因为内阁辅臣必出自翰林,所以又有这么一个说法,说这是日后的内阁辅臣在选拔人才以壮自己声势呢——张原道:“现在应该还未定,月底或下月初应该就会定下来了,各位主考总裁要从京师出发分赴分地了,一旦获悉浙江总裁是哪位,我要专门精研一下他的八股文,投其所好嘛。”

张原让穆真真取一千两银子交给来福,命来福这两日就与西张的钱老本还有孙镜匠一道启程去海州采购水晶——商澹然见张原有这么多银子,很是惊讶,想起一事,去箱奁里翻出一张地契,交给张原道:“张郎,这是二兄交给我的,是白马山地契,二兄把白马山的茶园、果园送与我做嫁资——”

商氏的白马山茶园、果园每年有四、五百两银子的收益,商周祚、商周德知东张清贫,把白马山当作小妹的嫁资,是让张原可以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能安心读书,小妹日常用度也不至于寒酸拮据——张原看到白马山地契,惊笑道:“张原娶了一个金元宝娘子吗。”

商澹然“吃吃”笑道:“谁知东张亦是藏富不露啊。”

张原知道澹然对他有这么多银子有些疑虑,夫妻一生一世人,有些事得对她说明,以后还得靠澹然管家呢,当即便将自己从董氏沉船得了大量金银和书画之事说了——商澹然愕然,半晌问:“张郎,你与姐姐合伙盛美商号,又开书局、镜坊,你要赚这么多钱做什么?”

张原微笑道:“澹然问得好,我要赚那么多钱做什么,我对精舍美食、繁华奢侈并无多大兴趣,我所作的事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西厢记》最后那段‘四海无虞、万里河清的’唱词,还有——”执手道:“愿使岁月安稳静好,愿我夫妇白头偕老。”

卷二 如今却忆江南乐 第三百一十八章 总裁钱谦益

五月初三,书房的自鸣钟“当当当”敲过了九点,张原带着商澹然出门了,随行的有穆真真、云锦、武陵和老仆符成,昨日张萼派福儿来回话,说端午日大父要在砎园举行荷花会,初三日园子空闲,可以去游玩,已传话谢园丁,初三日不要让外人入园——商澹然很识大体,游园之事虽是夫君张原作主安排的,她还是要去向阿姑吕氏请示,虽然知道阿姑肯定是会答允的,但这礼节不能少——从东张到砎园约有三里路,仲夏天气已经颇炎热,张原要叫一顶轿子让澹然乘坐,澹然却愿步行,她戴着帷帽,帷帽边沿垂下白纱,将脸部遮住,白纱薄透,不影响视物,而从外面看澹然的脸,仿佛雾中看花,更有朦胧之美,张原一直认为美女戴面纱是欲盖弥彰,更增诱惑的,尤其是澹然,未裹足,走起来轻盈快捷,面纱拂拂,好似芙蕖迎风——端午前后出外游玩乃是越中风俗,街市上亦可见士人携妻同行的,见到穿着平底丝履、行步轻捷的商澹然,都是愕然注视,张原现在是无人不识了,张原娶了一个不裹足的妻子吗?

张原无视那些诧异的目光,对商澹然道:“移风易俗,自今日始。”

商澹然还是有些羞缩,低声道:“我要被人取笑了。”

张原道:“取笑什么,缠足折骨伤筋,害人生理,这等歪风恶俗才是应该取笑鄙弃的,下次翰社社集我要明确提出反对女子缠足,要写一篇长文论证缠足之害。”又压低声音道:“最爱澹然天足。”

商澹然微微笑着,走在张原身畔,有一种骄傲的感觉。

来到庞公池,凉风忽至,带着水气,张原笑道:“澹然你嗅嗅,这风有松萝茶的味道。”

忽听一人接口道:“春风如酒,夏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