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雅骚-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月十一日午前,代善率军过了扎喀关,一面派哨骑往萨尔浒侦察,一面驻军等候皇太极和奴尔哈赤,皇太极因为在赫图阿拉南郊杀牛祭天而晚了一个时辰赶到扎喀关,见代善止步不前,便道:“杜松一路进逼甚急,我界藩山筑城的步军和民夫缺少军械,难以抵挡明军的进攻,我们要赶紧驰援,界藩山上的守军见援兵赶到,必拼力死守,如此可上下合击,杜松必败。”

代善道:“我军隐蔽于此,待天黑伏击明军,可获大胜。”

皇太极道:“此战我军非胜不可,而且要大胜速胜,杜松不过三万人马,而我八旗军精锐尽集于此,何惧之有,当耀武扬威擂鼓向前,界藩山守军见我大军威武而来,士气必振,自会奋勇争战,今夜就在萨尔浒歼灭杜松,明日挥师北上对付开原马林一路。”

于是,一万五千后金骑兵向四十里外的萨尔浒加速前进。

……

大明西路军前锋游击汪海龙辰时初就已抵达萨尔浒山谷谷口,午前哨探到谷口有数百敌骑,但这时一个都不见,运送石料的民夫也都收缩到界藩山上,汪海龙谨记杜总兵不得冒进的严令,派人向杜松请示。

杜松策马来到萨尔浒谷口,察看地形,远处是巍峨险峻的铁背山,浑河与苏子河在山下交汇,铁背山西麓与界藩山相连,界藩山上建奴修筑的城墙依稀可辨,在界藩山靠东边一端,耸立着绝壁千仞的吉林崖,浑河由东向西绕界藩山而过,河南这一片谷地就是萨尔浒,地势起伏,林木茂密——

杜松取千里镜遥看,见界藩山筑城的建奴正向吉林崖聚焦,这当然是要据险自守,再仔细看时,这些筑城的建奴并非民夫,而是建奴的步卒。

总兵王宣建议立即进攻吉林崖,占领界藩山,击溃建奴步卒,同时分兵八千占据西面的萨尔浒高地,以防备建奴骑兵突袭明军后路。

这种占据高地、互为犄角是很常见的步兵战术,杜松这一路军虽也有六千骑兵,但明军的骑兵与后金骑兵没法比,只起到一个加快行军的作用,骑射冲击力甚弱,所以行军布阵都是采取步兵战术。

杜松绰号“狂夫”,作战勇猛却短于计谋,但这次出兵沈阳以来,行军却颇谨慎,很重视哨探,这时听王宣说要分兵,便道:“多遣哨骑侦察,看奴酋前来阻击我军的步骑现在何地,若离得尚远,我军就先拿下界藩山。进攻界藩山要先渡过界藩河。若一时攻不下。强敌袭我后路,我军进退不得岂不腹背受敌。”

王宣有些诧异,杜松一向是喜欢抢功劳的,此番为何如此持重,须知界藩山上建奴步卒的人头可都是军功啊!

杜松当然有些考虑,近三万大军出沈阳进逼赫图阿拉,除非奴尔哈赤是死人,不然怎么也得知消息派兵来迎击了。不可能让明军直逼赫图阿拉,所以杜松早有恶战的准备,还有,年初张原曾让人带信来提醒要防备建奴集中兵力对付抚顺这一路,对此杜松是半信半疑,四路大军进逼赫图阿拉,奴尔哈赤当然是要分兵迎敌的,若是专对付他这一路,那其他三路如何应对?

——杜松绝不相信奴尔哈赤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歼灭了他的三万大军,然后挥师北上又击溃了马林的北路军。再截击东路的大明与朝鲜的联军,萨尔浒之战会以明军四路出击三路溃败而收场。张原也没对杜松提过这种可能,因为这样只会让杜松不相信他说的任何话,而现在,杜松对张原还是相当敬服的,虽说不大相信奴尔哈赤会集中兵力在赫图阿拉西路,却也不敢大意,行军都是哨探先行,随时准备遭遇战——

众将正说话间,一骑探马急驰来报,有大队建奴骑兵在四十里外的扎喀关,皆是披甲骑兵,总数不下万人。

杜松叫一声:“来得好!”命大军迅速占据萨尔浒高地,掘壕挖堑修筑防御工事,又派人催促车营参将柴国栋加速前进,车营火炮要在高地列阵,准备迎敌,经过张承胤的失败,明军对与后金的野战加倍警惕。

在萨尔浒谷口负责警戒的四百后金骑兵探知明军到来,乃设伏于界藩河畔,只待明军渡界藩河向山上守军进攻时突然冲出袭扰,不料明军并未来攻界藩山,而是占据谷内高地开始修筑防御工事,看着源源不断到来的大批明军,这四百后金骑兵不敢擅动,现在只有等援军到来再两面夹击明军。

午后未时初,代善和皇太极所领的一万五千骑兵过了太兰冈,这里离界藩山只有二十里路,哨探来报说明军驻萨尔浒高地,并未进攻界藩山,这让皇太极大失颜面,他一向料事极准,这回却失算了。

一向与皇太极在奴尔哈赤面前争宠的代善心里冷笑,面上道:“杜松似已知我大军动向,不敢攻界藩山,现在当如何应对?”

皇太极果断道:“趁明军立足未稳,立即发起进攻,更遣信使前往界藩山,命山上的步骑一起夹攻明军,此一路明军一定要在明日破晓之前扫灭,不然赫图阿拉将受攻。”

代善虽与皇太极明争暗斗,但当此明朝四路大军进逼之际他自是不会故意与皇太极唱反调,他也知道此战利在速胜,大声道:“那就战吧!”将一万五千骑兵分为左右两翼,皇太极左,代善右,不惜马力,向萨尔浒长驱而来。

代善、皇太极所领的这一万五千骑兵乃是八旗军精锐,都是一人双马,行军时一匹,冲锋时改乘另一匹,所以极具冲击力。

萨尔浒大战从黄昏时分开始,界藩山晚霞如火,山上一万五千名后金步军跟在四百骑兵后渡过了界藩河,守在萨尔浒谷口,这是要截断明军的退路,而代善所领的右翼四旗兵开始向萨尔浒高地上的明军发起进攻。

明军此时已结成三道阵营,最外一道是车阵,数百辆战车相连,每辆战车配备有佛郎机短炮三门,可轮番射击,虽然仓促应战,但居高临下,火炮连发,对冲锋的后金骑兵颇有杀伤,这种火炮发射的是霰弹,杀伤力不小,后金骑兵虽然个个身披重甲,但也难挡霰弹的冲击,尤其是马匹,防护更差,代善指挥的前两轮冲锋都被打退——

天色渐渐黑下来,激战仍在继续,奴尔哈赤率一万五千骑兵赶到,听代善、皇太极说明了情况,奴尔哈赤眉头紧皱,大金国运在此一战,今夜若不能击溃杜松的军队,他就无法挥师迎击北路的马林与叶赫部联军,据最新探报,马林率军从三岔儿堡出边,昨夜屯于稗子峪,稗子峪距离萨尔浒只有一百二十里、距离赫图阿拉两百余里。而现在这一路军行进到何处尚不得而知。若是快的话离赫图阿拉也不远了。距离萨尔浒则更近,大金的形势危如累卵,不拼命更待何时,当即下令连夜猛攻,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冲破明军的阵营尽歼此路明军,明军不足三万人,而他有三万骑兵和一万五千步卒。以他对明军战斗力的了解,只要突破明军的车阵,明军必溃败。

……

这夜的月色与清河堡失陷的那夜相似,清亮皎洁,不同的是地上没有皑皑积雪相映,从萨尔浒高地望出去,漫山遍野都是后金的八旗军,这时杜松终于知道张原又一次言中了,奴酋果真把主力集中到了西路,要歼灭他杜松所领的西路军——

战斗异常激烈。不断有后金骑兵冒着炮火突入阵营,皆被第二、第三道防线壕堑内的火枪手、弓箭手消灭。但这些冲上来的后金骑兵极为凶悍,在被击毙之前往往能杀伤明军数人甚至十数人,而且因为明军阵营庞大,车炮营的数百辆战车火炮也无法形成环形的防御圈,高地靠近浑河这一侧就由保定总兵王宣率八百家丁守卫,监军张铨则不断给将士们鼓劲,只要在这高地坚守两日,其他三路军就会到来,那时内外夹击,将立下不世奇功……

杜松手握长矛,在建奴骑兵进攻最猛的东侧指挥杀敌,战斗的激烈和血腥让他浑身发燥,车营参将柴国栋向他禀报说一千两百门佛朗机短炮已经有两百多门无法使用,更有百余名火炮手因为火炮自炸而死伤,随着战斗的继续,短炮的毁坏会更多,只怕坚持不到天亮,这些火炮就会全废——

杜松脾气暴躁,大骂柴国栋。

一边的穆敬岩对杜松道:“将军,杨侍郎想必还不知道将军在萨尔浒遭遇建奴主力,其他三路军自然更不会知道,只恐一时也不会来援,卑职可与一名识得此间道路的军士冲出重围去北路寻找马总兵的人马,请马总兵火速来援。”

杜松看着漫山遍野的八旗军,皱眉道:“你们冲得出去?”

穆敬岩道:“有俘获的建奴衣甲在此,卑职二人穿戴上,从浑河那一侧设法突围,请将军给卑职令箭为凭。”

这时大约是亥夜时分,明月已经偏西,枪炮声、弓箭声、嘶喊声如沸,后金步骑的进攻潮水一般,明军布下的三道阵营能否坚持到天亮实在很难说,阵营一破,那就是短兵相接,后金军战力远胜明军,而且人数也占优,那时就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杜松凝视眼前这个黄须汉子,微一沉吟,说道:“好,望你能立大功。”

穆敬岩与一位名叫周庆虎的总旗官穿戴上后金步卒的衣甲,穆敬岩持了杜松的令箭和短信,二人从浑河那一侧翻滚下去,进攻的后金步骑以为是被明军打死的八旗兵滚落下来,夜战场面混乱,也未及查看,竟让穆敬岩二人爬起奔出数十步跃下浑河,这一段浑河水流湍急,周庆虎是辽人,不识水性,穆敬岩若非生长于绍兴水乡,又且力大,实难在黑夜中带着这么个壮汉泅水上岸。

穆敬岩二人爬上浑河北岸,俱已精疲力竭,听得远处的厮杀声撼天动地,都明白军情紧急,不敢多歇,只喘了几口气,便起身向北觅路疾行。

穆起岩从军之前是山阴轿夫,脚力甚健,那姓周的总旗方才泅水时喝了好几口水,颇为萎靡,穆敬岩又走得快,他奋力跟上,一口气走出二十余里,体力不继,被绊了一跤,手足酸软,一时爬不起来。

穆敬岩心急如焚,他又不认得路,拽起周庆虎负在背上大步就走,周庆虎急道:“穆百户,这如何使得,容我喘口气,我自能走。”

穆敬岩道:“你就在我背上喘口气,缓缓劲,我们不要耽搁。”

就这样,二人在山野间穿行,四更天的时候赶到尚间崖,正遇马林军的斥候,若不是斥候箭术稀松,穆敬岩差点被冷箭射死。

开原总兵马林率领的两万五千明军在距离尚间崖十里处安营,此地离萨尔浒大约五十余里,离此五里还有女真叶赫部首领金台石、布扬古的四千骑兵——

验看过穆敬岩呈上的令箭和杜松的手书,又仔细询问了萨尔浒战况,开原总兵马林浓眉紧皱,踌躇不语,穆敬岩跪求道:“马将军,杜总兵率两万余步骑占据高地,尚在苦守,若将军立即驰援,可解萨尔浒之围,清河一路韩指挥使的大军也能随后赶到,数路夹击,建奴必败,请马将军立即发兵!”

马林久居开原,深知奴尔哈赤骑兵的厉害,奴尔哈赤既已集中兵力对付杜松一路,那自是势在必得,清河堡的邹储贤据城坚守都没能支撑到天亮,他这时率军赶往萨尔浒,若杜松已被击溃,那他的北路军就要与士气正盛的建奴步骑对决,马林自忖难以抵敌——

马林道:“待本镇与潘监军以及叶赫部首领商议商议——”

——————————————————(未完待续。。)

卷二 如今却忆江南乐 第五百零五章 兵临城下

开原兵备道佥事潘宗颜听闻抚顺路杜松遣信使来求援,马林却畏惧建奴凶猛,对于赴援萨尔浒踌躇不决——

当此之时,一寸光阴就是几百条明军性命,早一刻赶到萨尔浒或许就能让杜松部避免被全歼,潘宗颜赶来见马林,力主火速驰援,骑兵先行、步卒与车营火炮随后。

上月潘宗颜上书杨镐说马林庸懦,不堪当大任,若用马林为将,必败,要求易将——这事不知怎么就被马林知道了,自是羞恼愤恨,闻言道:“潘监军,此地离萨尔浒有五十里,而且是山地居多,我军又大半是步卒,车营辎重累赘,即刻动身,赶到萨尔浒最快也是午后了,潘监军敢担保杜总兵能坚守到那时候?”

不待潘宗颜回答,马林又道:“若我步骑长途赶到萨尔浒,杜总兵所部已败,以我疲惫之师能与士气正盛的建奴对战否?”

潘宗颜道:“杜总兵既能遣使突围来此,那即表明建奴围攻有疏漏,杜总兵两万八千兵马大都来自延绥,延绥军士以刚毅敢战著称,现坚守萨尔浒高地,主力未损,车营俱在,守到今日午后岂无可能,且我军可令骑兵先行,击鼓鸣枪,大张声势,让萨尔浒守军知道我部来援,自会军心大振,奋勇死战,届时内外夹击,当可击败建奴。”

马林冷笑,认为潘宗颜这种文官是纸上谈兵,全不知晓建州女真的凶悍,八旗军主力既已尽数集中在萨尔浒,那总数当在六万人左右。杜松的两万八千人马经过这一夜轮番攻击。即便没被全歼只怕也剩不了多少。他的开原军步骑总共两万五千人,如何能与五、六万八旗军野战,他不能冒这个险,杜松一路溃败已然注定,他只求保全自己这一路兵马那就有功无罪,说道:“潘监军莫忘了清河邹参将是如何败亡的,我部若仓促前去,正中奴酋奸计。依我之见,我部应立即原地修筑防御工事,一面派人与韩指挥、刘总兵联络,争取合兵一处,这才是必胜之策。”

潘宗颜厉声道:“马将军,抚顺军遣使求援,你却按兵不动,贻误战机致友军陷没,该当何罪?”

潘宗颜既已撕破脸,那马林也就不客气。冷冷道:“潘大人,我若听从你的愚见。致我开原军于万劫不复之地,那罪责更大。”

潘宗颜气愤至极,他是监军,掌军中功罪赏罚,却并无调兵遣将的权力,虽然车营火器和辎重后勤七千人由他统领,但都是步卒,若无马林率领的主力支持,他这一支军贸然赶去萨尔浒,那就真被马林说中要与杜松的军队一起败亡了!

杨镐远在辽阳,八百里急报也来不及,潘宗颜心急如焚,与马林在军帐中大声争执,这时卫兵来报:叶赫部贝勒金台吉、布扬古求见马将军。

金台吉和布扬古带了几个贴身侍从进到马林军帐,马林和潘宗颜起身相迎,马林见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