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阴军却是要动了。

“大人,江阴军之动,可能会有两个方向,一是来攻我们解救战俘,二是奔袭无锡县,与越国的中吴军夹击无锡县的宁**。”朱武误导道。

万斌点点头,他身在局中,完全被迷惑了视听,又听朱武道:“大人,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用您的节制权,使人调了宁**回来,二是我们带了所有军队去震慑,我们也是一万多大军了。”

“调宁**回来,肯定是不行的,宁**用空城计东击常州,一旦为衣锦军所知,必然恼羞成怒的出军攻唐,而且回防的宁**刚历过大战,调回来也是疲惫之军,所以调令去了,他们也只会以本营为重。”万斌说道。

朱武默然点头,他当然知道调不回了已走的宁**,就是没走,调令去了也未必好使,宁**边防的空虚,根本是拖不得的,顶多能够调留了一万军,但要走了,那肯定是一去不回了。

“朱将军,你有多大把握,那些战俘能够不反水?”万斌担忧问道。

“若是不战,有十分把握,因为战俘军全是士兵,他们根本不知道江阴军与越国勾结之事,若是开战,那有可能会发生溃营。”朱武回答道。

万斌点头,毅然道:“好,拔营出军,我们主动去看看。”

朱武军礼应令,暗道正合我心,但他知道万斌的主动出军是正确的,主动出击,在军心上不容易落了下风,若是等敌人找上门来,那就气势弱了。

“大人,应该请了英王府军为好。”朱武又说道。

万斌迟疑一下点了头,他不愿与英王扯在一起,不过眼前却是需要了兵力去威慑,只能两害择轻。

*****

江阴军中,张洪波伫立在帐外,望着远空若有所思,这几日真的是矛盾日子,张氏内部起了极大的分歧。

有的倾向投靠越国,有的激烈反对,而他是第三方,就是不愿叛投越国,但却激烈的要求去灭了吴城军,之后彻底的占有晋陵县,用行动武力迫了唐皇妥协。

但他的激进,却是支持甚少,被指责是陷张氏两面为敌的鲁莽行为,真的是可笑,张氏已然是在了两面为敌之中,却是一个个不知进取的窝在江阴县,如果有勇气打出去,占据了整个常州,那才能获取了更多的人力和财富资源。

张氏如今能够苟延残喘,那是当今的唐皇懦弱无能,不愿了妄兴战事,而越皇却是骄奢贪欢,也是不愿强军做个雄主,所以对张氏而言,正是占得常州的好时机,可恨张氏那些保守的老顽固,就是祖父江阴侯,也是雄心不再了,一心的指望太子日后庇荫张氏,真是老糊涂了。

张洪波无奈的怨愤,他虽然在张氏是将才翘首,但他在江阴军一直是个营将,而且他与团军主帅的叔父很是敌视,那个叔父长期有意打压他,谁与他亲近就整谁,弄的其他九个营将,见他话都不说,完全的孤立了他。

张氏不久矣,张洪波无奈恨思,他之前见到了陆天风的信使,对陆七的所求莫名其妙,但陆七的许诺,却是让他意识到,陆七在策划什么大事,他知道陆七的要求很可能会为张氏带来不利,但他是重恩的人,对陆七的守信名声也知之颇深,所以他迟疑一下就答应了,他的答应,有三分是源于对张氏掌权者的失望。

轰!轰!轰!轰。。。。。。。。。。。。

江阴军的聚兵鼓响了,张洪波摇下头,他在军中多年,虽然是孤立,但外营也是有知心的将官,张氏很多将官都对现状不满,但象张洪波敢言驳上的,没有。

江阴军出动了,是一种被迫的出动,斥候回报,宁**在袭灭了三万越国大军后,休整了一番,忽的向江阴方向前来,而且军中有英王的存在。

张氏的掌权者们慌了,之前的大战探报,让他们大为的意外,竟然会有数万的宁**东击,一举灭了越国的三万大军,很多人都呆了,当时还有人大骂斥候乱言,结果是真的,这回没人骂了,立刻信了,因为是英王带了大军前来,而且张氏之前的坐山观虎斗,已然心亏有鬼。

坐山观虎斗,是张氏勉强达成的一致策略,但张洪波却是明白,那根本不是坐山观虎斗,而是变相的投降了越国,只是他人微言轻,只能默然由之,也对张氏长者,彻底的失望了。

江阴军近两万出发了,浩浩荡荡的去抵御进攻,面临了灭族的危机,江阴军上下完全的一心了,出动了所有的军力,包括了超编的暗军。

军中的张洪波,看着军甲齐整的张氏大军,心里很是苦涩,江阴侯虽然老了,但却是非常重视军队的素质,江阴军的披甲是齐全的,武器是精良的,战斗力是强大的,以张洪波自己的判断,两万江阴军,足以打的过三万边军,若是与四万京军对战,也是必胜无疑,京军就是一群见血都哆嗦的老爷兵。

英王得到江阴军出动的禀告,也是惊的脸一变,因为四万宁**撤走半时了,他也无权去追调回来,他之前正与属官争执越国世子该如何处置的问题,因为宁**走前,突然将俘虏的越国世子送了来,言众帅起了争功,最后无果,而且回防紧急不能耽搁,就送过来归了英王。

英王的长史力劝英王,说这功劳可要不得,说英王涉入常州战事,已是违规,若是带了俘虏世子回去京城,那必然会惹了莫大风波,可是英王司马,却是建议将俘虏功劳归为随护的京军,英王长史反对。

震惊的信息一来,不争了,但随着信使的下言,却又起了争执,信使言明了江阴军的出兵,可能是要去灭了吴城军,或是去对付了无锡县的宁**,万斌建议英王调了府军与晋陵县的江阴牙军,去与吴城军合在一起震慑江阴军,言吴城军已收服战俘做了吴城中府勇,如今吴城军有了一万军的声势。

信使话一落,英王长史立刻建议英王退离常州,言英王无权调动江阴牙军,而且更不该置身危地,英王司马却是反驳,英王现在离开,那成什么了,最后英王一摆手,言去与吴城军合军,就是跑,也要见了江阴军进攻时再走,否则,他日后只会名声扫地。

第82章常州大战(十)

英王府军开拔走了,陆七做为重伤号,理所当然的留下了,营军的大半由狄平领军带走了,只留下了陆七的探卫和伤兵们。

不久贵五叔回来了,告诉陆七张洪波答应了,陆七细问了一下,知道张洪波只是迟疑一下就答应了,另外王琴儿就在不远的战俘地,收服一万三千多的战俘,她想过来看望陆七。

陆七拒绝了,让贵五叔告诉王琴儿,公主府的人,那个也不许来见他,让王琴儿专心做事,另外让灰鹰现在就去太湖入伙,入伙成功后,打开一条能够运送越军战俘家人的水路,还有那个主帅战俘,如果能够收降最好,可优先救来他的亲人。

贵五叔一一应了,走时告诉陆七,周云奇是武进县令了,是十多天前获得的外放,如今正在配合中府使,用县令的地位,增加官押银契的可信度。

陆七听了意外,只觉是不是冥冥中有了命运的安排,周云奇任了武进县令,那简直是天助了他,那能够让公主府毫无阻力的,迅速在武进县域扎下强根军势,而宜兴县哪里失陷多年,根本就没有了唐国的官势,完全可以由了公主府先入为主的去扎根。

*****

两军终于在江阴与晋陵县交界一带遇上,并且迅速摆开长达千米的对峙,英王在联军的中间,远观了江阴军之后,神情非常的吃惊,对面的江阴军不但队伍浩大,而且军容肃杀,武备齐整。

英王扭头又看了相邻的江阴牙军,不由得脸一寒,五千江阴牙军,不但军容混乱,一个个的武器也参差不齐,在那里身体乱动,恍如是在哆嗦畏怯,就是披甲也只是一半不到。

”怎么回事?江阴军那么多的军队,却是武备齐整的惊人,江阴牙军却是那么的不堪。“英王低声恼问。

”殿下,江阴牙军是朝廷给养的,朝廷的银子,都用到别处去了,而江阴军的武备,是盐利堆起来的,江阴张氏,可以通过江口出海,贩卖海盐。”英王长史低声回答。

“本王观过地图,江阴距离江口还有很远的,得经过越国的常熟县,难道越国和周国都不出水军击之吗?”英王置疑道。

“殿下有所不知,江阴张氏还有很强的五千水军,在江中和海上,都是称霸的。”英王长史无奈回答道。

英王怔住了,又听英王司马道:“江阴县域所出,是不可能养得了这么强的江阴军的,几乎都是靠了海上的得利。”

英王点头,道:“是本王寡闻了。”

这时朱武驭马出阵,至中喊道:“在下吴城军都虞侯,请问江阴张侯爷,为什么不告而大军欲出江阴?”

江阴军帅旗下,是一位银须金甲老将,听了喊话不由一皱眉,扭头问道:“斥候呢?”

很快,俩个将官过来了,恭敬的军礼后,江阴侯冷问道:“你们报宁**来了,在哪呢?”

“回禀侯爷,宁**和这些军队是都向江阴来了,可是宁**突然回转,约三万大军急匆匆的向西去了,属下们飞骑来回报,可是我军已到这里了。”一个将官恭敬回答。

江阴侯扭头看向了前面,问道:“若是宁**走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军队?”

“禀侯爷,是吴城军收了战俘,建立了七千多的吴城中府军,那是最精锐的一万狼风军归降的。”斥候回答道。

“什么?是狼风军归降?怎么可能?”江阴侯扭头怒目质疑。

“是呀,那能够刚成了战俘,就归降的。”左侧,一个中年将官附和。

“属下不敢乱报,真的是越国狼风军归降的,因为时间太短,无法混入战俘,只知道好像吴城公主府,给了狼风军战俘很大的利益。”将官回答。

江阴侯一怔,略思后,点头道:“是常州良田。”

中年将官一怔,忽的脸色不自然了,耳听江阴候冷道:“做了傻事,知道什么是吃亏了吧,宜兴万亩多的田契和宅契,换了五千银子,很值吗?”

中年将官苦笑道:“爹,还是先应了眼前吧,您看出击吗?”

“出个屁,这还看不出吗?是英王小儿要借机灭了江阴军,却不想宁**突然被调归了宁国本地,应该是宁**防线有危,所以英王小儿想退缩了。”江阴侯怒说道,竟然是个脾气暴的老人。

中年将官默然,江阴侯一驭马出去了,在阵前大声道:“你回去,请英王殿下说话。”

朱武一怔,默然驭马回去了,如今引军对峙已成,下面怎么发展都不重要了,他也不惧一战,战俘军的动员工作已然做了,就是一句话,江阴军见越军与唐军的战斗结束了,就出兵要摘果子了。

也告诉了吴城中府军,都打起了精神,吓退江阴军,所以,原本是越国狼风军的吴城中府军,个个的目露凶光,他们来时重获了兵甲,所以七千多人军容肃杀整饬,气势丝毫不逊江阴军。

吴城中府勇在唐军的这边军阵中,异常的引人注目,所以江阴侯看了后,基本上就不想战了,杀人一千,自损八百,江阴军经不起损失,人老了,心态已然趋于保守,自觉战了又能如何,江阴军不可能与一国之力抗衡。

英王被点了名,他迟疑一下就要驭马出去,不想英王长史滚了下马,扑抓了英王马缰,死也不肯让英王出去,英王又恼又气,低声呵斥放开,因为几千双眼睛在看哪,他年少气盛不想被人轻视。

最后,英王长史竟然转身跑了出去,在阵前昂然一立,拱礼道:“张侯爷,下官是臣,侯爷也是臣,侯爷有话请讲。”

江阴侯冷视着英王长史,突怒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乱言,英王殿下不是臣,难道是大唐储君吗?”

英王长史惊的退了一步,竟然呐呐的不能再言,英王一看驭马出阵,看着江阴侯,拱礼道:“属臣失礼,请张侯爷见谅,不知侯爷见本王,有什么要说?”

江阴侯看着英气勃勃的少年王爷,不由心下暗叹,事实上,他不喜欢那个太子外孙,也不喜欢当今的唐皇女婿,尤其是太子,在他眼中,实在缺乏为人主的智慧和果敢,这个英王若是太子,倒是唐国未来之幸,但他不可能支持了英王上位。

“老臣见过英王殿下。”江阴侯在马上竟然恭敬礼拜。

英王一怔,拱礼道:“张侯爷有礼。”

“英王殿下,老臣听说越国入侵,故率军去抵御。”江阴侯解释道。

江阴侯自有他老谋深算的想法,就算江阴军是坐山观虎斗了,就算他有了叛投越国的变相事实,可他没有攻唐的事实,所以他堂而皇之的说去抵御,只要英王不指责他,那日后朝廷就不能罪责。

而且江阴侯很了解那个女婿,只要江阴军保持现状,不公开反唐,那唐皇就不愿兴兵讨伐,其实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唐皇需要江阴军做盐商,江阴军的贩盐,解决了唐国很大的食盐缺口,让唐国的盐价能够低了很多,否则,唐国就得费银子的买盐。

其实江阴军有能力夺回了武进县和宜兴县,但在江阴侯的心里,不愿去为唐国损兵耗财,也不想陷入了两国的前后夹击中,所以就想要了江阴县老巢,故意让唐国和越国能够直接交锋,但张洪波不会理解,他觉得应该占有整个常州,才能拓展了张氏的生存力量。

英王看着江阴侯,他对这位老人家的厚颜很无语,明知道那边都打完了,还能够说出是去抵御敌国,真是受教了。

“原来江阴军是想去御敌,那是本王误会了,如今敌军已退,请张侯爷回吧。”英王忍着恶心,也说出了厚颜话。

“哦,好,老臣告退。”江阴侯对戏的说道,之后下令回军。

第83章尾声

看着离去的江阴军,英王真想唾一口,骂一句老不要脸的,不过心里也松了口气,他和江阴侯,都没有识破是被人摆布了,英王是知道江阴军坐山观虎斗的事实,所以认为江阴军在宁国大军一退后,胆敢了出兵造反,至于江阴军为什么退了,那当然是这边拥有的兵量不逊了江阴军。

而江阴侯却是认为,英王小儿是想借了五六万的大军,攻灭了江阴军,原因自然是想断了太子的支持,却不想宁**突然被调走,使得英王小儿借军杀人的计划搁浅,所以只能退缩了。

就在江阴军退去片刻,吴城军这边也退时,忽然圣旨到了,英王听过了圣旨大喜,这迟来的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