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荣庆儿点头,看着陆七离开了,教坊使回头看了一眼,神情有些古怪的皱眉出了,两个洗衣女惊喜的奔到了床前。

*****

陆七离开了皇宫,却是庆幸刑太监没有在皇宫,否则他根本救不得荣庆儿,他想救了荣庆儿,是内心的一种责任使然,没有任何的功利之心,他不想心里有了一个憾事,能够尽力,就应该尽力,救不得是另一回事。

第二天上午,一辆运尸车驶出了皇宫,在京城途中停了一下,立刻有七个平民自车里抬走了三个‘尸体’,送了温暖的民宅,平民就是贵五叔的兄弟们,他们如今就是郡主府的黑道势力。

陆七却是不敢见了荣庆儿,但他很知心尽责,买了一块精致玉佩,又写了书信,除了暖心的安抚之语,也书了一份正式的赐封,如果是儿子,封为庆王,女儿封为阿亚郡主,封地都是衡州茶陵县。

另外陆七也嘱咐了,衡州茶陵县是富裕之地,他之所以赐封了那里,一是有个统治象征的存在,二是考虑荣庆儿的家乡在洪州,距离衡州相对不远,气候能够适应。

不过茶陵县毕竟与魏国的吉州毗邻,所以存在战事危机,陆七建议荣庆儿福州待产,孩子出生后也不要离开福州,世事无常,如果晋国出现了崩国,那荣庆儿可以带了孩子了海州避难,陆七明言,海州就是他一个退路。

陆七送了赐封和关护,小馥却是送了很多补品和衣物,两人的关心只能让人送,送人回报,荣庆儿对小馥送的礼物,是跪拜接受的,而给陆七的回信,只有一行娟秀的字,‘保重,奴生死候你’。

荣庆儿逃离皇宫的第二日,就被郡主府的暗势力送出了江宁,之后由萧氏的护卫接西。

为什么让萧氏护送,一是为了让萧氏知道,二是萧氏护送才能够了隐秘安全,另外还有一个阴谋的可能,就是萧氏未必愿意荣庆儿了晋国,荣氏毕竟曾经是世家,荣庆儿了晋国,就存在了让荣氏东山再起的可能。

荣庆儿远逃的次日,皇宫里的掖庭宫女官,上报荣庆儿主婢三人服毒自杀了,正巧李国主在烦心的与官员议事,是欠缺军饷和军需的事情,其实不只是龙旗军和虎旗军被欠缺了军需军饷,就是驻扎在金坛县的大军,也是多数欠缺着军需军饷,只有原本的京军拿着足额。

听了夏大人的细声转禀,李国主愣了一下,随即摆置之,继续与杨鲲等人商量军饷军需的筹措,夏大人也知道主子心烦呢,就告诉了随意收敛下葬,于是荣妃之死,连个追封都没有得到,就按普通人下葬了。

如今唐国朝臣官员,近三成被拿下,尤以高官换的多,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和户部侍郎都是新任的,而尚书基本是政事堂的成员,六部主管事实上就是侍郎。

今日的军用议事已然拖了很久,实在是不能拖了,万斌的上书等于是一根稻草,迫的李国主不得不面对军饷的问题,万斌上书的意思,就是他快压不住了,建议要么朝廷发军饷,要么归属外军边地解决了军用。

李国主当然不愿意让军力自食其力,那后果会是失控,唐末时期的割据是怎么形成的,就是赋予边军财权造成的,节度使军政一身,就会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割据势力。

可是李国主真的是拿不出银子和粮食,他需要兑现给周国的供奉,本来能够指望常州解决了供奉给周国的粮食,但常州的兵变,让李国主失了指望,他也想进攻了常州,可又怕与常州的战事,会拖垮了唐国,一旦唐**力又大损了,那周国只怕不要供奉了,直接的就来灭了唐国。

议事了一时,也没有达成结果,如今唐国只有了池州,宣州,歙州和江宁府所在的润州,四州之地的国域,可以是比唐国之初小了太多,不过唐国原来就对西部控制不力,多年与越国的战事,使得西部不但不能为唐国提供财收,还得搭人搭财。

不过西部的战事,也造成了西部人口大量东迁,所以唐国虽然只有了四个州域,但人力资源反而丰裕,四个州域的人口加起来,却是过了三百万,所以唐国的精华,在失西部之后,并没有什么损失,真正损失的,是造成了心理上的弱势,没有西部国域,一下子让唐国变成了小国。

陆七的晋国,如今是拥有了比唐国多数倍的州域,但很多州域地广人稀,一个州域缺少人力资源,地方再大也是穷乡僻壤,有人开发才会有了富裕繁荣,所以唐国的四个州域,都是难得的人多之地。

第121章廷议

议事无果,李国主无奈之下,将陆七所言拿出来讨论,但他没有出陆七的恶人之法,听了是陆七的建言,杨鲲立刻不言语了,他需要避嫌,因为在之前,以前的兵部侍郎荣剑,弹劾他的东击常州,是与陆天风勾结了。

虽然李国主没有追究,荣氏也因为投敌而被拿下了,但杨鲲非常了解李国主,是个一旦猜忌了,就很难忌的人物,他也知道李国主让他成为兵部侍郎,并非是倚重,而是变相的削夺了他的军权,他的内心,早已对李国主失望透顶。

六部大臣们互相看看,此次议事,左相和右相都没有参与,右相是真的病重了,左相却是得了心病,因为不久前,晋国来了国使,进袭荆州,俘获收编了很多楚军,近来才发现有唐国归降了楚国的将帅,而那些将帅愿意继续做晋国将官,所以晋王就没有遣返了唐国。

另外在南昌府被宇文氏俘虏的旗军将帅,也投降了宇文氏,所以对唐国而言,京城使西部的将帅,都已然叛变归属了异国,左相因此病了,而那个砸醉云酒楼的营将,却是以为表兄死了,才迁怒的砸了醉云酒楼。

陆七事先遣使告知,当然是为了搅和一下,求的就是淡化了对他不利的传闻,左相的孙子如今还在海州当农夫,被迫书了家信,言身在晋国职任了都尉,无颜回了唐国,请求家人能够晋国团聚,而晋国使臣还真的提出了交涉,让了李国主憋气之极,好在左相大义灭亲,厉言反驳了晋国使臣的交涉。

对于李国主的议题,大臣们都不敢表议,因为这已然与李国主之前的底线,有了逾越,若是赞成,日后很可能有后患,不赞成,李国主既然了,那就是有心实行,只是想让臣属有个支持,不好听的,就是想找一个替罪羊,日后的不良后果之罪,得有人替国主受了。

“杨卿,你怎么看?”李国主看了杨鲲问道。

被点了名,杨鲲不能装哑巴了,他迟疑一下,起礼道:“陛下,以臣之见,歙州已然是边疆,而陆天风所辖的五万军又是降卒,是需要屯田拢心。”

“歙州实行屯田,应该由朝廷任屯田使,税赋也应该由户部直辖。”户部侍郎接言道。

“税赋可以由朝廷监管,屯田使,使任了也没有用,以陆天风的以往行事,他为了安抚军心,只怕会当了朝廷的屯田使不存,那反而会折损了朝廷的威望。”杨鲲道。

“朝廷也不能过于放任了陆天风妄为。”户部侍郎反驳。

杨鲲苦笑了,道:“郑大人,驻扎在歙州的五万军,事实上只听从陆天风的号令,朝廷若是能够接管了那五万降卒,那又何必接受了陆天风的屯田建议,而且就在昨日,池州那里来了急报,本来是林仁肇大人统帅的五万军力,在林仁肇大人离任后,有近三万降卒兵变的逃走了,降卒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军力,只有擅于统军的悍将才能够压制。”

户部侍郎立刻愣了,他不知道李国主调任林仁肇的事情,当然也不知道池州来的兵变秘报,但他很快看见李国主的脸色阴沉了,他立刻知趣的闭嘴,心里却是非常不悦,暗怨国主怎么还乱折腾,好端端的调走林仁肇,唐国上下,那个不知林仁肇是善战名将。

大臣们这回都明白了,陆天风的建议屯田,已然是势在必行,歙州的五万军既然只有陆天风能够号令,那根本就成了不能妄动的兵霸,否则五万军若是失控的倒戈造反,只怕池州和宣州都会沦入了战争,那对唐国可是致命了。

“杨卿的在理,歙州那里,就由陆天风实行屯田,税赋由朝廷监管。”李国主控制了一下表情,淡然定论。

定了歙州事,杨鲲又起礼道:“陛下,南大营的军饷之事不能再拖,若是继续的不公对待,只怕会引起了哗变,臣建议南大营的龙旗军和虎旗军,能够了边界戎守,如今宁**防线只有了两万军,虽晋国友好,但也不能不防,两军驻扎宁国防线后,可以归属朱令贇大人节制,一旦池州有战事,即可调援。”

李国主想了一下,点头道:“就依卿所奏,虎旗军可以驻扎在歙州绩溪县域边界,龙旗军驻扎在宣州旌德县域边界。”

杨鲲起礼道:“陛下,恕臣直言,两军还是调换一下为好,陆天风毕竟与龙旗军有旧,驻扎在了歙州的绩溪县,不易生了冲突。”

李国主一皱眉,杨鲲又道:“陛下,三千军对陆天风的大军而言,起不到牵制的,就是将龙旗军驻扎在了宣州的旌德县,也难阻隔了陆天风与龙旗军的亲近。”

李国主看了杨鲲,淡然道:“龙旗军若是驻扎在了旌德县不合适,那不如了京口。”

杨鲲摇头,道:“陛下,臣的建议,事实上就是为了限制陆天风的影响,陆天风本就与龙旗军的很多将官亲近,而且不是一般的亲近,所以龙旗军留在京城,或是归属京口军,都会造成了一种军心渗透,若是陆天风真的有不臣之心,那龙旗军了京口军,很可能会策反了更多的将士,而龙旗军与陆天风毗邻,就是有不臣之举,也不过是让陆天风多了三千军而已。”

李国主一怔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点头,道:“就依卿所言吧。”

大臣们走后,李国主疲倦的摆,夏大人忙递上茶杯,李国主接过喝了一口,才长吁了口气。

“大班,陆天风终究是大患,如今竟然明目张胆的威胁了朕,而朕最担心的,是陆天风与萧氏的勾结。”李国主阴沉道。

“陛下,如今周国虎视,却是不宜了动他。”夏大人细声道。

李国主皱眉默然,忽问道:“你陆天风真的没有投降晋国吗?”

“奴婢觉得,应该是没有,若是陆天风投降了晋国,那晋国却是有能力进袭了池州和宣州,晋国应该可以与越国联军的,不过奴婢也觉得,陆天风对陛下似乎有了怨心。”夏大人两头堵的回答道,已然将陆七定性为逆臣。

李国主点头,道:“据千牛卫的回报,陆天风见太子时礼数甚恭,与太子也亲近的恍如兄弟。”

“莫非陆天风,已然有心扶太子殿下谋逆?”夏大人吃惊道。

李国主皱了眉,道:“如果陆天风真的是忠于太子,那在短期内也成不得大患,朕就是担心,陆天风是投降了晋国。”

“陆天风的家人,奴婢已然是严密监视,他的母亲绝对是离不开京城的。”夏大人保证道。

李国主点头,淡然道:“太子在外久了,让他回来吧。”

“是。”夏大人恭应。

*****

此时陆七已然离开了京城,往了句容县的茅山,同行的有李雪心和金竹,小馥一直是拜佛的,蝶衣需要护卫小馥,青雯什么也不信,而在不久前,却是发生过一次刺杀恶事,小馥在郡主府里,差点被刺客杀害。

刺客的来历不知道,但救护了小馥的却不是蝶衣,当时蝶衣组织犯妇的事情,那个刺客突然悄无声息的闯入书轩,直奔了小馥抛出了毒镖,当时李雪心和青雯正在整理书案,李雪心惊见之下随抛出了砚台,却是准确的击中了毒镖。

那个蒙面的刺客一怔后,却是扑奔了李雪心,只是才到李雪心近前,却是被了一股怪力加身,继而被一只玉击在了胸口,刺客当即闷哼一声,眼睛难以置信的盯着李雪心,在李雪心娇容惊惶苍白的后退中,刺客软倒在了地上。

第122章过路钱

事后唤了翊卫来看;刺客是一个中年男人;容貌普通陌生;又细查后;才知道是常来送菜的商人;又让暗势力追查了一下;也没有找到了线索;不过小馥怀疑是李国主使的人。

陆七知道后;却是觉得不象是李国主;他领重兵在外;李国主在没有解决了他之前;就算是恼了小馥买犯妇;也会隐忍的不杀小馥;但陆七想不出什么势力会刺杀小馥。

一到了茅山;陆七却是为之皱眉;茅山附近竟然驻扎了大片的军营;他的车队经过时;竟然被拦截收什么过路钱;按人头计算;陆七没有驳斥;在车里吩咐给钱;翊卫火长给了过路银子。

拦路的队正拿了银子;摆手让属下让路;陆七却是喊道:“那位兄弟;过来一下。”

那个队正一怔;走来了陆七车旁;陆七起身下了车;立在车门外;平和问道:“兄弟;你是那一军的?”

“东吴军。”队正看着陆七;眼神警惕的回答;陆七虽然是穿着普通袍衣;但随行的一火翊卫却是披甲;当然不是明光甲;否则也未必会被拦路收钱。

“东吴军;有一位胡将军的主帅;兄弟认识吗?”陆七平和道。

队正看了陆七一下;道:“胡将军是前锋六军的主帅;我是前锋十军的;你认识胡将军?”

陆七一笑;道:“我曾经是胡将军的下属。”

队正一怔;继而讶异的打量了陆七一眼;讶道:“你;莫非是陆天风?”

陆七一怔;讶道:“我是陆天风;兄弟知道我?”

队正脸色一变;忙退后一步;横臂军礼;恭敬道:“不知是陆将军;属下莽撞了。”

陆七愣了一下;讶道:“我不是东吴军的将官;兄弟误会了吧。”

队正抬头垂臂;敬意道:“属下是听说过陆将军的;陆将军曾经是兴化军将官;自然算是属下的上官。”

陆七恍然;微笑道:“你却是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朝廷又调我来了东吴军。”

队正也笑了;说道:“陆将军的大名;在这里没有不知道的;句容县之战;让这里的人津津乐道;属下在西边也听说过;却是不怎么相信;但来了这里;却是信了。”

陆七一笑;又正容道:“你们怎么在了这里收过路钱?”

队正一惊;但见陆七的眼神温和;他随之松弛的苦笑了;道:“军中吃不饱;所以只能收些过路银子。”

陆七摇头;道:“在这里能收几个钱。”

“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上头给的军粮非常不足;还下了严令;不许入山祸害;不许劫掠平民;根本没有生财的道。”队正无奈的愤懑道。

陆七点头;问道:“东吴军都驻扎在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