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非枭雄-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拉拢郭松龄失败后,日本人转而与张作霖接触。在此危急时刻,张作霖慌不择路,也希望日本人能够拉自己一把。张作霖向日本人表示,只要能保住他的地位,“一切要求都好商量”。日本人乘机提出增筑吉会等7条铁路、获得商租权等侵害中国国家主权的要求,张作霖为一时之急。同意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双方订立了反郭密约。战事结束后,张作霖对日本人所作的承诺全部反悔,作为补偿,张作霖亲自携带私款500万现大洋酬谢日方有关人员。但此举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日后被炸身亡,即源起于这个没有兑现的反郭密约。
  12月8日,关东军司令官奉日本内阁之命对张、郭两军发出警告:“帝国在该地有重大权利与利益。因此,在铁道附属地带,即我军守备区域内,因战斗或骚乱,对帝国利益带来伤害,或有危害之虞时……本司令官当然要执行必要之措施。”这一警告看似针对双方,其实对处于劣势的张作霖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日本人的讲话一发出,在山东的第七军和第十六军立即发表两军联合讲话,抗议日本人干涉中国内政。罗希良、武同进和刚刚从天津赶到滨州的尹宝山于同日正式宣布重新组建毅军,反对张作霖勾结日本人打内战的行为。罗希良被推举为新毅军总司令、武同进任总政委、尹宝山任总参谋长。在中**队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政治委员这一称号,但其职责其实是政治部兼带了后勤部的部分职权而已。
  新毅军总共整编为了八个师又一个旅后,宣布鲁北地区自治,由罗希良兼任鲁北自治政府主席,拒绝再接受张作霖的指挥,而是直接接受北京政府的指挥。并且致电段祺瑞,表示只支持北京政府,而不再受奉军的挟制。这对皖系和败退到长江中下游的直系来说,可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真正惧怕的奉军三大主力中,郭松龄反了,毅军中立了,只有个李景林还不确定到底怎么回事,
  只要张作霖一垮台。段祺瑞和吴佩孚才真正有了东山再起、指点江山的机会,不过他们怎么会知道,新毅军的自治,表面上看真的与刘铭九没任何关系,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刘铭九早就已经在筹备和准备的事。刘铭九不出面,却是新毅军每个官兵都很清楚、绝对主宰的幕后统帅。不出面就是不想纠缠不清,从而更好的保存这十万大军。
  12月9日,段祺瑞通电正式承认了新编毅军左武卫军的番号,并且任命刘铭九为北京政府的国防次长兼外交次长。张作霖也不想再把这些已经明确表示中立的、他那个躲在天津不知所踪干儿子的老部队也逼反,也就随后跟着发表了通电,承认了毅军重组的事实。
  段祺瑞的任命,其实一点实际效用也没有。刘铭九此时虽然各种大绶一堆,可军衔却还只是个少将而已。北京政府随便拉出个厅长,此时都至少是个中将军衔,又怎么可能让个少将去领导中将的。他只不过是想借机拉拢而已,刘铭九也看出了他这一套,根本就不露面,依然躲在盛家老宅里下棋、打牌、看戏、遥控已经逐渐明了的商业大战,
  12月:“我帝国完全准备好了应付阁下任何行动方案,顺便转告。”郭松龄答复:“贵国在东三省之侨民生命财产,于本军范围内。当竭力保障其安全……惟对方反对本军和平主旨,恐不择手段。”
  此时,大凌河铁桥及沟帮子铁路给水塔被奉军炸毁,不能通行火车,郭松龄被迫改变策略,以主力徒步向奉天进发。另派一旅袭取营口,抄东路侧击奉天。
  罗希良这回可不客气了,在接到了刘铭九的电报后,立即派出了两个师,直接就抢下了张宗昌只派了两个保安团防守的淄博和潍坊后,公开表示如果日本人再如此妄为、粗暴*涉中国内政。左武卫军将兵进青岛、驱逐日本人在青岛的部队。
  但日本人却根本在乎,一面向段淇瑞施压,迫使段下令不许罗希良胡来。一面继续调兵准备帮助张作霖平定已经有了赤色成分的郭松龄之叛。
  12月13日,郭军前锋抵达沟帮子,右路军马忠诚旅抵达营口对岸。
  12月14日,郭松龄发表《痛告东三省父老书》,宣布张作霖的十大罪状,发布自己治奉的十大方针。
  这时,日本人又向郭松龄递交第二次警告书。与此同时,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秘密委派大石桥守备队长安河与郭接触谈判,做最后的拉拢。安河提出:“阁下如要进入奉天,必须承认张作霖与日本帝国所缔结的条约,维护日本帝国在满蒙的特殊权利和投资利益,也就是说,必须正视日本帝国在满蒙的优越地位和特殊权利。如果阁下能答应这些条件,则日本帝国就能立即予阁下以援助,至少亦当促使张作霖下野。”郭松龄答道:“我班师回奉是中国的内政,希望贵国不要干涉。我不懂得什么是日本帝国在满蒙的优越地位和特殊权利。”安河见拉拢不成就威胁道:“阁下如不承认日本帝国的优势地位和特殊权利,帝国可要对阁下不便了。”郭松龄义愤填膺:“岂有此理!你们日本如果不讲道理硬要干涉中国内政,你们若把我拉到水里,我也要把你们拖进泥里!”
  拉拢失败后,日本人开始对郭军的进攻进行干预。日本守备队奉白川司令官的命令对渡过辽河开往营口市区的马忠诚旅进行强硬阻挠,迟滞了郭军原定14日对奉军发起总攻的时间。
  罗希良又在刘铭九的幕后部署下,派出了武同进亲自指挥三个师攻占了莱州、登州和栖霞。另外一路由尹宝山亲自指挥,也出动了三个师攻占了高密,将兵锋直指青岛。日军却在加强了青岛和胶州的防御,并得到张宗昌回防的三个师相助后,将毅军的行动完全不放在眼里。
  在天津的刘铭九盛怒了,下达命令让华夏集团一天内把日本国内的物价又抬高了10,并且动用洪门的势力,冲进了日本租界大肆打、砸、抢。发动致公社成员和在天津的国民党、**人发动了12。14大集会。致公社秘书长、前辽西省省长穆德更是亲自走上接头,声讨日本人干涉中国内政。
  可是这一切,都没能改变原有的历史。日本人还是按照他们的计划,进一步的帮起了张作霖。(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节 反奉风云(下)
  第二十九节 反奉风云(下)
  15日,白川司令官将大石桥、辽阳、奉天、抚顺、铁岭、开原、长春等14个铁路沿线重要城镇划为禁止武装部队进入区域。禁止郭军通过。随后,又假借“护桥”、“换防”的名义,从日本国内和朝鲜紧急调入两个师团,分驻马三家、塔湾、皇姑屯一带,拱卫奉天,一旦奉军危急,便可出动。
  日本人的干涉使张作霖有了喘息之机,他迅速将残余的部队进行整编,任命张学良为前线总指挥,并在巨流河东岸布防。张作霖此时在巨流河的兵力约有六、七万人,而且有优势的骑兵。炮兵虽不及郭军,但使用的多数是由奉天兵工厂运来的新炮和日本重炮。而且,由日本人亲自指挥和操纵这些炮队,弹药也由日本人提供。
  由于日军的干涉,郭军原计划南北夹击奉天不能实施,只得在巨流河一线正面与奉军作战。
  当天段祺瑞的特使终于见到了已经将日本商人彻底击倒的刘铭九,以战后允许鲁北包括登州、莱州、淄博、潍坊在内的地区为毅军自治地区为条件,换取了刘铭九一个不再让毅军在此时反日的承诺。
  段祺瑞以为他是占了次便宜,总算在日本人面前有了点资本。实际上他怎么知道,刘铭九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给毅军要出一块地盘来,发展石油和相关工业。养精蓄锐、积累资本才是刘铭九和整个毅军此时真的目的。段祺瑞不知道。日本人和张作霖自然也更想不到。当张作霖接到段祺瑞的电报后,还真以为他那个干儿子是卖了他一个面子,而出面阻止他的那些老部下继续干涉呢。
  12月20日,郭军夺取辽河西岸军事重地新民,奉军无险可守,郭军进逼奉天。21日,郭松龄部队与张学良部隔着巨流河决战。张学良看着湍湍的巨流河,感慨万端:“这好像是命中注定,以前在讲武堂时,郭松龄与学良在此演习过,这里的地形,我们双方都很熟悉,就让老师跟学生在此比比高低吧!”
  12月22日,受寒冷、缺粮、缺弹药困扰的郭松龄不待主力集中便发出总攻击命令。郭军对兴隆店奉军司令部形成包围之势,但最终因刘文清旅弹药供应不上转胜为败。接着,吴俊升率黑龙江骑兵杀到,炸毁了郭军在白旗堡的弹药库。郭军遭此严重打击,士气低落,士兵中流传:“吃张家,穿张家,跟着郭鬼子造反真是冤家”。
  张学良乘势加紧策反工作,亲自给郭军军官打电话,讲明形势,表示既往不咎,致使郭军全线震动。早已离心的郭军参谋长邹作华通过日本驻新民领事分馆与张学良通了电话,表示不再为郭松龄作战。
  12月23日夜,郭松龄召开军事会议商议策略。将领们的态度很不统一。邹作华、高纪毅等将领极力主张“停战议和”,而霁云、刘伟、范浦江等人积极主战。在此情况下,郭松龄仍决定和奉军决一死战。 24日拂晓,郭松龄“亲立阵头督师”。然而,令郭松龄没有料到的是,他的兵也是张学良的兵,张学良用飞机撒下的传单“老张家人不打老张家”极大地涣散了郭的军心,士兵开始纷纷投诚。给郭致命一击的是,邹作华“突然将所部炮兵旅撤回,并停止前线子弹供应,郭军遂大溃”。
  郭松龄见大势已去,于是在12月24日晨携夫人韩淑秀及幕僚数人以及200多名卫队出走。临行前,郭委托霁云军长收容余部,向沟帮子、锦州方向转移。
  在巨流河战役中,奉军在防守配备上,张学良与韩麟春曾有不同意见。韩麟春主张加强侧翼防御,以防郭松龄偷袭。张学良深知郭松龄其人,坚持认为:“郭茂宸是个宁折不弯的人,他一定哪硬往哪打,我们只要把正面工事做好,顶住郭军的进攻。再加上宣传攻势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果不出所料,张学良的有针对性部署和攻心战术打败了老师郭松龄。
  邹作华见郭松龄已走,下令各军停止进攻,发急电给张作霖,报告郭出走情形。同时又给张学良打电话报告:“茂宸已出走,部下已放下武器。现在已控制一切,请军团长放心。”至此,郭松龄反奉历经一个多月以失败而告终。
  兵败后的郭松龄率机要人员和卫队离开新民,向锦州方向撤退。与之同行的夫人韩淑秀顾及到郭松龄的安全,劝郭松龄率卫队骑马先行,尽快离开险地。但郭松龄念及韩淑秀不会骑马,不想扔下患难与共的夫人,就放弃了骑马。
  郭松龄等人化装成农民坐着骡车,走出新民县约20里,遭到奉军王永清骑兵旅的追击,卫队战败,郭松龄夫妇藏在农家的菜窖内被搜捕出来。 24日下午,王永清将逮捕郭的消息报告给骑兵旅长穆春,并将郭氏夫妇押解到老达房烧锅院内,等待奉天的命令。张作霖听到消息后,欣喜若狂,在电话中向穆春说:“把郭鬼子给我送奉天来,我要亲自枪毙他。”放下电话后,想了想,又把电话打过去:“把郭鬼子给我看好,我这边派人去取他,我要亲自审问他为什么反我。”
  12月25日晨,张作霖派出卫队团长高金山去押解郭松龄,但随后不久。张作霖又下达了“将郭氏夫妇就地枪决”的命令。史料记载,杨宇霆担心夜长梦多,张学良会出手相救,便向张作霖进言即杀郭松龄,以绝后患。
  1925年12月25日上午10时,高金山将郭松龄夫妇押到离老达房5里许的地方枪杀。临刑前,郭松龄面不改色,对东三省人民留下遗言:“吾倡大义,出贼不济,死固分也;后有同志,请视此血道而来”!夫人韩淑秀也从容不迫地说:“夫为国死,吾为夫死,吾夫妇可以无憾矣,望汝辈各择死所!”当高金山下达开枪命令时,韩淑秀满怀深情地看着郭松龄说:“茂宸,我要你放心地看着我先走,来吧,先打死我。”
  郭松龄被捕时,王永清曾电告张学良。张学良得知高金山受命押解郭氏夫妇,拟电令高金山将郭押解到军团部,想救郭松龄一命,送他出国留学。但电未发出,即接高金山电话。告张已将郭处决。张学良得到郭松龄被处死的消息后,痛惜地说:“如郭不走,决不致死。”
  郭氏夫妇被害后,张作霖命令将郭氏夫妇的尸体运回奉天,在小河沿体育场曝尸三日示众,并将遗体拍成照片各处张贴,传示东三省各市、各县,惩一儆百。当时小河沿围观群众数以千计。
  而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张作霖立即就下达了新的任命。把汤玉麟派到了热河当都统。在天津的刘铭九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看着坐在他对面的武同周说到:“热河百姓的苦难开始咯。”
  武同周不禁惊奇的看着刘铭九,问到:“少帅。您为什么这说呢?汤二虎可也是咱们集团的股东,应该还不至于毁咱们的基业吧?”
  刘铭九哈哈一笑,点燃了一根雪茄烟后,才又说到:“不信你看着吧,这个汤二虎会用不了多久,就把咱们辛苦建立的起来、新政那些东西全都给破坏一空。弄不好这个老小子,还会干出什么缺德带冒烟的事呢。”
  “他再干无非也就是走私下大烟、抢两个娘们、霸占点土地,还能干出什么更过分的事吗?”武同周很是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这个主子,此时竟然对有着长期合作的汤玉麟会是这样的一个评价。
  有哪里知道,刘铭九其实在奉军中,一直真正最恶心的就是这个汤玉麟。痛恨的原因,此时也绝对的任何人都不明白的。刘铭九也不可能把这些说破,只是看着武同周说到:“你一会就去让各个公司近况把在热河的产业和资本都撤出来吧,能转移的尽量转移,那些个老兄弟的家属必须一起都给我转移到天津和鲁北去。韩复渠要接管山东了,至少咱们的鲁北他还不敢去碰,让咱们那些兄弟和家属们,也都安生的再过段时间的好日子吧。”
  武同周虽然不知道刘铭九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想,可跟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