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非枭雄-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十九旅,张作霖如果哪一天打自己的主意,也就再没了什么顾忌。
  梁存泽甩了下手、跺了下脚刚离开刘铭九的房间,罗希良就去而复返:“报告老总,第十六师师长邹芬率部临阵倒戈,长辛店被直军占领了。”
  刘铭九转过了身,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这场战争要结束了。”
  “老总?你说什么?”罗希良根本就听不清楚刘铭九的喃喃自语,追问了一句。
  刘铭九被他的一追问,反应过来后立即在李春江的搀扶下坐了起来:“命令各部做好准备,并追上梁旅长,让他做好撤退的准备。命令炮兵先行向遵化撤退。”
  罗希良听完愣了一下,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而是转身离开了房间去传达刘铭九的命令去了。他本来想问为什么刚打下玉田就要做好撤退的准备,但是毕竟也是四年多来看着刘铭九不断的变化到他即熟悉又陌生的老战友了,每次刘铭九选择做的事,至今还没有错过和失败过,所以他才没说出自己的疑问来。
  第二天一大早,大队的镇威军西路军就跑进了玉田城。奉军大败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所有的军营,刘铭九也在中午时分接到了张作霖的命令,随后下达了部队经遵化向凌南撤退的命令。第一次直奉大战,只进行了不到八天的时间,就草草的以奉军失败告终。
  第十四节 独立第九旅
  第一次直奉战争,虽然只进行了短短的八天,但却在这八天不到的时间里,七万多两军官兵阵亡,近百万平民饱受战火蹂躏。被战火摧残后的城市、乡村,流离失所的平民随处可见。与直皖大战相比,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损害性更大。中国的战争中,第一次出现了铁甲战车,也就是后来的坦克。第一次进行了双方的火炮对攻,东、西两线都有,中路的穿越者刘铭九也又一次的改变了一下历史,让原本平淡的中路战场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炮战。
  只用了十多个小时,镇威军中路军就在刘铭九、梁存泽的带领下开出了长城一线,返回了凌南县。虽然只打了前后加起来三天的战斗,却让一万两千多将士永远的长眠在了河北长城一带的异乡土地上。而战后,刘铭九需要承担的阵亡将士遗属和伤残官兵的数字,也双双突破了六千人,每个月要从刘铭九的凌南军人基金里,拨款十五万进行抚恤。
  1922年5月12日,北京的北洋政府下令免除张作霖所任各职听候查办,张作霖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于七月公然宣布了满**立。张作霖自己出任独立政府督军、东北保安军总司令。孙从周还是被杯酒释了兵权,调任满蒙督军府任中将参议,其部被撤消了师的番号。梁存泽的第十九旅与高维岳的第五十三旅重新组建为东北军第七师。
  到了八月,张作霖亲自颁布命令,将十八旅改称奉天陆军第三军独立第九旅。奖赏刘铭九个人二十万大洋、其部三十万大洋,成倍东北军一次性奖励最高的奖赏。而此时,经过两个半月的整备,刘铭九已经重新将部队扩编回了混成第二十团、混成第二十一团和骑兵第八团,并且正式获准组建了第九旅炮兵团,虽然名义上还是个旅,但是实际兵力已经达到一万两千八百人,隶属于张学良、郭松龄。
  此时的人员任命为:少将旅长刘铭九、少将参谋长罗希良、上校总司务官武同进、上校旅副巴克巴拉、上校教导员韩庚、上校参谋处处长王伯勇、上校政治处处长佟全、上校后勤处处长季光知、上校军情处处长丁绍权、上校作训处处长刘成烈、上校军法处处长韩达。第二十团上校团长李达深、中校参谋长毕义达、中校总司务官杨树森、中校团副毕义达、中校团副韩达。第二十一团上校团长韩义晋、中校参谋长张存泰、中校总司务官南盛一、中校团副牛范九、中校团副贺铸诚。骑兵第八团上校团长齐全、中校参谋长潘翊双、中校总司务官李实、中校团副邢震南、中校团副江玉枫。炮兵团上校团长尹宝山、上校参谋长古江川、中校总司务官刘继、中校团副赵泰初、中校团副哈莫达。直属警卫营少校营长李春江、上尉营副赵泰旭、上尉营副陈德凯
  “哎呀,博明兄,可想死兄弟了。”张学良是奉了他老爹的命令来凌南给刘铭九送赏钱的,一见到等候在第九旅旅部门口的刘铭九,立即从马上跳了下来,迎着刘铭九边说边走,很快就将手握住了刘铭九的手。
  刘铭九也连忙将他向里面让,边让边说到:“汉卿闲弟也是让我好想啊。”
  众人很快就寒暄着走进了独立第九旅的会议室里,各自落座后,刘铭九先开了口:“少帅亲自前来慰军,怎么说我是您第三军的部属,您亲自前来,我等真的愧不敢当啊。让你大老远的从奉天跑到凌南来,一路辛苦了啊。”
  “哪里哪里,你们旅在中路那一顿打,着实给兄弟减轻了不上压力。如果不是帅府事务太多,小弟早就想来凌南谢谢博明兄了。”张学良说完,向着刘铭九抱了抱拳。
  刘铭九也抱拳回了个礼后,笑着说到:“大帅派我们上去,就是要截击的吗。军人的职责就是听从命令,最大程度的杀伤敌军,这少帅的谢,我可真的当不起呢。”
  张学良看了看房间里众人,将话题立即转移开了:“听说博明兄已经将部队重新整编好了,家父很是高兴啊。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恢复元气,这在咱们奉军可是不多见啊。博明兄弟的革新,看来还真是大有成效,我一路走来,还可以看到许多学生要参军呢。”
  “哈哈,那群娃娃,是被热血冲昏了头,我已经下了禁止学生再请愿的命令。都不到十七,就想进部队。进来干什么?别上了战场拖后退,那我可得自裁以谢大帅和少帅你的信任和抬爱了。”刘铭九说完,示意已经走到门口的勤务兵给张学良和其他的军官都上了茶。
  张学良听刘铭九说完,也不仅笑着说到:“似乎博明兄你也是不满十七进的部队哦?这么说是不是对那些学生太不公平了?”
  刘铭九已经想出了张学良为什么能一再提那些要参军的学生,战后的东北各地,想招募士兵已经很困难。谁愿意上战场给军阀的内战做炮灰去,又不是打已经在东北飞扬跋扈、作恶多端的日本人。但是自己在个地方的那些学生,可是自己日后最大根本,怎么可能被他们弄了去。
  脑筋飞转,只片刻刘铭九就想出了对策,笑看着张学良说到:“我进部队的时候是没满十七,但是那个时候可是毅军的制度,咱们大帅不是去年才颁布了命令,禁止各部队招收不满十七的士兵吗?我可怎么能违抗大帅的命令。”
  张学良也是聪明人,听刘铭九抬出了去年张作霖亲自颁布的命令,也只好再将话题移开了,看来这次来是别想从凌南给他自己的嫡系部队补充些青壮了。他笑了笑,继续说到:“恩,哈哈,我爹那是怕把咱们东北的日后根基也折腾没了,博明兄能牢记就好、能牢记就好啊。来,我给您介绍下,这位是家父给你们独立第九旅派来的军事顾问中野良介中佐,以后你们独立第九旅,我相信在中野先生的帮助下,会更加精良骁勇的。”
  刘铭九一听,顿时脑袋轰的一下。虽然知道奉张跟日本人这个时候穿的一条裤子,但自己是坚决反日的,张家父子清楚的很。要么也不会三年之中,日本人在自己的管区失踪三十二人之多了。那些日本人也是自己找死,打着经商、从医、教学等种种幌子想进自己的地盘搞间谍活动,每次被警察局安全科一抓到,只要是确认日本人身份后,刘铭九从来就不手软的全部杀死后,再弃尸荒野。事后让附近的几个山头上的马贼散步个消息,承认是他们做的就算完事了。可这些自己都秘密给张学良在信中说过啊,现在怎么也往自己的部队里派来了日本鬼子当顾问?
  当刘铭九看的目光看到张学良后,心里豁然了。张学良此时也正看着刘铭九,眼神里透满了诡异和不情愿。刘铭九知道这个少帅其实也是反日的,要不也不至于后来发动那场逼蒋抗日的军变。但现在的奉军刚刚吃了败仗,急需武器补充,这个少帅又当不了他那个老爹的家,看他的眼神也是很不情愿自己的部属里被插进这么个日本人。
  “您好中野君,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刘铭九看明白张学良的心思后,笑着按日本人的礼仪向着那个中野良介来了个标准的日本见面礼。这三年中,刘铭九不仅用业余时间学会了英语,还将法语、日语、俄语也都啃了个差不多。各地跑到凌南来的很多大学生,只要会一门外语的就都优先招进县政府,一有时间就被刘铭九叫去工为私用的恶补外语。
  中野良介见到刘铭就操着一口正宗日本关东音,用他们的语言跟自己打招呼,着实吃惊不小。再严密的防备,也总还是有漏洞的。日本人虽然进不了凌南来向其他地方那样全方面侦察,但从奉军总部还是拿到了不少关于刘铭九的资料。在他们的资料里,这个只上过承德陆军中学的奉军少壮派将领,即没留学也没进过任何高等学府,如今却用标准的日语和礼仪向自己打起招呼,中野良介也不禁联想起来,这个年轻的将军到底还有多少他们不知道的秘密。
  刘铭九见中野良介愣在了那,又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轻轻的用日语说了一句:“中野君,您怎么了?中野君您不舒服吗?用不用我叫军医呢?”
  “哦,不好意思,失礼了,刘桑不必担心,在下只是有些劳累而已,感谢您的关心,我无大碍,谢谢您了。”中野良介回过神后,可不敢再把这个青年将军和其他那些奉军草莽出身的军官一样看待,连忙也用日本礼仪不停的对着刘铭九鞠起躬来。
  张学良也被刘铭九突然的日语和日本礼节弄的愣了下,但是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因为他和刘铭九每个月都会通三次信,刘铭九已经在信中提过正在跟着县政府里的那些大学生学外语,想来刘铭九也不可能不学已经在东北遍地都是侨民、很多地方都有驻军的日本人的语言了。
  第十五节 骂了都不知
  张学良见到二人在那你一下、我一下的不停对着鞠躬,笑着打断了二人:“好了,二位不是想一直如此鞠下去吧?”
  二人听到张学良的话以后,也就停住了彼此之间的问礼。刘铭九的部下倒是没什么,他们早已经知道他们的这个旅长学外语和洋人的礼节,许多县政府的职员也都暗中说刘老总好学。可陪着张学良好前来的郭松龄等人,却和张学良一样。
  郭松龄等二人停下来后,带着不屑和鄙视的冷笑盯着刘铭九说到:“没想到我们三军竟然也有如此爱学日本人的,刘旅长很不错吗,这日本礼弄的是有模有样。”
  刘铭九其实很佩服这个后来虽然兵败被杀的张学良恩师,清楚他是坚决的抵日报国派人士,听到他的这翻话,明白自己已经被他列入了亲日派一边。笑了笑,回看着这个第三军的代理军长兼参谋长:“反而不明,胜之暗影。他人无幸,我自卫护。军长您就别取消属下了。属下这也是为了咱们第三军和第九旅好吗,您这不要误会哦。”
  一边的中野对中国正经的古代文言文是比较了解的,但刘铭九的话他却听的不很明白,因为类似“暗影”、“无幸”却不很明白其中的意思,眨着眼睛看了看郭、刘二人,又看了看张学良,却看不出任何可以给他提示的表情。
  张学良和郭松龄听完刘铭九的话,二人对视了一眼,又一起看向了这个少帅最看重、也最能打仗带兵的部下。三人对视虽然面上不显露丝毫,但却都彼此心照不宣了。关于刘铭九是长城和关东九十六马贼的总瓢把子和屡次截击日本人商队的真正幕后主使,张、郭二人自然也是早有耳闻。传的很玄,但张作霖也好,日本的特务机关也罢,调查了三、四年,却只听说他的瓢把子越坐越大,却找不出任何切实证据。张学良知道九十六路马贼已经开始只劫掠日本商队和亲日商队,不再去碰中国人的商队,只是偶尔也会打劫下那些欺压百姓的不良商家,但与另外那三十二路相比,已经是可以被奉天当局能面前容忍的了。不影响奉军当局的统治,又处处针对日本人,张学良在刘铭九刚才的一席话后,也相信自己这个部下真是东北反日众马贼的总瓢把子。只要能把这个比自己大一个月的部下抓住,张学良就不怕兵员、不怕日本敢乱来。
  “哈哈,博明兄啊,咱俩还是说正事。既然中野军来你这做军事顾问,你没什么意见,那咱就说下一个事吧。你个人二十万、部队三十万,这是票据,怎么分配你自己看着办吧。”张学良将北洋时代最大一笔的犒军费交到了刘铭九的手上后,平静的看着刘铭九,似乎这五十万的巨款,在现在的奉军根本不算什么一样。
  刘铭九接过了两张巨额银票后,将一张转手交给了坐在一边的武同进,又将另一张二十万的银票放回了张学良的面前:“少帅,我个人这个就算了,仗是兄弟们打的,我个人只是带着大家冲了冲而已,怎么能自己拿这么大一笔钱呢。”
  张学良又将银票推回了刘铭九面前,说到:“没你的训练、没你的新政、没你的指挥,你的部队未必能打出那么漂亮的胜仗来。兵再勇,还得将来带,所以大帅才不管其他人怎么说,坚决按茂宸的提议给你重赏。你就不用推脱了,大帅的脾气你是应该知道的,别让他不好下台。”
  张学良的话说完,又那样平静的坐了回去,就那样静静的看着刘铭九不再说话。话说的虽然很含蓄,但已经等于明告诉刘铭九,这笔钱是他和郭松龄给刘铭九要下来的。况且,张作霖是土匪出身,他说出的话做出的事,整个奉军也没谁敢反对。汤玉麟也曾经反对过,带着两百来人跑了大半年,最后还是乖乖的回到张作霖身边。张作霖给的东西,向来也是给了就给了,往回送行,退的可不行。东北在这个时代的土匪,大多如此,所以刘铭九也听出了张学良话中意思。
  “那这样吧,少帅,就把这二十万给独九旅换成105大炮的炮弹吧,或者弄来一个营的高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