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大洪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98大洪水-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当前防汛抗洪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再接再厉,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目前,防汛抗洪仍处于南方、北方全面紧张的阶段。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抗洪抢险的严峻形势尚未根本缓解。其它江河也有发生洪水的可能。沿海地区还面临台风的威胁。
  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抗洪抢险斗争,已进入决战阶段。长江第七次洪峰正在向中下游推进,我们又面临一场考验。长江抗洪抢险已经持续两个多月,广大军民长时间连续作战,精力、体力消耗很大,防汛抗洪物料亟待补充,长江于堤长时间持续高水应的浸泡。险象环生,退水时更容易出现溃堤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嫩江、松花江干流仍保持高水位,对哈尔滨、大庆等大中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仍然构成严重威胁。为此,下一阶段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面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抗洪抢险的指示精神。中央关于长江抗洪抢险工作的决定,指明了抗洪抢险工作的指导方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长江抗洪抢险工作的重要讲话,是全国抗洪抢险斗争的总动员令。各级党委、政府要贯彻执行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确定的指导方针,充分认识抗洪抢险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抗洪抢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依靠广大军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坚持坚持再坚持,夺取全国抗洪抢险斗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继续严防死守,确保大江大河干堤安全。长江、松花江高水位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确保干堤安全仍是重中之重。保住干堤才能保住重要城市,才能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巡堤查险力度,及时排除险情隐患,特别要做好溃决性险情的抢救准备工作。抓紧补充各种抢险物料,做到储备充足,随要随到,保证需要。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做好洪水调度。
  第三,认真做好北方地区防汛抗洪和沿海地区防台风的准备工作。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流域,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汛情监视,准确预报预警,做好水库等防洪工程调度,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沿海地区要提高警惕,密切注视台风动向,落实好各项防台风措施。
  第四,切实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生产。国务院已决定采取措施加强受灾地区群众的安置工作,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有饭吃、有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医疗,并做好灾区群众过冬安排。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社会稳定。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支援灾区。同时,正在着手制定规划,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第五,加强灾区防病防疫工作。现在,灾区有的地方出现流感、肠道疾病等流行病,灾区防疫防病的任务更重。对此,国务院已经专门作出部署,向灾区紧急调运药品,派出医疗队伍;动员群众搞好环境卫生;保护水源,加强饮水消毒,强化食品卫生监督;加强疫病监测、及时扑灭疫情,做好重大疾病的防治卫生监督,绝不让疫情蔓延,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四、加强水利建设,实行综合治理,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对江河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新建和加高加固了20多万公里堤防,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还不高,在水利建设和综合治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一是现有防洪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险工隐患多。七大江河防洪能力偏低,病险水库较多。二是随着人口增加,与水争地的现象日趋严重。大量湖泊和河道滩地被围垦,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和河道的行洪能力。三是陡坡开荒、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林木现象大量存在,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湖泊严重淤积。因此,加强水利建设,实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防治洪涝灾害,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一,增强水患意识,加大水利建设力度。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由于降雨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又十分严重。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水患意识,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增加水利建设投资,实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这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最近,国务院已就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大幅度增加投入,以保证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搞好水利建设规划,提高大江大河大湖防洪标准,增强全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水利设施建设要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即要考虑防洪排涝的需要,又要考虑蓄水抗旱的需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变水害为水利。
  第二,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实行封山育林,进行流域综合治理,保持水土。国务院已决定,年内将长江、黄河上中游的51个重点森工企业及地方森工企业全面停止采伐,转向造林。力争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使我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明显减少水土流失,改变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泥沙严重淤积状况。同时,根据条件与可能,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有计划有步骤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国务院已决定,汛后立即动手,大干几年,把大江大河大湖防洪标准提高到较高的水平。要把大江大河大湖的干堤建设成高标准的防洪堤,确保万无一失。抓紧完成对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切实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加强主要江河的控制性工程建设,抓紧三峡、小浪底、万家寨、治理淮河、治理大湖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有效地防御洪水。
  第四,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海堤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和抗御风暴潮的能力。抓好大中城市防洪设施建设,首先抓好沿江沿海重点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加强沿海省份海堤加固项目建设,增强抗御风暴潮的能力。
  第五,认真贯彻落实《防洪法》,坚持依法防洪。《防洪法》明确了防洪工作的基本原则,强化了防洪行政管理职责和各项制度,是开展防洪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全面落实《防洪法》规定的各项制度,依法统管防洪工作全局,调整全社会有关防洪各项事业的关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禁止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通江湖泊河道、乱采江河砂石。坚决清除河道障碍,加强江河湖泊和易洪易涝地区的管理。制定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政策,解决蓄滞洪区群众的后顾之忧。
  第六,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实行科学防洪。在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汛抢险等方面,不断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加强水文、通信和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的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原则,尽快建成全国防汛指挥系统,实现防汛指挥调度现代化。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当前抗洪抢险斗争已进入最紧要、最关键的时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关于当前抗洪抢险情况的报告,是对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我们坚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广大军民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一定能夺取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3 千里江堤险象环生
  1998年入汛以后,长江面临一次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大面积的降雨 使得长江洪峰一次又一次地向中下游地区滚涌而下。
  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超过了本世纪的前两次特大洪水,即 1931年和1954年洪灾,千里长堤经受着考验,饱受水患的中华民族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防汛抗洪被列为“头等大事”,《人民日报》的评论指出:“长江安 危,事关大局。长江抗洪抢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一场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发展 大好形势,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大斗争。”国家防总向长江沿线各省市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以“人在堤在”的决心,做好各项应急 准备,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场全流域性的大洪水险象环生,一个又一个的险情随时有可能造成 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长江,惊涛拍岸
  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普降大雨,鄱阳湖、洞庭湖水系开始全面涨水,由于长江上游三峡地区突降暴雨,形成了第一次洪峰,到达湖北宜昌时流量为53,500立方米每秒;当7月5日洪峰经过湖北监利时,监利水位就已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之后经过武汉汉口时,超过警戒水位1。45米,洪峰流量为63,600立方米每秒;江西九江水位当时就超过1954年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千里长江全面告急。
  6月30日下午2点起,重庆万县至湖北宜昌段降大暴雨,形成第二次洪峰,长江干流的汛情骤然紧张。湖南湖北两省同时普降暴雨,川江洪水与长江中下游水系洪水对长江干流两面夹击,势态极为严重。
  长江流域的抗洪形势已经告急,以湖北省武穴市为例。黄冈是湖北的防汛重点,黄冈的重点又在黄(黄梅)广(武穴)大堤。该堤在武穴境内有34。5公里,占整个堤长的40%,建有8座涵闸。自6月下旬开始,长江武穴段水位直线上涨,至7月5日超过历史最高水位。6月27日,大金镇湖大围发生500米滑坡,当地军民及时用棉秆垫底导滤,并在棉秆上用沙袋做“坝牛”压实,及时地排除了险情;7月2日晚,三八闸出现险情,当地军民立即派潜水员下水摸闸,并用棉絮堵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搏斗,闸门漏水流量终于从1。2立方米每秒降至0。1立方米每秒。黄广大堤龙坪朝“日段距江堤117米处有一口50米的机井出现冒水现象,水利专家判定这是江水渗透,抗洪军民立即用沉沙、筑石、围堰等科学方法排除险情;该市在辖区内34·5公里长江干堤上日夜进行拉网式巡堤查险时,仅在几天时间内就查处防汛隐患71处。
  就这样在广大抗洪军民的严防死守下,第二次洪峰安然流过一个又一个险段。
  专家“出诊”险情排除,这是抢险队员在出现泡泉险段抢险。
  洪峰,接二连三
  7月23日左右,持续的下雨天气迅速形成第三次洪峰,长江上游、中 游、下游全流域持续高水位。受长江第三次洪峰及洞庭湖、鄱阳湖洪水顶托的影响,石首至螺山、武穴至九江共300多公里江段超过历史最高水 位,长江干堤此时险情不断
  7月26日,长江干流监利水文站以下水位全线上涨,日涨幅达0。29米 ——0。55米,7月26日凌晨,洪峰经过石首水文站时,水位达39。91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02米。
  长江干流26日20时水请示意图
  7月27日,洪峰通过湖南岳阳莲花塘河段,洞庭湖水系的澧水洪峰此 时也汇入洞庭湖。长江干流洪峰与洞庭湖水相互顶托,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水位高达35。48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7米,创该站自1904年建站 以来历史最高纪录;莲花塘至螺山河段出现历史最高水位,莲花塘的洪峰水位达35。30米,超历史最高纪录0。29米,螺山的洪峰水位达34。45 米,超历史最高纪录0。28米。
  28日上午8点,汉口水文站水位达到28。84米,超警戒水位2。54米, 流量达68400立方米每秒。
  为了保证长江干堤的安全,有关方面决定:7月26日零时起,长江石 首至武汉段实行封航,7月27日8时起,武汉至小池口河段实行封航,待洪峰通过、汛情缓解后即恢复通航。
  在这次洪峰经过长江流域时,全国的焦点几乎全都集中到这条养育南 部中国的母亲河。我们来不及问为什么长江会咆哮,来不及问洪水为什么会那样无情,长江之水已经肆虐妄为,大浪滔天已经威胁我们沿江同胞的 生命,渗漏、漫堤、管涌、泡泉、滑坡、浪坎、翻闸乃至决口等各种险情,随时可能让洪魔得逞,侵害我们富饶的家园。
  险情频发的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来了,朱镕基总理来了,他们带来 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带来了沿江抗洪军民坚持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带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声援。
  洪水继续肆虐,第三次洪峰刚过,还当坚守大堤的抗洪军民尚未完全 堵住决口、尚未完全排除险情的时候,长江上游地区形成了第四次洪峰。举国上下全面关注长江流域的洪灾。洪峰通过宜昌时流量超过60000立方 米每秒。出于长江抗洪的全局考虑,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准备实施分洪,数十万当地居民在地方政府的合理安排下,迅速撤离危险地带,基于“舍小 家保大家”的信念,他们忍痛放弃家园,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8月 10日凌晨,洪峰以683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顺利通过武汉,此时武汉水位 高达29。83米,距保证水位仅0。34米,这一水位成为当地有水文记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历史最高纪录。8月11日凌晨,洪峰到达九江。之后,江 水暂时稍有回落。
  还在全国人民密切关注九江决口是否合龙的时候,第五次洪峰又在长 江上游形成了。由于长江上游和三峡地区连降暴雨,区间洪水人江汇流,使第五次洪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