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孩子是这样。大人也是如此。比如,有的男人怕老婆,有的女人怕老公,有的男人不怕老婆,可总是怕着谁。这人没准是生产队长,或者是大队会计,或者是治保干部,或者是邻居。有时光甚至是个表面文文气气的谁家媳妇,或者女儿什么的。女人的情况则更不要讲了,多半女人都怕老公,或者婆婆。我在乡下经常看见这个或那个男人扇刮自个女人、女儿巴掌、耳光的事体。有的男人还野蛮兮兮的把自个女人跪在膝盖下或者捆吊在屋梁上呼呼啦啦地毒打。那骇人的模样,我至今想来还觉得可怕。这样的女人,你试着想想看,能没有怕吗?她们怕自家男人,跟怕鬼似的怕煞!
  有个孤老头子。他辈分老高老高的,村里人无论谁都敬他几分,逢面总亲热热喊他大爷大伯大哥什么的,适时还邀他上桌子吃饭。我原来猜想他总不会再怕什么的。可不。有一回,我知道他也是有怕的。他怕死后没人哭葬,魂灵入不了阴间。甚至还担忧死后有人丧天害理,偷偷调换他的硬木棺材。他有一口朱红光亮的上好棺材,搁置在堂屋里,谁见着都难免感叹夸奖一通。据讲,这棺材是他壮年时光就生心备好的。那棺材实在是好样的,我见过。
  总之,一句话:那些人,乡下人,不管谁都是有自个害怕的。也许城上人见识广,知道道理多,恐怕胆量要大得多。小辰光,我这样想过。后来,我到城上,发现城上人似乎比乡下人还胆小,害怕的东西则是更多更多的。他们不光在家里面怕这慌那外,还在单位里、社会上慌这怕那的。我进城的那会儿,城上正时兴“文化大革命”,天天抓人、斗人,闹哄哄的,戴红袖章的人满街挤巷地窜,大街小巷到处粘满大字报、红标语,夜里头还时常枪声、打砸声四起,弄得居民们都不敢踏出家门,整天都呆在屋里提心吊胆。看着城上人的怕劲凶过乡下人,我实在理解不出个中缘故。(当时我还小,大约只有十岁多一点。)我只是想,等自个长大了,长出胆子(那时光我们都相信大人说的小孩子是没有腰子胆子什么的),胆量准会大多,害怕的东西准会少得多。
  现在,我小伙子正当年,血气方刚,意气风发,可害怕的东西却更多。
  我还发现:我的诸多朋友、同事,他们的情形跟我也差勿远(有的甚至不及我)。他们同样整日虚心空胆、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有这么个中学生,据讲她怕考不上大学,怕得难过煞,最后索性投江自杀了。那年她才18岁,正是豆蔻年华,出水芙蓉。
  还有个9岁多些的男孩,他害怕他姆妈老是日日里逼他练钢琴,结果竟然在一个明朗的早上,横心用菜刀子齐刷刷地砍掉了自个三节洁嫩洁嫩的小手指。
  还有个混帐家伙,据讲他老担心自个女朋友跟上另外一个英俊小伙子,胆敢在姑娘白菜心样的脸蛋上,适可而止地洒了几滴硫酸什么的恶玩艺。不过,过后他可后悔煞了。因为英俊小伙子实际是姑娘的同父亲异母哥哥……
  这样的事体,说实在的,我们军营里头也没少。我是当兵的,这一点你们恐怕没料到是否是?不过事实确实如此。我于1981年入军校,1985年军校毕业提干,分配在某部当一个一般的技术员。我知道我们部队里有个农村兵,他怕不入党退伍回家进不成乡政府,索性日日半夜起来给农场开地种菜,结果不巧,在一天夜里的瞌睡中踏进一个深水池塘,一命呜呼了(他不会游泳)。过后,组织上追认他为党员,还招呼我们全体党员向他看齐学习什么的。还有个当过电焊工的警卫连的文书,他怕连里唯一的一个驾驶员名额给一个山东人竞争去,便常常用心良苦地在指导员面诬告他如何如何在底下讲指导员坏话。没想到指导员是个聪敏人,几个回合,他看破了文书的心思,结果反而连把文书的职位都弄丢了,活活站了两年大岗,一事不成地回去了。走得时候,哭得跟个姑娘家似的。
  还有位老兄的情况则是更糟糕,他是干部,像我一样的一般的技术员,就住在我的楼顶。他的特点是嗓门很大,但视力不好。这是决定他最后将倒一场大霉的关键。长话短讲就是:有一日他去洗浴,浴室里热汽腾腾,他伏身卧在浴池边上请人擦身,还闭目养神。其间一个大块头从浴池里出来,因为热汽腾腾,只有不到一米的能见度,视线很不好,经过他时不小心在他肚皮踏了一脚。当时光他信口骂了一句脏话:他妈的,你瞎眼了!也没看清爽那人终究是谁,只印象是个大块头。稍过,帮他擦身的人告诉他,挨他骂的那人,也就是踏他肚皮的那人,齐巧是我们政委(我们政委确实是个大块头)。这下他可吓慌神志了,回来一口气给我们政委写了份洋洋4000字的检讨信。糟透的是我们大块头政委看过这位老兄的信后很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那日他并没去洗浴。弄到后来,可怜的老兄才弄清爽,人家是跟他开玩笑的。你说荒不荒唐?
  还有个正在恋爱中的嘉兴姑娘,她养着一根《红灯记》里的李铁梅一样的长辫子,他们处里的大小领导都发话,要她剪短辫子。我个人觉得她留老长的辫子也不像样,因为部队有明文规定:发不过肩。可她的男朋友坚决要她留,还扬言说,如果她剪短辫子就跟她“拜拜”。她顾念一头顾念勿了另一头,没计可施,经常对着镜子发呆。据讲,她现在每日清早都为长辫子如何藏在军帽里头发愁。她怕着呢。
  诸如此类。
  因此,我在写作本文之前和当中(甚至之后)总疑虑:是否是所有现代人都已变得胆量老小,老在不断地害怕,或怕得夜不能寐,或怕得神经过敏,或怕得笑话百出,或怕得伤天害理,或怕得奸刁贼滑,或怕得要死不活……
  是否是?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有条小河,总是拐着弯流、流……
  十面埋伏
  这故事讲的是五个年纪、性格、身份、地位、容貌、思想、意志、情感、生活、名望不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如何在一个斗大的、拥挤的、噪杂的、光线不足的办公室里头互相害怕、互相猜疑、互相提防、互相牵制的情形。故事的背景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部队的政治机关。正式编制21人。超编5人。帮忙打杂的除外,总共26人。他们分布在一幢门式三层楼的底楼朝西的楼道里。楼道里有六个办公室,一个卫生间和一个仓库。顺手第一扇门是干部科办公室;对门是组织科。顺手第二门是保卫科办公室;对门是宣传科。再过去就是卫生间和仓库。尽头是一道横门。横门长期不开,玻璃上灰尘厚实不透明。整个楼道阴暗。办公室的日光灯长明不灭。
  26个人,是26个萝卜顶26个坑,上至部主任,下至小干事,都肩负繁重或者繁杂的事务,整日里忙碌不停。除了当班时光忙这忙那外,有人还通常额外加班加点。至于忙于什么,为什么忙,他们有时光知道;更多的时光是不大知道。年年总结时节,他们都跟恍然大悟似的才清爽自个一年里头还干了不少事体。那时光,他们便认识到自个存在的价值,并为此欣慰。他们每日准时上班,挨时落班;同事间逢面招呼,客气有礼;过年过节,互相道喜问好。一踏进家门,各自都感到如释重负;有时光难免冲亲人发些牢骚,讲些单位里的奇闻轶事。轻松之作,各享其乐。总之,他们的日子和社会上的一般人比,无多少不同异样,情形相似,味道也差勿远。这里当真要展开讲的是宣传科办公室里的故事。宣传科办公室里有5个人,他们是主官科长、教育干事老王、文体干事李兵、俱乐部主任上官江和新闻报道干事阿今。阿今免贵姓骆。
  这可谓是故事的人物。
  时光是1980年代。
  故事几乎没得情节,也没得好看甚至难看的女人。这很糟糕是否是?也许。不过也讲不准,还是先听着再说吧。下面请听好:
  讲起来,故事里头全部人物都很那个,干脆讲就是:很胆小。其中报道干事阿今年纪顶轻,当兵顶晚,进机关时光顶短。也就是他,胆量顶细,害怕东西顶多,程度顶深,日子过得顶焦心吃力。他是故事的主角。或者讲主人翁。
  阿今的情况差大体上是这样:今年24岁。书香门第。家在杭州附近郊县。1982年到部队。1984年军校毕业提上干部。起先在新兵训练队当文化教员。后来领导看上他能写会抄的特长,便被调进机关。
  阿今是个性格内向、好静不好动、文气不合群,待人客气温善、平时光谨小慎、微安分守己的“文人”,业余时光欢喜独个人看书、练字、写文章,还弹吉它。因为不合群,他不欢喜凑热闹,与人闲聊天也聊不了几句。不过,他弹吉它倒像回事,指法熟稔自如,叫不听音乐的人看得也舒服。他经常弹《命运》、《黄昏》、《秋思》等等有些淡淡忧郁的曲子,好像他内心很压抑似的。说真的,他确实活得不大轻松(这是后话)。此外,他的字写得也上样子,1985年参加全国一个什么硬笔书法比赛还得过奖。他的文章好像做得比不上书法出色。
  不过,应付写写新闻报道稿子,底力倒也绰绰有余。
  在办公室里头,他的地位明显卑微于别人家。没准就是这个缘故,他整日里都跟背地里做上错事的孩子似的,诚惶诚恐,虚心多疑,不寒而栗。据他自个讲,他怕他们办公室里的所有人。也就是讲,科里除他自己外的四个人,他都害怕。当然,害怕的内容和程度是因人而异的。
  四个人中,阿今顶顶害怕的是科长。
  阿今所以顶怕科长,是因为他新来机关,力单势薄,各方面都需要科长关照帮忙,而且科长的权力决定着他许多东西,甚至能不能在机关呆下去的要紧问题。谁都清爽:在机关做人要扎根不容易,想成精更困难。机关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甚至莫名其妙。谁要是在里头没得一条自个的一条线、一丛根,孤零单人,恐怕是难以处得泰然,活出滋味来的。没根就得快快寻根、扎根,是否是?
  就是。
  阿今是个聪明人,别看他平时间不吭不哈,其实他脑筋里的小算盘会拨拉得很。他知道,在机关没有一位能帮助自个讲话的靠山不行,而科长是他的顶头上司,顶能够帮他讲好话的,也顶能够讲他坏话。俗话说,县官不比现管嘛。所以,阿今下定决心要扎在科长的这“根”上,做科长的一个“忠诚者”。这种心理决定着阿今不可能不害怕科长。害怕至深哦。求谁怕谁嘛,这也是俗话,没错的。
  科长姓王,和教育干事老王姓一样的姓。本家。当初,他俩一块都是干事时,机关的同志,尤其是本科的人,曾经喊他们大老王、小老王。当然,科长是大老王。现在,仍然原先一样喊叫他们的人已不多。因为,大老王已经当上科长。科长是领导同志,不能没大没小的喊,要有规矩,要有讲究,要在一称一呼间体现出你的敬意、他的地位。作为领导,科长的官职属于不大偏小,但在本科又是最大,加上又在机关,属于大领导身边的人,下面的同级别的领导,其实都是他的“下属”。所以,他的“不大偏小”,实际地位是“偏大”。
  科里的人都晓得,科长是上海人,上海城里人,明年40岁。虽讲是上海城里人,其实倒像煞是个吃高粱玉米长大的山东汉,身高1米80,皮肤黝黑,熊腰虎背的,平时节骑一部小型凤凰车子,让人担心车身哪天会给他压垮。他走路总是耸肩,低头,目不斜视,跟遭受过什么老大的惊吓似的。他能把每个脚步都落得稳重、实在、突突有声。他讲话的声音也粗壮厚实。不过,他一般很少主动和别人家闲聊天,开玩笑,即使聊也往往见好就收,不放肆,不夸张。平时节,他待人有情讲理,没有官架子,工作中,他一向以检点和注意自个形象而著称,经常埋头在案头,说得少,看得多。起码表现出来是这样。他给人感觉有些落落寡合,但也不是不苟言笑,一彼一此,有分有寸,不含糊,不走样。他似乎有意在把自个塑成一个可敬又可畏的人物,有话意说一半,有事情三思而行,有情绪含而不露。总之,是个藏得很深的人。如今,他在科长的位置上已坐足四年,工作自然十分得心应手,写材料,订计划,总结经验,提出理论,都是一把好手。要讲底下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什么能够干好,什么可能干不好,谁能干,谁不能干,谁能干但没尽力干,谁不能干却尽着力,等等问题,他心底相当明亮。但他习惯或者讲欢喜装出一副不明亮的样儿。也许,他的高明也在于此:不动声色,大智若愚,似是而非。所以,底下人对他之心思总是揣摩不准,捉摸不定,有点“庐山面目”——看不透。作为一个领导,想法子把自己思想藏深一点,和底下人保持一定距离,这似乎无可厚非。某种意义讲,还是一种要求。不过,科长心思一神秘,底下人深浅不知,就越发的怕他了。他们跟学生怕老师不公一样地怕他亲近别人疏远自个。怕自个感觉的和他心里实际想的有出入。怕他背后排难自个。怕他看不上自个。怕吃亏。等等。这类怕多半跟他们各自的利益得失关联着。调职晋级、评功受奖、走与留、上与下,等等“人生大事”,科长有权妨碍他们得到,也有力帮助他们得到。这是一种对权力的害怕。撞上王科长这般深邃的领导,底下人恐怕会怕得更深远更复杂一些是否是?就是。
  前头讲过,阿今求着科长许多东西。确实如此。他来机关尽管已近半年,但正式编制还挂吊在下头部队,也就是训练队。能不能硬真调上来,调上来能不能借机调一职,类似问题,科长太有权力左右了。阿今借调来机关工作已不短时间,要是最后仍然不能把“借”字去掉,仍然回归原单位,对他当然极为不利,等于是两头落空;再说他在正排位置已干足年头,借调上来之机会调一职,直接任命为副连职干事,本是应该又可能的,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