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剑 
  “可结果呢?”潘美言道,“王全斌等人惹出了那么大的乱子,到头来依旧是安然无恙,皇上只不过杀了几个替死鬼而已!”
  尹崇珂默然。潘美笑道:“尹大人不必顾虑重重,一切自然会有马林担待!只要我等自己不胡为,又不纵容部下淫掠,那么,即使马林惹出了天大的乱子,也与我等无涉。相反,如果我等制约了马林、延误了皇上征服南汉的计划,那我等恐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尹崇珂终于点头道:“潘大人所言甚是!平心而论,就打仗来说,马林也的确是一位好手!皇上真是慧眼如炬啊!”
  “所以啊,”潘美言道,“我们应尽量地让马林去施展这方面的才能。他才能施展得越充分,皇上就会越发地高兴!”
  尹崇珂同意道:“一切但凭潘大人主张!”
  于是,潘美就找来马林言道:“马将军连战连捷、势如破竹,我等真是佩服得很啊!潘某希望马将军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马林当即言道:“如果潘大人同意,末将这就率兵先行东进!”
  “好!”潘美大声道,“我给马将军五万人马,如何?”
  马林回道:“多谢潘大人!”又向潘美保证道:
  “下官一定早日攻克广州,以待潘大人和尹大人到来!”
  是呀,原先只有一万人,马林便在广西如入无人之境,现在,他手里有五万大军了,自然会有足够的信心一直打到广州。马林便信心十足地率军东进了。
  再说刘鋹的南汉小朝廷,自伍彦柔在南乡兵败被杀后,就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接着,贺州、昭州和桂州等地相继被宋军攻占,南汉小朝廷就更是人心惶惶。连刘鋹都暂时告别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开始忧虑起国事来。
  刘鋹召来龚澄枢和李托问道:“宋军来势凶猛,汉军莫能抵挡,朕将为之奈何?”
  龚澄枢言道:“臣以为,并非宋军多么凶猛,而是汉将太过怯懦了!那马林只率区区万人,却连夺贺州、昭州和桂州等地,这岂不都是那些汉将不战而逃的结果?”
  李托言道:“龚大人所言甚是!如果贺州等地守将都能尽力与宋军拼杀,那马林又何以得逞一时?”
  刘鋹唉声叹气道:“两位爱卿所言,朕都明白,可是,宋军眼看着就要打过来了,两位爱卿应该尽快地为朕出一个好主意才是啊!”
  龚澄枢出主意了:“臣以为,贺江以西的地盘暂时是无法夺回来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宋军堵在贺江以西,不让他们继续东进!”
  李托同意道:“速派一支大军赶到贺江东岸,阻击宋军过江!”
  刘鋹问道:“你们以为,谁人可领兵出战?”
  龚澄枢和李托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言道:“潘崇彻!”
  看来,整个南汉朝廷,除了潘崇彻之外,也的确无人能够领兵打仗了。不仅龚澄枢和李托这么以为,连刘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刘鋹就点了点头,但旋即又皱眉问道:“朕上回命他出征,他推说有疾不应,这一回,他能听朕的话吗?”
  龚澄枢言道:“臣以为,只要皇上大大地加封于他,他必然领旨出征!”
  李托补充道:“臣以为,皇上仅仅加封于他,还未必奏效,皇上只有恩威并施,他才会答应!”
  刘鋹果然恩威并施了,一边加封潘崇彻为内太师兼马步军都统,一边派人暗示潘崇彻:如果你不答应出征,朕就杀了你。
  刘鋹的这一招还真的见了效。潘崇彻不仅答应领兵出征,还将全家老小都纳入军中,说要与宋军拼个你死我活。刘鋹高兴了,也放心了。他以为,潘崇彻这么一去,宋军就过不了贺江了。而实际上,刘鋹想错了。潘崇彻根本不想再为刘鋹卖命了,他是怕刘鋹杀害他家人才把全家老小都纳入军中的。细想起来,这也不能怨怪潘崇彻有背叛之心。撇开过去的恩恩怨怨不说,就当时情况而言,广州附近的南汉军队达二十余万众,可刘鋹只给了潘崇彻三万兵马。很明显,刘鋹对他潘崇彻仍然不信任。
  潘崇彻领兵离开了广州。按理,他应该沿绥江往西北而去,抵达贺江的中游,这样他才能凭借有利地形防堵宋军由广西进入广东。而潘崇彻不然,他离开广州以后,一开始是向西北而去的,可走了一百多里之后,他突然掉头南下,然后沿西江径向西而去。
  刘鋹闻之,急忙派人赶往潘崇彻军中,命他速速开往西北。但潘崇彻置之不理,依然直向西行。最后,他将三万兵马带到了贺江与西江的交汇处的一条峡谷里安营扎寨了。看潘崇彻的阵势,不仅不像是去防堵宋军,倒像是在防堵刘鋹由广东逃往广西。
  刘鋹再昏庸,也明白潘崇彻已经背叛了自己。他冲着龚澄枢和李托嚎叫道:“这都是你们出的馊主意,非要潘崇彻领兵出征!这下好了,朕的三万兵马没了,你们看怎么办吧!”
  龚澄枢和李托面面相觑,无话可说。刘鋹盛怒之下,便要发兵去讨伐潘崇彻。李托赶紧劝道:“皇上息怒!现在不是与潘崇彻较真的时候,待把宋军击退再找潘崇彻算账也不迟……”
  刘鋹没好气地问李托道:“你说,朕如何才能击退宋军?”
  李托支吾两声,终未能说出什么好计策来。龚澄枢言道:“皇上,臣以为,现在要想把宋军堵在贺江以西已经不现实了,当务之急,应速速派重兵往屯韶州……如果韶州有失,恐大汉都城就难保了……”
  就龚澄枢此话而言,还是颇有道理的。韶州(今广东韶关)在广东北面偏东五百多里外,是当时南汉国的一个重镇。其东北近二百里处是边城雄州(今广东南雄),西南近二百里处是另一战略要地英州(今广东英德)。韶、雄、英三州作为一个战略整体与广州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如果韶州有失,那雄、英二州必难独存,而此三州若皆失,那宋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南扑广州了。
  自然,想保住韶州是一回事,能不能保住韶州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万般无奈的刘鋹,只得同意了龚澄枢的建议。不过,看刘鋹的动作,他也确乎想保住韶州的:他不仅使韶州一带的南汉军队总数增至十多万,还送了数十名少女给韶州都统李承渥和韶州刺史辛延渥表示慰勉。李承渥与辛延渥接到少女后立即派人回禀刘鋹:一定与韶州共存亡!
  很快,马林就率五万宋军攻到了北江西侧(韶州在北江上游的东岸)。站在北江西岸边,约略可以看见韶州城。马林踌躇满志地对手下言道:“先拿下韶州,然后就开进广州!”
  让马林意想不到的是,他南征所吃的第一次败仗,也是惟一一次败仗,恰恰就在这韶州城外。
  那一天,上午,在马林的指挥下,五万宋军浩浩荡荡地过了北江。马林本以为,韶州城内的南汉军要么早就弃城逃跑了,要么就是龟缩在城内不敢露面。有谁知,马林刚过北江,便有手下跑来向他报告:前面的山坡上发现大批南汉军队。
  在北江与韶州之间,有一座山,谓之莲花峰。南汉韶州都统李承渥亲率四万余军队就驻扎在莲花峰的山坡上。马林笑谓手下道:“看来,这李承渥的胆子不小啊,敢出城与我大宋军队交战了!”
  手下问何去何从,马林命令道:“先击溃李承渥,然后打进韶州城,让弟兄们好好地乐上一乐!”
  马林一声令下,五万宋军就奋不顾身地向莲花峰扑去。马林还鼓励手下道:“过了这座山,就是韶州城,进了韶州城,就什么都有了!”
  一开始,宋军的进攻非常地顺利。南汉军虽占有地形之利,但在宋军的猛攻之下,却也只能节节败退。以至于,马林都对左右摇头叹息道:“唉,现在想来,就开建寨一仗还有点像样啊!”
  可是,马林的叹息声还没有落呢,战场上的形势就陡然发生了逆转。原来节节败退的是南汉军,现在倒过来了,是宋军在节节败退了。
  这并非南汉军官兵突然间变得勇猛了,原因是:山坡上突然间出现了成百上千头大象。这些大象不仅个个身披盔甲,且每个象背之上,还都驮着两名南汉官兵。这些官兵身上的盔甲比大象身上的盔甲更要严实:从头到脚都被厚厚的金属包裹着,只两条手臂上的金属稍薄些,因为他们每人都握有一杆长枪。这些甲士如果落到地面上也许会动弹不得,但骑在象背上,却可以利用手中的长枪致敌于死命。这,便是李承渥苦心训练出来的“象阵”。如果没有这个象阵,那李承渥是决不敢开出韶州城与宋军对阵的。
  象阵一出,宋军自然大乱。成百上千头大象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起朝着宋军逼来。大象本就皮糙肉厚,加上又有坚甲护卫,宋军的刀剑根本伤它不得。而实际上,宋军官兵是很难接近大象的,还没接近呢,就早被象背上的甲士用长枪捅死了。有些宋军官兵用弓箭射击,可这些弓箭无论是对那些大象还是对象背上的那些甲士,都构不成多大的威胁。
  宋军大乱,马林大恐。说实话,在此之前,马林与许多宋军官兵一样,还从未见过大象。见宋军在象阵的面前一步步地败退,马林第一次感到心慌意乱、手足无措了。有手下建议派一些刀斧手设法滚到大象的脚下砍斫大象的腿。马林摇头道:“这怎么行?那李承渥率军就跟在象阵的后面,即使刀斧手滚到了大象的脚下,也只能是死路一条啊!”
  万般无奈之下,马林只得痛苦地下令:全军西撤,而且动作要快!
  尽管宋军西撤的动作很快,但在抢渡北江的时候,还是被李承渥突袭了一回,损失很大:数以千计的宋军官兵死在了北江东岸。不久前,宋军曾使南汉军的鲜血染红了绥江水,而现在,宋军的鲜血也差不多染红了北江水。宋军撤到了北江西岸,虽有较大损失,但队伍也并未乱成一团,这自然是平日训练有素的结果。李承渥获胜之后,也没有过江追赶,而是还军莲花峰下。战事便暂告一段落。
  首尝败绩,马林心中确实很难受。他可是在潘美和尹崇珂的面前说过大话的。不过,马林虽然很不好受,却也还比较冷静。手下问怎么办。手下想了很多的法子,但马林认为这些法子都不足以破敌。有手下向马林请战,愿以死与李承渥一拼。马林训斥道:“你不怕死,难道马某怕死不成?但像尔等这般盲目无谓去死,马某决不为!”
  不日,潘美和尹崇珂率数万宋军赶到。马林羞红着脸庞据实以告。潘美劝慰道:“马将军不必自惭。胜败乃兵家常事,世上哪里会有什么常胜将军?”
  尹崇珂也安慰了马林几句。马林言道:“两位大人越是如此,下官就越发难受……令下官更难受的是,下官绞尽脑汁,终也想不出破敌之法……”
  潘美“哈哈”大笑道:“马将军不必难受,破此象阵又何难之有?”
  马林连忙请教,尹崇珂插言道:“破此象阵,当以火攻为妙!”
  马林恍然大悟道:“还是两位大人胸有韬略!”
  潘美立即以主帅的身份作了一番军事部署。部署完毕,潘美正色对尹崇珂和马林等人道:“必须一举击溃李承渥、攻占韶州城!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摧毁南汉官兵的自信和幻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拿下广州,结束这场战争!”
  潘美所言,才是一位军中主帅的见地和气魄。相比之下,马林似乎只知道如何冲锋陷阵、如何攻城拔寨而已。
  宋军又开始过江了。一天夜里,尹崇珂率五万人首先北上,然后东进,渡过了武水(韶州西北面的一条河),一阵急行军之后,潜伏在韶州的北郊。黎明时分,马林率四万多官兵渡过了北江,第二次向蓬花峰的李承渥发起了进攻。
  与前番进攻不同的是,马林此番进攻的主要目的是诱敌。虽是诱敌,但也要做得真实。所以马林就率着官兵对李承渥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与前番一样,南汉军难以抵挡宋军。李承渥一声令下,成百上千头大象便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宋军压了过去。李承渥又下令:象阵加快速度,力争将大部宋军歼灭在北江东岸。一头头大象都小跑起来。马林所部显出了一种溃不成军之势。紧跟在象阵之后的李承渥得意地催促道:“再快些,把宋军全部消灭!”
  只是李承渥得意得太早了。他先是惊讶地得知:宋军已经向韶州城发动了攻击!紧接着,令他大感意外又大为惊恐的事情发生了:成百上千头大象突然都掉过头来乱奔乱跑,把李承渥的数万军队冲了个稀巴烂。
  大象为何都突然掉了头?原因是,它们遭到了宋军的火攻。对象阵发动火攻的是潘美和万余宋军。这万余宋军大半是弓箭手。待象阵冲到近前时,他们朝着大象射出了数以万计的箭。这不是普通的箭,是火箭。火箭大都落在了大象的身前,在象阵的前面燃起了一道火墙。大象虽训练有素,却也惧怕火热,一个个转过身子狂奔起来。
  跟在象阵之后的数万南汉军可就惨不忍睹了。那么多的大象一起冲撞过来,那还了得?腿快的侥幸拣了一条命,腿慢的就只好任由大象践踏了。被大象踩死踩伤的南汉官兵当数以万计。李承渥当时属于那种腿快的人。但他与另外那些腿快的南汉官兵一样,侥幸活命只是暂时的,因为马林已经率军冲了过来。
  也没用潘美下令,马林就带着宋军对李承渥进行了反扑。南汉军早已被大象冲得七零八落,根本无法组织抵抗,只能任由宋军宰割。
  而马林还不只是想把李承渥击溃了事,他命令骑后将领道:“你先别忙着杀人,你先带人冲到莲花峰下,把敌人堵住!”
  数千宋军骑兵很快就包抄过去断了南汉军的退路。战至下午,李承渥的南汉军已陷入宋军重重包围之中,且人数已不足万,大都放弃了抵抗。
  然而马林却下令道:“杀!都杀死!”
  结果,李承渥所部数万军队,除千余人脱逃外,全被马林的宋军所杀,李承渥也未能幸免,他被马林亲手割下了脑袋。如果把死去的南汉官兵都堆放到一起的话,那莲花峰的旁边便又会出现另一座山峰了。
  这边的战斗刚一结束,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