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通史-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德川庆喜感到形势对自己不利,又无法应付,就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辞职,免得被改革派彻底打垮。
  这条缓兵之计果然发生了作用。改革派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部分人主张按原计划进行征讨,一部分人认为既然幕府奉还大政,目的已经达到,不必再打仗了。结果,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天皇批准了德川庆喜的辞职请求,但随后又下诏由德州庆喜暂时管理政务。这样,把持政权200多年的德川幕府虽然宣告结束了,可是德川家族仍然掌握着政治上的大部分权力。
  改革派要夺权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当然很不甘心。他们在京都举行了一次会议,决定实行进一步的改革:废止幕府制,由天皇命令德川庆喜辞去一切职务,将全部幕府领地交还朝廷。根据会议的决定,第二天,长州藩的先遣军开进了京都把守宫门,后续部队也陆续开到。第二年(1868年)年初,睦仁天皇颁布诏书,决定建立由他领导的新中央政府,改年号为明治。明治天皇委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主管政事。
  这一回把德川庆喜激怒了。他退居到大阪,准备反击。他对忠于自己的官员们说:他们这么干,真是逼人太甚,我决不退让!支持他的官员们也气得大叫;不能犹豫了,非跟他们拚到底不可!德川庆喜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立即向朝廷发出讨萨表。第二天,幕府军舰在海上炮轰萨摩藩船只,战争宣告开始。在陆上,有1。5万人的幕府军向京都进攻。
  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政府军队大约有5000人,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两地迎击幕府军。双方展开了大厮杀。幕府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士兵们不愿打仗,一上战场,便成群地溃逃。政府军却斗志旺盛,越战越勇。同时,改革派的领袖还提出减免租税、四民平等等口号,把农民和商人都争取到自己一边,周围各地都表示支持天皇。最后,幕府军伤亡惨重,大败而逃。德川庆喜不得不退守江户(幕府所在地)。他看到自己的军队已经瓦解,江户居民又不拥护自己,再战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决定妥协。这年4月,他表示谢罪隐退,不再过问政事。政府军也答应不杀他。随后,政府军开进了江户(后改名为东京并成为日本首都)。
  幕府彻底倒台以后,明治天皇按照改革派的愿望,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取消了封建的领地制度,改设府县地方政府;限制封建等级特权;振兴工业,由政府投资开办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然后低价卖给私人经营;和世界各国交往,吸收西方的文化知识。这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
  从此以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也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不过,明治维新政府是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新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仍然保留着很多封建残余。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象征,也一直保留到现在。
  83。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1832年初,英国海军勘探舰贝格尔号在大西洋中行驶。船停泊在一个地方,水手们都去考察海水,而随船来的一位叫达尔文的大学毕业生却背起背包,手拿锤子,向附近的山上或林中走去。他白天收集各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不管是荆棘丛生、猛兽横行的热带森林,还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他都一往无前地走进去,观察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探求前人从未了解过的生物知识。
  有一次,达尔文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船长不同意,说:这山又高又长,你怎么走得过去?达尔文坚定地说;我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船长终于被他感动,给他派了向导和骡马。达尔文开始登山,到达4000米高的地方时,他意外地发现了海底贝壳的化石。海底动物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在登山考察中,他还发现,山两边的植物差异很大。这些发现,使他悟出一个原理:无论地壳还是生物,都在变化,随着时间和外部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变异。
  达尔文随船考察了5年。回到国内后又博览群书,做各种实验,终于写出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变化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这个思想为生物科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的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细胞学,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1882年他去世以后,被安葬在牛顿墓旁,这表明人们是如何高度评价这位生物学家的。
  人类对于生物和生理的研究,自古以来就不曾间断过。到近代、才发生了重大转折。除了达尔文在生物进化上的重大发现外,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人也在其他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巴甫洛夫被人们称为生物学界元老、生理学无冕之王。他为了研究消化系统的生理状况,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他给一只动过手术的狗喂鲜肉,肉从开了口的食道里掉出来,而狗的胃里不断分泌出胃液。这是因为肉引起了狗脑的冲动,支配胃液分泌。这就是自然条件反射。运用这个原理,当另一种刺激多次与这种自然刺激同时出现时,也会引起动物的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这个发现,为人们研究生物适应环境和生理学提供了理论根据。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在生物遗传研究上有重大突破。他热爱大自然,经常到山林和乡村中去考察,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各种有趣的现象。后来,他选择繁殖快的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终于发现生物在遗传上的规律,创立了基因学说。摩尔根在他的代表著作《基因论》中,说明生物的染色体由基因构成,每个基因代表一种性状,它们的组合,会把各种性状传给下一代;染色体还会发生变化,使生物在传代时发生变异。这对于生物以至人的遗传工程有重大意义。
  与生物生理学密切相关的医学,在近代也有重大发明。法国的巴斯德发现了病菌和病毒,进而创制了疫苗,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欧美各国在科学上的成就,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84。天才的发明
  由于科学研究的飞快进步,近代社会的各种技术技能也日新月异,接连产生,给社会生活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物质文明越来越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美国的电学家爱迪生在这方面算得上是贡献最大的发明者之一了。
  最早发明电器的,也是一位美国人,就是独立战争的英雄富兰克林。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做闪电试验,揭开了天上雷电之谜,并发明了避雷针。他在热学、光学、医学上也有许多发明创造。到了19世纪中叶,爱迪生(18471931年)出生的时候,发明创造已经成为许多人热衷的问题了。
  爱迪生出身劳动者家庭,从小就参加劳动,又喜欢读书,爱动脑筋。12岁的时候,爱迪生当了火车上的卖报童。他在火车上的吸烟室搞了个小实验室,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各种化学实验。有一次,试验室里的一瓶磷被震翻了,引起了一场火灾,虽然火很快被扑灭了,但怒不可遏的列车长还是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记耳光,把他的右耳打聋了,那一年爱迪生才15岁。
  后来,爱迪生因为救了车站站长的儿子,站长感谢他,向他传授了电报技术。这以后,爱迪生就和电打了一辈子交道。
  爱迪生当报务员的时候,首创了二重记报机和二重发报机,大大提高了电报的效率,也使他在社会上有了名气。1869年,他和朋友开办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试验研究和发明。果然,金价印刷机、自动电报机、多重发报机、打字机都在他手下诞生了。爱迪生又在纽约西南的门罗公园建造了实验室,发明了手摇留声机。这个会讲话的机器,轰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
  这以后,爱迪生全力投入了电气照明的实验。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做利用电发光的实验,但是都没有达到应用的目的。爱迪生决心造出一种白热灯,这种灯既十分耐用,又不会造成危害。
  造白热灯,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理想的耐热材料。他先是用炭试验,把炭丝安在一个玻璃泡里,通上电,可是炭丝一下就断了。他悟出这是空气中的氧在作怪,就把空气抽出来,再一通电,发丝果然亮起来了,虽然只有8分钟,可说明灯泡是可能成功的。后来,他又用白金、钡、钦、钼等稀有金属作试验,效果还是不理想。他索性把能想到的材料都写出来,一共1600种。然后让助手们分别试验,同时改进真空和导热的装置。不久,用炭丝点燃的灯泡能亮到40多个小时了。
  助手们都庆贺试验的成功,可爱迪生并不满意,他说:时间太短了,还得找其他材料。要让灯泡用到千家万户,得点上1600小时才行。
  新的试验又开始了。棉纱、马鬃、人的头发和胡子,还有众多的植物纤维,都被用来试验,灯泡已经点亮300个小时了。再把竹扇片炭化后做试验,灯泡终于点亮了1200个小时。爱迪生很高兴,马上派人采购竹子。很快,大量竹丝灯泡供应到市场上,进入了千家万户。
  竹丝灯泡使用了好多年,又被化学纤维代替。到1906年,钨丝灯泡诞生了,一直使用到今天。
  爱迪生一生中,还发明了电车、幻灯、电影、发电机、电话机、蓄电池等,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人类社会能向高度文明前进,是和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的贡献分不开的。
  85。英勇的“三月十八日”
  1871年春天,法国的首都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团团围住。城里的人民个个脸色阴沉,心中焦虑,都在为祖国的前途担忧。
  这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关头。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争夺领土,在1870年发动了同普鲁士的战争。他被打得大败,当了普鲁士军队的俘虏。帝国的统治垮台了,法国的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里。临时政府首脑特罗胥公开向普鲁士投降,法国的正规军被解除了武装。接着,资产阶级的国民议会把梯也尔抬出来做内阁总理。佛也尔是一个几次屠杀起义群众的反革命老手。他一上台,就同普鲁士签订卖国条款,规定把法国的大片土地割让给普鲁士,还要赔款50亿法郎。
  巴黎的工人和劳动人民,在祖国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自动组织了自己的政治组织,成立了国民自卫军。自卫军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194个营,大约30万人。武器不够,他们就募捐购买,自己铸造大炮。国民自卫军坚守着巴黎,使普鲁士军占领不了这座城市。梯也尔为了讨好敌人,竟下令国民自卫军交出武装,不准抵抗侵略军。工人们根本不听他的。于是,梯也尔在巴黎集中了3万军队,准备采取行动,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3月17日晚上,梯也尔召集部长和将军们举行秘密军事会议。巴黎市长兼政府军司令维努阿得意洋洋地宣布了他的军事行动计划:先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弹药,然后挨户搜查,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首脑。会后,他下令军队连夜占领所有停炮场、工人居住区、战略据点和交通要道。
  18日凌晨3点钟,一大队官兵在将军列康特的带领下,悄悄摸上了巴黎北部国民自卫军停放大炮的蒙马特尔高地。几名守卫大炮的自卫军战士来不及鸣枪报警就被宪兵用刺刀杀死。列康特命令士兵们赶快拖运大炮。附近的居民发觉军队在偷运大炮,立刻喊叫起来,有的人还跑到林荫道上挡住士兵们的去路,不准把大炮拖走。有几个人夺下一门大炮,接连发射三颗炮弹向全城报警。接着在各个角落都响起了刺耳的警钟声。国民自卫军战士从睡梦中惊醒,急忙拿起武器,戴上军帽跑步赶到停炮场。大家把军队团团围住,和他们争夺大炮。有几名妇女抓住骑兵的马缰绳,指着士兵的鼻子,大声责问说;你们抢了人民的大炮,交给那些压迫我们的卖国贼,不害羞吗?士兵们被说得一个个低下头来,默不作声。列康特又急又怕,接连四次下令向群众开枪。士兵们却把枪口朝下,根本不理睬他。这时候,从人群中走出几个人来大声喊道;把这个刽子手抓起来!列康特马上被捆住双手,成了俘虏。群众开始和士兵联欢,大炮又被人们拖回了阵地。
  偷袭国民自卫军的其他几路军队,也都被群众瓦解了。士兵们不但不听长官的命令,反而帮助群众惩罚反动的将军们。愤怒的工人们拿着武器,从四面八方向市中心进发,要和反动政府作拚死的斗争。轰轰烈烈的巴黎工人起义开始了。
  上午10点半,在巴夫鲁阿街的一所学校里,集合了八九名自卫军的中央委员。他们开始从那里发出命令,指挥起义。瓦尔兰,别尔热尔、阿尔诺德和杜瓦尔等领导者,分别率领自卫军的队伍,向市政厅进发。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发表了起义宣言:
  巴黎的无产阶级已经亲眼看到了政府的叛卖行为。由我们来领导和管理这个国家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我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权利。
  下午两点半钟,中央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发起全面攻击。各路工人开始涌向市政厅。市警察局、政府军参谋部、巴黎圣母院等重要据点都被国民自卫军占领了。负隅顽抗的军官和宪兵有的被打死,有的被俘虏。
  这时候,梯也尔同他的部长、将军们都躲在市中心外交部大楼里,只有半个营的骑兵保护他们。从蒙马特尔高地、卢森堡公园、旺多姆广场不断传来坏消息。骑兵师师长抱怨说:士兵们都把枪口朝下,我们无法抵抗工人的进攻!陆军部长头上缠着绷带,满身血污,慌慌张张跑进门来,嘴里直嚷:好险哪!我差点儿在巴士底狱广场被他们抓走。要不是副官带人来救我,恐怕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又有几个人跑来报告说:袭击蒙马特尔的将军列康特和托马被工人们枪毙了!梯也尔吓得魂不附体,在屋里乱转。正好有3个营的国民自卫军从大楼窗前经过。梯也尔惊恐地说:他们要冲进来逮捕我们了!怎么办?一个将军指着大楼的后门说:赶快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